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和KPI可以並行嗎?

2021-01-07 騰訊網

無論是OKR還是KPI還是PBC,亦或是MBO,首先我覺得相同之處多過差別。從定位的角度看,最終目的是什麼,我總結,核心目的就是幫助組織或個人按照大方向產出好的結果。那怎麼產出結果,我覺得這些工具有兩個重要的共同指導原則,PDCA與SMART原則,PDCA強調的是閉環、是流程,SMART是保證提高有效性。

做過績效管理的人,很多人都知道PDCA循環,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最早用在全面質量管理上,後來在績效領域被廣泛使用。其實,PDCA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必須具備、最重要的一種底層思維。

首先,Plan,就是計劃,就是目標,人或組織做任何事都要先有目標和計劃,沒有目標就沒有管理,無論是自我管理還是管理他人

然後,DO,就是執行,容易理解,對於個人,就是你要想辦法按照計劃落地實現目標,對於管理人員,則是你要想辦法組織、賦能他人來按照團隊計劃去落地

再次是,Check,就是檢查,到了一定的時間點,去看目標完成的怎麼樣,達到了什麼程度,在績效上就是考核

最後是,Action, 我覺得翻譯為「復盤」,是最貼切的,那就是check的結果,是好是壞,為什麼好和問什麼壞,是內部問題還是外部問題,是目標問題還是執行問題,把問題分析透,分析到根上,想出優化或者升級方案。

PDCA裡,企業裡下的功夫最多的,就是,P和C,計劃和評價,但是對於過程,對於復盤,這兩個環節都忽視了,所以無論是績效還是OKR最後都淪為一個評價工具,而不是產出管理工具

首先,我們已經知道OKR是管方向和目標的,KPI是管工作,是基於最佳實踐的。

其次,為什麼說兩者並不矛盾,大家可以仔細想這三個問題:最佳實踐從哪來?是不是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行業/職業的所有工作都有最佳實踐?以前的最佳實踐放到現在或者將來還是不是最佳實踐?

答案相當明顯,任何企業都避免不了有些工作需要探索,或者重新設計,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OKR與KPI並行的關鍵所在。

接下來我們要從企業類型角度來論述具體的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從業務流程管理的角度將企業的業務流程按照「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進行分類。

不同的工作類型應對不同的管理方式,下面表格已經為大家整理了在一個企業內,說明兩種類型企業的不同工作內容該用哪種管理方式更合適。

(PS:KPI是企業的運營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定期更新的量化指標客觀全面展現企業的具體運營績效。

其次,KPI包括過程類KPI、結果類KPI、任務類KPI和能力類KPI,可以在SOP的基礎上用於具體業務流程的管理。

KPI與OKR對不同業務流程的管理主要是體現在KPI的第二個效用方面,這個我們已經結合上面的第一張表作了說明。)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我們再繼續,一起探討OKR和KPI~

相關焦點

  • OKR和KPI的區別是啥?
    上面銷售OKR和客戶服務OKR對應的關鍵結果示例如下:完成價值10萬美元的交易把NPS(淨推薦值,表達用戶推薦的意願,分值越高,說明產品體驗越好)從70提高到80你要怎麼做才能到達那裡?答案是主動性,你要做哪些事情來實現你的目標和關鍵結果。例如:進行100個產品演示KPI代表關鍵績效指標。
  • kpi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的可能會吃虧……
    還真別說,這個kpi的概念真的很重要,因為它跟我們很多人息息相關。kpi的完整形式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用中文解釋是一個非常高大上的詞彙,叫做「關鍵績效指標」。因此,必須抓住20%的關鍵行為,對之進行分析和衡量,這樣就能抓住業績評價的重心。其實kpi中的關鍵指標說的就是這20%的部分。
  • 谷歌、Intel、字節跳動公司OKR與22六步工作法的結合實踐(LTD中國...
    這個理念讓他們嘗盡了甜頭,okr理念由此誕生,後續也被一直沿用,包括除intel 以外的其他高科技公司也選擇這種管理方式,通過okr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和公司的目標方向有什麼關係。2、OKR和KPI有什麼區別?
  • 別再糾結OKR和KPI的區別了,不專業
    從員工的角度出發,他們只需要關注OKR集市上的變化即可,這樣就會讓他們認為,企業似乎只有兩種結構,即直接主管和員工。如果有更高層級的主管想要派發任務,他只需要在OKR集市增加一個OKR,這和直接主管的角色沒什麼區別。因此,在OKR開展一段時間後團隊成員會發現,主管可以不必在繁雜的任務協調中,再花費過多的時間,而是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運用於更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
  • OKR和KPI的本質區別
    簡而言之,OKR跟KPI不是互相取代,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應同時並行,二者區別主要在兩點:1. 作用環節不同;2. 適用業務不同。 首先看作用環節。先澄清一下績效管理這個概念。組織績效管理活動以簡化的視角可以這樣去看,包括績效生產、績效評估和獎懲機制三個環節。
  • OKR工作法|當OKR遇見KPI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OKR並不是KPI。KPI是用來衡量部門和部門員工業績成功率的指標,它是規劃目標和執行目標過程中可衡量的部分,所以它推動的是常規業務;而OKR則是一個總體目標管理系統,它推動的是戰略性項目。OKRs包括KPI,PKI和OKR實際上也是黃金搭檔。
  • kpi什麼意思通俗易懂來說,不同領域有哪些意義
    對於初入職場的小白基本不知道kpi什麼意思,位居企業管理的人士應都已經遊刃有餘。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KPI已經在大多數企業運營的過程中都已經廣泛運用。kpi什麼意思通俗易懂來說,就是衡量你業績的關鍵量化指標名稱。
  • OKR陳凱:OKR與KPI的認知差異
    二,需求層面 KPI導向的是外在激勵懲處,是可以滿足個體的物質生存需求,是個體勞動價值中的基礎需求。而OKR倡導的是價值創造,成就感,職業獲得感和成長帶來的幸福感。
  • 中餐廳感謝黃曉明完成kpi是什麼意思?中餐廳為什麼要感謝黃曉明
    據悉黃曉明成功帶領大家完成了2萬歐盈利,明言明語的火爆讓節目內外都抗住了kpi。#中餐廳感謝黃曉明完成kpi# 稱黃曉明很有擔當。對比網友稱:曉明哥在節目中多不容易!節目組盡剪一些激發矛盾的,為了吸引大眾眼球。也有網友稱:這是黃曉明的另一波洗白。大家怎麼看??
  • KPI VS OKR,詳解OKR管理術!
    OKR有自己獨到的管理特點,比較醒目的有:目標要有野心、KR必須可以量化、目標要精煉、不與獎懲掛鈎、要以季度為單位回顧評價。但是,這些要求在其他的目標管理體系中或多或少也是有的,尤其是KPI體系,有必要分析二者的區別與聯繫。OKR 關注的是目標,KPI 關注的是指標。
  • OKR,KPI和SMART目標如何一起協同工作?
    OKR代表「 目標和關鍵結果」。這是一個目標管理框架,可以幫助公司實施戰略。KPI是一種績效評估,他們評估特定活動的成功。關鍵結果是SMART(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應該是具體的,可測量的,可實現的,現實的和及時的。因此,這三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協同工作。想像您的組織是一輛汽車,而您正在將汽車駛向目的地(您的使命與願景)。
  • OKR陳凱: OKR與KPI的應用場景不同
    這類企業處於技術快速迭代和用戶需求多極化疊加的狀態下,需求帶來的各類風口論,在資本的助推下,以各種形態登場,多輪廝殺後,留下的除了用戶場景的不斷改寫,還有一地的雞毛。那些勝者(剩者)無不是行業的老兵,多年的創業積澱,對人性對組織建設都具有極深的領悟。
  • 父母搭配育兒不累:孫藝洲夫妻制定KPI分工制育兒,不達標會追責
    而且別跟我談感情,完成kpi考核再說。這麼一頓操作下來,我覺得孩子得服服帖帖的。把孩子當孩子,你可能有生不完的氣,分分鐘氣爆炸那種。但是如果換種思維,以搞定客戶的心態,搞定熊孩子,這是一種智慧,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解嘲,自我催眠的一種新型育兒方式。
  • 應試教育 KPI vs 素質教育 OKR
    每段文字都要有一個標準的意思嗎?作者100年前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怎麼想的你們確定嗎?假如作者可以回答,今天他想表達的意思難道不會有變化嗎?如果讓我為語文設置題目,我大概會讓每個人寫出自己的感悟,並且告訴我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忘掉邊界,別一上來給你的員工規定好一畝三分地。
  • 又是績效考核時,KPI 和 OKR 到底怎麼考?
    我給人打分的時候基本上 80% 的時間都花這上面而且會寫得非常具體,比如說溝通能力、對外協調能力需要再提升,我會主動提出來說某部門和你協作的時候意見比較大,或者跟別人溝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等。完成績效評分後,作為管理者需要去做些什麼呢?谷歌的做法是,給員工打了分以後立即做 OKR 的面談,一兩個月之後再進行整合績效的評定,在最後績效評定時就可以參考和分析。
  • KPI何罪之有,OKR是否萬能?
    KPI的性質,強調兩點:組織目標的分解和關鍵指標的衡量;它的實現邏輯是:首先,要保證組織目標能夠分解到個人;其次,沒有分解的,要把工作中重點提出來,這樣能夠合理的評價人;可以看出來了——KPI專注「如何考核個人」。KPI在1990年被提出,是有其理論基礎的:其一,關鍵指標的重要性:二八定律(帕累託法則);其二:目標的分解確定:SMART原則。
  • 已經擔任了副科長,職級並行晉升為二級主任科員,可以同時兼任嗎
    職級並行,本人副科長兼二級主任科員。2年後,在有職數的情況下,能否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副科長可以兼任一級主任科員嗎?回答是:完全可以。職級並行,重點在一個「並」字上。在規定的名額內,可以在不晉升職務的情況下,晉升職級,享受更高職級待遇。「並」字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職務與職級可以「並有」,可以同時擔任職務並晉升職級,按最高級別享受待遇。也就是說,如果是正科級局長,同時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可以選擇享受一級主任科員的待遇,因為一級主任科員比正科級實職待遇高半級,還不影響該人享受單獨給實職享受的福利待遇。
  • 舊文重發 | KPI、OKR和績效管理概念的正本清源
    所以,對於那些將「數量化考核」視為重要管理抓手的管理者來說,「OKR方法」能夠從目標設定的視角,來確定組織和個人的定量指標。這種觀點很有中國特色,這本來就是對KPI的誤解,KPI的本意既可以是「產出數量」,也可以是「工作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KPI和OKR兩個名詞本無區別,相當於「鍋貼」和「煎餃」、「餛飩」和「抄手」的區別。
  • KPI vs OKR:解釋差異的終極指南
    OKR -就像關鍵績效指標的OKR在一個組織內由不同的部門,團隊和業務部門使用。但是, OKR不僅被擔任領導角色的人使用,而且也用於個人級別。  從前線團隊到經理,主管和主要領導的每位員工都有自己的一套 OKR。雖然關鍵績效指標僅由經理或領導者創建,但確定OKR卻是每個人的任務。每個員工都有責任創建自己的 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