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存在虛假包裹,在業內一直是公開的秘密。不少店鋪為了信譽、刷銷量,會通過空包流量使自己的店鋪排名靠前,也就是俗稱的刷單,在沒有真實商品交易的情況下,完成網購的流程。
空包,顧名思義,就是空的包裹。空包單號其實是沒有實物包裹的一個快遞單號。買家查詢時可以查到真實的物流信息,包括完整的攬收、運輸、派件、籤收等流程,但卻無法收貨,因為那是別人的快遞單號。
正是因為空包不實際發貨、卻又能在網絡上查到物流信息的這種特性,除了網店用來刷單外,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些空包單號,用來實施詐騙,甚至淪為境外賭博平臺的洗錢工具。
據央視曝光,今年6月,江蘇無錫警方破獲一起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2名嫌疑人在兩年時間內賣了6億多條快遞單號。其中一位主犯的累計資產已達千萬。
據受害者林先生表示,去年曾花5000元在某小程序上購買了一部iPhone XS,下單三天後,快遞顯示已籤收,但自己並沒有收到快遞。
林先生稱,在自己網購的平臺上,是可以看見快遞的確有在流動的,到了哪裡都能看得見,商家提供的快遞單號也一樣能查到。
在多次聯繫商家無果後,林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除了林先生,包括在廣東、雲南等地,還有十餘名被害人在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時,也遇到了空包的情況。
這個細節引發了警方的注意,在這十幾起案件中,被害人收到的快遞單號並不重複,也不是同一家快遞公司,並且每一個涉案的快遞單號在對應快遞公司官網上都能查詢到。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這並非一起偶然事件,背後一定有團夥專門來運營這類快遞單號。警方還判斷,可能在網際網路上就有相關的售賣空包單號的這種網站。
基於這個線索,警方果然找出了2700多家空包網站,不得不說數量之大。而在這些網站中,銷量好的一天可以賣出幾十萬條,甚至上百萬條。
而大量空包單號都指向了廣東王某和廣西張某,也就是兩個犯罪團夥的主要嫌疑人。
並且這兩個團夥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既有網站的組織者,也有分站的代理,技術支撐,還有網站的推廣,後臺的客服等。
主犯王某稱,他每賣掉一條空包可以賺到3到5分錢,1秒便有一百多單,每天可以賣掉幾十萬條空包單。
那麼如此之多的快遞單號都被用來幹什麼了呢?
據悉,大部分的快遞單號都被店家用來刷單,以此提高信譽;而還有部分的流向則牽扯出更加令人震驚的黑幕。
有一部分店鋪並不是為了銷量來刷單,它刷單的目的在於為跨境網絡賭博公司構架資金通道。網絡賭博公司利用空包單號完成虛假髮貨,在店鋪上生成虛假交易,將相應的資金偽裝成電商平臺消費,來為跨境賭博公司充值。
在這個過程中,空包單號成為最關鍵的一環。因為如果「商家」不發貨的話,這個電商平臺不會承認這筆交易有效,這個錢也到不了店鋪裡面,最終自然到不了賭博平臺的帳戶上。
最可怕的是,這些空包單號都是出自正規的快遞公司。
顯然,在這背後,一些快遞公司參與了售賣空包的行為。經查發現,為快遞公司「內鬼」導出了相關的快遞單號來進行販賣。當然,涉及此案的9家快遞公司早已被約談。
這起案件也暴露出了一些電商平臺存在管理漏洞。平臺方和一些相關的行業在監管上還是得進一步加強,定時審查平臺內註冊異常、交易異常的虛假店鋪,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相關規定規範來堵住這方面的漏洞。
看到這裡,相信小夥伴也明白了,「空包」也意味著個人信息的洩露,如果接到自稱是快遞公司丟失包裹賠償的電話,一定要格外謹慎,尤其在對方提及「轉帳」「借貸」「匯款」等字眼時,大多數是詐騙,發現被騙後第一時間報警求助,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而網購一定要在有擔保的正規平臺,選擇正規的商家。
(編輯:崔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