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罰學生抄作業的理由總是層出不窮,上課走神要被罰,學業不及格要被罰,學生被罰抄課文,被罰抄錯題,被罰抄公式……許多孩子在這樣的罰寫壓力下經常熬夜,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深圳大朗鎮某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秋遊,本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但誰知,不去秋遊的會被留到教室抄寫10篇課文。家長得知情況後向學校詢問,得到的回覆卻是「這只是給沒有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布置的作業」。抄寫課文已經被當作「日常作業」。
湖南的劉先生加班到凌晨1點回家後發現兒子的臥室燈竟然還亮著,進去後發現他竟然還在寫作業。詢問後得知,原來是今天的考試成績公布了,兒子的分數排在班級第15名,他現在在抄試卷中做錯的題,老師要求每一道錯題都要抄8遍。孩子才四年級,平時就非常用功,每天都要寫作業到很晚才睡,碰上罰抄作業直接熬夜到一兩點了,劉先生看著兒子疲憊的面容很是心疼。難道只有重複抄寫錯題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嗎?
更有甚者,學生被老師罰抄500遍作業,襄陽市一學生家長李女士自述,自家五年級的孩子因聽寫沒寫對,被罰抄上百遍,班裡聽寫成績最差的同學甚至被罰抄了500遍之多。家長與老師溝通後得到的回應是「這樣孩子才能學好」。
這樣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罰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容易變得焦慮、自卑。
老師當眾公布罰抄作業會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容易自我否定,久而久之會越來越不自信。寫作業寫到很晚容易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影響心理健康。
罰抄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易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
熬夜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對學生的思維、記憶力以及皮膚、視力、腸胃、心腦血管都有不好的影響。青少年時期的視力保護尤為重要,學生也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以使自己的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
罰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大家學生時期應該都有過熬夜後第二天上課的經歷,就是非常困,聽老師講兩句就要睡著了。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罰抄作業。勢必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渾渾噩噩之時抄的作業不但無法加深記憶,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效率,熬夜的同學第二天上午基本都緩不過來,如此陷入惡循環……
老師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效果很明顯是差的。作為老師,應合理布置作業,對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轉變教學方式,要了解和理解差生,引導學生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和信心,找到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懲罰。
2019年教育部印發「中學生減負三十條」,該《通知》提出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摒棄機械性、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該通知旨在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並鼓勵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但是,這樣的減負措施顯然未被全面貫徹落實,現在老師讓學生罰抄的情況仍有發生,學校應加強對這方面的管控,指定懲罰措施規範教師行為,不要讓這個通知成為空中樓閣。把握好「育人」和「高分」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