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普寧市教育系統以名校長工程為重要抓手,積極推進「教育家辦學」

2021-03-02 普寧教育

提示:點擊上方"普寧教育"↑訂閱最新消息

讓「好校長」催生優質教育集群

   □全媒體記者 林銳磊

   在加快創建教育現代化的工作中,近年來,普寧市教育局以名校長工程為重要抓手,積極推進「教育家辦學」,全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從而全面提高教育系統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引導中小學校在「促均衡、抓內涵、上質量」上打好攻堅戰,各學校的管理逐步向規範化、制度化、長效化、特色化邁進,有效促進了城鄉教育優質均衡,形成區域特色學校協同發展新格局,唱響了教育發展的「最強音」。  

  規範管理,力促城鄉均衡發展

  區域教育發展水平,取決於學校的辦學水平,而辦學水平的提升,關鍵在校長。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校長的作用舉足輕重。近年來,普寧市重視選優配強校長隊伍,按照懂教學、善管理、愛師生等要求,狠抓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據了解,普寧市教育局先後出臺了《普寧市教育組人員、初中、小學領導班子選拔任用實施意見》《普寧市中小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幹部任課、聽課有關規定的通知》等規章制度,不斷完善規範教育管理機制,有效增強了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嚴謹性。在規範管理中,該局積極引導中小學校長增強質量意識,樹立了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的觀念,突出特色,創設品牌,牢固樹立「質量是核心」的教育觀念。

  為推進各學校均衡發展,該局重視校長交流使用工作,與普寧市人社局聯合制定《普寧市教育系統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施意見》,建立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實現多層次、寬領域、多形式的合理交流,引導中小學校長在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校的管理中接受磨礪,擯除「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治校弊端。據統計,2014年以來,普寧市共輪換校長149人,交流教師1547人次,進一步優化了人才配置和師資結構,促進城鄉教育呈現均衡、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多樣培訓,推進「教育家辦學」

  鄭東光是英才華僑中學校長,也是普寧市第五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近期,他參加普寧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專題培訓,感到收穫很大。鄭東光感慨地說:「這一次到上海、浙江學習,讓我覺得自己見了一次世面。比起這些地方的重點學校,我們學校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下階段,我將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師人才梯隊的建設,培育一支素質高、責任強、教學水平精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努力把英才僑中建設成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通過採訪,記者才發現鄭東光是一個不簡單的校長,他不僅是省中學特級教師、南粵優秀歷史教師、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專家,還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全國養成教育總課題組專家組成員。然而,這樣富有經驗的校長在接受培訓後,仍然覺得自己的工作存在不足,其他校長面對培訓的感觸就可想而知。據介紹,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普寧市教育局積極推進「教育家辦學」,近年來採取多種方式,大力實施校長素質提高工程,精心挑選首批普寧市名校長(園長)50人,進行為期2年的專項培訓,並由此輻射全市;舉辦全市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研修班多期,邀請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到普寧講學,並深入學校蹲點指導,提升校長(園長)領導力。

  讀書方知學識淺,觀海才覺天地寬。普寧市教育局通過一系列專題培訓,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入各中小學校長的頭腦,激發了他們突破瓶頸、改革創新、創建特色學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科學、鮮明的辦學理念支撐下,各學校科學發展、特色立校的意識明顯增強。

  一校一品,釋放教育蓬勃活力

  教育創先工作,把普寧市中小學校長推到教育改革的前沿,他們利用在多樣培訓中所掌握的先進教育思想,牢固樹立標準意識、標杆意識和發展意識,力促實現「一校一品」,讓辦學行為有創見、有作為、有造詣、有影響,提升學校的「軟實力」,充分釋放了教育的蓬勃活力。

  佔隴鎮佔楊小學是我市「少先隊先進集體」「文明學校」「十佳校園」「安全文明學校」,還曾被省教育廳授予「美麗校園」稱號。該校校長莊曉燕,是普寧市第一批50位名校長培養對象之一。莊曉燕說:「近年來,我校大力貫徹『學在普寧』的教育理念,彰顯『傳承文化,養成良好習慣』的辦學特色,建立少年英歌隊、國學經典吟誦、合唱團、豎笛、舞蹈、美術等興趣班,突出抓實特色化培育。」據介紹,該校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改變以往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指標的情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方展海是洪陽鎮洪東中學校長,也是普寧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在打造優質教育的過程中,該校在他的帶領下,突出「德育文化」,堅持每周召開一次分級班主任會議、每月一個德育主題活動、每學期四次德育總結會議的制度,細化德育內容,每學期通過講座、黑板報、演講等形式,舉行勤學故事、名人成才故事、「愛我母校」等專題教育活動,鼓勵農村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方展海說:「在打造德育文化中,我們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德育文化逐步成為凝聚學校精神、引領師生成長的強大氣場。」

  東方風來滿眼春,教育改革正當時。普寧市教育系統通過名校長工程,帶動整個幹部隊伍實現「蝶變」,在教育創先中以區域性學校文化建設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使教育事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實現了從「教育大市」到「教育強市」的歷史性跨越,成為我市教育跨越發展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以上內容轉載自2018年1月10日《揭陽日報》第8版)

編輯:鄭育彬              審核:張旭興

普寧教育微信微信號:gdpnjy(←長按複製,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

感謝您關注普寧教育微信

普寧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記得點讚!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給朋友們吧!


相關焦點

  • 推進教育內涵與品質雙提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新北區大力實施學校建設系列工程,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布局規模日趨合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品質逐步提升。為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大力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創建,近日,新北區出臺《義務教育內涵與品質提升計劃(2020-2022)》,全面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提升義務教育辦學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啟動 培養100名傑出中小學校長
    中新網9月17日電 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金會和國強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首期項目9月15日正式啟動。該項目面向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計劃用10年時間培養100位傑出中小學校長,在此基礎上發現和培養一批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的基礎教育傑出人才。
  • 推進「一校長多學校」學區制改革,推動實現教育共享共治
    為深入推進教育改革攻堅,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充分用好改革這一「關鍵一招」,濰坊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教育改革創新十大案例評選活動。為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帶動作用,現將十大案例分期發布,供學習參考。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十大案例 | ④ 推進「一校長多學校」學區制改革,推動實現教育共享...
    為深入推進教育改革攻堅,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充分用好改革這一「關鍵一招」,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教育改革創新十大案例評選活動。為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帶動作用,現將十大案例分期發布,供學習參考。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論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的社會主義政治家責任和教育家使命
    [摘 要]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必須是社會主義政治家和教育家。政治家角色客觀上要求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具有崇高的社會理想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教育家角色客觀上要求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對大學本質的深刻理解。兩者有機統一於辦學治校的教育實踐之中。
  • 普寧市梅林鎮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建設工程招標!
    近日,小房君從揭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了解到,普寧市梅林鎮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建設工程已由普寧市發展和改革局以普發改[2020]190號文批准建設和普發改行審[2020]98號文核准招標,資金來源為除專項補助外,不足部分由建設單位自籌解決。
  • 我省五名校長新入選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
    工作室以上述三名入選教育部第二期「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的校長為核心,選聘區域內優秀校長為成員,以更好地發揮名校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記者從現場獲悉,我省還有李明、杜偉強兩位校長入選該工程,所有工作室將在年底前完成授牌。
  • 教育家型校長到底該怎樣養成
    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這是校長隊伍建設的最新舉措,當地教育正處於持續高質量發展階段,時代對校長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批不僅專業素養過硬,更具備先進教育思想、前瞻性教育理念的校長辦學治校。其實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提出,中小學校長承擔著引領學校改革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歷史重任,要大力倡導教育家辦學,把加強教師、校長隊伍建設作為未來10年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
  • 推薦 | 名校長的重要職責:凝練學校教育哲學
    《名校長工作室》公眾平臺旨在分享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與各地名校長的動態,同時作為校長們學習、研究、實踐和發展的成長共同體,歡迎大家多多交流。凝練學校教育哲學既是名校長的重要職責,也是名校長培養的核心任務。學校教育哲學是學校共同體的教育信仰,主要由發展願景、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構成。
  • 拒絕把教育家泛化、神秘化,「襄派教育家」成為這裡的一張城市名片!
    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做名副其實的『襄派教育家』。」「成為『襄派教育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過去成為特級教師,成為名校長後似乎就觸摸到了成長的天花板。『襄派教育家』就是要突破這個天花板。」襄陽市教育局局長程敬榮說。襄陽教育何以旗幟鮮明地亮出「襄派教育家」這一稱號?
  • "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正式啟動,培養100名傑出中小學校長
    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金會和國強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34;首期項目9月15日正式啟動。該項目面向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計劃用10年時間培養100位傑出中小學校長,在此基礎上發現和培養一批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的基礎教育傑出人才。據發起方介紹,&34;項目實施周期為10年,即2020年至2030年,每兩年為一期,一共分5期。
  • 普寧市民德中學教師宿舍樓將啟動建設!
    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創建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推進基層校園建設步伐。近日,市擬組織審核《普寧市民德中學教師宿舍樓建設項目》概算。為保證審核質量,特向社會遴選工程造價諮詢企業。據了解,項目佔地面積40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614.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5714.4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900.2平方米;配套建設室外地坪、道路、排水、圍牆、綠化等工程。概算總投資1998.76萬元。
  • 普寧市梅林中學學生宿舍樓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公示
    近日,普寧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普寧市梅林中學學生宿舍樓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公示,具體內容如下: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公示1建設單位:普寧市梅林中學2項目名稱:學生宿舍樓3項目位置:梅林中學用地範圍內4建築佔地面積:244
  • 向你們致敬 | 名校長風採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領路人,校長的優秀程度,決定著學校發展的高度,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為了抓好校長隊伍建設,提升校長管理能力水平。近年來,市委教育工委主動作為,大膽實踐,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校長管理機制,在校長隊伍建設中取得了明顯成效,打造了一支知教善管的校長隊伍。
  • 學習陶行知,追求教育家辦學
    探討教育家辦學,我們不僅要關注現實與未來,更要回顧歷史,對民國時期教育家辦學的歷史、辦學的經驗進行深入的研究、充分的總結和科學的運用。從歷史的角度,看看那個時代的教育家是怎麼辦學的,他們有哪些好的辦學經驗,可以給今天的教育家和校長辦學提供借鑑和啟示。
  • 齊魯名校長 | 臨沂市農業學校張波英:在終身教育視野下推進學校多元化辦學
    通過名校巡禮、名師訪談、對話名校長系列主題活動,從濟南啟動,16個地市巡禮,充分展現各地市各高校的發展歷程,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積極打造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點。
  • 禪城教育如何高位再進?「9+7+1」工程!「三名工程」
    這份成績單,是禪城區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剪影。這些年,禪城區教育系統在加強黨的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動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探索教育服務創新、落實教育民生實事等方面開展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 佛山:積極探索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
    記者 賴基潤 攝 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9月8日,佛山市舉行慶祝2020年教師節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會議透露,佛山將大力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力爭今年完成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9所、新增5.3萬個學位的任務,並研究出臺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實施辦法,積極探索多校協同、區域組團、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體制等多種辦學模式。
  • 轉入常規辦學,開放教育尋求為強之道
    此外,電大還積極探索為「三農」、為特殊教育群體提供教育服務,開展了教師教育和為「三農」服務項目,組織實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面向殘疾人和軍隊士官開展學歷教育等。電大教育有效地推進了高等教育從城市向農村的延伸,為促進教育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今,廣播電視大學已經成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骨幹力量,成為我國推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支撐。
  • 廣東省教育家培養對象阮美好校長分享赴臺灣研修心得
    為進一步加強粵臺基礎教育的合作與交流,拓展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第二批教育家培養對象的教育視野,打造一批師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