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跳槽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而各人選擇跳槽的原因則各有不同。
一般窮人跳槽的理由包括:認為自己不能適應工作的環境,處處不如意;覺得自己的待遇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公司不能給自己相應的回報,無法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在工作上一遇到點兒問題和困難,就認為自己無法勝任這個工作,從而選擇放棄。
窮人跳槽的原因都是消極悲觀的,他們把一個行業做砸了、把自己做死了就想著逃避,因而選擇跳槽,期望在另一個行業脫胎換骨、從頭來過,然而他們這種對待工作的消極態度會使他們陷入無盡的惡性循環中,從一個行業跳到另一個行業,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都懂一點兒皮毛,卻沒有一個是精通的,結果只能淪為「半吊子」,終究無法專業卓越、脫穎而出。
而富人卻截然不同,他們一旦選擇跳槽,則是通過精心分析和慎重考慮的。在跳槽之前,他們都已把這個行業做精做透,並且成為了這個行業內的專家高手,不但熟練掌握這個行業相關的專業技能,而且在這個行業建立了龐大的關係體系,使其成為自己的永久資產以及做任何其他行業的財富。
縱觀古今中外卓有成效的富人,都不是隨意盲目跳槽的人,他們一旦進入到某個行業就會全身心地投入,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掌握行業內的相關知識,只有把這個行業做透後,他們才會根據現實中的具體情況來慎重考慮跳槽事宜。
日本著名跨國集團三洋電機公司的創始人井植燻便是富人中典型的代表。
1925年,初中畢業的井植燻就離開家鄉進入姐夫松下幸之助創辦的「松下電器製作所」當學徒。井植燻一心想成為像姐夫松下幸之助那樣成功的企業家,所以工作非常認真。他白天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地完成本職工作,晚上就去附近的夜校學習機械製造、商業會計等基本技能和相關知識。
這樣堅持了整整八年,井植燻的個人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同時,他的工作業績也在同事中佔有明顯優勢,這使得他在19歲時就被提升為工廠廠長,隨後又被晉升為公司常務董事兼製造部長,成為姐夫松下幸之助的得力助手以及松下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井植燻一心一意地在松下公司工作了24個年頭,已然成為電器機械行業的專家。摸透這個行業後,雄心勃勃的井植燻果斷選擇跳槽,打算自己創業,這對姐夫松下幸之助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由於之前20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積累以及當下的不懈努力,井植燻將自己的公司經營得井井有條。只用了短短十年的時間,就在全日本家電行業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到20世紀80年代末,井植燻的三洋公司在世界各地已經擁有一百多家從事製造或銷售的子公司及孫公司。整個三洋集團的年銷售額高達15萬億日元。如今的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橫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洋的跨國集團。
在同一個公司工作了整整24年,然後毅然選擇跳槽,開始自己創業,這在常人眼裡,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尤其對於窮人來說,這樣的事情完全不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窮人要麼頻繁跳槽,能在同一個公司堅持24個月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如果真有這樣的定力,在同一個公司工作24年,他們也必然養成惰性,變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更不會想著辭職創業了。
然而富人井植燻卻做到了,他在松下公司工作時,兢兢業業,努力學習專業技能和經營管理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他也不忘自己的志向,當在電器機械這個行業做透後,他就果斷選擇跳槽,自己開始創業,從而完成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次飛躍,向著更遠大的財富目標奮鬥。
富人的跳槽是有針對性的,不像窮人那樣盲目地跳槽,他們會在權衡比較下,作出最好的選擇,以確保自己的每一次跳槽都是人生中一次質的飛躍,讓自己越跳越有價值,達成一個又一個財富目標。
這也正是窮人和富人的區別:窮人把一個行業做砸才跳槽,富人把一個行業做透才跳槽。
看了這篇文章後,想要發財致富的你,是否要改變一下自己對跳槽的看法和態度呢?
窮人在一個行業裡工作,一旦做砸了或者厭倦了就會不負責任地跳槽,這種跳槽是帶有逃避性質的,對個人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不但學不到專業技能賺不到錢,而且會浪費自己的精力和寶貴的時間,越跳越窮。
而富人之所以選擇跳槽,是因為他們在把這個行業做透後,發現再在這個行業做已經沒有什麼大的收穫和發展前景,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更寬更廣的舞臺,來發揮自己的能力,大展自己的拳腳。這種跳槽的出發點是正確的,也只有這種跳槽才能幫助你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