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坦然面對和欣然接受

2021-01-09 大象幸福加油站

我們身邊有許多事都不如我們想的那麼如意。

假期出現肺炎傳染事件,我們被迫自我進行在家隔離。

孩子沒能按父母的想法生活,我們覺得不滿意。

總覺得房價太高,收入不高,離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還有點距離。

當我們總是對這些存在不滿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焦慮,嚴重的話,會心生怨氣,傷人傷己。

只有當我們站在更高的時空來看這些的時候,才會更清楚地看清趨勢。

有些事情當時覺得很大,但在一輩子的生活中實在不算什麼。

或者放到生命的最後一天,讓你再去看待這件事的時候,也一切都可隨風而去,什麼都是浮雲。

鍾南山院士是著名的肺炎治療專家,本人對健康也很有研究,他講究生活中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堅持運動和健身,對生活保持好奇心。

只有當我們對生活保持好奇和探索,對擁有的一切保持感恩的時候,這樣我們才會對面對的一切都能坦然面對,而非心生怨意。

就如武漢肺炎,讓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有醫護人員盡心盡力,不懼生死照顧病人,有那麼多專家團隊圍繞早日戰勝病毒開展研究,有那麼多愛心人士奉獻愛心。包括我們身邊那些溫暖的問候和關心。

孩子的發展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最希望的可能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熱愛學習,所以不要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我們能做的就是無條件的愛、信任和支持。

當我們與他人攀比或者在意他人看法的時候,常常會忘記生活的初心和本意。

讓自己的情感被爬行腦所控制,不能保持足夠的理智去做那些真心對我們好的事情,而去關注那些對我們發展造成困擾的事情上。

莊子: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個人的生活際遇對於整個社會、整個天地宇宙來說,就如白駒過隙,幾乎沒什麼影響。

所以,不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把自己看得過分重要,是讓自己生活舒服的方法。

這個社會,離開了誰,地球都會照轉。

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聰明的人不會迷惑,有仁義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所以,多看看書,多讀讀原著,好多道理好多問題和困惑都能從中找到答案,從而讓我們的人生不在迷惑。

做一個充滿仁愛之心,富有同理之心,能夠理解他人的人,生活中就會少掉許多煩惱,當你對周圍的人事充滿仁愛,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會理解萬事萬物,理解對方。

當你明白這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自己想要達成的道的時候,你就會為了理想和目標勇往直前,不再畏懼。

美國棒球選手阿博特出世就沒有右手,他必須得左手接球和投球。

但就這樣的條件,他無所畏懼,為了熱愛的運動,更加投入,超越了許多健全的專業運動員,並且在20歲時成全美最佳擊球手,並且參加美國奧運代表隊,奪得奧運金牌。

而阿博特退役後又稱為勵志演講家,鼓勵更多的殘疾孩子勇敢參與生活,發掘自身的潛能。

阿博特為了心愛的棒球全情投入,所以健全的你,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努力生活吧!

相關焦點

  • 人生:欣然接受,坦然面對,享受當下
    個人覺得吧,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論發生什麼好與不好的,欣然接受就好了,把你的本職工作做好,把你該做的都做到位,無論發生什麼,坦然面對,我覺得我現在狀態可能是一生中最好的狀態了,所以我欣然接受,好好享受當下。當看完車主這番發自肺腑的感概之後,感覺說的確實在理。做好本職工作,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被一些事情困擾著,重要的是要學會解脫自己,學會輕鬆愉快的生活!
  • 坦然面對失去,並欣然接受,然後再慢慢習慣
    只不過,大多數人往往只能接受得到,卻很難適應失去;只想享受得到的開心,卻無法接受失去的痛苦。甚至還有人會認為,所有的得到都是理所當然的,所有的失去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如此一來,他們便只願意接受得到,而不願意承受失去。久而久之,不僅心理會失去平衡,心態也會變得很差。他們可能會因此而後悔懊惱,因此而怨恨不已,因此而萎靡不振。
  • 坦然面對,欣然接受,只要付出過,便無怨無悔
    我們需要做的是:坦然面對,欣然接受。試著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情、換一種心態去應對一切,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無論是人還是事,並無對錯之分,只看適不適合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未必就適合我們;我們不想要的,未必不適合我們,如果不去嘗試一下,又怎麼會知道呢?生活既不是單項選擇題,也不是判斷題,答案未必只有一個。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
  • 坦然面對不能改變的,坦然接受已經改變的。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天行走的路總會有溝溝坎坎,凡事多往好處想,因為牆倒了,就是倒了,不管怎麼焦慮,疑惑,害怕,牆還是倒了,這是個物理反應,我們只能坦然接受,然後坦然的面對。我這個同事平時很樂於助人,待人也比較友好,和他相處會感覺沒有壓力,比較舒服,所以他的女人緣很好,但是交了好多女朋友,也花了不少錢,最後沒有一個成的。他的情感問題我們不談,畢竟是兩個人的感情,茫茫人海中,成與不成,這是個概率問題。
  • 《菜根譚》:無論遇見什麼,坦然的學會接受
    《菜根譚》:無論遇見什麼,坦然的學會接受。生活中有很多自私的人,他總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猜測別人,總喜歡拿高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總是拿自己的高標準去要求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一種人心態是非常自私的,也是給自己徒增煩惱。
  • 人到中年,懂得了該改變的勇敢改變,該接受的坦然接受!
    當遭遇人生第一次挫折時,親人對我說「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長大了發現,越來越懂得,既然無法避免挫折,那就讓自己磨合,該改變的勇敢改變,該接受的坦然接受,不抱怨、不氣餒。人到中年,明白了所有不如意事學會勇敢的接受,面對,克服,不需要你卓越,完美,極致,但要有向前的能力,勇敢,坦然,有所交代。勇敢並坦然,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人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是完美的,要學會接受我們的不完美。接受我們所擁有的,雖然不夠盡善盡美,但我們今天的樣子是我們過往的每一次選擇一點一滴一步一步造就的。
  • 勇敢地迎接挑戰,坦然地接受失敗,微笑著面對生活
    勇敢地接受挑戰為了抵達夢想的彼岸,面對波濤洶湧的汪洋大海,船兒依然揚帆前行。為了長成挺拔的大樹,面對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樹苗依然茁壯成長。為了釀出甜美的蜂蜜,面對白駒過隙的短暫生命,蜜蜂依然席不暇暖。為了美好的幸福生活,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都應該迎難而上。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不要畏懼,也不要退縮,應該勇往直前,奮勇博擊。
  • 用坦然之心,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深度好文)
    人心也是如此,只有平靜坦然地面對人生的風浪,才能細嚼生活。我們要修得月白風清的淡定,也要修得人淡如菊的從容。灑脫一點,會看開更多,優雅一點,會美麗更多,坦然一點,會更幸福。做一個坦然的自我,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執著便沒有憂愁。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說:「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面對風暴、黑夜、飢餓、意外等挫折。」
  • 如何坦然地面對失敗?
    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失敗,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人生在世,很多時候「萬事如意」真的只是一句美好的祝福,那麼,要如何坦然面對失敗呢? 面對這個犀利的問題,他很直接地回答說:「因為無能啊。」隨後他補充說,自己的學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評教授的水準。 其實,承認自己的不足,對很多人來說太難了,不論是面對自己,還是面對公眾。很多人寧願花很多時間去解釋自己的困難,去訴說環境的掣肘,而從不坦然面對。
  • 坦然接受自己的過去,才能把握自己的未來
    所以,你也應該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堪。坦然接受自己的過去,才能把握自己的未來。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去把握住自己的未來。01對於很多人來說,她們可能並不會記得曾經做過的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到底是什麼。但是,她們卻能夠清晰地記得,自己到底做過哪些不好的事情,然後讓自己不停地去回想。最後,也就讓自己沉浸為過去。
  • 如何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呢?
    孩子是通過失敗來學習的,只有經歷挫折、困難,孩子才能夠明白和領悟,獲得成長。但是,生活中會有一部分急性子媽媽會因為孩子的失敗而心痛,間接剝奪了孩子失敗中學習的機會。要想孩子獨立性強,自律性高,就必須讓孩子自己從失敗和挫折中領悟和學習。讓孩子自己努力贏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 媽媽想提供孩子幫助,也必須是有意義的幫助,而不是幹涉和嘮叨。
  • 坦然接受諷刺
    就是吧,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這樣的事情,被別人說,可能就在不遠處小聲嘀咕,或者是被大聲批評,或者就是他們當著我們的面諷刺幾句,那這個我們肯定接受不了,他們憑什麼,我們怎麼了,就這樣說,說的話真是聽不了,忍受不了。
  • 明理識勢,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社會複雜人心險惡,如何在這個濁世裡靜靜的保住自己的本心,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難做到的,是在明知自己失敗以後,能夠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失敗、接受失敗。網圖能夠坦然面對並接受自己失敗的人,才有可能活出一種境界,一種大境界。
  • 心理學家告訴你:不要害怕死亡,坦然接受死亡這件事的好處有三點
    派克在書裡面提到,勇敢地接受和坦然面對死亡這件事的好處(價值)有三點:1, 減少對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恐懼感,更加坦然的面對生活。因為我們非常害怕死亡,所以我們都不敢面對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我們非常害怕死亡,害怕近距離面對死亡,所以我們無法像自己希望的那樣鼓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只有勇敢地接受和坦然面對死亡後,我們才能減少對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恐懼感,更加坦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 心理學家告訴你:不要害怕死亡,坦然接受死亡這件事的好處有三點
    派克在書裡面提到,勇敢地接受和坦然面對死亡這件事的好處(價值)有三點:1, 減少對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恐懼感,更加坦然地面對生活。害怕死亡,是恐懼的根源。因為我們非常害怕死亡,所以我們都不敢面對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我們非常害怕死亡,害怕近距離面對死亡,所以我們無法像自己希望的那樣鼓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只有勇敢地接受和坦然面對死亡後,我們才能減少對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恐懼感,更加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 二天後,不再抵抗,不再退縮,喜氣盈盈,欣然接受的五大星座
    二天後,不再抵抗,不再退縮,喜氣盈盈,欣然接受的五大星座。02、《射手座》射手座為人坦蕩,率真,說話做事隨意,作為火相星座的他們脾氣很火爆,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從不委屈。如果出了問題,他們會直接遠離。射手座從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好與壞都會直接表達出來。他們善於從個人角度分析問題,主觀意識強。所以,一旦射手座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就永遠不會有任何改變。
  • 夜思丨如何坦然地面對失敗?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如何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  02 首先,我們要明白,每個人都會常常面臨失敗。宋人方嶽曾在《別子才司令》一詩中提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承認自己的不足,對很多人來說太難了,不論是面對自己,還是面對公眾。他們寧願花很多時間去解釋自己的困難,去訴說環境的掣肘,而不是坦然面對,讓這些失敗的經歷隨風而逝,儘快翻篇。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很容易把失敗歸結於外部因素,以此安慰自己脆弱的內心。其實,失敗沒有什麼大不了。
  • 當代的年輕人,只有欣然接受自己,才能避免心理衝突
    待業青年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時,容易悲觀失望、焦慮自卑、消沉頹喪、戀愛不順心和波折,造成抑鬱和情緒波動,甚至出現心因性反應狀態。生命在於運動,身體必須鍛鍊,這個道理已經為青年朋友所接受。二、接受現實的自我在青年人所具有的條件中,容貌、體態、素質、氣質都與遺傳因素有關;家庭出身、幼年生活的環境,也不能由本人選擇。先天造成的生理缺陷難以彌補,童年和少年的時光,也不可能挽回。如果對這些條件滿腹怨恨,只能徒添忱傷。
  • 要學會接受,因為生活還要繼續,接受更多才會變得堅強
    要學會接受,因為生活還要繼續,接受更多才會變得堅強。學會接受難堪的場面接受並不表示著放棄,而是對生活的坦然,沒有人願意難堪,但對這個世界沒有準備的我們有必將經歷這些。我一個五音不全的人,來到一個身邊都是唱歌能手的公司,在公司有一次團建,在了KTV唱歌,老總們要求每個人都唱一首歌。那時的我猶如晴天霹靂。
  • 心理學好書—學會接受和面對:《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心理學好書—學會接受和面對:《精神焦慮症的自救》智賢說書 2020-02-18 13:05第8本精神焦慮症的自救若能將自己的情緒把控在一個良好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