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什麼?一種久已廢棄不用的語言。但是,它仍然有它的作用。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傳世文獻汗牛充棟,其中99%,都沒有翻譯成白話文。要研究歷史,查閱典籍,文言文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學文言文呢?學了,又是不是都要用它來寫文章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這要從文言文的性質探討。最早的文字,用刀刻在甲骨或者青銅器上,費時費力;後來出現竹木簡,情形稍好,但是載體太重,單位重量簡策承載的信息量過少。這都要求書面語言必須力求簡潔。文言文,甚至可以說是經過編譯的一種編碼文字,並非古人日常用語。
在信息傳遞已經如此發達的今天,是否還需要大面積使用如此言簡意賅的語言,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
可是,我們經常還是會看到類似這樣的新聞,今天這一則,讓我十分不淡定: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能把人看哭的文字,到底高明在哪裡。全文如下:
《鋼鐵俠傳》
託尼早孤,銳志好學。其父霍華德在時,嘗以其寄庠序,尼不知其父有志於國,謂其漠己。公論曰,愈惡一人愈如其人。尼既弱冠,盡能襲承父業。造鈦金甲冑匿其內,千裡不留行,顯達一時,見用於兵部。嘗有一姝,別號小辣椒,其德婉貞、淑賢。詩經有言,何彼濃矣,華若桃李,庶幾謂之。二人相知,卿卿我我,尼既知世間有愛,遂宥其父,誓曰,孰弒吾親,必手刃之。
嘗有路人問之,人其謂汝「奪命奸賈」,汝如何言?尼對曰,吾制鎧仗弓弩,皆為治道,以暴易暴,爾等知否?殄滅蒼生,吾恥為之。然覘視諸侯徵戰,其鎧仗致天下流血漂櫓,遂戢械以止戰,不言兵戎。其叔父歐比僭越,尼忍痛戮之。後為匪所劫,用匪之械,繕為機甲,遂稱鋼鐵俠。且寤之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與諸天神地祇人間雄傑合盟,名曰復聯。聯雷神,破洛基,平奧創,寰宇震慄。
先是,悍匪九頭蛇以尼父嘗與合縱敗其主納粹,懸購天下,以刺客巴基刺之,尼雙親皆亡。此巴基者,嘗於二戰被執,匪以機巧之術俾其超能,且盲信匪言。後復聯徵討仇讎,延及無辜。斃者親眾有澤莫男爵銜之因尼欲知其父死狀巧構名辯誆尼如九頭蛇穴名曰邀擊巴基。尼與巴基戰於西伯利亞,巴基摯友美隊援巴基。此美隊,號羅傑斯,美利堅國雄傑,亦以絕版血清於軀,骨骼奇絕,以其不死之力,是以於復聯有威名。其閱六紀而生,蓋知尼父死因。然與巴基嘗為同袍,知其為匪所挾,刺尼父非己願,遂協力拒尼。尼惑之,以其忤己,頗生怨望,戰之愈疾。方美隊利盾碎尼機甲,尼恨曰,還吾父造之盾,汝德不配此盾。
既戰,復聯反目。會奧丁、伊戈二天神死於非命,寰宇滅霸因之擷取無限寶石者六。復聯崩坼久之,雖兄弟鬩牆,外御其侮,然戰力難以望其項背。滅霸彈指之間,寰宇半數生靈灰飛煙滅。滅霸嘗以生靈眾多,寰宇難堪重負,此戰遂其心願,遂隱居。其時,尼於泰坦周旋,其亦徒亦友之蜘蛛俠,魂飛於尼懷,尼始知瓦坎達敗績。尼睹其求生之狀,悵然無助。
尼與餘眾昏然於世,小辣椒為其育一女,夫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適蟻人自量子空間復歸,睹地球人眾離散,悲之。遂與美隊詣尼所,進時空穿越說。尼拒之,然心未已,且於几案睹其弟子畫像,遽言「彼乎童子,吾將護之」,遂造時空穿越之械,復聯餘眾影從,不復掣肘。穿蝸旋,逾蟲洞,於平行空間復取寶石。尼見其生父,其父曰,吾願為吾子赴湯蹈火,尼始知父愛。不虞滅霸伺間復回,以其眾清剿復聯,欲尋寶石復其命。尼以機甲手套召既覆之靈魂,復聯聚首,勠力同心,且有驚奇隊長佐力。奈何滅霸寰宇梟雄,復聯之眾皆被重創。岌岌之際,間不容髮,尼用其械,重組寶石,瞋目怒曰,吾乃鋼鐵俠。遂傾其意念,力扣響指,但見滅霸及其眾已成灰燼。尼耗盡氣力,竟卒。
餘論曰,餘睹託尼,每執夜光杯酒,被綺繡,燁然若神人。其欣然之笑,固恣情紈絝之士;既被機甲,則令吾眾肅然。復觀其張揚之容,吾已涕泗皆下。及死之日,天下無老幼智愚,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念其「彼乎童子,吾將護之」一言,則吾欣慰;然其護童子,護復聯,護蒼生,未其護己也。悲哉!壯哉!
要哭的不止是你,鋼鐵俠都要哭了……
大家的反應是怎樣的呢?是這樣的:
有道是,一日賣得三石假,三日賣不得一石真啊。為什麼我看完後唯一的感受是四個字——無力吐槽呢?因為槽點密度太大,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們就挑選文章的第一段來品一品:
「託尼早孤,銳志好學。其父霍華德在時,嘗以其寄庠序,尼不知其父有志於國,謂其漠己。公論曰,愈惡一人愈如其人。尼既弱冠,盡能襲承父業。造鈦金甲冑匿其內,千裡不留行,顯達一時,見用於兵部。嘗有一姝,別號小辣椒,其德婉貞、淑賢。詩經有言,何彼濃矣,華若桃李,庶幾謂之。二人相知,卿卿我我,尼既知世間有愛,遂宥其父,誓曰,孰弒吾親,必手刃之。」
一,文體不合
從體例來看,似乎是模仿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紀傳體,從文章名字也叫《鋼鐵俠傳》也可以看出來。那麼,託尼·史塔克的姓氏史塔克,並沒有提及,其家世、郡望,一概闕如。沒頭沒尾的就是一個「託尼早孤」。前面,至少應該加一個「史公託尼者xx人也,父某,仕宦經歷」之類的文字吧。
二,用語不雅
甚至就是白話文。比如「其父霍華德在時,嘗以其寄庠序,尼不知其父有志於國,謂其漠己。公論曰,愈惡一人愈如其人。」,我猜他是想說:託尼爸霍華德活著的時候,因為為國出力,沒空管兒子,所以把他放在寄宿學校(這裡用了一個很文的詞「庠序」,就是學校的意思)而託尼不理解,以為父親是不關心他。接著作者模仿太史公,發表了一通評論:越討厭一個人越像一個人。
這就是完全的現代人思維,強行去套古文出的了:首先,父親忙於公事,只留給子女一個模糊的印象和威嚴的背影,這是古代社會天經地義的事情,不存在「漠視子女」這個概念。其次、子肖父,這是很大的政治正確,不肖之子才是錯誤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愈惡一人愈如其人」。
「漠己」、「愈惡一人愈如其人」,完全是白話文強行用古字拼湊出來的,極不雅馴。再比如「尼既知世間有愛,遂宥其父,誓曰,孰弒吾親,必手刃之」。「世間有愛」,又是什麼鬼?「遂宥其父」,這個遂也完全可以不存在。從文意來看,老史塔克公而忘私,本沒有什麼值得或需要「宥」之處,錯的是小史塔克,錯在他對父親不理解。所以這裡用「宥」,不如用「悔」恰當。
後面「孰弒吾親,必手刃之」也很不通暢,給人的感覺是威脅他人誰敢動我老爸,我就殺誰,可實際上霍華德已經被人害死,君父之仇百世可復,直接「誓復其父仇」就可以了。這裡也是在強行造詞句。
三,堆砌辭藻
比如「千裡不留行」是抄襲李白《俠客行》,十分生硬。鋼鐵俠確實是千裡不留行,但是由於作者缺乏用文言文描寫鋼鐵俠機甲的迅猛強健的能力,只能用一句現成的古詩來湊數。前文顯然應該有諸如「其物既成:堅若金剛,養由彎弓,曾不能入其分毫;疾如奔馬,蜚廉肆足,然無由超其跬步」,後面再來一段古詩助興,才像個樣子。
再比如「嘗有一姝,別號小辣椒,其德婉貞、淑賢。詩經有言,何彼濃矣,華若桃李,庶幾謂之」。嘗,首先就可以去掉。然後,又犯了不介紹人物生平的硬傷,小辣椒是史塔克女一號耶,怎能不說她的來歷呢?然後發現寫不下去了,就開始堆砌辭藻,什麼「其德婉貞、淑賢」,又引詩經,但是人物形象依然很蒼白,因為是個女子我們都可以說「婉貞、淑賢」。至於「二人相知,卿卿我我」,就更是白話文翻譯腔,不贅述了。這一段,頗似三家村學究替隔壁王嬤嬤題墓碑詞。尋章摘句,然空無一物。
這些,就是現代人寫所謂文言文的通病,總結有三:
一、翻譯白話文
用現代人的語言結構、思維方式去套古文。腦子裡構思一篇白話文,再「翻譯」成文言文,不倫不類。
二、創造詞語
「翻譯」帶來的問題並不僅是文氣的不通暢,還有詞不達意,人造跡象明顯。
三、亂用文詞
為了讓文章顯得文縐縐,或者某些時刻寫不下去了,他們也喜歡引一點詩句或者雅詞來救場。
犯了上述三個毛病的「文言文」,是沒有資格稱之為「文言文」的。充其量,就是「裝古文」而已。
當然,老師自己也說了,他是:
原來如此,失禁失禁。老師是從高考題中摸索出古漢語的寫法,我本以為應該通過讀歷史學、文字學、金石學、訓詁學、漢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專著才可以呢。
人要說了,you can you up。我就來up一下
這段文字讓我寫,我會這麼寫:
史公託尼者,新約克郡長島人也。父霍華德,以匠作興建為業,累世以成巨富。戰國時,為美利堅王所重,授將作匠,掌營繕攻戰具諸事。霍每言:吾所司造,雖為國計,然殺戮重矣,傷天和甚,壽將不永,後果為讎所殺。
初,霍以奉公為職,於託尼公兄弟殊少訓誨,僅囑諸師,而館諸庠序也。託尼以是頗怨懟其父。及沒,師友語諸父忠愛之節,乃悟,且悔,誓復父仇。
託尼讀書,不治治道,惟精於奇技百工。觀一器無何,則能手致焉,精巧乃倍之,較之乃父,又青出於藍耳。每所興置,轍有巧思。是以承業,而家益興。
作一傀儡,長丈餘,外覆以精鐵,內襯以鵝絨,中可納一人,於內操之。其物既成:堅若金剛,養由彎弓,不能入其分毫;疾如奔馬,蜚廉肆足,無由超其跬步。試諸校場,數千壯卒不能制。洛陽嘗有巨盜,號「蜘蛛客」者,有飛屋走瓦之能、紅拂空空之技,捕盜者無能為。託尼聞之,蹤跡之千裡,至長安而擒。以從軍,數卻遼、夏之兵,以功封「鋼鐵侯」,食三千戶……
總之,這種胡扯八道的文字給我時間我還能再寫一萬字……
其實文言文不複雜,也不神秘,更不高貴,只是一種工具而已。這個工具,可以拿來發表有逼格的感謝,比如這樣:
維十又九年,群主親才南或。六月既望庚卯,以群眾伐京東。群主以書單錫餘小子臣。孚書,有得。執書廿又三策。敢對揚群主丕顯休命。穌其邁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書
——京東簋
翻譯過來的意思其實很簡單:讀書群的群主「林屋公子」給了我一個書單,這次京東618我搶了幾十本書,因此向他表示感謝:D
最後,出個對聯,求下聯: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