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怎麼就出圈了?

2020-12-17 騰訊網

熱詞跟風一瞬間,「內卷」刷遍朋友圈。晦澀的社會學專用名詞,怎麼就能破壁出圈?

站在網絡衝浪最前沿的朋友們早就「運用自如」,人人皆可卷,萬物皆可卷。

乘車有內卷

戀愛有內卷

工作有內卷

就連幼兒園也有內卷

雖然我們在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識別出內卷,但它最開始提出是用來研究農業的。"內捲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根據他的定義,「內捲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他要解釋的是為什麼農耕社會長期沒有大的突破。

內卷一詞在中國被廣泛關注,則是因為黃宗智教授的兩本著作——《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在這兩本書中,黃宗智教授將「內捲化」的概念進一步拓展,並且用「內卷型增長」來描述一種沒有發展的增長。

人類學家項飆談內卷時提出,人類學中內卷是解釋為什麼這個社會運行沒有出現一個大的突破,沒有從一個量的積累變成一個質的突破。而如今我們講的內卷是相反的,是指競爭的白熱化。

面對內捲化最近意外走紅,黃宗智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近年來在社會其他領域出現的「內捲化」現象。例如,在競爭日益激烈、機會卻不斷遞減的教育領域中,應試教育「軍備競賽」愈演愈烈;在管轄範圍不斷擴大而治理資源有限的國家治理領域,出現了「官僚主義」現象。

此時,內卷更多的被用來指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了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通過拼盡全力獲取少量的競爭優勢,擠佔他人的生存空間,造成精神內耗和浪費,而且這些內耗多為不必要、不理性、無意義的。

似乎還是看不明白,沒關係,就「怎樣通俗易懂地解釋內卷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知乎上有高贊回答舉了這樣幾個例子:

看電影,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一個人先站起來看了,被他擋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來,最後大家都不得不站起來看電影,只有第一排的人坐著。

玩遊戲,為了更好地娛樂,一個人先充錢吊打別人去了,被他虐的人不得不也充錢,最後所有的人要麼使勁充錢要麼被吊打,只有管理員不用充錢還能吊打所有人。

搶火車票,一個人先用搶票軟體,逼得其他人也用搶票軟體,因為票沒有變多,最後大家都回到了起跑線,但是開發搶票軟體的賺了。

在一個班級中,如果其中一個學生去上輔導班,其他人為了不落後,不得不跟著去上輔導班,最後全班學生的分數都越來越高,但是,名牌大學的名額是不變的,導致錄取分數線也上漲了。

在一家公司裡,原本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如果有人上班時間摸魚,把工作留到下班之後做,營造一種「我最努力」的假象,並因此獲得管理層的欣賞,按時上下班的人就會擔心自己顯得「工作不飽和」,於是,所有人都「自願」留下來加班,而收入並沒有變化。

這樣一來,內卷作為我們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親身感受到的社會現象,引發廣泛共鳴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 「內卷」一詞出圈 年輕人為何會有內卷情緒?
    年輕人為何會有內卷情緒最近,也許沒有哪個學術用語比「內卷」更加出圈了。「內捲化」(involution)現象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在其著作《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中提出。吉爾茨發現,農民在人口壓力下會不斷增加水稻種植的勞動投入,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進行不計效率的生產,勞動趨於內卷,從而形成「沒有發展的增長」。
  • 「內卷」走紅,你的職場有沒有遭遇「內卷」?
    內卷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經演變如今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形象地說,就是在某些特殊局面中,儘管每個局內人都很努力爭取自身利益,但越努力卻帶來了越多無謂的損耗,整體利益並沒有相應提升。該用法在職場中比較火,很多青年人用內捲來指代激烈、過度的內部競爭。內卷的流行也讓人們再次思考「勤能補拙」的勤奮文化,是否也應量力而行。
  • 《解神者》「紙片人內卷」上熱搜,紙片人怎麼也內捲起來了?
    今天,「紙片人內卷」這個熱搜赫然掛在熱搜榜上,這個話題說實話讓小編覺得有點懵,最近聽「內卷」這個詞聽得挺多的,但是「紙片人內卷」,這個話題還是挺新鮮的,成功引起了小編的好奇。點進去看原來是《解神者》為了新神格上線做的一波宣傳,連知名博主@梗百科bot也出來湊了一波熱鬧,「內卷已經出現在二次紙片人中了,這個身材好長相好、會機械會製造,能大家能當工程師挖土的白虎監兵」,你還別說,有這樣的紙片人存在,確實內卷。
  • 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梗內涵出處含義來源用法介紹
    內卷是什麼意思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後,其中一個詞「內卷」很多朋友表示不認識,不知道「內卷」表示什麼?有什麼含義?為什麼成為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下面小編帶來了網絡用詞內卷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 「內捲化」效應的理解與破解
    ,它有著自身固定的使用「圈子」,但現在卻意外「出圈」了,並取得了廣泛的溢出效應。「內捲化」概念的「出圈」  「內捲化」概念原初是用來分析農業社會的「內卷」,但現在卻被用在了各行各業,而且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共識,如教育行業、醫療行業等。
  • 意思意思丨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內捲化的通俗解釋,網絡用語熱詞內卷梗出處來源是哪裡?
    「內卷」這個詞火了,內捲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內卷很多人並不理解,如今這個詞在各行各業中被提及,那麼,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大學生也「內卷」了?
    大學生也「內卷」了?該概念在年輕人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發廣泛網絡討論。「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那麼,今天的年輕人是否能突破自我,擺脫「內卷」的束縛?公眾關注「內卷」,歸根結底還是和當下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有關。身處象牙塔的年輕人,對此有著更深的感受。
  • 【雙語彙】Involution/內卷
    Involution在英語中並不是一個新詞,但今年因為對應上了一個漢語熱詞——「內卷」——而「火出圈」。這一描述並不誇張。截至今年以前,如果不是學術圈內人士,幾乎沒有可能聽說過「內卷」。韋氏詞典顯示,即使involution相對常見的釋義,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enfolding or entangling(糾纏不清,錯綜複雜),看起來和我們所說的「內卷」也沒有直接關係。讓我們無法自拔的「內卷」,更像是被迫捲入無休止的、你死我活的競爭(get involved in a rat race)。
  • 大學生的「內卷」:競爭還是內耗
    最近,「內卷」這個詞火了。  「內卷」的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然而,最近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隨著高校進入嚴字當頭的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內卷」入選流行語:如何讀懂被捲起的網絡社會心態?
    而現在,「內卷」則意味著「白熱化的競爭」,人們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盡全力,以使自己在社會上獲取少量競爭優勢,擠佔他人的生存空間,同時造成精神內耗和浪費。「內卷」的使用場景至今仍在不斷擴大,甚至於網民紛紛感慨「萬物皆可內卷」。那麼,「內卷」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有哪些事件和哪些群體受到關注?「內卷」背後又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心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內卷」?
  • 內卷2020
    毫無疑問,沒有哪個詞能像「內卷」一樣,從人類學裡火出圈,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頻繁出沒於整個2020年社會熱點事件的討論中,誰都可以脫口而出一句:卷!卷這個詞很形象,讓人想到許多小白鼠們在跑盤上不停奮力奔跑,即使有許多白鼠體力耗盡,想讓自己停下來,但只要跑盤裡有一隻小白鼠還在跑,那麼轉盤本身不會停下來,看著小白鼠在卷盤裡不死不休,是不是讓打工人心有戚戚呢?
  • 借著「內卷」,網友究竟想表達什麼?
    這種包羅萬象的魔力,是學術名詞「內卷」出圈的原因,如今它的無處不在,卻引起了一些人的厭倦甚至反感。但即便存在被濫用的嫌疑,這個熱詞仍有被關注的價值。如人類學家項飆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所說,「用詞是個社會現象」,「內卷這個詞還是很直觀的,它顯然反映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借著「內卷」,人們表達了什麼?
  • 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12-07 19:0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咬文嚼字今天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內卷就是其中一個,是不是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非常好奇這是什麼意思,那麼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內卷是什麼意思 一、意思 又稱內捲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 本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
  • 「誤讀」與「出圈」:「內捲化」如何從學術界走向大眾社會?
    黃宗智將農業內捲化定義為沒有發展的增長。(資料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內捲化,是2020年當之無愧的熱詞。無論是各種學術論文還是各種傳播媒介,「內捲化」一詞都被頻繁使用,涉及各個領域。在此之前,「內捲化」這一概念已經在學術界被各個學科使用。2020年,它成功出圈,為普羅大眾所熟悉和運用。最早將這一概念傳入中國的,是海外華人學者黃宗智。
  • 「內卷」是什麼梗?怎麼突然火了?
    「內捲化」是近幾年來中文網絡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一般用於形容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了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 內卷,英文叫involution,與之對應的是evolution,即演化。直觀地說,內卷就是「向內演化」。更寬泛一點說,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都可稱為內卷。
  • 「內卷」給IDC網際網路行業帶來的影響
    常常看到IDC圈裡的企業大佬們抱怨:看著公司員工們都在拼命加班,卻絲毫不見成效,怎麼回事? 在眼下這個以「拼多多」為首的敏感時期,「996」儼然成為了一個令人喑聲的話題。
  • 只有內卷的企業,沒有內卷的市場
    「內捲化」似乎一語道破了為什麼中國發達成熟的農業經濟沒有孕育出工業革命。而在歐洲的低地國家和英國,農業社會卻突破了內捲化,創造了工業革命的奇蹟。「內捲化」描述的是一種表現出積極進取狀態的「停滯」,這是各行各業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愛上這個詞彙的原因。和「停滯」「衰落」「蕭條」所散發出的懈怠、灰心和慘澹相比,「內卷」的畫面不算難看,甚至依然展現出一種虛假的生機勃勃。
  • 「雙語彙」Involution/內卷
    Involution在英語中並不是一個新詞,但今年因為對應上了一個漢語熱詞——「內卷」——而「火出圈」。這一描述並不誇張。截至今年以前,如果不是學術圈內人士,幾乎沒有可能聽說過「內卷」。韋氏詞典顯示,即使involution相對常見的釋義,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enfolding or entangling(糾纏不清,錯綜複雜),看起來和我們所說的「內卷」也沒有直接關係。讓我們無法自拔的「內卷」,更像是被迫捲入無休止的、你死我活的競爭(get involved in a rat race)。
  • 內卷
    萬物皆內卷,這兩年突然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