定了!最高法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

2021-02-07 新華網

最高人民法院17日發布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就當前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併合理分配舉證證明責任,平衡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該司法解釋明確規定,


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程新文表示,根據這部司法解釋,在夫妻雙方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財產未約定歸各自所有,或者雖有約定但債權人不知道該約定的情況下,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都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如果未舉債的夫妻另一方認為該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證明責任。

「當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所負的債務,尤其是數額較大的債務,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範疇時,認定該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標準,是債權人能否證明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程新文說,「如果債權人不能證明的,則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據悉,該司法解釋將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牴觸的,以本解釋為準。

新聞連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2018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1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 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 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牴觸的,以本解釋為準。

來源:新華社

記者:羅沙、楊維漢

編輯:董靜雪


這下清楚了!

相關焦點

  • 【重磅】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2018.1)
    17日發布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就當前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於夫妻共同債務,本《解釋》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完善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即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一方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舉債但債權人能夠證明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產經營的債務,都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與處理,是離婚案件中審理的疑難問題。修改後的《婚姻法》對此作出了明文規定,那麼我國關於最新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還有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找法網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993年11月3日)  三、夫妻共同債務認定  1、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郭蕊 侯倩倩: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規則
    可見,婚姻法在認定夫妻共同債務時要求該債務須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否則其為一方個人債務。但這一規定較為籠統、不夠細緻,並沒有詳細說明為夫妻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麼,因此在認定夫妻共同債務時缺乏可操作性。對於上述第一個問題,債權人的舉證責任較大,尤其是最高院在2018年發布了《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中,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規定,一般要求共債共籤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才能夠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債權人的風險,夫妻二人利用離婚來規避債務的案件可能又會增加。
  • 最高法:為家庭日常生活舉債為夫妻共同債務
    《解釋》出臺背景  據了解,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起草制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時,針對實踐中反映較多的一些夫妻「假離婚、真逃債」的問題,通過該解釋第二十四條,確定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裁量標準。  據了解,補充規定和通知出臺後,有效抑制了極端案例的出現,司法裁量的尺度更加公平合理,但有關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舉證證明責任等方面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人民群眾要求進一步規範和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最高人民法院在反覆調研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本《解釋》。
  • 最高法:夫妻單方借款超出家庭日常開支,也能認定共同債務
    最高法:夫妻單方借款超出家庭日常開支,也能認定共同債務 2018-10-19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如何做到「內外有別」
    1993年11月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和清償
    這一規定平衡了夫妻雙方與債權人各方的利益,特別注意保護未舉債一方(主要是女方)的權益,基本解決了司法實踐中一方「被負債」的問題。通過該條規定,法律進一步明確了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標準。第一,夫妻雙方共同籤字確認的債務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如果負債時由夫妻一方籤字,但事後另一方以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認可該債務的,也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你知道嗎?趕緊瞅一眼,防止被負債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一直是司法實踐的痛點,《婚姻法》頒布後,由於對夫妻共同債務缺乏認定標準,出現較多「假離婚、真逃債」問題,對此,最高法出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其中第24條確定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裁量標準,但該解釋幾乎確立了婚姻存續期間的債務一律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因為司法實踐中,很難舉證證明借款的使用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 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2020版)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2020版) 齊精智律師》第1條及第3條明確規定:「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基於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民法典這樣說
    曾經,因為共同債務認定標準不明確等問題,很多人因為婚姻關係出現了「被負債」的情況。   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夫妻共同債務又是如何規定的?   近日,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組專家、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歌雅對民法典中相關法律條文,進行了詳細解讀。
  • 盛世民法典 | 解讀《民法典》中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是目前我國人民法院審理的民事案件中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或者疑難問題,不少基層人民法院對於夫妻雙方在離婚訴訟中主張的共同債務不做出明確的認定,導致本應一次性解決的糾紛和矛盾沒有得到解決。而在不少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中,夫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配偶既沒同意也不知情,同時所借錢款也沒有用於夫妻共同生活中,而人民法院卻常常簡單地根據被告舉證原則,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導致做出了不少錯判和誤判。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三項原則「共債共籤」、「事後追認」和「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和生產經營用途」。
  • 最高法:夫妻一方借款後通過配偶帳戶轉帳的,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二、原審錯誤適用法律導致將案涉債務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審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認定黃棟梁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相關裁判規則6條
    在內容上,確立了「共債共籤」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明確了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本條內容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一大亮點。對於夫妻一方非用於共同生活的大額舉債,應認定為舉債人的個人債務,而非夫妻共同債務。
  • 最高法界定「夫妻共同債務」:雙方合意表示或用於家庭日常生活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夢遙)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涉夫妻共同債務的新問題、新情況,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明確夫妻雙方合意表示或者一方用於家庭日常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需要共同承擔。
  • 雙方合意是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重要條件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臺的《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和舉證責任分配問題,平衡保護了債權人一方和未舉債夫妻一方的合法權益。其中第一條明確,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普法小課堂」新規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舉證責任分配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和舉證責任分配 (一)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從《民法典》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邏輯是:夫妻有共同舉債的意思表示的,按共同意思表示認定;無明確共同意思表示的但符合家事代理範圍內的推定夫妻有共同意思表示;無法推定夫妻有共同意思表示的借款的用途即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
  • 從婚姻法「24條」到民法典立法:構建立體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製度
    從婚姻法「24條」到民法典立法針對日益突出的「假離婚、真逃債」問題,2003年12月,最高法出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其中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除外。
  • 超詳超全: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依據大匯總|轉需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牴觸的,以本解釋為準。」《解釋》系針對社會關切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問題作出的細化和完善,這裡所指的「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牴觸的」內容,主要是指有關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其他司法解釋內容,與本《解釋》規定不一致的,今後不再適用。
  • 《民法典》後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及舉證,進一步保護舉債人配偶
    :2017年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為: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擔債務的,按照共同債務來處理。證明方面:張三需要證明,李四向著王五借款時,明確說了,為李四個人債務,其個人償還,王五同意,那麼該筆債務 ,張三才可不用償還。該規定偏向於債權人利益 ,只是基於夫妻的身份關係,就認定為共同債務。且在舉證責任方面:債務人的配偶來說其為弱者,但舉證責任卻劃分給了弱者,讓弱者更弱。
  • 最高院:配偶為夫妻共同利益所設擔保之債,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原審判決認定本案擔保債務系申華平與黃連香的共同債務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案例索引:(2020)最高法民申2755號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