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土話罵人用「待死」一詞,是不是言重了?

2020-12-19 涼灣野園

(五十八)山東土話罵人用「待死」一詞,是不是言重了?

作者 趙元珉

嬌嗔

在山東土話中,有一句罵人的話叫「待死」。一般來說,是這人被惹惱了,罵對方快要死了。這話是不是有些言重了呢?

這句土話裡的罵人,也分「真罵」和「假罵」。

「真罵」是把人氣得過火了,罵「待死」是表達厭惡、礙眼的心情,並不是希望對方馬上就死;如果把「待死」理解為「咒死」的意思,那這話的確是有些言重了。

還有一種罵是「假罵」,是朋友之間的調笑之「罵」,還是男女之間的嬌嗔之「罵」。「待死」肯定不是「咒死」。

在寺廟裡排隊等待

那麼,「待死」兩字就有待考證。

「待」。

發音(dài),《說文》「待,竢也」,《漢語大字典》解釋為「等候」。

發音(dāi),《廣雅》「待,逗也」,《漢語大詞典》解釋,「猶呆」,「耽擱」、「停留」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是口語,「停留」的意思,「也作呆」。

「死(sǐ)」。

《說文》,「死,澌(sī)也,人所離也」。關於「澌」的解釋,《說文》「澌,水索也」,《方言》卷三「澌,盡也」。

發呆

這樣,根據對「待死」兩字的解釋,可試探著把「呆」替換「待」,把「澌」替換「死」,組成「呆澌(dāi sī)」。「呆澌(dāi sī)」的讀音與一個「呆廝」的詞語發音完全相同。

《漢語大詞典》對「呆廝」的解釋是,詈詞,猶言呆奴才。如元·范康《竹葉舟》第二摺,「『列禦寇雲'兀那呆廝陳季卿,這蚤晚好待來也。」

「呆廝」的釋義與土話「待死」所表達的意義比較接近。所以,涼灣野園初步認為,土話「待死」是由古語「呆廝」演化而來。

悟空罵八戒:你這個呆子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本號)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聲明

本文是作者授權本號發布的原創作品

享有著作權

任何人不得抄襲、剽竊

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臨朐土話「密拉」源於哪個詞?
    「密拉」源於哪個詞?作者 趙元珉臨朐土話裡有個詞叫「密拉」,發音為[mì là],是專指用腳底在地面上將某個東西反覆揉搓至破碎或泥爛的動作。「密拉[mì là]」這個詞語很難準確表達它本身的意義。那麼,這句土話的源詞是什麼呢?
  • 「掉鏈子」一詞的引申意義發源於臨朐土話
    >嚴正聲明本文是作者授權本號發布的原創作品享有著作權任何人不得抄襲、剽竊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二十一)「掉鏈子」一詞的引申意義發源於臨朐土話這樣,「掉鏈子」一詞作為政府工作人員的一個遲到理由和請假藉口,自此就有了下線,開始遵循。從這起,由這次事故和領導強調的紀律,叫出一個詞語「掉鏈子」,引申為人在事情的關鍵時刻或重要環節失去應有的狀態或出現失誤,造成失敗或未達到理想的結果。由於此語比較生動俏皮,後通過新聞媒體擴大了使用範圍,開始逐步深入到官方常用語當中。
  • 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北京話罵人不帶髒字,如果不懂挨罵了你都不知道!
    著名學者粱實秋先生是老北京人,他曾在一篇講北京話罵人的文章裡說:「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北京人拿話損人,大概就能起到這種臉色三變的作用,北京土話裡的「損人」,也叫「糟改人」。糟改人的話,用北京土話說叫「片兒湯話」。
  • 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草包支書」,是不是罵人話?
    畢節這個地方我們不陌生,一是幾年前有幾個流浪兒童凍死在垃圾桶,也有說是悶死;一是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一事,讓人看上去有點不大方。這兩件事都沸沸揚揚,轟動全國。罵人家「草包支書」的人,是個女的。被罵「草包支書」的人是「社區支書」,也是個女的。又是社區!又是支書(記)!前有一聲招呼吃處分的盧書記,後有一巴掌被免職的張書記,他們已人盡皆知。
  • 桐城土話裡的文化味
    桐城土話中就有許多字不能寫出來,如桐城有些鄉鎮稱小孩叫做「小昂(音)」,「昂」,是否就是桐城人稱小孩的正字?「昂」與安慶方中「伢」讀音是有區別的,是否為同一個字?又如桐城人稱叔叔為「椒椒(音)」,「椒」是不是桐城人稱叔叔的正字?這些字至今未作詳考。桐城土話舊屬江淮官話,其中有許多鮮活的字詞已約定俗成,世代相沿。
  • 解讀臨朐土話「摧估」
    (五十五)解讀臨朐土話「摧估」作者 趙元珉推牆一位網友前幾天給涼灣野園出了一道題,是問怎樣解讀臨朐土話「催姑[cuī gū]」一詞,如「催姑怎麼說他都不聽」。在這句土話中,「催姑」是「不論」「不管」的意思。
  • 在國軍中,老百姓一詞不僅是一種罪名,而且還是罵人的話
    這個細節就是,在國軍中,老百姓一詞不僅是一種罪名,而且還是一句罵人的話!!!班長打一下,罵一聲活老百姓,打一下,罵一聲死老百姓,好像和老百姓有深仇大恨,久而久之,「老百姓」一詞竟然成了軍中罵人的話!」後來,王鼎鈞先生去往臺灣之後,也一直在反思著「老百姓」這個問題,並在具有軍方背景的《掃蕩報》副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直接寫道:軍中不可把「老百姓」一詞當作罵人的話使用。
  • 日本人罵人用的詞讓人難以接受,和中國的罵人不是一個等級
    日本人罵人用的詞讓人難以接受,和中國的罵人不是一個等級相信不管是70後80後,還是90後00後,都應該看過抗日的電視劇,在這些電視劇中,我們常常聽到日本人在對中國人發火的時候都會說「八嘎呀路」這個詞,那麼大家也都應該這句話是罵人的,但是真正的含義我們不是很了解
  • 荊州土話,不是荊州人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噢
    驚呼大事不好啦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拐噠你曉得個什麼哦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你曉得個闖闖丟了面子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掉味想念、牽掛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記夠嚇了一跳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嚇啦一家好滴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有毛竅做事或說話,沒一點分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邪完噠這是荊州人時下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信噠你的邪兇什麼呀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翻個么子啦專指某個人沒用,沒有本事 用荊州土話講就是 沒得來性
  • 您是不是言重了
    信口雌黃  「信口雌黃」原指隨口更正不恰當的話(雌黃,一種橙黃色礦物,可做顏料,古人在黃色紙上寫字,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抹後重寫)。後多用以形容不顧事實,隨口亂說或妄加評論。例如明·費元祿《蠡測二十條·孟子辨》:「孟子之論,洞徹無遺,發前聖之所未發,文士信口雌黃,恣侮賢聖。」郭沫若《屈原》四幕:「哼,你這信口雌黃的無賴!
  • 用英語罵人
    Bitch/Jackass *人/ *貨 (男)   Bitch 是用來罵女生的, 不要亂用, 因為這跟罵人*女沒啥二樣. 但 Bitch   是女生專用的, 要罵男生, 要用 Jackass 這個字.
  • 一句土話(二)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土話」不「土」,方言裡有一個詞「瞧瞽」,讀作qiāo gǔ,意思是說人眼瞎、看不到,也可以理解為不長眼。生活中不小心碰撞到他人,被撞的人會生氣地說:「你眼瞧瞽嗎?那麼大個人看不到,愣往我身上撞!」這個「瞧」現在意思是看,可它的本意卻是眼睛昏花。「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在他的文章《難自然好學論》中有這樣一句話:睹文籍則目瞧,修揖讓則變傴,襲章服則轉筋,談禮典則齒齲。
  • 罵人用文言文怎麼說?別人罵你你都不知道,還不馬上學起來?
    但是在生活中還有一類話是我們經常說的,就是罵人的話。今天我們就聊一下罵人用文言文怎麼說?別讓人家罵你的時候你都不知道。   首先第一句話就是「沐猴而冠」,本意是猴子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究竟是不是人呢?後來就被拿去嘲諷一個人愚昧無知,空有其表。
  • 口語:美國人罵人都用哪些髒話?
    髒的、卑鄙的、下流的;只是這一個詞還不能稱之為罵人,但後面接上一些詞就不同了,例如dirty lier 卑鄙的騙子   5. bitch 潑婦,賤人;這是英語罵人Top10裡唯一一個分公、母的。現在英語裡仿佛雌雄分的越來越清楚了,大家在動物等詞的前面加上了he/she來區分雌雄,例如用she-dog,she-cat形容母的。
  • 如何「優雅的」用日語罵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般我們在接觸到一門新語言時,問的第一句絕對是:「用xx話罵人怎麼說啊?」大家第一次接觸日語時,是不是最先學會的也是髒話呢?當然,作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低俗的「罵人語言」就要不得了。所以,今天夢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如何「優雅的」的用日語罵人?
  • 如何高雅得用英語罵人-不帶髒字
    不過中文我們能用的很溜,但是如何用英語運作這項高冷技能?來來來,往下看,伊秋水已經為同學們做好了功課,你只需要點擊收藏就好了😄多義詞英語單詞跟中文一樣,一個詞可以表達很多層意思,就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多義詞」吧。
  • 「讀史隨筆」禮節篇 「老而不死是為賊」,究竟是不是罵人的話?
    儒家學說既然成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那麼它對「禮」所作的闡述,自然也要獨步天下,更何況這對封建君主們來說,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雖是個講禮的人,但他也曾罵過人。事見《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論語》注家將「夷」解釋為「踞」,即蹲、坐的意思。
  • 怎樣用日語「罵人」?你們當真不是幼稚園小朋友?!
    那日語裡有沒有罵人的話呢?這俗話說得好,學任何一門語言都要從髒話開始,但是自從學了日語才知道,日語真的太枯燥了,為啥?因為髒話少的可憐啊,完全沒有中文那般「博大精深」,罵起髒話來涉及祖宗十八代,照顧你全身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