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施一公,他的爺爺今年高壽110歲

2020-12-16 百家號

施一公,現在是西湖大學校長。

上世紀80年代,18歲的施一公從河南省實驗中學畢業,被保送到清華大學讀書。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

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後,施一公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工作,直到評為終身教授。

2008年,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期間,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9月,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18年,施一公已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籌建西湖大學。並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現在53歲的施一公,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是學術界的名人。

前幾年,網上有一篇文章,非常的火,文章名為《施一公:我是河南人》。

文章講述了施一公從出生到18歲這一段時間在河南的經歷,發生的事情,難忘的回憶,和現在對河南的感情。有這樣幾段內容,我們分享如下:

「我的籍貫是雲南大姚,其實那裡是我爺爺的出生地,至今我也沒去過一次。

我父親出生於浙江杭州,但生長於江蘇、上海等地,後來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讀書。我母親來自江蘇丹陽的呂城鎮,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礦業學院。父母大學畢業後選擇到條件較為艱苦的河南工作。

雖然我出生在河南、成長在河南,但我對自己是哪裡人的問題一度迷惑,小時候的鄰居和同學也總認為我是「南方人」。

高中畢業後,我離開河南,才逐漸意識到對生長了18年的故鄉的眷戀和感情。

今天,無論什麼人問我,我總是會很自豪地說:「我是河南人!」是的,我是生於河南、長於河南、地地道道的河南人。」

看到這裡,我們非常的感動。一個離開家鄉多年的中年人,成名之後,對自己的家長如此的感情,值得尊重。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施一公開頭提到他的爺爺的出生地是雲南大姚。那麼,施一公的爺爺又是一個怎樣的情況。我們有幸查詢到老人家的一些信息:

在百度百科裡的施一公詞條中,我們看到:施一公的祖父是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施平,雲南大姚人。

在華東師範大學新聞中心網上,我們又看到一則報導:《童世駿、錢旭紅看望109歲高齡的我校原黨委書記施平同志》

報導說,2019年10月31日,值我校原黨委書記施平同志109歲生日之際,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校長錢旭紅專程到華東醫院看望,向老書記施平同志送上生日的祝福和問候,敬祝施老健康長壽。

有資料顯示,施平,1911年11月1日出生於雲南省大姚縣。解放前任中共南通縣縣委書記。 建國後,歷任中共蘇北區委青委書記、農委副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青委副書記。曾擔任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任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兼校務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

這樣算來,施一公的爺爺今年就110歲了 。

祝老爺爺健康長壽,壽比南山!

相關焦點

  • 河南人施一公:河南可以出小而美的一流大學
    1  能拍著胸脯說自己是河南人  施一公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出生在鄭州,18歲之前沒離開過河南。上世紀80年代他在清華上大學時,感覺河南人形象很好。90年代後河南人形象突然變得很糟糕,「河南人惹誰了?」
  • 施一公:我是河南人,中!
    2013年,他成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今年,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為河南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接受河南商報記者專訪施一公:我是河南人,中!來源:河南商報 2014-3-11 孟令強 趙強 時文靜  2010年,剛過元旦,一篇博文讓很多河南人知道了施一公,也記住了他「河南人」的身份。  昨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北京接受了河南商報記者的採訪。一個小時裡,他侃侃而談,真誠、自然。
  • 施一公的幸福生活:畢業清華的狀元妻子龍鳳胎兒女和109歲的爺爺
    說到施一公院士對其很多人還是比較了解的了,這位60後科學家,在學術界的名望人氣很高,作為10多年前放棄國外優越生活而回到國內為國效力的典型代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給河南人點讚!施一公校長:西湖大學捐贈名單,河南企業家最多
    在今年疫情期間,西湖大學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湖大學為今年「戰疫」做出卓越的貢獻,周強實驗室世界首次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為針對新冠病毒致病機制,藥物開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河南老鄉施一公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圖/簡歷)
    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在駐馬店長大,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不但提前一年畢業,還獲得數學系學士學位;36歲被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40歲拿到終身講席教授;46歲先後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清華園,他被稱為「大牛」。
  • 河南籍科學家施一公擬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施一公1967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童年在駐馬店度過。●「我是河南人河南讓我最有歸屬感。」●「這些年中國的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而河南也在崛起、在振興,我們也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是河南人。」●「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情,是發揮我的智力優勢做科研,這是讓我60多歲退休後都不會後悔的選擇。」●「如果所有的年輕人都想當馬雲,而不想成為陳景潤,這不是一種好現象。現在已經到了必須宣傳Science is cool!(科學很酷)的時候啦!」●「別忘了我們河南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我們不能辜負這片土地。」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人生只為一件大事來
    西湖大學成立大會這天,身為東道主的施一公,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上午9時30分開始成立大會,他謙遜有禮地和來賓們打招呼,然後上臺做了足足4000字的校長演講,之後,又和楊振寧、韓啟德等5人為西湖大學揭牌。現場的第一排,坐的主要是5位諾獎得主,西湖大學董事會主席錢穎一、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等。
  • 施一公:河南也能有「小而美」大學
    西湖大學的幾位主要發起人中,施一公院士擬應聘西湖大學首任校長,將全職投入西湖大學辦學,負責大學的總體規劃和日常管理。    作為一名河南人,施一公告訴大河報記者,河南也可以出「小而美」的世界一流大學。那麼,河南離出現「小而美」的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多遠?
  • 施一公回駐馬店:創建西湖大學,河南貢獻是最大的
    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親切會見施一公,向他長期關心支持駐馬店發展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陳星向施一公詳細介紹了駐馬店經濟社會發展、創文創衛、中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情況,希望他一如既往地關注駐馬店各項事業的建設發展,祝願西湖大學在他的帶領下取得更大的成就。施一公表示,他從小在駐馬店長大,對這方水土和人民充滿深厚感情。
  • 他是中國最牛大學校長,他讓無數外國科研機構倒閉,他就是施一公
    他明知國內的科研環境不如美國,但還是毅然決定回國,他說他不為自己,只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他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一公一公,一心為公。他就是清華大學的教授,西湖大學的創始人!施一公,施教授!從小出生在文化之鄉河南的施一公,自小便有著不一樣的情操。即便小時候的他家境窘迫,但他還是非常喜愛讀書,而父母也特別重視對他的教育。
  • 施一公:今後西湖大學將多種方式參與河南科技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受聘為中原科技城專家委員會委員。作為首批受聘專家,他在中原科技城政策發布會現場做了分享。施一公表示,作為一個在鄭州出生、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非常榮幸成為中原科技城專家委員會委員一起見證中原科技城揭牌。在施一公看來,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關鍵引擎。
  • 110警察節①丨一家三代的共同節日 91歲的他、65歲的他和36歲的他...
    核心提示「110」是我們每個人最熟悉的電話號碼,是危機時刻尋找解救的最快方法。2021年1月10日這個「110」,又有了一層新的含義,它是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從此,那群在你危險時衝在最前方,在你有困難時在身旁的警察,有了自己的節日。
  • 施一公紅色家族背景曝光,不服不行!
    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等職務,如今已經是110歲高齡。在駐馬店機械廠時期的姜小英一家人合影(供圖/姜小英)(後排左一為姜小英 前排右一為施一公)施一公在《父親是我最崇拜的人》一文中寫道:「他輔導表姐、表哥、大姐認真複習數理化,給他們講解方程式、熱力學,X、Y、Z…
  • 53歲施一公掌舵:這所大學開始做VC
    創辦於2018年2月,西湖大學來頭不小借鑑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劍指世界前沿科學技術,校長正是著名科學家施一公。他還是一位成功創業者,今年3月其參與創辦的生物科技公司諾誠健華成功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總市值達122.5億港元。近兩年,科學家創始人開始進入主流視野。
  • 看看這些名校畢業生:張曉勇,方舟子,施一公
    不過這一批人最後被坑的最慘。說的生物,很多人說,你咋不說施一公?,中科院院士。今天咱來說說施一公的故事。施一公是個人才,這一點毋庸置疑,他畢業於河南頂級高中-河南外國語中學出身名門之後,爹媽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生,爺爺官至副部級。所以學生物的朋友,看看你家庭是什麼條件。
  • 看看這些名校畢業生:張曉勇,方舟子,施一公
    生物類專業 現在的可是大名鼎鼎,讓人是聽著寒心,聞著喪膽。生物專業號稱環化生財四大坑最垃圾的專業,到底前途如何?先對於現在的成為過街老鼠的生物專業,20年前那可是超級大熱門,是報考的熱門,不是就業的熱門。
  • 【物理教育】施一公:我35歲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終身教授,你們誰可以做到?
    一:天賦異稟,求學生涯施一公出生於河南鄭州的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1969年年幼的施一公跟隨父母被下放到到河南駐馬店汝南的一個鄉村裡面勞作。並且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期。施一公在美國求學的日子裡,並沒有放鬆自我,為了彌補在英語方面的不足,施一公每天堅持背誦單詞,並且向美國人展示了他的智慧。在一次實驗當中,施一公指出教授演算的錯誤,以科學嚴謹求實的態度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 施一公:從清華大學副校長到西湖大學校長,回國科研拒絕美國高薪
    說到施一公院士,相信很多人不會陌生。如今,施一公院士已經是西湖大學的校長,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方面的新希望。但是在背後卻有著太多的艱辛。雖然當時有人認為施一公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到中國很不明智,多少人希望能夠留在美國,拿到美國國籍,但施一公院士卻通通放棄,也從沒有後悔曾經的選擇,因為中國有他的根,有他的親人,更有他深愛的祖國,因此,就算擁有留在美國的能力,即便是他國再好,但是他清楚中國才是自己的家。
  • 施一公說,10個諾獎換不來1個西湖大學!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他
    施一公,全球知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全國政協委員,也是西湖大學的倡議人和校長。今年全國兩會,施一公關注的話題是「關於加大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政府扶持力度」。這個關注的話題,來自於他多年的思考和實踐,也充滿了一個人的情懷與理想。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施一公講述的故事感動了大家。
  • 施一公:揭示細胞凋亡 研發抗癌新藥
    1967年生於河南。1985年,以全國數學聯賽河南賽區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系;1989年又以年級頭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並選擇了出國留學;2003年,36歲的施一公,獲得全球生物研究學界享有盛名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成為這一獎項設立17年來,首位收穫殊榮的華裔學者;2007年,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2008年,全職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