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南京有5個「岔路口」,讓人有點暈嗎?要知道,江蘇的重複地名也不少,全省至少有三個周莊、兩個茅山和N條中山路,另外,還有南京人熟悉的「大小丹陽」。現代快報記者就為你梳理一下這些重複地名,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見習記者 楊菲菲 現代快報記者 趙丹丹
江蘇至少有三個周莊
說到周莊,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蘇州崑山的江南小鎮周莊,被譽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沈萬三故居、雙橋等景點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據說,周莊始建於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裡。
不過,你有所不知,江蘇的周莊還不止這一個,江陰、興化也有。江陰的周莊鎮,地處太湖平原,在江陰市東郊。雖比不上蘇州周莊的名氣,但也是歷史悠久,鍾靈毓秀。據傳,2450多年前,孔子七十二賢徒之一的言偃來到周莊,見到這裡的人們漁獵耕織,一派祥和,「倉稟實而知禮節」,決定在此定居施教,將黃河文明傳入周莊。現在,江陰周莊經濟實力也是槓槓的,全國鄉鎮綜合實力百強榜上排前面。
興化市的周莊鎮,實力也不容小覷。它是興化市的南大門,是泰州市重點中心鎮和興化市南部地區工貿重鎮。交通上更是四通八達,地處泰州和興化的中端,位於啟揚高速北側10公裡,西傍省三級航道滷汀河,擁有千噸級船隻泊位,距離泰州火車站10公裡,行車20分鐘可抵達揚州泰州機場。
江蘇地名專家薛光說,他們沒具體統計過江蘇到底有多少個周莊,但比較出名的就這三個,估計細細統計還不止。
薛光說,其實叫周莊這名也不奇怪,因為過去的自然村,一般是一個姓氏的人群居住,人口繁衍,人越來越多,地名就會以該姓氏來命名。像是叫張莊、劉莊、李莊的更多。
解讀
江北江南都有茅山
提到茅山,你可能比較了解的是著名道教聖地茅山,它位於句容市與常州市金壇交界處,南北約長10公裡。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時代人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今茅山玉晨村)。
而在興化市還有個茅山,茅山古鎮據說有2000多年歷史了。如今這個鎮地處興化、東臺、姜堰三市交匯中心。這裡還留下了景德禪寺、三茅道觀等歷史遺蹟。
此外,還有茅山會船、茅山廟會等民俗活動,《茅山號子》也被廣為傳唱。
解讀
為何江南江北都有茅山?有一種說法是,西漢景帝時期,鹹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先到北茅山修道,也就是現在的興化茅山,後又到長江以南的句容修道,所以句容的茅山又叫南茅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而主要的考證是清代乾隆年間,以考證考據而聞名天下的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過茅山碑記》中說: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
薛光說,這是一種說法,但在古代,很多山都叫茅山,因為,只要山上長茅草,村民們就約定俗成如此稱呼了。過去紫金山上還有大茅峰、小茅峰。
江蘇至少6市有中山路
南京有3條
其實重名的遠不止這些,丹陽在江蘇就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南京江寧的小丹陽,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眼鏡之城鎮江丹陽了。
當然,全省重名最多的可能還要算路名,比如中山路、解放路、人民路、上海路等。
快報記者查了下南京地圖,除了主城區的中山路,雨花臺區和溧水區也各有一條中山路。江蘇省其他市也有中山路,無錫、南通、蘇州、鎮江、徐州等地都有,連雲港還有中山東路、中山中路。
事實上,全國各地對中山路都情有獨鍾,北京、天津、湖北、遼寧、山東、福建等十幾個省市都有中山路。山東青島的中山路是當地的一張名片,長約1500米。
除了中山路,存在感很強的還有「人民路」「解放路」。有網友說,「我小時候住在人民路,上了大學還是人民路,看著是一條路,事實上我早去了外地上學。」在谷歌地圖上搜索發現,全國至少有10個省市有解放路、12個省市有人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