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復博物館:在欣賞馬未都的私人珍藏的同時,還有貓咪作陪!

2020-12-20 夜行雨

不得不說的是,北京的觀復博物館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早有聽聞馬未都先生愛貓、愛收集精緻的藏品,是一個充滿孩子氣的老人,在這座私人博物館裡就實現了他全部的喜好。數量不小的精緻藏品,以及撿來的貓咪,共同組成了這座觀復博物館。這些流浪貓們每天都在前來遊玩的客人面前撒嬌打滾賣萌,賣力營業的樣子真的是非常可愛,接下來,就和筆者一起走近這座擁有貓咪的觀復博物館吧。

馬未都先生是一個骨灰級的貓奴,他在十多年前收養第一隻貓咪之後,這些年又陸陸續續地收養了很多,現在已經有三十多隻了。特別的是,這裡的貓咪們擁有自己的名字、職位和精美的畫冊,當然名字是馬老取的,職位也是馬老任命的,畫冊也是馬老做的。馬先生還為這裡的貓咪們,親手寫了《觀復貓演繹》,想想就覺得可愛。這裡的貓咪們日子過得非常舒服,擁有馬老為它們準備的小別墅以及辦公室,而且它們可以館內任意地活動,非常自由。有一次馬老來博物館內,有一隻貓咪居然跳坐在價值不菲的梨花木家具上,馬老還溫和地笑了笑,可以看出馬老對於貓咪十足的寵愛。

軟萌的貓咪們自然十分可愛,這裡的藏品同樣非常棒,展出的風格也是特立獨行。一般的博物館展覽梨花木家具,會分門別類地一件件展出,而這裡收藏的梨花木家具都會擺放成正常家具的樣子展出,因此也有不少喜歡馬老的人說:別人展出家具藏品都是一件一件的,我們馬老是一屋子一屋子的。

家具展館是博物館的一大特色,不少人都是特意前來觀賞馬老珍藏半生的珍稀家具。除了家具展館之外,馬老的博物館還包括4個小展館。陶瓷館、工藝館以及我們剛剛說到的家具展館都位於一樓,油畫館和門窗館都在二樓。因為是私人博物館的原因,館內的文物並沒有太多,但是每一件都是馬老的心頭好。雖然觀復博物館位於北京,但並不是在熙熙攘攘的市區,因此來這裡的遊客實際上不是很多。

逛完之後可能會發現,大多數的展品並不像我們常見的那種單色系,比如瓷器常見的素雅,在這裡卻是難得,這可能也是馬老童心未泯的孩子氣的一種象徵。據說,在我們剛剛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時,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都已經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形成了,在我們漸漸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歷一些事情,它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喜好,或多或少的也就會發生一些變化。當人們漸漸年邁,有一少部分的人反而會漸漸喜歡那些小時候才會喜歡的東西,比如說色彩斑斕的事物。這部分人,我們往往把他們稱為有孩子氣的人。這部分人已經不太常見了,馬老確實是這部分的人,是很多人仰慕的人。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能守住難得的孩子氣。關於觀復博物館,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許多人知道他熟悉他,可能是因為他的一檔收藏類節目:《收藏馬未都》,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馬未都那些珍貴的藏品,而是他的觀復博物館裡的,那些貓兒!馬未都和「黑包包」觀復博物館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五環外,這是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 觀復博物館有一景點,馬未都非常喜歡,每天僅第一波客人能見到
    時間證明了一切,九十年代的光景,可能許多人都對古董收藏還知之甚少,馬未都就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名字相信大家也熟悉,就是觀復博物館。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儼然已經成了歷史愛好者們的打卡聖地,能把收藏玩出博物館來的,雖然也不少,但是能有馬未都這種規模的,卻也僅有他一個,許多人去到觀復博物館,也是非常震撼,大大小小的物件,都包含了段段歷史故事在其中,還有馬未都的撿漏故事,所以別有一番滋味。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多平米,經過數次搬遷後,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已經是一個總佔地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
  • 馬未都私人博物館的盜竊案,他自己破了!
    某天早晨,剛起床的馬未都就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馬先生,不好了,2000萬《上海少女》雕塑不見了,可能是被盜了。」馬未都嚇的差點一口氣沒吸上來,立刻趕往觀復博物館現場。說起馬未都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之後在1996年成立國內第一家私人博物館——上海觀復博物館,裡面多是寶貝,監控的非常嚴密。那曾想博物館居然會發現失竊事件。而這幅丟失的價值2000萬的《上海少女》,是著名雕塑家陳逸飛的作品,十分尊貴。來到博物館到馬未都心裡發怵,畢竟這是2000萬千的寶貝,丟了怎麼辦?立即詢問了博物館主要的負責人員後,隨即去查看了監控。
  • 揭露馬未都的真實家底:觀復博物館內四大珍寶,第三件古人經常用
    馬未都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而且小時候經常出入潘家園,這讓其從小就培養起了非常深的興趣,剛一開始的時候他只是閒來無事逛一逛,隨著工作以後自己有了收入他便開始了自己的收藏,他每次從報社下班以後都會前往潘家園走一趟,時不時的就買回一些好東西,就這樣慢慢的持續了幾十年,馬未都的收藏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並成為古董界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成功在全國創辦了第一家自己的私人博物館
  • 國內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門票100去過都說值,價值三億的元代藍釉
    導讀:最豪華的民間博物館,一個瓷器價值三億,館藏家具更是價值連城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機構
  • 馬未都老師的收藏人生
    馬未都與「觀復貓」花肥肥觀復博物館在北京五環外,下了地鐵還要坐上幾公裡公交車,票價不低,一百一張,但來客不稀,遊客和本地人各半,多是慕館長馬未都的名而來。不離京的時候,馬未都沒事就來,「正常上班,沒退休,好悲催」。
  • 馬未都的博物館有一件藏品,愛不釋手,當初連買的念頭都不敢動
    馬未都在收藏界是赫赫有名,大家也都知道,馬未都憑著自己的經驗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中的藏品眾多,每一件都是馬未都的最愛,但是有一件藏品確實神秘。馬未都對這件藏品是愛不釋手。這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藏品呢?
  • 觀復博物館參觀小記
    難得的豔陽天,來到了觀復博物館!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後,我決定分享下我的展覽心得,獨樂了不如眾樂樂嘛!前臺處,貓館長和工作人員都會為你提供溫馨服務。注意!這裡的MP可以做精美書籤哦!有六種樣式,上面都有珍貴的館藏品和可愛的貓咪們!
  • 馬未都希望在臺灣開設私立博物館新館
    大陸著名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日前在廈門表示,廈門與臺灣只有一水之隔,他希望有機會能到臺灣做展覽,更希望能有好的合作對象將來能在臺灣開設觀復臺灣館。馬未都是在23日上午開幕的觀復博物館廈門館改陳新展上作此表示的。
  • 心心念念的觀復博物館
    因為仰慕馬先生,一直想去看他的觀復博物館,不知用仰慕這個純潔的詞合適不合適,但是確實存了一點想偶遇的私心,不過話說凡是去觀復博物館的哪位不想偶遇馬先生呢,除非個別只想去擼貓的可愛孩子~~~~~下了地鐵轉公交百轉拐繞,感覺幾乎到六環的荒郊野外了,在一片空曠中,很突兀的有一座攀滿幹爬山虎的西式大宅邸,白牆紅頂的一個二層小樓,院牆很高,院外的停車場挺大,那就是網上顯得很壯觀的傳說中的觀復博物館了
  • 馬未都的起家史:為啥偏偏不收中國字畫?王朔:撿破爛的能沒點數
    >熟悉收藏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馬未都,他是文化人,也是收藏家,曾經登上央視《百家講壇》講文化,講收藏,他還創立了一家私人收藏博物館,將眾多藏品珍藏其中,供人參觀,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些琳琅滿目的藏品之中卻很少見書畫藝術作品。
  • 馬未都從不公開的4件藏品,市價已超過10億!妻子都不知藏在哪
    中國收藏界若提起馬未都的大名,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96年底,馬未都先生一手創辦的觀復博物館在北京正式開業,2015年,觀復博物廈門館也正式和普通民眾見面。這麼些年來,馬未都一直是我國收藏者不可逾越的大山。
  • 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一盤「釣魚」生意?
    在私人藝術場館的地理分布上,私人美術館常選擇上海作為大本營,私人博物館也多分布於華東地區,其中僅浙江一省便有93家私人博物館。但說到名氣,業內公認的私人博物館翹楚,仍屬陳麗華的紫檀博物館與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
  • 熱衷養貓,拒絕當眾鑑定藏品……馬未都的收藏人生
    他創辦了頗具知名度的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收養的「觀復貓」也成了網紅,掀起一股「擼貓熱」。同時,馬未都寫書、做節目,接受採訪就像聊天,言談之間總是帶著一種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  「老找舒適的環境,沒啥好處」  「我今天要講蟋蟀,怎麼呢?蟋蟀過去叫秋蟲,也叫鳴蟲。這種鳴蟲對氣侯比我們敏感。」
  • 馬未都要將古董全部捐掉,一點不留給子孫,為何兒子卻不同意?
    馬未都是個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的名字,畢竟他開了整個中國的第1個私人博物館,這讓人們對其印象非常深刻。1981年,26歲的馬未都以1篇叫為《今夜月兒圓》的小說嶄露頭角,後來也直接因此而做了雜誌社的編輯。也因這個緣故,他與王朔、海巖、馮小剛這些文藝界的名人都有來往。
  •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在觀復博物館中有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就是這個「天下第一床」。馬未都曾在節目中分享道,他在觀復博物館中有一張晚明時期的黃花梨百寶嵌羅漢床,號稱「天下第一床」,是目前能見到的最大的一隻黃花梨百寶嵌大床。這個羅漢床是迄今為止能知道的最大、用料最壯碩的百寶嵌羅漢床。這個羅漢床的後背板的寬度就達50公分一塊整板。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黃花梨在古代時就非常名貴!
  • 中國有觀復博物館的貓館長,俄國有博物館的貓門童,貓已深入職場
    貓館長觀復博物館是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於1996年在北京創辦的,這家博物館的展品或許不是最出名的,因為人們更熟悉的是博物館裡的貓們,馬先生稱它們為觀復貓。起初,博物館並沒有養貓的計劃,因為機緣巧合,馬先生收養了許多流浪貓,於是它們悉數登場,最早來到博物館的花肥肥已經15歲了,是觀復博物館元老級的館長了。其他為我們熟知的貓咪還有黃槍槍、藍毛毛、麻條條、雲朵朵、黑包包等,這些貓咪與文物們友好相處,守護著博物館,也招攬了更多的人前來參觀文物,順便擼貓。
  • 觀復博物館在觀察與思考中感悟
    在觀復博物館的院子裡,有一些貓,還有一些正在跟貓們玩耍的人,起初也只是覺著這些貓看似華貴、做嬌,卻熱情奔放、魅力四射,極是惹人喜愛,完全不同於平日在家中院子裡見到的那些貓。直到參觀結束時,看到了《觀復貓,我想跟你過個節》這本書,著者馬未都先生寫的序,才知這裡的貓有一個名字,叫「觀復貓」,序中馬先生歷數了東西方的節日之後,寫到「觀復貓是觀復博物館的成員,其編制與員工相同,有館長有館員,每隻貓都有自己的角色,都要肩負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