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在檢查 |
在大超市從業數年的曾先生爆內幕:「我告訴家人千萬不要買超市熟食」
大洋網訊 據廣州日報報導, 昨日(7、11)刊登的《超市熟食細菌竟超標600倍》在讀者中引起了極大反響,許多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就此事發表看法。一位在廣州兩家大超市工作長達3年的曾先生更向記者踢爆了超市包裝食品許多不為人知的「黑幕」。
「貓膩」已成為通行的行規
曾先生說,自己大學畢業後就在超市工作,在這次廣州被查出問題的超市其中兩家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年,在廚房、水產、蔬菜部都做過,一直從副經理做到經理,對本報報導的超市生鮮和熟食的「貓膩」深有感觸,而這些早已是不少大超市通行的行規。
曾先生說,超市判斷食品有沒有變質的惟一根據就是廚房的工人「用眼看一下」、「用鼻子聞一下」。如果沒有明顯的變色變味,不管有無超出保質期,都繼續售賣。
當然,某些超市要為外觀實在不佳的食品改頭換面。無論是打包的、開刀的水果拼盤還是榨成果汁的水果,肯定都是已經發爛變質的。而因方便省事備受顧客歡迎的已經包好並配好作料的「包裝魚」更是「有99%是死掉了的魚」。
一大早「翻包」是「必修課」
昨日有不少讀者來電說,很奇怪為什麼不少超市的熟食標籤上大都寫著當天生產,但買回家打開包裝就已發臭變質?曾先生的報料給了這些市民答案。據他說,每天一大早上班為熟食「翻包」曾是他的「必修課」。頭天的豬肉沒賣完,就先放在冰櫃裡,第二天早上換上貼有當日生產標籤的包裝紙。其他生鮮食品和熟食甚至包括超市「自產自銷」的蛋糕都是如此。
油多次回鍋變得漆黑
曾先生還說,在他所在的超市,儘管廚房工作人員都知道雙氧水是不能食用的,但為了使白雲鳳爪看起來更白,也就顧不上了,而用大量色素為鹽焗 鳳爪上色更是常事。此外,當天沒賣掉的燒鴨、燒雞等熟食一般顏色會變得灰黃,超市就在第二天用熱油再淋一遍,貼上當日標籤,「神不知鬼不覺」。
曾先生還透露,超市用來炸雞腿、鵪鶉的油也是多次回鍋使用,到最後成了漆黑的廢油,就以1公斤2元的價錢賣給快餐店,快餐店有人定期來收購。
超市多數三緘其口拒絕回應
昨日,記者聯絡被抽檢出有細菌超標熟食的多家超市,大部分超市拒絕對此作出回應。
島內價有關負責人表示知道此事,但拒絕作出明確回應。萬佳超市廣州分公司有關人士表示,由於深圳總店方面沒有授權,廣州方面無權對此作出回應。還有幾家查出有問題熟食的超市情況也大多如此。
好又多超市前進路分店被抽檢出售賣的潮州滷水掌翼菌落總數超標,其公關部陳小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好又多高層對此事非常重視,已經到前進路店了解情況,該店正在對進貨渠道等進行自檢,並抽檢部分熟食,一旦證實有問題將及時改進。
廣州家誼超市副總經理林加樂表示,此事為超市管理敲響了警鐘。儘管家誼此次沒有被抽檢,但已經馬上要求門店把好進貨關,尤其是當前天氣很熱,熟食和果蔬容易變質,產品質量監控尤為重要。林加樂還表示,家誼超市以「生鮮」食品為號召,假如發現水果開始變質腐爛,就將其列入損耗當中丟掉,絕不會蒙蔽消費者。(湯新穎)
市民呼籲政府加強衛生監督
昨日記者在廣州各大超市進行了觀察,發現購買超市熟食和包裝果蔬的市民比平時大大減少了。在天河區某超市果蔬區,服務人員告訴記者:開刀水果一盒也沒賣出去。而在海珠區某超市,燒鴨、燒鵝、腸粉等熟食受了冷落,售貨員說,昨天上午銷售量只有平日的十分之一左右。
記者隨機採訪了諸多市民。多數市民表示,看到新聞之後,對超市的印象「大打折扣」。
郭女士:水果和蔬菜還是買沒有包裝的新鮮!我有一次在超市買了一盒西蘭花,拿回家發現裡面的已經蔫了,還生了小蟲子,以後就再也不在超市買包裝蔬果了。
呂伯:我退休之後經常買菜。超市的環境比菜市場好,所以我總愛去超市,覺得起碼比外面衛生,價錢又便宜。但沒想到有那麼多黑幕在裡面!超市不能「店大欺客」,應該講誠信,才能讓老百姓信任。
黃小姐:我一直覺得超市的熟食不乾淨,所以幾乎從來不買。只有一次在珠江新城某超市買了一盒燒雞,吃後當天夜裡就拉肚子了。以後就再也沒買過。
白領吳小姐:為省時間,我偶爾也會到超市買些調配好的熟食,現在真有點後怕。政府應該加強超市熟食和生鮮食品的衛生監督,可以像檢測放心肉、放心菜那樣,檢測合格後才允許出售。(湯新穎)
廣州食品放心工程下半年全面展開商業制定五年發展目標方案
菜市場三鳥宰殺採用玻璃隔牆
今年8月份,作為廣州市的又一項民心工程———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建設將全力鋪開,首部《廣州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即將出臺,人們日常飲食中容易潛藏衛生隱患的環節將納入完善的法制保障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並以傳統肉菜市場改造為試點,在東山、越秀、海珠區每個肉菜市場設立皇上皇品牌肉檔,實行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管理。這是昨天記者在全市商業工作會議上獲悉的消息。廣州市副市長王曉玲在會上講了話。
今年再開50家生鮮超市
據介紹,進入最後審核階段的《辦法》明確了食品安全體系中各有關部門職責以及失職處罰條例,並且制定出食品生產、經營各環節安全監管標準,以法制和行業標準共同規範食品市場。
下半年,創新、推廣現代流通模式是加強全市食品安全體系的重點突破口。目前,全市近300家室內肉菜市場升級改造的具體標準已醞釀成型,下月越秀區試點市場改造完成後,形成標準將儘快推廣普及。全市肉菜市場超市化改造將分為幾個類型,在人口密集區,要多建生鮮連鎖超市,去年新建生鮮超市50家,今年計劃再開50家,到2005年爭取實現生鮮超市數量佔肉菜市場總量的50%。而對原有的肉菜市場改造則有幾個基本要點:市場分區布局合理、具備採光、通風系統和排汙系統、地面及下水道改造、三鳥宰殺採用玻璃隔離牆等。
培育六個國際化批發市場
記者從會議上獲悉,未來5年廣州市中高級批發市場規劃已基本敲定:2005年建成廣州國際玩具中心等3個示範性市場;2007年末,建成白馬服裝市場等20家中高級批發市場,新建芳村朝陽文化用品批發市場等18家批發市場,建設6個批發市場園區,優化整合11個批發市場群。在抓升級改造的同時,著力培育年銷售額100億元以上的國際化批發市場6個。
37條特色商業街分批改造
據了解,廣州市將特色商業街建設納入城市改造總體規劃。今後5年重點改造16條商業街即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上下九路商業步行街、文德路字畫文化街、一德路商業街、狀元坊飾物精品街、江南路商業街、西關玉器古玩街、白鵝潭酒吧美食街、沿江路休閒消費街、濱江路海珠風情休閒街、農林下路商業街、石牌西路 I T商業街、黃石路汽配街、黃埔大沙地商業街、花都商業大道商業街、番禺繁華路商業街。(記者黃曉蘊)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