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規劃 | 9個值得收藏的特色鄉村案例

2020-10-06 鄉村規劃設計

如何回歸生活本源,打造屬於鄉村的真正宜居村落?走進9個特色村落,一起看看它們的獨到之處。

01 戴維村

震後重建的大熊貓之鄉

戴維村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一個災後重建與美麗鄉村合二為一的項目,在這裡家家戶戶信奉天主教,有個著名的天主教堂,這裡還是大熊貓的發現地,直到現在,偶爾還能看到野生的大熊貓在山林中活動。

重建後的戴維村,在新增房屋的同時,保留原有場地內的房屋,村內道路蜿蜒曲折,人們穿行其中,時而走在寬闊的廣場邊,時而走在潺潺的小溪旁,時而走在狹窄的街巷裡,時而走在寧靜的湖水岸。

村民們還建了不少精品民宿,遊客來的時候,招呼並熱情接待,住在自己家裡;遊客走的時候,一家人拉著家常,享受悠然的山間生活。

在這裡,除了優美的田園風光,還可以參觀設在天主教堂裡的戴維大熊貓文化陳列館。

02 金山村「歸園田居」式的古村作品

金山古村又稱其為「荊山」,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東北部,全村的古民居以宗祠為中心,保留著規模較大和較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曾在這裡擔任縣令。

金山村在改造時,結合旁邊祠堂的功能布置為「理學講堂」,庭院新建了一個戲臺,作為遊學講座和民間戲曲表演的舞臺;這裡既可以唱戲,又可以說書;既可以傳承經典國學文化,也可以敘說家鄉故事。

金山村在傳統民居、古建築及外在基礎設施的改造上儘量維持原有街道的走向、尺度及特色,儘可能保持古建築的原貌。

村裡還著力打造蓮花產業,在這裡,蓮花不僅是一種景觀,也成為了村民的經濟產物,多方位帶動村民收入,為金山村村民帶來多重福利。

03 輝山村

紅色村莊的新樣板

輝山村,位於亳州市渦陽縣曹市鎮,一個位於皖北平原的美麗村莊,相傳一代先哲老子誕生於此,更是著名的「紅色」村莊。

該村依託輝山村烈士陵園,將村落的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被打造成為具有歷史記憶和地域特色的農旅融合發展的村莊。

新式民房的規劃體現設計美學,致力於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依據房屋原有形態,使用當地石材,恢復三合院式建築,修新如舊,並重建了烈士陵園、學校等公共建築。

04 金嶺村田園風光藏書香

金嶺村四面環山,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村內綠樹成蔭,青磚灰瓦,小橋流水,一派田園風光。村裡最令人驚豔讚嘆的是顏回書院,這座建於明朝中晚期的建築,為顏氏家族67世祖樂書公所建,據說是中國內地保存最完整的民居村落之一。

在金嶺村項目建設中,古建築的傳統風韻得以延續和發展,同時建立生態河道,開展山體植被修復、環境整治。

利用該村的古民居、秀麗風光等旅遊資源,引導村民開發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目前已建成為鄂北古民居展示區、農業觀光示範園等景觀區,也是湖北知名的美麗鄉村示範點。

05 小堤村
千年古棗園

小堤村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是全國冶鐵業的中心,而小堤村則是邯鄲鑄造業的發源地,近代這裡更是保存著為八路軍、解放軍秘密鑄造武器的鑄造廠舊址。古棗的種植和以棗為輔料的麵食製作更是小堤村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特色文化。

美麗鄉村建設中,小堤村向外界推介的是「鄉村生活」,從冀南特色民居改造、土壤改良、垃圾分類、建民宿集群以至成立村民養老協會、鄉賢理事會等做起,努力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進行「讓鳥回來、讓民俗回來,讓年輕人回來」系統化鄉村建設,讓村民在自己家找到就業與創業機會,以此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小堤村獲得「2016 年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第一名。這個普普通通的北方小村,已華麗轉型成一個美不勝收的旅遊目的,每逢節假日,這裡「萬人攢動」。
06 高椅村

遺落在現代的明清江南小院

高椅古村,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建築村落,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村」和「民俗博物館」。因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形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師椅而得名。

高椅文化積澱深厚,蘊涵著非常豐富的古建文化、侗文化、民俗文化、巫儺文化、宗教文化和耕讀文化。 「清白堂」、「醉月樓」曾是文人學士聚會及娛樂的場所,自古有著濃鬱的耕讀文化氛圍,學館、祠堂、學館、涼亭、土地廟等公共建築保留至今。高椅村是中國十佳古村落之一。

高椅村改建項目提出「田人合一」的理念和「耕讀人家」的設計方案,從房、水、旅、種、村、治等幾個方面分別著手修復和調整,保留住高椅古村的煙火氣息並營造適宜居住的村落空間。
07 丁李灣村

不輸烏鎮的徽派古村落

河南丁李灣村在乾隆年間又有「李氏莊園」之稱,丁家祖先為避戰亂隱居於此,追求一種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因此在建築中處處都能體現出一種隱逸的道家特色。這裡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這種建築風格在河南也是少有。

村落裡的木雕建築隨處可見,橫梁、門頭、窗格上處處可見的花、鳥、魚、草等,雖歷經百年時光,但其紋路依舊清晰可見,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仿佛未經歲月的洗禮。
08 洞庭漁村一次農民自建房的嘗試

洞庭漁村,一個洞庭湖畔的小村落。在這裡,水產養殖及菜藕、湘蓮種植為主要生產形式,在這裡,梅山文化及軍墾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每一位村民。

「洞庭漁村漁民安置房項目」,整體設計採用自然與城市相結合的方式,以「漁」為景觀元素,結合項目場地,對景觀元素進行演繹和藝術化的處理,賦予其功能,同時穿插當地的文化元素。探索了鄉建的新模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化與產業相結合。09 太子小鎮

藏在山裡的森林小鎮

小鎮位於湖北省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中部,太子山因嘉靖皇帝幼年曾在此狩獵、讀書而得名,歷史上是狂野、神秘的皇族天然獵苑,現今還保留著西漢王莽藏金洞和藏佛洞等古蹟。此外,這裡還擁有眾多自然景觀。

如今,太子森林小鎮已建成生態旅遊目的地、森林養生度假地、農耕文化展示地、林業文化的傳承地、太子文化體驗地和山水文化陶冶地。

在整治基礎環境設施的同時,邀請了一批來自北京宋莊的藝術家,在小鎮上創作了很多裝置性藝術小品,而且太子小鎮最為獨特的資源是鎮上的居民,當地人多為林業工人出身,幾乎人人種花種草,而且善於栽種,從花草到盆景,從灌木到喬木,樣樣精通。

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之中,我們渴望追尋一些傳統而真誠的事物,設計師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為曾經被遺忘的傳統村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


本文轉載於:文旅在線教育,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處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上海啟動鄉村振興規劃,9個區「地毯式」搜索鄉村建築元素
    原標題:上海啟動鄉村振興規劃,9個區「地毯式」搜索鄉村建築元素  但凡見過外灘、老洋房,便了解上海為何被稱作「十裡洋場」。殊不知,「洋場」早在近代就覆蓋到「十裡」之外的農村!例如浦東鄉村,一些粉牆黛瓦的江南傳統民居,細節處竟點綴著洋氣十足的雕花、曲線。
  • 鄉村旅遊—國內鄉村旅遊經典成功案例
    鄉村旅遊—國內鄉村旅遊經典成功案例 【公眾號】鄉釐農旅規劃設計工作室2018-08-09 14:50:16 閱讀(151789)
  • 6個創意鄉村旅遊綜合體優秀案例
    6個創意鄉村旅遊綜合體優秀案例 【公眾號】鄉釐農旅規劃設計工作室2018-10-11 19:15:58 閱讀(10583)
  • 「美麗鄉村規劃設計」通知
    規劃路徑:初步構建美麗鄉村旅遊產業鏈,針對每一個鄉村特色,以主導產業融合相關產業,衍伸文化創意、文化休閒等特色產業,加速產業帶動效應。(二)生態保護型模式生態保護型模式多在生態優美、環境汙染少的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具有傳統的田園風光和鄉村特色,生態環境優勢明顯,把生態環境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的潛力大,適宜發展生態旅遊。
  • 光砸錢造不了美麗鄉村,鄉村旅遊開發成功和失敗案例值得我們思考
    龍頭村距縣城5公裡,距離省會西安五六個小時的車程。事實上,從三四年前開始,龍頭村的發展就有政府主導因素。也正因此,龍頭村很快就建起仿古一條街、秦楚農耕文化園、觀光茶園等特色景觀,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改善明顯。
  • 鄉村振興!鄉村旅遊旅居空間的規劃設計!讓鄉村重新煥發生機!
    讓鄉村原住民的生活感到舒適與便利,讓旅遊旅居外來遊玩者感到輕鬆與開心。這樣的鄉村空間規劃設計,對於當下的鄉村振興有著宏觀的指導意義。那應如何實現這種以人為本、自然為本、天人合一的鄉村旅遊旅居設計規劃?且看下文。鄉村空間的設計近幾年來,伴隨著人們逐漸走向小康道路。
  • 強規劃打造美麗鄉村 亮特色培育民宿產業
    她表示2018年跟隨市政協到山東省調研美麗鄉村的課題,包括淄博等城市,感觸很深,發現當地的資金投入大、規劃科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很有特色,相比之下,南朗左步村、南區曹邊村的特色也十分明顯,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政協委員周禮坤在提交的《關於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為切入點,推進我市鄉村振興工作的建議》中指出,我市鄉村的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三個方面存在很大短板。
  • 鄉村振興:鄉村創意旅遊成功經驗分享
    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農村地區發展鄉村創意旅遊也勢在必行。本文以京津冀地區鄉村旅遊發展狀況為切入點,通過分析京津冀地區鄉村創意旅遊成功案例的共性,指出鄉村旅遊與創意產業結合的重要性,通過因地制宜將充滿地方特色的鄉村資源以創意手段進行開發利用,可以提高鄉村旅遊的競爭力,吸引鄉村旅遊創意人才,帶動旅遊產品創新,促進經濟發展。
  • 34個!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發布
    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按照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和2020年中央1號文件關於推廣鄉村治理創新性典型案例經驗的要求,為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在2019年推介首批20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基礎上,面向全國徵集遴選了第二批34個典型案例,現印發各地,供學習借鑑。
  • 桃源縣村莊規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桃源縣於2018年、2019年完成了173個「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今年,該縣繼續發力,推進實用性「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目前已完成了342個村莊規劃編制,基本實現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編制的「全覆蓋」。
  •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0-22 11:29 四川新聞網宜賓10月22日訊(陳建 趙晨希)風景如何變錢景?
  • 助力鄉村振興,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考察特色產業發展
    為拓寬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創新發展,5月19日下午,菏 澤市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一行10人前往單縣李新莊鎮、單縣東城辦事處等地, 考察農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情況。考察組一行先後到單縣頭雁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東城辦事處綠禾田園綜合體 項目考察學習,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對發展現況的介紹,全面考察了項目實際發展建設, 細緻了解項目規劃、運營模式及發展前景等方面情況。考察組一行對單縣頭雁果蔬種植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中的創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
  • 習總書記視察過的鄉村要建「特色田園」了!江蘇再添25個特色田園...
    中國江蘇網訊 時隔半年之後,江蘇公布第二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村莊名單。這份於今日上午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方網站露面的名單,共列出了來自南京、徐州、常州等10個設區市25個鄉村的名字。  去年6月,江蘇省委省政府系統謀劃啟動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並確立首批45個試點村莊,圍繞特色、田園、鄉村三個要素,挖掘人們心底的鄉愁記憶和對桃源意境田園生活的嚮往,重塑鄉村活力、魅力與吸引力。  這與去年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內涵高度契合,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也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在江蘇的率先實踐、探索和有效抓手。
  • 建設最美鄉村,最新田園綜合體+文旅、民宿,案例規劃學習
    6智慧景區的內涵與總體框架研究WPS PDF7總體規劃智慧景區7長租公寓研究報告: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WPS PDF25可研報告房地產8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旅遊創新實踐WPS PDF1239貴州赫章縣平山鄉旅遊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可研報告WPS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衢州:山水為憑串起詩畫鄉村風光帶2019年,衢州啟動「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建設,總面積1000平方公裡,形成3條風光帶、6大樣板區、18個特色點、18組美麗鄉村群的總體格局。這條從衢州全市層面規劃統籌的鄉村振興示範帶,挖掘沿線特色,形成整體優勢,實現統一規劃、整體推進。
  • 案例賞析|文旅驅動下的鄉村再造,20個令人驚豔的中國鄉村改造項目...
    其中的鄉村建設是廣為關注的民生話題,也是當下最受歡迎的熱點之一。整潔漂亮的鄉村往往能帶來更多的關注度,吸引更多的遊客,促進當地文旅產業的宣傳。 今天特別分享一組在鄉村範圍內比較成功的改造設計案例,一起看看吧!
  • 鄉村振興戰略體系與規劃詳解
    作為專業的旅遊規劃設計機構, 綠維文旅以城鄉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從產業規劃、區域綜合發展規劃等多個角度出發形成鄉村振興規劃的邏輯結構 ,構建了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為綱領的省市縣鄉的鄉村振興規劃體系和鄉村振興的五大規劃體系。
  •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十大成功案例,值得借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一)以「三瓜公社」為代表的「電商特色產業模式」1.地理坐標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湯街道,距離合肥 90 公裡,自駕車程 1.5 小時左右。2.
  •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背景下產業發展的10個模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對於鄉村振興實踐頗具指導意義。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工作隊在謀劃脫貧攻堅思路上,不僅是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保障,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