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自從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就再也沒有退出過了,而在這個市場中,也出現過很多品牌相競爭的場景,現如今在我國瓶裝水的市場上,有百歲山農夫山泉等這些品牌,其實在整個瓶裝水的市場中,也曾經出現過別的行業的企業涉足這個市場,比如恆大地產。這些現象足以說明瓶裝水的市場利潤到底有多大,近幾年農夫山泉發展得越來越好,在今年也爆出了一個好消息,這個企業即將上市,而且由於2019年的業績和淨利潤都非常高,所以它上市之後的市值也不會很低。
競爭市場上必然會出現有人得意有人悲的現象,那麼農夫山泉得意洋洋,也有另外一個企業十分落魄,它就是益力。根據最新的消息確認,這個品牌即將被達能集團出售,其實在此之前益力早就已經賣給了一家外企,經過20多年的時間,雖然再次回到國內企業的手中,但是現在這個品牌早就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好了,而且這個品牌旗下的瓶裝水業務早就在去年已經停產。
從上個世紀80年代益力就開始生產礦泉水,而且在當時算是國內最早一批開展這種業務的企業。除此之外,在90年代的時候,這個企業就是行業中的老大,雖然後來有了更多的競爭對手進入到這個市場中,但仍然沒有能夠撼動這個品牌的地位。不過很遺憾的是,在1998年這個品牌被法國公司收購,在這之後,不僅市場規模沒有擴大,反而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廣州市場也喪失了,而且隨著競爭對手的實力越來越強,很多人甚至開始遺忘了這個品牌。
不過益力的沒落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這個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強烈,隨著百歲山等競爭對手進入到這個市場中,企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且達能對這個品牌一直處於放養的狀態,不僅沒有穩固原來的市場,而且面對巨大的壓力,也沒有採取比較積極的措施。所以在整個市場的競爭之下,這個品牌很快就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益力瓶裝水雖然剛開始推出的時候很受大家的歡迎,但是產品本身一直都沒有發生什麼改變,而且也沒有什麼創新,所以在整個市場中,產品的競爭力越來越低。其實益力當時被收購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它的結局,因為本身外企收購品牌就是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根本就沒有打算怎麼發展益力。其實不僅僅是達能集團,很多外企都是這樣的套路,像我們本土的品牌,被收購之後基本上沒有發展的好的,但是它自己的品牌卻如日中天,比如說達能的依雲。如果當時沒有選擇將這個品牌賣給達能集團的話,可能現在我國國內瓶裝水的市場也不是像今天這樣了,在品牌發展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可能一個小的想法就改變了整個品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