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心理專家談孩子的「毛病」:沉溺遊戲、注意力不集中、磨蹭……

2020-12-18 精彩源於創造

【導讀:】

一個人的性格,其實主要是受遺傳和早年經歷這兩個方面的影響。

作為遺傳的部分,無需改變,也不可改變、也不必去改變,要像尊重人類的指紋特徵性一樣,尊重每個人的所遺傳的天然個性特徵。

但受經歷影響的那個部分,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並沒有明顯地壓抑這個人的各種技能、沒有太大的影響到Ta的成就和幸福,其實也是需要尊重的。

而我們更多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與先天遺傳無關、而跟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有著密切相關的孩子們的那些所謂的「毛病」。

第一種「毛病」——磨蹭

通常來說孩子出現這種所謂的「毛病」一般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你(父母或父母中某一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就經常存在著有磨蹭的這個不良習慣,而且已經把它投射給了孩子,於是孩子就代表著你磨蹭,然後你再對他的這種不良習慣進行指責批評;

你代表了孩子對ta磨蹭的後果負責磨蹭後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後果,,比如上學遲到、趕火車誤點、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從而受到老師的批評等等。正是因為你有對ta的磨蹭後果負責,便使ta喪失了對自己的行為的整體感(意思是他並不知道有什麼後果),從而也使ta覺得事情並不是自己的事情,於是就會變得更加的磨蹭。

【解決的辦法】:

讓Ta直接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並要求ta必須對自己磨蹭的行為後果負責。

需要說明一下:對一個人的習慣或者是在人格層面的一些東西,在心理學上並沒有可以製造出立竿見影效果的招數。當我們太希望別人能夠去改變某個行為的時候,也許我們正在犯這樣的一個「錯誤」:攻擊別人的獨立人格。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太容易就被別人給改變了,那麼,這本身就是一個毛病,難道還有比這個「毛病」更大的「毛病」嗎?

孩子知道只要Ta一磨蹭,你就會表現出很著急,因此Ta就會逐漸的用他的磨蹭來調動你「上癮」。

或許ta只是存在一點點的磨蹭,但由於你的指責卻放大了或者固化了ta的磨蹭。而如果硬性的去改變這個習慣,就會讓ta覺得羞恥。

試著想想:如果在他人的指責下你去改變了自己的某種習慣,你是否就會感到有種羞恥感呢?如果第個人只要一被他人所指責就可以立即去改變所謂的「壞習慣」,那可能滿大街都是這種完美之人了。

第二種「毛病」——沉溺電子遊戲

是否有思考過,一個人為什麼會特別喜歡玩電子遊戲呢?其實TA主要是想通過操控遊戲來獲得一時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是人之常情。問題是:沉溺於遊戲的孩子,他們那些多於人之常情的需要又是怎麼來的呢?據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分析可能有如下原因是:

孩子被「逼進」了遊戲的世界,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由於ta只是一個小孩子,不可能像遊戲裡一樣有操控權,因此TA也就無法獲得那種一時的快樂和成就感。從某方面來說,ta在現實的世界裡只是一個空有軀殼的傀儡;而在遊戲的世界裡,ta卻可以做自己和世界的主人。

遊戲成了孩子與父母進行權力鬥爭的工具:我們都知道,如果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反抗就會越多。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本來孩子也許再玩半個小時就玩膩了,然後他就可能會想去幹點別的事情,但是由於父母的控制讓ta感覺到很不舒服,就要通過再多玩半小時以此來緩解自己的不舒服。

禁忌製造誘惑往往很多的東西,你越是嚴歷禁止,就會越讓孩子會產生無形的引誘,很多家長就是採用的禁止孩子玩遊戲,殊不知,正是因為這種禁止卻反而增加了孩子對遊戲的誘惑力

人人都有受虐的傾向,孩子玩遊戲時所遭受到的「懲罰」,更加會激活ta的受虐需要,並且,隨著這種懲罰的升級,ta的受虐癮也會隨之進行升級。

第三種「毛病」——注意力不集中

一般來說,孩子犯這種「毛病」可能是出於以下三種原因:

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的時候,你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所以你有意無意破壞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換句話說,相對於孩子要注意的事情,你是一個更大更重要的存在。

記得曾有一次一位媽媽問到我說:

「我上初中的孩子總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我能夠為他做點什麼,才能使他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呢?」

我想了一下問她:「如果是你想集中注意力時,你覺得別人能夠為你做點什麼呢?」

她回答說:」當我想集中注意力時,我希望別人什麼也不要做,只需要讓我一個人靜靜的呆著就可以了。「

於是我又問道:「那請問當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呢?」

她說:「我就在他旁邊啊,要他不要亂想亂動,要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

孩子同時可以注意很多事情的能力,卻往往被誤認為是注意力分散。

我想這一點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是如此的,比如有很多孩子就是能夠同時做到寫作業和聽歌兩不誤,總是喜歡在他做作業時,來點平時喜歡聽的音樂,但是孩子的這種行為,常常會被誤認為是他們學習態度有問題,學習不嚴肅,不專心學習的表現。

針對這個問題,曾經就有孩子問父母:「你們不讓我學習時聽歌,對吧?」

父母說:「是的」。

孩子接著又問:「那我聽歌的時候學習,可不可以呢?

然後父母想都不想就脫口而出說:「當然可以」

其實,在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確實是可以做到同時專注地做幾件事情的:比如一邊抽菸一邊寫文章,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

現實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同時做幾件事情注意力也許會更加集中,並且還是那種全身心投入的集中。

所以孩子在他們同時做兩件事情時,這並不是他們注意力不集中,從側面來說,他們只不過是沒有按照父母當時所希望的那種方式去集中注意力而已。

注意力集中就幾乎能夠做好任何事情,但這種成功也會讓父母心裡覺得有種被拋棄的感覺:覺得自己已經是沒有用了,孩子已經長大了要去那遠方尋找成功去了。

第四種「毛病」——挑食

曾記得在網上看到一句孩子們說過的好玩的話:

為什麼大人們不挑食?

——因為他們所做的飯菜都是他們自己喜歡吃的。

其實這只是一個玩笑話而已,不必當真。

孩子們為什麼喜歡挑食呢?

據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分析可能有如下原因是:

被暗示出來的

在我身邊,我曾見過好多次這樣的情形:一個外面的阿姨或叔叔對孩子說,你吃點這個雞肉(隨便舉例)吧,也許孩子自己都還沒反應過來,可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中的某一個人就會立即站出來並及時的代替孩子說,ta不吃這個的。

估計可能的原因是孩子曾經某一次或兩次拒絕吃雞肉,這就會被誤解的認為他永遠都不吃雞肉。當這個誤解一旦被固化以後,孩子再想要吃雞肉都會覺得「對不起」家人那種對自己的判定。

這要總結成一個原則:永遠不要僵化地去評判孩子,或者把孩子評論得僵化了。比如說:

「我孩子不愛說話、不愛運動、只喜歡看書、不喜歡吃青菜」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不應該替孩子去判定的。

也是權力鬥爭的結果

你要我吃,我就偏不吃,你不要我吃,我就偏要吃。

在有些家庭中,由於吃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不只是挑食的問題,而是吃不吃的問題時:孩子完全不會好好吃飯,即使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家裡也就會彌散著一種恐怖的氣氛,孩子的純生理需要,結果硬是被活活的弄成了家庭戰爭的導火線。

父母「需要」孩子挑食這個問題,來滿足攻擊孩子的需要

因為:父母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被攻擊著走過來的;或者是在餐桌上融洽的氣氛,會讓父母覺得

「福兮禍所伏」,

不如乾脆的人為製造點「禍」,免得莫名其妙的禍從天而降。

小結:

有人可能覺得,依據我的觀點來說,這樣太攻擊父母了。我知道,其實,很多父母跟孩子的美好關係,正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人的原因所在。

人世間所有的美好並不是用來進行分析的,而是用來欣賞和享受的!

所以我們不會在這裡提到。我們只分析那些可能會製造問題或者說已經是製造了問題的親子關係。而且,我們這些分析並不是為了攻擊誰,

而只是為了把那不美好變成美好。

我是《精彩源於創造》一位三個男孩的爸爸,也是一個重組家庭,在企業任職高層管理,很善於把在企業20多年的綜合職場管理經驗應用於家庭育兒,讓孩子贏在終點線,很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經驗,歡迎大家一起相互學習、探討!}

相關焦點

  • 曾奇峰談孩子的所謂「毛病」
    問題是:沉溺遊戲的孩子那些多於人之常情的需要是怎麼來的?可能的原因是:❶ 孩子被「逼進」了遊戲的世界,因為現實世界ta無法操控,也無法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在現實世界裡,ta只是一個空有軀殼的傀儡;而在遊戲世界裡,ta是自己的和世界的主人。
  • 孩子做作業慢,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關於孩子寫作業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家長們有很多的苦惱!大家七嘴八舌吐槽各自孩子那些讓人惱火的地方,真的是無從下手的感覺!下面介紹一些搜尋到的一些結論和指導方法!  首先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入手。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可能是孩子分心的「元兇」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可見注意力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多大的,然而上課不專心,聽課聽一會兒就走神;寫作業磨蹭,一會兒玩筆一會兒玩橡皮;坐不住,沒耐心,不遵守課堂紀律,學習成績差等問題出現在了很多孩子身上,也讓身為父母的我們苦惱不已。
  • 如果你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建議讓他試試這本遊戲書
    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還磨磨蹭蹭,並不是沒有方法應對,而是你沒有找到好方法,如果你家孩子有上面這種情況,我建議你讓他試試這本遊戲書:《法國專注力養成思維訓練》我是怎麼知道這套書的呢?其實我家孩子也是一個做事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娃。
  • 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注意力不能集中為什麼?
    我們說,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解決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首先家長要真正明白孩子不集中的原因!下邊我從四個方面對這個問題做出分析,家長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去觀察孩子,思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深層次原因。
  • 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怎麼辦?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做事拖拉磨蹭,人際關係不佳,丟三落四,記憶力差,情緒控制力差等情況的出現,都和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有關係。注意力又稱專注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視知覺能力差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對讀、寫、算方面的記憶力較弱,學習能力比同齡小夥伴弱。2、聽知覺能力差聽知覺是大腦對耳朵聽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並與過去的經驗整合,從而產生知覺的過程。注意力是加工認知過程的狀態,聽知覺就是一個重要的認知加工過程。
  • 注意力不集中,竟是家長惹的禍?7個居家小遊戲提高孩子注意力
    一說起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家長就說,真是太愁人了,注意力超級不集中!怎麼個不集中法兒呢?他們很快又會吐槽一大堆:「太沒定性了,到哪兒都坐不住,旁邊一有動靜就要跑去看!」「他上課小動作特別多,經常左顧右盼,當老師提問的時候他又不知道提問的是什麼問題!」......孩子的注意力決定他的學習效率,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難能專心於自己手中的事,效果大打折扣。
  • 孩子作息不規律、做事不利落、注意力不集中?教育專家給您支招
    提起孩子的磨蹭,每位父母都有訴不完的苦。事實上,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很多,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嘗試改變:形成時間觀念。很多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在他們心裡可能感覺五分鐘還有很長。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看鐘表,還可以買來沙漏,讓孩子更了解時間的長短。
  • 如何及時矯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放假了,仍有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拖拉、馬虎、注意力不集中,外面一有風吹草動,說話聲、電話聲等等,都會轉移他的注意力,做事情拖拖拉拉,怎麼辦?記者為此特別採訪了安徽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何流老師。   何老師表示,拖拉、馬虎是一個層面的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它們統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我告訴媽媽,這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在日常和媽媽的互動中產生了過多的焦慮和壓力。很多負面的情緒沒有合適的渠道化解,就會在孩子的身體裡造成腎上腺素積累過多。而當一個人體內腎上腺素積累過多的時候,表現在外在的症狀就是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咬手指、抖腿、不停眨眼等。在中醫裡有一個說法叫做腎主安定,說腎經不好的人不容易靜下心來,會有抖腿和小動作多的情況下。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詳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康復訓練有效嗎?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不良的表現呢?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毛病」?實際上,這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大腦神經系統有直接關係。所謂注意力,指的是腦神經細胞吸收信息時的一種能力。注意力越集中,學習的效果越好,記憶越牢;反之則越差,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他的實際年齡和發育水平會出現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時間短暫,常常伴有學習困難,偏科,學習拖拉問題對於孩子學業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發現孩子有注意力缺陷一定要及時帶來專科兒童醫院專業診斷改善治療。當然注意力不集中孩子還要藉助行為幹預,注意力訓練等。
  • 專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存在心理行為問題
    新華社廣州11月22日電(記者黃垚、鄭天虹)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厭學、夥伴關係不好等,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是有心理行為問題。有關專家在日前於廣東珠海市開幕的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指出,除了明顯的心理疾病症狀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其他心理行為問題也需要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中小學生心理行為問題日益突出,且存在低齡化趨勢。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主要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情緒問題等。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快來試試這幾個方法改善孩子注意力
    ① 經常不注意細節,粗心大意;② 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上;③ 別人講話,他常常似聽非聽;④ 拖沓,磨蹭;;⑨ 衝動任性,情緒不穩定,常不假思索得結論,行為不計後果;⑩ 自控力差,不聽家長、老師的指示,不遵守規章秩序,不能與人好好合作,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有7條及以上,就有可能存在
  •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跟注意力有關,幾個小遊戲可集中注意力
    除此之外,孩子愛丟三落四,和注意力也有關係。由於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在一件事或一個活動中,常常被周圍的事情吸引,也就忘了,自己本來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注意力是一種意向活動,它雖然並不能像人類的認知那樣能客觀反映事物的特點和規律,但也和認知活動分不開。
  • 陶平: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 正確方法很重要
    教育界專家陶平老師表示,孩子學習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腦狀態失衡從而導致了學習效率低。,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對他不關注不喜歡的事情漫不經心、逃避或牴觸,因此,每一個家長都要注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培養注意力越早越好,不要等孩子對學習會產生逆反心在解決,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傷害,我也在這裡呼籲所有的家長們,孩子的注意力關乎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學習能力和習慣的養成,家長們密切關注,如果發現確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智翱國際教育為孩子們提供注意力檢測,真性注意力不集中需要來智翱教育做專業的注意力訓練
  • 是什麼導致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教你如何應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或玩鉛筆、玩書本,找同學說悄悄話,破壞課堂秩序。課餘時間特別好動,好發脾氣,經常網樹。做作業不專心,丟三落四,即使自己喜歡的話動或電視節目也堅持不了幾分鐘。注意力無法集中是一種叫做注意缺陷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注意的穩定性上,即不能長時間地保持在感受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上,容易被無關刺激幹擾。顯而易見,如果我們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效果必然不佳。
  • 孩子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記憶力差,主要原因是因為孩子注意力差,不集中導致的。注意力是記憶的基礎。所以想提高孩子記憶力,首先要提高孩子注意力,提高其興趣才行。這要家長和老師必須共同努力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的。2.因此,要想提高孩子記憶力,訓練孩子注意力應作為整個訓練過程的第一步。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可急躁,更不能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可以注意觀察孩子,如果孩子對某一事物感興趣,那好,我們就以這個事物作為起點,讓孩子儘可能對這個事物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只要孩子一次比一次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點,父母就應該感到欣慰。4.
  • 一起來聽書|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病嗎?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病嗎04:01來自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邀請著名主持人費軍老師錄製《全新教養:這樣讀懂孩子心理》音頻,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分享好書,讓書香伴隨在您的左右。我的兒子今年6歲了,正在上幼兒園大班,暑假後就該上小學一年級了。現在,最讓我頭疼的問題是孩子的注意力總是不能很好地集中。
  • 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做作業,小學生學業心理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
    我將主要從幼小銜接心理適應、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行為習慣三個現實問題入手,給予分析解讀,並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法。幼小銜接,指幼兒向小學的過渡銜接,幼小銜接孩子心理會經歷如下變化。一是環境適應。對於家長們,我看到和聽到最多的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在講課中對一個學校一年級120多人的群體裡做了調查,90%的家長都舉手表示孩子注意力不好,這是現在孩子普遍的現象。
  • 還不快看,專治注意力不集中孩子
    前段時間《私家車家長會》線下群中,有位家長向我們發來求助,孩子一年級,可是注意力也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