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土葬的含義是什麼?

2020-12-20 中國政府網

    (一) 土葬改革區的劃定 

    所謂土葬改革,指在不宜推行火葬或尚不具備推行火葬條件的地區,對落後的遺體埋葬方式和習俗所進行的社會變革。 

    土葬改革區的劃定,是根據1985年2月8日《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進行的,推行火葬和不推行火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也就是說土葬改革區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暫不實行火葬的,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有些地方縣、市境內雖建有火葬場,但相距過遠,運送屍體確有困難的地方,也可劃為土葬改革區。在土葬改革區的平原地區要實行深埋,不留墳頭,不佔用耕地;山區則要儘量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並植樹造林。 

    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的劃定是我國殯葬改革的一大創舉,它體現了我國在殯葬改革問題上既實事求是又解放思想的科學態度。

    (二)改革土葬的內容 

    土葬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在城鎮實行殯儀服務社會化,逐步解決城鎮居民辦喪事難的問題;在農村,消除亂埋亂葬的現象和封建迷信的舊喪葬習俗,實現遺體埋葬公墓化,喪葬習俗文明化。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各類集體公墓。一般以村為單位,由村民委員會建立,屬公益性公墓;由殯葬事業單位建立縣級集體公墓,解決城鎮居民死亡人口遺體的安葬問題,屬第三產業。目前全國有公益性公墓10萬多個,經營性公墓400多個。

    2.對喪葬用品的生產和銷售實行行業管理。1989年5月,民政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務院宗教事務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制止喪葬中的封建迷信活動的通知》,要求殯葬管理處(所)對生產、銷售喪葬用品的廠店、攤點進行清理和整頓,並經常進行檢查;然後進行清理和收繳,取締無照經營和非法經營;再次,殯葬行業自己要建立喪葬用品的生產點,以利於實現行業管理,有效地制止封建迷信和喪事大操大辦。 

    3.建立並發揮紅白事理事會在農村喪俗改革中的積極作用。紅白事理事會是群眾自治組織,它對促進文明、節儉辦喪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4.興辦土葬殯儀館。建立土葬殯儀服務設施,為群眾辦喪事提供喪葬用品、悼念場所、接運屍體和埋葬遺體等服務。可先在縣城設置土葬殯儀館,然後在人口眾多的鄉鎮所在地設置殯儀服務站,在村裡則由紅白事理事會承擔為群眾辦理喪事的任務,以此形成一個完整的殯儀服務網絡。

    5.開展平墳深埋還田工作。對耕地內,公、鐵路兩側,風景區內及有礙觀瞻的墳墓,進行平墳或遷墳,實在不能遷移的,要用綠化覆蓋。這樣有利於實現耕地內沒有墳頭,擴大耕地面積。 

相關焦點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減少農村喪葬中的一些陋習行為,大家都知道,這農村的土葬基本都是需要一個墓穴,這樣的情景在農村也比較多見,不管是山上還是耕地裡都能看到很多的墳頭,而這樣一來耕地就會減少墳頭卻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土葬所帶來的很多習俗中不乏有眾多的陋習,比如說喪事中一些節目表演,還有大操大辦等等,更甚至有些帶有迷信的色彩,所以有專家認為,由土葬實行火葬。
  • 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北大教授為什麼呼籲土葬?
    家中有人去世,一般進行土葬,但後來火葬越來越多地代替了土葬,成為新進「習俗」。北大教授曾提倡,取消火葬,恢復土葬。那麼為什麼這樣提倡呢?    現在土葬越來越少,可能有些農村還有土葬存在,但大部分都被火葬代替了。自然,很多習俗也就自然被省去了。
  • 對於重新啟用土葬,大家有什麼看法?
    2020-12-27 18:55:02 來源: 每日娛樂樂論 舉報   第一,土葬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喪葬方式
  • 北大教授:恢復土葬,火葬是把人將垃圾處理
    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還是講究土葬,老人們認為人一定要入土為安,還有一些較為激進的人認為屍體火化屬於橫死,會化為厲鬼殃及子孫後代。 此後,又有很多人反應火葬費用以及墓地費用漲得太快,無法接受,也開始要求恢復土葬形式。就在兩方爭執不下的時候,北京大學宗教學、哲學教授吳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 對於有些地方重新啟用土葬,大家有什麼看法?
    我支持土葬!現在去世的人都是在陵園買一小塊墓地,基本上是水泥做的,不風化,難損壞,能存在很長時間,這實際上是浪費土地的一種行為。以前的土葬,雖然立有墳頭,但經過幾代人之後,墳頭就平了,土地又恢復了耕種的屬性。現在陵園,看著去世的人佔不了多大面積,可被固化的土地若干年後很難再能耕種,而且隨著陵園面積的不斷增多增大,土地佔用也會越來越多,這實際上是和後代爭奪土地和糧食。
  • 民間——土葬與火葬守靈
    以上是土葬與火葬都有的步驟,接下來要是火葬第二天就得去火葬場,入骨灰盒,入棺。要是土葬第二日入棺,是蓋棺蓋,不能用封釘蓋蓋蓋棺定論的。因為當時,是給一戶大戶辦事,先生就請了三個,碰巧當時三個先生都不在,讓這鷯哥近了棺槨,出現靈異之事[嘻嘻]所以,土葬守靈重中之重,而火葬守靈不用防靈異。
  • 與火葬相比,土葬到底有哪些缺點?第六條最要命
    所以我們中國人基本是本著在死亡之後,都會選擇深埋地底,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自己的生命,以求得到傳承的想法來進行土葬的。可是土葬這個東西,近些年卻越來越不被支持了,相關部門和專家們認為土葬既會佔用耕地,又會造成環境汙染,還不便於管理,實在是弊端多多,要徹底廢除才行。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
  • 武漢疫情期間,農村老人去世後一般會火化了,這對土葬有什麼衝擊
    所以,農村的老人去世了,也不允許大操大辦,農村大多實現土葬,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有人上門去操辦一些入殮儀式和送葬儀式。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在疫情嚴重的地區,肯定是沒有人敢上門服務或者提供幫助,只能選擇火葬這種簡單的儀式,由家屬抱回骨灰草草埋葬了。如何看待農村在疫情期間的火葬一是在疫情期間選擇火葬,能節省好幾萬塊錢。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火葬」難實行,農民寧願被罰也要「土葬」,專家:舊俗難破
    導讀:「火葬」難實行,農民寧願被罰也要「土葬」,專家:舊俗難破自古我國就有這麼一句俗話,那就是「入土為安」,無論是客死他鄉還是壽終正寢,都是依照當地的習俗進行土葬,全國的這個習俗是統一的,無論在哪裡都能見到土葬,土葬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傳統意識
  • 農村實行火化但還土葬,火化費、運輸費農民掏錢,這公平嗎?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我國的傳統觀念是十分古老,並且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如土葬在我國傳統文化裡延續了幾千年,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不斷改進,很多城市開始實行火葬,可是在一些思想落後的農村,入土為安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說導致了在農村推行火葬是非常困難的
  • 土葬改火葬後,北大教授:這是把人當垃圾處理,喪葬將如何發展?
    而最近一位北大教授也發表了言論,他認為土葬是傳統,而火葬則是把人當垃圾處理,所以應該恢復推行土葬。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到了秦漢以後,雖然國家推行土葬,但是在邊遠地區依舊以火葬為主,在1982年的甘肅寧縣就出土了許多陶罐,裡面都盛滿了骨灰,這些都是古人在火葬後才埋藏於地底的。 而北大的吳飛教授認為土葬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不能夠被拋棄。他認為儒家中對身體的愛護是人本身的自我尊重,所以死後對先人遺體也應該採用更加敬仰的土葬。
  • 當前國家全面推行殯葬改革,火葬和土葬孰優孰劣?
    很多人反對,認為土葬一兩百年也就自然消失了,古往今來也沒有留下多少墳墓。但是大家忘了,古往今來有多少改朝換代,多少戰爭流離?後人都死光了,誰來管先人墓地?有的躲避戰亂離開家鄉,但是交通非常困難,自然也就慢慢淡忘了。我們現在身逢盛世,天下太平,難道我們希望再出現戰亂?
  • 土葬佔用土地資源,農民為何不火葬?老農說出3點原因,專家犯難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農村大部分的人實行的都是土葬的方式,不過由於土葬佔用土地資源比較多,國家現在大力推行火葬,有些地區甚至成為強制性的葬禮方式,可是農民對此似乎並不買帳,為什麼?老農說出3點原因,專家犯了難。
  • 北大教授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墓地價格上漲,人被當成垃圾處理
    近日,北大宗教和哲學教授吳飛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說土葬是習俗,可以延續親情,後人可以藉機懷舊,火葬儀式簡單,且會導致傳統喪葬禮俗消失,親情容易變得更冷漠。吳飛教授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主要喪葬方式分為土葬、火葬、水葬、天葬、還有懸葬,這當中主要起作用的,起主導地位的就是土葬。
  • 記述農村裡的撿骨師——傳統土葬裡的職業之一!
    一、撿骨師源於粵西傳統的土葬。  既然是撿骨師,那麼就是和傳統的土葬相關,現在基本已經沒有土葬了。估計,還會撿骨的,到現在也是七老八十了,職業基本消失。說到傳統土葬,粵西這邊基本是二次葬形式。二、成為撿骨師需要什麼條件  條件為男,其他則不需要啥條件,但是都會有師父帶領進門的,你自己想做也做不了。而做這份工作的,通常家裡非常貧窮,而做了這份工作,也沒啥姑娘願意嫁給他了。因此,一般撿骨師都是沒有子嗣的。隨著他們撿骨的閱歷增長,他們對人體各部位都非常熟悉,人怎麼死的,通常他們一看也會知道一二。三、撿骨是怎樣的過程。
  • 歡歡土葬父親旁 今頭七第二任前夫帶女兒參加
    據臺灣媒體報導,自殺身亡的歡歡,家屬5日決定遺體土葬,歡歡弟弟於佳民講,姐姐後事將選葬於父親周邊墓園,因為父親是回教徒,必須土葬,周邊墓地也都是土葬,因此決定以土葬方式辦理姐姐後事。歡歡第二任前夫江國賓今日將帶念小四的女兒參加歡歡頭七。
  • 「人不該被當成垃圾燒掉」,農村呼籲恢復土葬,北大教授也力挺
    打開QQ瀏覽器,查看高清大圖中國的土葬文化已經流傳了千年,也是被廣大人們所熟悉的一種方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土地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不少地區已經禁止土葬了。這裡面的說法很多,比如:土葬佔用耕地,土葬影響環境等等。
  • 北大教授吳飛:火葬是把人當垃圾處理,建議恢復土葬,有無道理?
    過去,中國人死後都是進行土葬,那個時候城市化尚不發達,農村土地眾多,再加上中國人有落葉歸根的說法,所以死者多接受土葬之禮。然而後來隨著文明的進步,土葬明顯不再合時宜,浪費土地資源,所以喪葬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傾向於火葬。火葬也一度成為主流,然而有一個北大教授卻建議恢復土葬,稱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處理,這背後有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