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很多內道,都是多年前聽撿骨師說起的。可能有些記得不是很清楚了,若是有不對的地方,歡迎裡面的職業人員告知。現在應該也沒有這個職業人員吧!在粵西傳統的職業裡,有這麼一種,他們就是撿骨師,通常,他們是獨頭佬(也就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撿骨,裡面的道道很多,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職業與其事!由於很多過程不能拍攝和放圖,因此就不放圖片了,大家腦補即可!下面都是真實的描述!
一、撿骨師源於粵西傳統的土葬。既然是撿骨師,那麼就是和傳統的土葬相關,現在基本已經沒有土葬了。估計,還會撿骨的,到現在也是七老八十了,職業基本消失。說到傳統土葬,粵西這邊基本是二次葬形式。第一次,是隨意找一個墓穴,或者也會有找到好的地方,人去世後,裝棺木,埋了三五年之後(一般都是五年,少則三年,多則七年,都是以單數為基準),就會重新撿骨起來,遷移到其他地方,進行二次葬。具體起源於何時,本人沒有考究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考究一下。而這其中的三五年後,重新撿骨,這個就要專門的人進行。而這個專人,就是撿骨師了!
二、成為撿骨師需要什麼條件條件為男,其他則不需要啥條件,但是都會有師父帶領進門的,你自己想做也做不了。而做這份工作的,通常家裡非常貧窮,而做了這份工作,也沒啥姑娘願意嫁給他了。因此,一般撿骨師都是沒有子嗣的。隨著他們撿骨的閱歷增長,他們對人體各部位都非常熟悉,人怎麼死的,通常他們一看也會知道一二。
三、撿骨是怎樣的過程。說到撿骨,則要說到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被撿骨。在粵西以前的土葬觀念裡,去世者,有一定的年齡分類界限,6歲,12歲,有一種說法,6歲前死亡的屬於花園(大概的口語,具體字眼大概屬於夭折類的。)未達到十二歲,則屬於枉死,而花園死和枉死是不進祖堂的,因此,在粵西傳統墓葬裡,未成年去世的,都很少會撿骨。成年後的,才擁有被撿骨的資格。
有資格被撿骨的逝者,土葬三五年後,就會二次起棺。到達了撿骨的年份,主家會找風水師,先找到好的風水墓穴,找到了墓穴,後面才是選黃道吉日作為起棺的時間。
到了撿骨時間,主家早早準備好金缸(金缸為裝骨頭的陶罐,上雕刻龍鳳,中間為福),到了起棺時辰,第一鋤頭為動土,動土的一般為逝者最親的親屬。挖開棺後,下面則由撿骨師出馬。而按照特定的順序起骨的。起骨按照從頭到腳的順序。撿起的骨頭(骨頭稱為金,所以撿骨的行為也稱作是撿金),會先放於紅紙上。全部骨頭撿完後,才是裝缸。裝金缸的時候,則相反,先放腳,然後再到腰骨,最後是頭骨。
四、恐怖的特定墓穴——化屍墓和藏屍墓。化屍墓,意思就是,骨頭都全不見的意思。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棺材完整,屍體不見。一個是棺材也是腐爛了的。在那個年代,大家都信奉天道,害怕天譴,因此不會有偷屍的行為存在,棺材完整的情況,聽聞,應該是被螞蟻或者是類似的吃腐肉的動物,吃完了的。這種情況,主家是非常的不好的,這種情況則需要棺材底下的泥土,捏一個土人,滴三滴屬於直系親屬的中指血在泥人的頭,七滴在身。叫做招引三魂七魄。然後把泥人放入金缸,另擇他處埋葬的。
而藏屍墓,則是屍體完完整整,曾經有個案例,就是葬了七年時間才起棺的。起棺時,就發現了不對勁,棺材的太完整了,以至於是撬開的。撬開後發現,屍體是完完整整的。這時就太恐怖了。因為,起棺後的被撬爛了的棺材是不能再用的,此刻就是需要把遺骸分割後再裝金缸。
寫在最後——撿骨師,他們是最值得敬佩的人由於時代變遷,過去的撿骨師,都逐漸老去了,他們替人家撿了一輩子的金,而他們去世後,現在卻沒人能替他們撿金了!以前,很多人都對該職業人員,敬而遠之的。因此,他們是農村裡,最值得敬佩的人。默默無名,為人生最後的一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