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過鴨蛋的生活:閒得要命,富得流油。但是實際上大家還是要職場上苦苦掙扎,即使不想工作,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工作。
我的鄰居大哥,最近又辭職了。他目前已經工作有10年了,但是在這10年間,他換了15個工作,到現在還一事無成。經常換工作,讓他一直都在職場的底層徘徊。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公司做銷售,天天在外面跑市場,他覺得特別累,最後業務也沒成交幾單,成交的那幾單還是親戚朋友幫忙。再後面他就不願意出去跑業務了,沒有業績,只能拿很少的工資,他受不了辛苦,也拿不到高工資就選擇了辭職辭職後他下決心再也不幹銷售了。
第二份工作是一份拿固定工資的內勤崗位,不用出去跑,風吹不到雨淋不著,他還挺自在。但是到了發工資的時候,就有點難受了,內勤崗位工資本身比較低,從事這個崗位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姑娘,那個工資對小姑娘來說夠花,到了他一個大男人身上就有點兒捉襟見肘。再加上那個崗位就他自己是男生,部門裡有什麼髒話累活都找他,他幹了不到半年就辭職了。
其後的日子裡,他陸續找了很多工作,但是都幹不長,不是這裡不合適就是那裡不行,沒有一個如意的。還有的就是他能力不行,沒通過試用期就被辭退了。
每次辭職他都有很多藉口,總歸一句話工作太難了,實在是太累了,簡直不是人幹的活。不是累心就是累身,在他眼裡就沒有用一份值得做的工作。眼看著同齡人一個個都有了好工作,他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歸結為自己命不好。親戚朋友一開始還給他介紹工作,看到他這個樣子,大家也都歇了這份心思。結果出來工作十年了,他就換了15份工作,在哪裡都幹不長,大家更不願意再管他的事情了。哪一天他不抱怨工作,都不習慣了。
成年人的工作,沒有不委屈的。但是很多人都默默堅持下來了,而有的人就如同鄰居大哥一樣,永遠都在找工作的路上。
02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都有過很多次的離職念頭
成年人的工作不容易,都有多辭職的念頭,但是大部分都堅持下來了。究其原因不過是他們想明白了兩件事情。
1.付出大於收穫,沒有必要覺得自己委屈;
有付出就有收穫絕對不僅僅是印在書本上的一句空話。很多人付出的汗水遠遠大於他們的收穫,因為他們明白,沒有必要覺得自己委屈。
很多人在工作中受到委屈,就想辭職。人多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在江湖,就會有紛爭,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沉浸在自己的委屈情緒中,那機會無限放大委屈,越想越不平。但是真的辭職都會想一想,辭職後我能幹什麼?在這份工作中為什麼是我受委屈而不是別人?我付出的是否足夠多?
部門內升職加薪為什麼沒有你?很多人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只盯著別人升職加薪了,卻從未對比自己與他人相比,是否有付出?
想要收穫,付出的東西必要要比其他人更多,方能有所得。既然職場中到哪裡都免不了有委屈,不如奮發圖強,要別人給不了你委屈。當有了成績,之前所受的委屈也就不足掛齒。
2.越光鮮的工作,其實背後的壓力越大。
同齡人總是相互之間比較,誰的工資比較高,誰的職位比較高。殊不知工資越高,壓力越大;職位越高,責任越重。越是光鮮的工作,背後的壓力越大。
所謂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都是不存在的。每一份高工資的背後,都是高壓的付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些人在默默負重前行,默默流汗流淚。
淘寶主播李佳琦,一句買它就能牽動千萬女人的錢包。很多人覺得他就動動嘴,錢就滾滾而來;而實際上他一年365天,主持了389場直播,沒有一天休息時間,直播結束後還要繼續與團隊復盤,選品,停一天直播,他的粉絲就可能跑到別人那裡去,看著光鮮,背後的壓力卻是常人所無法承受的。一天試了189支口紅,嘴唇發炎,你還會羨慕他光鮮的工作嗎?
每一份光鮮的背後,都是你無法承受的高壓。
03如果你想辭職,不妨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我跳槽是不是太頻繁了
跳槽過於頻繁,找工作反而不少找。沒有哪個公司願意要一個穩定性差的員工,剛培養出來就辭職,沒有人願意招聘這樣的人。
辭職之前不妨想一想自己跳槽是不是太頻繁,跳槽是否有意義。跳槽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試用期,自己是否能夠應對接下來的試用期。
很多人通過跳槽獲得高工資是非常短視的,這並不能幫助在職場中成長起來。頻繁的跳槽會讓自己沒有精力沉澱自己的經驗,也沒有時間來實現個人成長。
2.這次換工作,對我個人成長有幫助麼?
如果新工作對於個人成長有幫助,可以考慮辭職。樹挪死人挪活,如果待在一個環境中沒有進步,考慮動一動,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那就動一動。
如果發現換工作並不能為自己帶來成長,根本原來沒有差別,不如就安心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經驗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換了一份工作從頭再來對個人成長沒有一點兒好處。
3.我是有了更好的發展平臺,還是為了逃避問題?
很多人在工作幹的不開心,就想辭職,以這樣的理由辭職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同。換個環境,同樣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辭職之前問問自己,是因為有了更好的發展平臺還是為了逃避問題?有了更好的發展平臺會讓自己在職場中更進一步,有更長遠的規劃。這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是為了逃避問題那就沒必要了。只要是工作,到了哪裡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逃避了這一個,還有下一個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