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有許多事都不如我們想的那麼如意。
假期出現肺炎傳染事件,我們被迫自我進行在家隔離。
孩子沒能按父母的想法生活,我們覺得不滿意。
總覺得房價太高,收入不高,離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還有點距離。
當我們總是對這些存在不滿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焦慮,嚴重的話,會心生怨氣,傷人傷己。
只有當我們站在更高的時空來看這些的時候,才會更清楚地看清趨勢。
有些事情當時覺得很大,但在一輩子的生活中實在不算什麼。
或者放到生命的最後一天,讓你再去看待這件事的時候,也一切都可隨風而去,什麼都是浮雲。
鍾南山院士是著名的肺炎治療專家,本人對健康也很有研究,他講究生活中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堅持運動和健身,對生活保持好奇心。
只有當我們對生活保持好奇和探索,對擁有的一切保持感恩的時候,這樣我們才會對面對的一切都能坦然面對,而非心生怨意。
就如武漢肺炎,讓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有醫護人員盡心盡力,不懼生死照顧病人,有那麼多專家團隊圍繞早日戰勝病毒開展研究,有那麼多愛心人士奉獻愛心。包括我們身邊那些溫暖的問候和關心。
孩子的發展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最希望的可能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熱愛學習,所以不要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我們能做的就是無條件的愛、信任和支持。
當我們與他人攀比或者在意他人看法的時候,常常會忘記生活的初心和本意。
讓自己的情感被爬行腦所控制,不能保持足夠的理智去做那些真心對我們好的事情,而去關注那些對我們發展造成困擾的事情上。
莊子: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個人的生活際遇對於整個社會、整個天地宇宙來說,就如白駒過隙,幾乎沒什麼影響。
所以,不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把自己看得過分重要,是讓自己生活舒服的方法。
這個社會,離開了誰,地球都會照轉。
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聰明的人不會迷惑,有仁義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所以,多看看書,多讀讀原著,好多道理好多問題和困惑都能從中找到答案,從而讓我們的人生不在迷惑。
做一個充滿仁愛之心,富有同理之心,能夠理解他人的人,生活中就會少掉許多煩惱,當你對周圍的人事充滿仁愛,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會理解萬事萬物,理解對方。
當你明白這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自己想要達成的道的時候,你就會為了理想和目標勇往直前,不再畏懼。
美國棒球選手阿博特出世就沒有右手,他必須得左手接球和投球。
但就這樣的條件,他無所畏懼,為了熱愛的運動,更加投入,超越了許多健全的專業運動員,並且在20歲時成全美最佳擊球手,並且參加美國奧運代表隊,奪得奧運金牌。
而阿博特退役後又稱為勵志演講家,鼓勵更多的殘疾孩子勇敢參與生活,發掘自身的潛能。
阿博特為了心愛的棒球全情投入,所以健全的你,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努力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