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泰國校園霸凌現象嚴重 9成學生曾遭攻擊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根據兒童與青少年權益保護團體的調查,泰國有超過9成的學生曾遭遇校園霸凌事件,其中13%的被霸凌者因此抑鬱。

據報導,該數據是由兒童與青少年權益倡導組織在訪問泰國15家中小學、1000餘名學生後得到的統計結果。

在接受調查的10至15歲學生當中,有高達92%的學生表示曾遭同學霸凌,其中又有35%的學生說自己每學期被霸凌2次,25%學生表示每星期都被霸凌3至4次。

霸凌方式除了肢體衝突,還有言語暴力和網絡攻擊。有62%的被霸凌者曾被同學打頭;43%的人說同學取笑自己父母的名字;42%的人被取難聽的綽號;也有近30%的比例說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被騷擾。

在遭到霸凌後,有26%的學生承受巨大心理壓力,18%出現注意力集中問題,16%的人不想上學,更有13%的被霸凌者產生憂鬱。

問卷執行單位表示,泰國心理衛生部2年前也進行過大規模調查,當時即發現國內發生校園霸凌的比例為全球第2高,約有60萬名學生曾被霸凌。但2年過去了,情況似乎並未改善。

參與研討會的家庭網絡基金會經理塔尼察(Thannitcha Limpanich)表示,霸凌者多具有侵略性,且不會感覺內疚,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

反觀遭霸凌者除了會產生抑鬱,人際關係出現問題;更有甚者,可能反過來成為霸凌者,或是自殘。

學者認為,必須調整學生心態,讓他們知道霸凌並不被許可,父母也應該多和子女聊聊每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學者也呼籲教育部要正視校園霸凌的嚴重性,持續推廣校園和家庭中的安全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美國「校園霸凌」現象引關注 華裔學生常被欺負
    近日,隨著案件細節的披露,有關「校園霸凌」的話題引發了全美的關注與激烈討論。4月12日,美國《世界日報》刊登系列報導,揭露校園霸凌現狀。其中,不乏華裔學生遭欺凌的案例。  移民、少數族裔學生常受欺負  去年秋天,從愛爾蘭移民來美的普林斯,因為在學校兩度短暫地與兩個高年級男孩交往,惹惱了一些心懷妒忌的女同學。
  • 「校園霸凌」已成世界性難題,看看國外學校怎麼處理
    原標題:「校園霸凌」已成世界性難題,看看國外學校怎麼處理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一位家長近日在網上發文稱孩子遭同學「霸凌」,並質疑校方處理不當,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截至目前,事件仍未定性。輿論中有的直接稱其為「校園欺凌事件」或「校園霸凌事件」;而校方稱其為「學生受傷害事件」。事實上,校園欺凌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
  • 島內校園霸凌中多為關係霸凌 多因身材長相遭排擠
    華夏經緯網3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兒盟調查,校園霸凌中,近9成5是難察覺的關係霸凌,多因身材或長相被排擠,甚至有2成1關係霸凌受害者曾有輕生念頭。    據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日下午舉行2013年臺灣校園關係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去年9月24日到10月12日,對小學四到六年級生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817份,在97%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值不超過正負3個百分點。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廣東13歲女生遭暴力摑掌: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分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在欺負弱小的同學,使其在身體和心理上受到侮辱和傷害。校園欺凌都是重複發生的,絕對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欺凌者隨著受害者的「懦弱、無助」,父母的不加管教,而逐漸加大攻擊力度。
  • 美國校園霸凌及其控制
    不過稍加思索,這不就是,一個或一群學生,欺負其他學生?這種事情,一點也不新鮮。每個上過學的人,可能自己都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或者曾從同學或老師的口中聽說過這樣的人或事。沒錯,「霸凌」雖是個外來詞,但霸凌本身,卻不是什麼外來的事件,而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只要是學校,就可能會發生校園霸凌,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
  • 霸凌現象嚴重的日本,最近推出了一款校園霸凌保險...
    ,多出高達9萬多。 雖然目前我們不知道,校園霸凌案件增加了是因為霸凌者變多還是因為更多學生鼓起勇氣去發聲。但是毫無疑問,校園霸凌在日本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因此這款保險可能會是他們會選擇對待校園霸凌的方式。 根據日本教育部在過去10年間的研究報告,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受到過校園欺凌。在油管上,曾經有一個和日本校園霸凌有關的採訪視頻,裡面人們講述的經歷看著觸目驚心。
  • 臺校園霸凌現象泛濫 「肢體霸凌」通常最殘暴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現今校園霸凌行為非常常見。臺灣兒福聯盟表示,臺灣部分根據統計,大約有6成左右的小學學童曾經被霸凌,其中約有一成的孩子是經常、甚至每天都會被同學欺負。另外兒福聯盟也曾於1年多前針對臺灣校園進行調查,發現全臺灣至少有2萬個「校園小霸王」經常會對同學「肢體霸凌」,平均每班至少有2位霸凌者會嘲笑或欺負同學。可怕的是,這些霸凌者中約有35%是過去曾有被霸凌經驗而造成的「反擊型霸凌」,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正在臺灣校園不斷上演,也顯示校園霸凌預防的重要性。
  • 美"科倫拜校園事件", 令美國成世界上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最好國家!他們是怎樣做到?(附紀錄片)
    2002年,美國特勤局和教育部的共同調查表明,在之前25年間的37起校園槍擊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擊者之前曾遭遇霸凌,被羞辱乃至受傷。 另一面,雖然科倫拜校園事件中,是被霸凌的學生忍無可忍走上殺人之路,實際上,和我們的常識相符,霸凌別人的學生,犯罪率更高。霸凌的學生更愛攜帶槍枝到校、吸毒,參與搶劫、鬥毆、偷竊等活動。據調查,到24歲時,霸凌的男學生中有六成被定過罪(沒有霸凌也沒有被霸凌的男學生比例是23%)。
  • 代表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你怎麼看?
    近年來,關於「校園霸凌」、「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等方面的報導層出不窮。校園本應該是輸出知識,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地方,但隨著「校園霸凌」案件數量越來越多,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成了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
  • 關注校園霸凌後兒童心理問題
    欺凌弱小是我們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種現象,校園則是霸凌的重災區,在世界的各大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霸凌事件,大約有28%的兒童偶爾被霸凌,15%的兒童經常被霸凌。學生欺凌事件2007年廣東開平一個初二女生得罪了校園內拜把子七姐妹,被擄到一家賓館,七姐妹找來四個未成年少男輪姦毆打了這個女生,並將過程傳到網絡。
  • 為什麼校園霸凌現象在日本如此常見?
    說到校園霸凌,我就會想起電影《告白》裡的主角認為自己女兒被班上兩位學生霸凌至死,隨後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復仇的故事。其實,現實比電影恐怖得多。據日本教育部門調查,日本校園一年會發生近40餘萬起校園欺凌事件,很多青少年會為了逃避校園欺凌,而選擇在9月1號這個開學的日子自殺。
  • 為什麼校園霸凌現象在日本如此常見?
    說到校園霸凌,我就會想起電影《告白》裡的主角認為自己女兒被班上兩位學生霸凌至死,隨後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復仇的故事。據日本教育部門調查,日本校園一年會發生近40餘萬起校園欺凌事件,很多青少年會為了逃避校園欺凌,而選擇在9月1號這個開學的日子自殺。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有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霸凌,其中將近30%的學生最終選擇沉默。 校園霸凌對被霸凌者的傷害無疑是十分嚴重的,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如被抓頭髮、被打出血、被拉扯衣物等。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我們無法從根源抵制校園霸凌的出現,但我們可以讓遭受霸凌的孩子採取一些預防與應對措施,讓霸凌現象儘可能降到最低,同時也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法制教育的通力合作——1. 多交益友,上下學時結伴而行,不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也不能隨便與「問題」學生交往。
  • 網絡霸凌現狀:女性參與者和受害者都會對校園學習生活失去信心
    Gardner近日,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針對日益嚴重的網絡霸凌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網絡霸凌是一種語言暴力現象,對青少年尤其是對女生的負面影響很大,會引發女生對校園生活的消極思想。心理學家指出,年齡在11-15歲的女生,無論是網絡霸凌的實施者還是受害者都會受到來自其他同學的強烈排斥。研究人員發現,這樣一來就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即她們就會意識到校園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有多大。
  • 向全世界的校園霸凌,說NO!
    首日票房破2億,豆瓣評分8.6,貓眼評分9.7。數據給出了最直觀的市場反應。 而關於影片本身,媒體也給出了較為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 《少年的你》直面問題,真實又大膽,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和校園霸凌場景令人揪心,觀眾看完都久久不能平靜。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報告顯示,2020年「兒童侵害問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95%,「校園霸凌」位居兒童侵害問題搜索第一位,並在9月1日開學後熱度激增81%。 言語攻擊、推搡、毆打是校園內不為人知又屢屢發生的事情。看似平靜的校園裡,校園霸凌的種子在悄悄生長。
  • 警惕那些沒有成為「新聞」的「校園霸凌」
    挪威學者Dan Olweus 則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國內校園霸凌現象的特點是:欺凌的邊界不明確,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卻可能被師長、旁觀者認為只是玩笑和打鬧,另一方面是絕大多人出於各種考慮不願正視欺凌現象。這使得受害者求助無門,甚至受到雙重傷害。
  • 廣東發生校園霸凌,一紋身少女遭5名女生掌摑,警方通報來了
    其實在校園中還存在著校園霸凌的現象,甚至有不少的家長應該親身經歷過,只是在長大了之後,就淡忘了這些事情。不管是在哪裡的學校當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種現象。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之前就發生了一件校園霸凌事件,一名15歲的學生被多人圍打,最終受害者反擊,造成了嚴重的傷亡。當時這件事情鬧得非常的打, 引得大家紛紛關注,說是血的教訓一點都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