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而且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對於這種慢性疾病,治療起來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很多的朋友認為西藥藥性過強,而且很容易給人體帶來副作用。
所以對於胃病,往往他們會選擇中藥來調理,但是是藥三分毒,就算是再溫和的中藥,對身體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胃不好的人,少用這四種中藥來「養胃」,可能會適得其反!
01
大 黃
大黃是常見的胃藥中的組成部分,如果少量的食用大黃,有利於緩解胃部脹氣,促進胃部消化,但是因為大黃性寒,如果長時間服用,有可能就會導致腹瀉、食欲不振等腸胃問題,特別是一些本身體質虛寒的朋友,常食大黃,有可能會導致體內寒氣加重,可能會損傷胃黏膜,反而不利於養胃。
02
芡 實
適量的芡實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尤其是因為腸胃不適而引起的腹瀉,服用芡實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服用芡實的時候,需要與麥麩一起炒熟,否則生芡實是沒有健脾養胃的作用。
如果本身手心比較愛出汗,容易出現便秘的熱症反應者,使用芡實時一定要適量,否則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便秘加重。
03
蓮 子
適量的吃蓮子有很好的健脾開胃的作用,但是蓮子性涼,如果食用過多的話,很容易引起腹瀉,肚疼,如果想用蓮子來養胃,使用蓮子的時候,要把蓮芯去掉,對於腸胃虛弱的人,使用連芯會使寒氣加重,食用蓮子的時候最好與性溫的食物一起食用。
04
黃 精
黃精是一種氣陰雙補的藥材,有較好的養胃護肺的功效,但是腸胃寒溼的人,食用黃精,容易使體內的溼寒之氣加重,從而加重胃病。
雖然上述四種中藥,都有著調理脾胃的作用,但是服藥因人而異,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症狀,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只有選擇符合自己體質的中藥調理,才是有效養胃的方法。
文章:道醫
圖片來源於網絡
僅做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