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列入重點領域立法

2020-12-17 網易新聞

有一部完善民法典

是法律體系健全標誌

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民法典的地位僅次於憲法。其原因在於,憲法是規定國家基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大法,而民法是在憲法指導下,規定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及所有權制度,規定公民、法人基本民事權利、民事權利行使規則,以及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保護制度。民法典關係到國家的每一個自然人、法人以至於國家的根本利益分配,是國家民事領域的根本大法。因此,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否健全,須以民事立法的健全為前提,其標誌是有一部完善的民法典。

決策追責

利於遏止敗家工程

針對此前各地面子工程不斷,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有利於遏止「敗家工程」,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等。專家指出,衡量一項工程是「民生」還是「敗家」,關鍵看是否給百姓帶來實在的利益,是否有利於改善民眾生活,否則就是瞎折騰、浪費錢,就是「敗家工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一些官員的政績觀被扭曲了:之前幹部考核以GDP為主要指標,正所謂「建也GDP,扒也GDP」。

「我曾經引用過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他說: 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源。 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科學立法

亮點1:凡立法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必須報黨中央討論決定。

亮點2: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專職常委比例。

亮點3: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

亮點4:對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由決策機關引入第三方評估,不能久拖不決。

亮點5: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

亮點6: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把賄賂犯罪對象由財物擴大為財物和其他財產性利益。

法治政府

亮點1: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亮點2: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

亮點3: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亮點4:推進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

亮點5:理順城管執法體制,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建設,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亮點6: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未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不得授予執法資格,不得從事執法活動。

亮點7: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

亮點8: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

公正司法

亮點1:建立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亮點 2: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檢察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

亮點3: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

亮點4: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亮點5: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

亮點6: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亮點7: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亮點8: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亮點9:建立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制度。

亮點10: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實行訴訪分離,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申訴權利。對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逐步實行由律師代理制度。對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範圍。

亮點11:嚴禁司法人員私下接觸當事人及律師、洩露或者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請或者收受其財物、為律師介紹代理和辯護業務等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懲治司法掮客行為,防止利益輸送。

法治社會

亮點1: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亮點2: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落實領導責任制。

亮點3:依法強化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產、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網絡安全等重點問題治理。

法治隊伍

亮點1: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初任法官、檢察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統一招錄,一律在基層法院、檢察院任職。上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一般從下一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優秀法官、檢察官中遴選。

亮點2: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

黨的領導

亮點: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政法工作的組織形式,必須長期堅持。各級黨委政法委員會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督促依法履職、創造公正司法環境上,帶頭依法辦事,保障憲法法律正確統一實施。(新華)

法院跨行政區劃

避免官司「主客場」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行政訴訟出現,跨行政區劃乃至跨境案件越來越多,涉案金額越來越大,導致法院所在地有關部門和領導越來越關注案件處理,甚至利用職權和關係插手案件處理,造成相關訴訟出現「主客場」現象。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符啟林表示,法院跨行政區劃不但有利解決官司「主客場」,而且對徵地拆遷案件很有意義,因為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很多時候行政權力高於了司法權力,會造成司法不公正。

「訴訟掮客」

有不少是法律從業者

所謂「訴訟掮客」,也就是那些在案件當事人與法官之間牽線搭橋的中介。這其中就有不少是律師這樣的法律從業者。這是因為,很多律師和法官曾經互為同學、同事,牽線搭橋更為方便。在轟動一時的「上海法官集體招嫖案」中,給法官提供「吃喝玩樂」的,就有律師人員。《決定》提出,堅決懲治司法掮客行為,防止利益輸送。

檢察機關擔起

公益訴訟職責

在現實生活中,對一些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侵害或者有侵害危險的案件,如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由於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沒有直接利害關係,使其沒有也無法提起公益訴訟,導致違法行政行為缺乏有效司法監督,不利於促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加強對公共利益的保護。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決定》指出的解決問題之道。

(原標題:民法典列入重點領域立法)

本文來源:大洋網-羊城地鐵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孫憲忠:民法典草案符合科學民主依法立法要求
    編纂民法典是我國立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意味著,我國將正式開啟「民法典時代」。民法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被視為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
  • 專家:我國民法典體現人文主義立法思想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我國民法典體現人文主義立法思想王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在這個階段,中國人希望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能夠得到充分的確認和保障。依我所見,我國民法典是最具有時代精神特徵的民法典。 ——楊立新 新京報記者 浦峰5月28日下午,我國首部民法典表決通過,中國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體現了哪些立法思想?民法典出臺對我國法治建設有哪些深遠意義和影響?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參與民法典編纂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
  • 民法典重點修改及新條文解讀
    書名:民法典重點修改及新條文解讀主編:江必新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內容簡介】民法典的頒布,為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提供了基本遵循,該書旨在對此次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相對於之前的法律規定有實質修改的條文或者新規定的條文進行簡明實用的闡釋
  • 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研討會召開
    光明網訊(記者 趙宇)7月20日,由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和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的「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本次研討會分為上午的「實務專場」和下午的「理論專場」,分別邀請業內著名的網際網路企業代表、高校法學院系的學者、北京市三級法院的法官就民法典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 前沿:對稅務師行業立法的兩點構想
    鑑於此,筆者在探討民法典對稅收制度、稅法理論乃至財稅法治產生影響的同時,從涉稅服務法治化的目標出發,對完善我國稅務師行業立法提出兩點構想。因此,稅法與民法典在交匯領域中的相關術語概念、制度規則應銜接一致。一是納稅主體與民事主體的銜接。通常而言,稅法中的納稅主體都是民事主體,但法律術語卻存在差異。民法典將民事主體確定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而現行稅法中納稅主體規定多為「個人、單位」等,「個人」或者「單位」的概念內涵、外延模糊。
  • 楊立新:民法典閃耀大寫「人」字 體現人文主義立法思想
    新京報訊(記者 王姝)5月28日下午,我國首部民法典表決通過,民法典時代正式來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體現了哪些立法思想?它將為中國的法制建設帶來哪些深遠影響?對此,參與民法典編纂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接受了新京報專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
  • ...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發,突出重點任務,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推進科學立法立法是為國家定規矩、為社會定方圓的神聖工作。推進科學立法,要緊緊抓住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完善立法體制,提高立法質量。
  • 「法學匯」民法典合同編立法精神與制度現代化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經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標誌著我國民法典時代的到來。在民法典1260個條文中,合同編佔據了526個條文,為各編中條文體量最大的一編,對於民法典的貫徹實施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合同編集中體現了民商合一立法精神,其在規範內容、價值追求、具體制度的發展完善方面具有重大變化。
  • 司音 | 民法典誕生:從法到典的裡程碑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涵蓋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所有領域。沉甸甸的分量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法典。民法典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走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類法治文明的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2020公考熱點】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發,突出重點任務,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起學習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2013年2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及時反映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人民群眾關切期待,對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
  • 聊民法典99:技術諮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立法沒有實質性變化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559篇文字《聊民法典系列》是李立律師的讀民法典筆記聊民法典99:技術諮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立法沒有實質性變化先寫幾句閒話。我這個讀民法典筆記,開始寫的時候還是疫情最緊張的2020年上半年,沒想到寫到了2021年。
  • 王利明:民法典姓「民」
    2016年1月,制定民法總則列入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工作計劃。這意味著第五次民法典編纂啟動。  「1986年頒布民法通則,1988年頒布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1999年頒布合同法,從1986年到1999年這13年的時間,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是民商事案件主要的實體法裁判依據,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
  • 民法典對民間借貸有望作出針對性規定
    立法工作機構赴溫州調研    南都記者了解到,對於民間借貸,現行合同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民法典合同編草案均作出了簡單規定。    而近年來,隨著民間借貸糾紛的頻發,相關法律適用問題也備受關注。    有意見提出,民間借貸對金融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為了解決民間借貸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防範金融風險,建議民法典合同編草案將借款合同區分為金融借款合同和民間借貸合同,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定。
  • 從婚姻法「24條」到民法典立法:構建立體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製度
    不僅是田女士,實踐中深受夫妻共同債務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因此在網絡上關於「保護共債共籤」、「夫妻財產制度立法完善」、「夫妻債務制度立法完善」的呼聲不斷。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其中將相關司法實踐經驗上升為法律,至此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立法完善落定。
  • 民法典實施在即 助推國家治理能力再提升
    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多個重點領域立法加速推進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作為一部「固根本」的基礎性法律,民法典集多部法律之大成,使民法典在時間效力、適用標準等方面呈現出了相當程度的複雜性。記者也了解到,相關部門將及時出臺相關司法解釋、規範性文件,確保民法典更好實施。
  • 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
    民法典雖然規定了部分行政法規範,但不是完整系統的制度規定,可謂留下了一個立法「接口」。行政法要回應好民法典的要求:一方面,立法機關必須及時作出回應,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中進一步細化,改革和完善相關制度,以便更好地實施民法典。比如,民法典規定,對於高空拋物行為由公安等機關負責調查。這實際上是要求行政機關履行行政法職責,所以需要行政法律法規對此作出相應規定。
  • 南通全民學習宣傳民法典專題之二
    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環節職能,相關單位和部門要切實履職盡責,全力推動民法典在我市有效貫徹實施。要以推進民法典有效實施為抓手,全力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工作,助推平安海安、法治海安建設,為推動海安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顧國標強調,要大力營造民法典學習的濃厚氛圍。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 【民法典宣傳月】棗莊仲裁委員會秘書處唱響民法典宣傳貫徹「好聲音」
    黨組書記、秘書長孫筱鉞對學好民法典提出明確要求,指出民法典在物權、合同等部分中有關條文與仲裁裁判審理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直接影響仲裁調解立案裁決有關工作開展,要把學習民法典列入年度計劃,切實學好用好宣傳好民法典,推動全市仲裁事業平穩健康發展;6月17日下午,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研討。
  • 好課資源共享:民法典部分條文權威立法解讀 iCourt團隊-【民法典合集】
    民法典部分條文權威立法解讀 iCourt團隊-【民法典合集】梁慧星教授: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解讀-【民法典合集】跟著華政、上財名師學民法典-【民法典合集】高雲律師解讀民法典合同實務變化+合同修改-【民法典合集】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黃薇《民法典的主要制度與創新》-【民法典合集】對外經貿大學民法典系列公益講座-【民法典合集】杜萬華大法官:深度解讀民法典講座視頻+word文字實錄-【民法典合集】崔建遠教授解讀民法典合同編+物權編-【民法典合集】常鵬翱教授透析《民法典》物權編——以案說法講透核心變動-【民法典合集】
  • 馬懷德: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
    實施好民法典,需要進一步完善民法典涉及的行政法律制度,實現民法典和行政法的有效銜接。民法典雖然規定了部分行政法規範,但不是完整系統的制度規定,可謂留下了一個立法「接口」。如果民法典為行政立法留下空間,而行政法卻沒有及時跟進,那麼民法典的實施就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