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湯、燴麵都輸了!河南人的身份象徵,餐桌上的王牌,究竟是啥

2020-12-19 豆媽愛美食

一提到河南美食,通常想到最多的是胡辣湯、燴麵什麼的,因為河南美食在外地真的比較有名的美食就是胡辣湯和燴麵了,當然河南還有很多其它美食,但這兩樣是眾多河南美食中就連本地人都十分認可的兩種。不過,你要是想跟河南小夥伴對上美食「暗號」,說這兩樣美食是不太能做到的,真正的河南人只要一提到兩個字,就能對上「暗號」,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了,那兩個字就是「荊芥」。

荊芥可是每個河南人都知道的味道,是河南人無法割捨的味道,是離開河南的人也會十分想念的味道,對於河南人來說,沒有荊芥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很多外省的人可能並不知道荊芥是什麼,會以為是和薄荷或是羅勒差不多的東西,其實並不是,荊芥就是荊芥,是一種非常香濃的調味菜,是河南人即使到了外鄉也會在自家陽臺種下的植物。

很多人會把荊芥人稱薄荷、羅勒的原因是,它們的葉子長得像,更有人會因為這個吵起來:「明明吃的就是羅勒,非得起個別名……」 到底吃的是個啥,河南人都已經不屑爭辯了,知道自己吃的是荊芥就夠了。荊芥要怎麼吃呢?其實荊芥的吃法跟很多調味菜差不多,河南人在外吃不到荊芥,都只能退而求「次」用香菜來替代。如果不知道怎麼吃荊芥,那你平時是怎麼吃香菜的就可以怎麼吃荊芥。

河南人的夏天,餐桌上最常見的荊芥吃法是用它來拌麵。番茄雞蛋撈麵做好之後,在上面撒上少許荊芥葉子和蒜汁,用筷子拌一拌,地道的河南味道。恨不得把外面麵館裡的蔥花都換成荊芥,那味道真的是走到哪兒都難以忘懷。不僅僅是吃麵的時候可以放荊芥,很多涼拌菜裡也會放。隨意拍個黃瓜,澆上涼拌汁,撒上荊芥葉子,清涼又好吃,非常適合夏天。涼拌皮蛋、涼拌豆腐都會有荊芥的存在。

荊芥也可以不做配菜,自己做主角。粉蒸菜是人們經常會用來烹飪野菜的一種方式,同樣的做法也可以用荊芥葉子做,這可是荊芥終極愛好者的吃法。荊芥葉子洗乾淨控幹水分,慢慢撒上麵粉,讓每片葉子都蘸上薄薄的一層麵粉,然後隔水上蒸鍋蒸個三五分鐘,趁熱用筷子快速弄撒,蘸著醬汁吃,粉糯的口感,特殊的香氣,愛吃荊芥的都會為之瘋狂。

荊芥和麵粉的配搭除了粉蒸荊芥之外,還可以有另一種吃法,那就是做成素炸丸子,也是香氣濃鬱,口感卻是酥脆的。還可以把荊芥葉子給剁碎拌進蛋液麵糊裡,做成蛋餅也很香。荊芥是河南人離不了的味道,你要是跟他們提起胡辣湯、燴麵,他們也許只是平淡地笑一下,要是說起了荊芥,那河南人就跟你有的聊了,一下子勾起了他們的思想情緒,拉近了彼此之間距離。

相關焦點

  • 吃燴麵喝胡辣湯並不說明什麼,喜歡吃這東西才是河南人的標誌
    提到河南,就能讓人想到人口大省、河南燴麵、逍遙胡辣湯等這些關鍵詞,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河南人最喜歡吃燴麵和喝胡辣湯,其實這也沒錯,胡辣湯和燴麵承包了很多河南人的早餐和午餐,但是,如果要說你是個正宗的河南人,僅這兩種美食是無法給你絕對的證明,因為很多外地人也都和你一樣,但如果你說你喜歡吃另一種食物
  • 別一提河南就只想到燴麵、胡辣湯,那是你沒有打開河南菜的正確方式!
    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風物君語- 別一提河南就只想到燴麵、胡辣湯 當河南與食物掛鈎時,出現在人們腦海裡的,除了「聚寶盆」一般越吃越多的燴麵,就是外形「
  • 燴麵、胡辣湯、高爐燒餅……西苑飯店裡河南美食悉數登場
    河南著名的少林寺、二七紀念塔、清明上河園、洛陽牡丹……近日舉辦的2020西苑飯店首屆河南美食節上,一位身著中式紅旗袍的女孩在繪製「糧食擺臺」。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河南擁有極富特色的美食。河南燴麵、道口燒雞、黃河大鯉魚,這些耳熟能詳的豫菜憑藉其獨特的風味,深受著人們的喜愛。最具代表性暖心又暖胃的胡辣湯,是寒冬之中必備的一道佳餚。河南燴麵則是河南麵食的代表作之一。
  • 胡辣湯、燴麵、黃河鯉魚……給河南菜起「洋名」,你怎麼看?
    但是,隨著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來到河南學習工作旅遊,如果一份英文菜單把咱河南的燴麵翻譯成「河南麵條」,把胡辣湯翻譯成「帶胡椒粉的湯」,把三鮮包子翻譯成「蔬菜包子」,不但體現不出文化特色,甚至會讓他們頓失食慾。  好吃又有內涵的河南菜該咋翻譯?近日,我省有關部門提出給河南菜起洋名的倡議,讓我們聽聽省內的翻譯「大咖」、餐飲界的資深人士是咋說的。
  • 河南燴麵的做法 河南燴麵的做法和配料和種類
    河南特產有哪些?你了解河南的飲食文化嗎?河南特產是什麼?如果你都不了解,沒關係,小編為您一一介紹。河南特色小吃:合記「燴麵」合記燴麵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而享譽中原。
  • 河南菜特點不夠鮮明,只有胡辣湯和燴麵比較有名
    河南飲食為什麼走不出去呢?我是魯山的,小時候吃桌時候,海參魷魚湯,鹿茸湯,肉片踢,肚絲湯是必備,現在想吃,回魯山都不知道哪有賣的了。首先,需要讓河南人認識自己有什麼傳統的東西,才能發掘發揚。咱河南人性子軟,被黑慣了,別人一說河南的吃的難吃,好多人都開始說:因為窮了,之類的,被黑慣了,自己都開始不自信了。東西不是沒有,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河南的文化需要發掘,鄭州作為省會,在挖掘中原傳統文化上很沒行動力。
  • 河南正宗的胡辣湯做法,帶你領略最好喝的胡辣湯
    說起河南,什麼河南燴麵,胡辣湯,大盤雞,砂鍋燴麵,唯獨記憶最深的就是胡辣湯……說起來我煥然感覺它們就在我的面前,迫不及待的想吃,當然吶,各個領域都有一個比較有名的飯店代表著,比如說想起胡辣湯都就想起方中山胡辣湯,或者最早最有名的逍遙鎮胡辣湯,下面就讓小健一一給你們道來。
  • 一碗燴麵,全世界河南人的情懷與鄉愁
    張海童回來就鼓搗起76人老燴麵包裝禮盒,還必須和館子裡吃的一個味兒!有了現代物流,這碗老燴麵就算插上了翅膀!張海童想讓這份包裝老燴麵,獻給在外地的河南人、河南的外地人,以及沒來過河南的人。「我想讓老燴麵插翅飛,讓13億國人,甚至世界角角落落的人,都能克服時空限制,輕鬆吃上地道河南老燴麵!」
  • 想吃河南燴麵我教你,羊肉燴麵自己在家做,一周吃7次都不膩
    說到河南美食,很多人會想到燴麵和胡辣湯。是的燴麵和胡辣湯在河南人的心目中,是任何食物都無法代替的。河南鄭州的燴麵與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並稱為河南三大名小吃。燴麵的發源地就是鄭州,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燴麵早已經不再局限於鄭州本地,成為河南人最喜愛的麵食之一了。
  • 一條黃河大鯉魚撐起的河南豫菜,別總是吃燴麵,喝胡辣湯了!
    一條黃河大鯉魚撐起的河南豫菜,別總是吃燴麵,喝胡辣湯了!百城百味,這次來到河南鄭州。河南歷史悠久,不光有殷墟,商城遺址等文物古蹟,伴隨著歷史傳承下來的還有獨具中原風味的美食。即使不屬於八大菜系,豫菜仍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普及度聞名。
  • 燴麵究竟來自鄭州還是平頂山?其實發源地來自這座城市|城市手記
    河南各地拉麵館挺多的,但每家的味道和配菜都不一樣,不同的配料、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道卻都冠以河南燴麵之名;亦有越來越與時俱進的燴麵做法,被添加以蝦仁、中藥等特色食材。鄭州開小灶立牌上掛有鄭州大紅棗串的項鍊,底下堆有胡辣湯,燴麵,還有來自於焦作的鐵棍山藥和武陟的油茶,太有才了,確實是特產沒錯了,但也有人疑問,火在鄭州的美食燴麵,是否發源地就源自鄭州?還是河南的每個地方都可以拿燴麵來當成本地的特色美食。燴麵在鄭州火了,燴麵發源地來自鄭州還是平頂山?
  • 舌尖上的鄭州,鄭州名小吃合集,河南人都吃過,不可錯過的美食
    鄭州的小吃花樣眾多,美食主要以麵食為主,其中呢,鄭州燴麵最為著名。作為河南省會城市,鄭州還有很多的美味可以吃,那麼,鄭州名小吃都有哪些呢?今天分享鄭州名小吃吧!一、鄭州燴麵首當其衝的必是河南的燴麵了,是鄭州的特色美食,有著悠久歷史,在河南燴麵館滿大街都是。鄭州的合計燴麵和蕭記燴麵比較有名氣!
  • 河南美食胡辣湯,為什麼都是用木勺盛的?原因有三個!
    ,河南燴麵和胡辣湯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探討一下河南的胡辣湯,河南的胡辣湯好喝,那就是跟它的製作材料是分不開的,普通胡辣湯的製作材料一般都胡椒,辣椒,熟牛肉或者羊肉,高湯,黃花菜,木耳,麵筋,粉條等,然後經過熬製而成,胡辣湯獨具的特點就是是湯汁味道濃,粘稠,香辣可口,可以說是非常的美味了,所以就成了大部分河南人的首選早餐,一般都是搭配油條,包子等面點,讓早餐更具特色。
  • 舌尖上的河南,尋味鄭州特色美食小吃,都吃過才算地道鄭州人
    鄭州當地特色美食種類繁多,其中以燴麵、水席、胡辣湯最有代表性。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到一個城市不要專門的去吃什麼地方特色美食小吃,比如北京北京烤鴨、天津麻花、狗不理包子等等,這些都是騙你們外地人的,我們本地人都不屑去吃。但小編為覺得不能一概而論,為什這道美食會出名,很多人都慕名來吃總有他的道理。
  • 焦作的特色美食大家吃過嗎,胡辣湯配料豐富,燴麵筋道鮮美
    1、靳賢書燒餅,胡辣湯,張三包子我的一日三餐都是非常簡單的,吃的也都是我們這裡很好吃的小吃。其中早飯更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兩個燒餅,一碗胡辣湯或者是胡辣湯配上幾個包子,這一頓飯就算吃飽了。別看我的早飯,就是小攤上隨便買的,但是這幾種小吃,可是我們這裡的特色。
  • 河南胡辣湯被評為最醜美食!胡辣湯:食不可貌相,你喝我一口嘗嘗?
    但一眾喝湯群眾,紛紛為胡辣湯打抱不平,很多河南小夥伴覺得胡辣湯顏值還算可以,但同時也有不少外省小夥伴認為,胡辣湯的外觀確實拖了味道的後腿。正宗的河南胡辣湯,顏值究竟如何?河南胡辣湯在提升顏值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來看看幾家品牌店的實際情況。
  • 一家太原「王牌」胡辣湯,配料足味道美,怎么喝都不夠
    在人們的普遍觀念中,這些搭配就是完美早餐,但並不是人人都熱衷於這樣的早餐搭配,畢竟這個世界上的美食真的是太多了,能當成早飯吃的食物也太多了。在太原,除了上面提到的早餐外,人們對於丸子湯配烙餅,或者是胡辣湯配水煎包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一般情況下,只要早上的時間充裕,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喝丸子湯或者是胡辣湯,而就在太原,有一家胡辣湯店被人們冠以「王牌」的標籤,這家胡辣湯店叫做長松胡辣湯。
  • 河南人不可一日無面,附燴麵的正確打開攻略
    真的不膩,不論是燴麵的湯、面還是配料小菜,總覺得他們搭配起來是那麼美味。不光是我,大多數河南人都是燴麵的忠實愛好者。燴麵的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悠久的傳說是說李世民登基前,隆冬落難逃亡途中染病,幸得一農家收留。農家淳樸,宰家養麋鹿燉湯,又迫於追兵,草草將活好的面拉扯下鍋。李世民吃下,寒疾痊癒。即位後,李世民派人尋訪,命御廚學藝,唐宮御膳就多了道"麒麟面"。
  • 河南燴麵裡的燴文化
    ,或許藏著可以打開自己心扉的那把鑰匙,同時還會夾雜著淡淡的無法言說的鄉愁……燴麵作為河南三大名小吃之一,是一種集葷、素、湯、菜、飯為一碗的河南傳統美食。大多數河南人對燴麵都沒有抵抗力,尤其是那些長年在外漂泊打拼的河南人更是如此。有時候,真正能吸引一個河南人的,不是魚翅燕窩,也不需要滿漢全席,有一碗簡簡單單的燴麵已經足矣!
  • 「舌尖3」開播:神奇穿山灶做出十碗席 胡辣湯終登臺
    央視紀錄頻道和優酷於大年初四晚共同推出《舌尖上的中國3》可謂應景,讓人驚喜的是,在前兩集節目中都出現了河南美食,不論是第一集的三門峽穿山灶,還是第二集中的胡辣湯,都讓河南觀眾大飽眼福。「舌尖3」為何選擇這兩樣河南美食,它們各自有怎樣的特點?在螢屏之外,它們還有怎樣的故事?連日來,大河報記者進行了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