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你的眼——分子料理過程全揭秘

2020-12-22 天極網資訊

果殼聯手中國科協在果殼廚房舉辦了「視」吃分子料理的活動,現場反響熱烈。

懸浮託盤

在活動正式開始前,大家的目光就齊刷刷地被懸浮在空中的託盤吸引住了。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道具。利用磁懸浮的原理,讓一塊可以承重1kg的磁鐵懸浮在一個電磁場上方,然後在磁鐵上呈現各種炫酷的菜式。顯得更加炫酷。

開場,液氮爆米花

液氮,以零下196度的溫度,成為了分子料理的寵兒。那麼,液氮爆米花是如何做的呢?其實,爆米花都是提前爆好的(等等,先別著急說騙人)用液氮處理過的爆米花,口感更佳。這是因為,液氮的低溫使得爆米花表面的水分迅速升華,從而令爆米花更加鬆脆。而且,更好玩的是,由於爆米花溫度低,所以吃到嘴裡的時候,可以像吞雲吐霧那樣突出霧化的水汽。

低溫慢煮蛋

低溫慢煮技術是現在分子料理非常推崇的一個技術,也是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分子料理技術。利用低溫,讓特定的蛋白質變性,而不破壞其他的成分。

只要能控制水溫,每個人都可以在家中做出低溫慢煮蛋。這樣處理出來的雞蛋,蛋白有果凍一樣的質感,而蛋黃卻又如松花蛋黃那樣粘牙,口感非常贊。

從下面這個圖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溫度,甚至是0.1攝氏度,都會對雞蛋的形態造成影響。因為,雞蛋的卵黃蛋白和卵清蛋白凝固的溫度不一樣,所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掌握不同的溫度,就可以輕鬆得到你心目中的「完美雞蛋」。

另外補充一句,吃這個煮蛋的正確姿勢是像喝酒似的一口乾進去哦~

鵝肝果醬棒棒糖,鵝肝蒲公英棒棒糖

把鵝肝醬做成圓球形,插在棒棒糖棍上,然後,浸入液氮,讓棒棒糖表面迅速降溫,然後立刻插入果醬液體中,果醬就會在棒棒糖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包裹。用酸酸的果醬,來解鵝肝的油膩,味道不錯。

在鵝肝醬棒棒糖上纏上小時候最喜歡的街邊的棉花糖機製造的棉花糖,就能做成蒲公英一樣漂亮的鵝肝棒棒糖哦。

果味魚籽醬,魚籽醬酸奶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用好喝的果汁,做成魚籽醬的形態,不管是配酸奶還是配什麼,感覺都會不錯呢。

其實,可以實現的哦!用海藻酸鈉和氯化鈣,就可以做出你喜歡的幾乎任何液體的魚籽醬呢。

最有意思的是,這個技術和之前盛傳的製造假雞蛋技術是一樣的_(:з)∠)_,看看,這年頭,造假的都用上分子料理技術了。

煙燻低溫慢煮三文魚

利用分子料理的煙燻設備,結合低溫慢煮的醃製三文魚,可以再10分鐘之內,吃到煙燻味道的三文魚!是不是很震驚!(PS:旁邊綠綠的那貨是菠菜蛋糕

你以為這是雞蛋?其實是芒果慕斯

利用開殼器,打開蛋殼,倒出生雞蛋,然後灌入檸檬酸奶慕斯,再利用小勺挖出蛋黃的位置,灌入芒果慕斯,冷卻,完成。

你以為這是蠟燭?其實還是芒果慕斯

用白巧克力做出管狀,然後填入芒果慕斯,做成蠟燭,不能更像!還可以真的在上面點火哦!

舌尖上的黑土

剛看到時,你是不是覺得這就是多肉植物的培養土!沒錯,很多人都這麼覺得,但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鼓起勇氣嘗了一口,結果就這樣被它徵服!(此處應有配樂)墨魚汁,麵包碎,大蒜粉的三重融合像吃到了蒜香味兒的麵包一樣~(得意臉)另外,那個黑黑的像石頭一樣的傢伙,真身是土豆

這盆黑土憑藉其獨特的外觀以及反差極大的味覺成功成為了此次視吃活動上的一匹黑馬!活動結束後大家紛紛拿出紙袋將其打包帶走!最後居然一點兒也沒留下!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對分子料理充滿了好奇?對於沒有參加這次活動感到深深的惋惜?沒有關係!只要關注科技點亮生活官方公眾帳號,就有機會獲得參加下次活動的機會哦!

本文版權屬於科普中國(kepuchina.org)與果殼網(guokr.com)共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分子料理」,你知道嗎?
    說白了,作為食客,你可以享受到外型嶄新的食物(綠色的魚子醬)、口感(充滿黃瓜的清香),而這些食物呢,又是用創新的、科學的方法製作出來的(正向球化)。        其次,他們提倡用科學的思維理解烹飪過程。比如為什麼 65 度的時候蛋白會凝固、而蛋黃仍舊是液體?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
  • 分子料理很神秘?其實你小時候就體驗過
    國慶黃金周,不少西餐廳推出特殊料理來吸引顧客,其中就有分子料理。哈密瓜味的魚子醬、62°低溫牛肉、櫻桃鵝肝……聽到這些名詞,你可能雲裡霧裡,不禁好奇,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分子料理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種新廚藝概念,主要指運用化學物理變化,將食物的分子進行重組,變成新的食物。比如水果可以做成魚子醬、蛋黃,冰激凌會冒著仙氣,熟雞蛋可以用吸管吸。分子料理「眼見未必為實」,不入口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分子料理的做法有講究,加工方法各有不同。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什麼是:分子料理 【上】
    你未必認同他、但一定繞不開他:Ferran Adrià ;圖右是他在巴塞隆納和紐約分別展出過的「創意筆記」,記錄了他思考的過程。他的著作《食物與廚藝》(相信你可能見過)是向普羅大眾傳播分子料理的最通俗讀物,他本人多年來更是充當了分子美食學的——如果不能稱作布道者,至少也是觀察者和詮釋者。
  • 他用分子料理,讓美食變得詩情畫意
    鮮味達人——周會濤 高級廚師,喜歡看書、聽音樂, 作為分子料理的「高級玩家」, 他擅長在視覺和味覺上花式造「鮮」!
  • 《巧手神探》大師揭秘分子料理製作訣竅
    4月20日,首期節目中憑藉著綠色的番茄雞蛋湯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的「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老師接受了百家媒體微信群訪。採訪中他講述分子料理研究十餘載的經歷,大談與「臥底」Angelababy楊穎的合作感受,還對分子料理進行了趣味科普。
  • 法國藍帶金牌女廚帶你揭秘,傳說中的「分子料理」!
    賞溫暖杯墊,讓你喝的每一口都暖到心窩裡!然而21世紀,最重要的是科技 | 高效 | 顏值那麼分子料理絕對是這三個名詞的代言人所食非所見的玩味就像是突如其來的劇情反轉「將食物的味覺以分子為單位進行處理和呈現,打破食材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你所吃的並非你所見的。」這就是分子料理的科學原理。
  • 欺騙你的視覺 分子料理:所吃非所見
    吹彈可破的薄皮裹著芒果汁化妝成這顆可愛的蛋黃,分子料理便是這樣,將食物易容,用另外一種食物的姿態呈現在你的面前,欺騙了你的眼睛卻不能欺瞞你的味覺。這真的是肉嗎?當然分子料理也不全是打破原有形狀,針對比如肉類,它所講求的「分子」那部分就更偏向於烹飪時的溫度掌控,將食物加熱到52到54攝氏度的溫度,在真空包裝的環境下,肉類能烹飪熟而保持肉色的鮮嫩。
  • 今天帶你吃三秦套餐哦~ 奇妙的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的理論就是研究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在充分掌握之後再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就在這裡有家據稱是西安首家私房分子料理的餐廳,Virgo西餐分子料理,其中主打我們關中三秦套餐,就是老西安人常吃的冰峰、肉夾饃和涼皮!但是在著具有奇妙巫術的分子料理大廚手上,這些平凡而又熟悉的美食不斷的變化著原本的相貌大家是不是也想知道到底是如何變幻的呢?
  • 看似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其實就是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
    圖片來自網絡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是不是只能在高級餐廳裡大快朵頤?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而分子料理則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高科技的烹飪方式,通俗地說,就是運用科學技術,加上精確計量手段,通過化學物理方法,製造出最奇妙的食物的過程。
  • 一分鐘讀懂分子料理
    Nicholas Kurti 與傳統的料理不同 分子料理 是運用化學(物理或化學)理論於煮食之上 打破食材原貌 重新搭配和塑形 你所吃的並非你所見的 這就是分子料理的科學原理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然而在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各種西餐之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那麼這個中秋不妨試試光聽名字就很「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吧。  先別急著流口水,科技日報記者採訪到了法國美食總統獎獲得者、餐飲業國家級評委、「中國分子廚藝教父」郭紅曉,帶你提前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然而在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各種西餐之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那麼這個中秋不妨試試光聽名字就很「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吧。先別急著流口水,科技日報記者採訪到了法國美食總統獎獲得者、餐飲業國家級評委、「中國分子廚藝教父」郭紅曉,帶你提前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 WIKI 分子料理的十八般武藝
    咳咳,那麼今天就來查查「分子料理」這位仁兄的戶口本。什麼是分子料理「分子料理」說穿了其實就是運用化學(或物理)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有點蒙圈?言簡意賅的說,打開冰箱,裡面的豆腐,皮蛋都屬於「分子料理」。哈哈,沒錯,還有小時候熱愛的棉花糖,和傳統的薑汁撞奶都可以叫「分子料理」呢。
  • 分子料理冷知識
    分子料理的發展前景    國內的廚師有的朋友只是剛剛開始接觸到分子烹飪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其實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原標題: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 其實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小夥伴們心心念念的中秋佳節就要到了,這一中華傳統節日,除了闔家團聚、品茶賞月之外,剩下的重頭戲就是大快朵頤了。
  • 什麼是分子料理,你真的知道嗎?
    首先,分子料理雖然在國內貌似不多見,但是它絕對離我們不是很遠,跳跳糖就是分子料理的一類,而且現在在西方的甜點界非常火
  • 分子料理探秘
    上周末回廣州,趕上一場分子料理課程。從前菜、主菜到甜品,一道道現場做,或者動手,或者觀摩,一邊做一邊吃,自然比坐在那裡等人端好上桌有趣得多。膠囊、液氮、低溫、泡沫——分子料理的四大必殺技,居然一次過體驗了個遍。
  • 七夕話科學:你給TA準備的分子料理還有這樣的科學原理
    離七夕僅剩不到一周的時間,沒準備好禮物的你該怎麼辦?俗話說,抓住男(女)人的心,要抓住男(女)人的胃。今年七夕,讓我們換個花樣,做幾道「所吃並非所見,所嘗並非所想」的分子料理,讓你的TA刮目相看。 分子料理——食物科學與烹飪藝術的完美結合「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科學研究,注重探索食物在烹飪過程中化學及物理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