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視手機這類電子產品,仿佛成了危害孩子的洪水猛獸,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不過前提是: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遠遠超出合理接觸的時間。
其實很大程度上我們不該怪孩子,一來孩子自控力弱,本身就容易被豐富的電子產品吸引;二來現在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學齡前對電子產品不太管控,甚至還會藉助手機電視來讓孩子保持安靜,也好讓自己偷個懶。
很多家長會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們也知道長時間看電視對孩子視力不好,還有可能會讓他們沉迷網絡,不過等上學了我們就會嚴格控制的,到時候一定以學習為先!
這麼想的家長,你們把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帶來的危害,看得太輕了!
① 讓孩子的想像力受到巨大影響
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看電視的孩子與不經常看電視的孩子相比,想像力方面可能會存在巨大的差異。
研究人員將招募來的孩子分為兩組:一組給他們看白雪公主的故事書,另一組則觀看白雪公主的動畫片。然後讓他們複述自己心中白雪公主的模樣。
兩組孩子的表現差異巨大:
讀故事書的孩子們印象中的白雪公主形象差距十分大,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白雪公主的形象,天馬行空的想像讓白雪公主的形象更加精彩立體。
而看動畫片的孩子描述自己心中的白雪公主 ,卻幾乎都是清一色的一個模樣。
故事對孩子的作用本來是引導,激發想像力,不是讓孩子完全模仿,固定思維。
看電視雖然能很清晰地呈現故事,最大化的直觀描述細節,但這對孩子的想像力發育幾乎是反向影響,大大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② 對兒童創造力造成傷害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皮特·溫特斯坦及羅伯特·J·瓊維斯也展示了電視對兒童創造力的傷害,他們對三組5歲兒童做了「畫小人」測試。
第一排小人是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超過1小時的孩子畫的。
第二排小人是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孩子畫的。
第三排,是那些看電視時間和內容不受限制的孩子畫的。
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不怎麼看電視的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還有動手能力都是最好的。
而看電視完全不受限制的孩子,已經不是創造力好不好的問題,甚至是邏輯思維已經出現混亂現象。
③ 嚴重影響大腦的全面發育
日本東北大學的神經科研究小組在2013年發表了「針對5~18歲青少年每天看電視的時長」的研究結果:兒童的語言智商,隨著他們看電視時間的增加,成比例地下降。
西雅圖兒童研究所的兒童行為科學家Dimitri Christakis曾經研究過沉迷於計算機和手機的兒童的大腦以及普通兒童的大腦,它開始像樹根一樣萎縮,並且成癮時間越長,情況更嚴重。
兒童時期的大腦發育順序是:支配肢體運動的發展原始區域-情緒區域-邏輯思維區域。在此過程中,需要不同的外部刺激來確保大腦的健康發展,人類的大腦通常要到25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
如果孩子每天在手機或電視屏幕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則大腦會長時間受到屏幕上產生的聲光和快速變化的圖片的刺激,從而影響大腦的活動,原始的結構和功能也會產生負面的變化。
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JAMA)上進行的一項為期25年,涉及3,000人的研究發現,沉迷於電視屏幕的人的認知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下降,如果孩子長時間受到這種刺激,大腦的注意力、反應能力、記憶力等功能都會下降。
了解了過度沉迷電子產品對孩子大腦發育的種種危害之後,我們當然會思考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合理使用、控制時間呢?
家長的嚴防死守固然有用,但顯然不是最佳的方式,孩子表面遵守,內心不一定服氣,時間長了可能還會運用「戰術」,背地裡偷偷玩。
孩子要懂得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娛樂
俗話說「堵不如疏」,電子產品並非一無是處,它們也可以讓孩子獲得知識和成長,但首先時間上要有規劃。
這個規劃不是家長定好了扔到孩子身上,而是要激發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競思的心理認知訓練就是基於專業的心理認知行為學知識,幫助孩子學會規劃時間、分配任務、高效執行。
我們會讓孩子明白,玩手機看電視,它不是一項純粹的娛樂活動,也不完全是他們好好學習的獎勵品,而是孩子日程生活學習中的一部分,和完成家庭作業一樣。
孩子當然能玩手機看電視,也當然需要完成作業,這是對等的,但是競思會一步步引導孩子,通過習題、作業管理、時間管理等多方面訓練,綜合提升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糾正不良習慣。
此外,孩子在接觸電子產品時,家長可以有意為他們篩選一些更加益智的、引發思考的內容,避免孩子毫不動腦,單一的被動的接收信息。
我們來看看學員在競思獲得的成長,學習一些經驗和方法:
學員芃芃今年11歲,上小學六年級,在學習和做事的過程中目標性很強,一旦確立目標,就會努力去完成。
但據父母反饋,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自制能力比較弱,很容易出現分心走神的現象,寫作業的時候經常馬虎大意,書寫字體潦草,容易出錯。
孩子常常認為:簡單的事情不需要認真完成,只要開始認真就可以了。負面情緒比較多。
生活中,經常因為學習上的問題,與父母發生衝突,影響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所以家長選擇帶孩子來競思訓練幫助孩子針對性提升。
中心老師趙老師結合家長反饋情況和競思專業注意力測評結果,給孩子量身制定了一套腦電生物反饋訓練方案,結合模型互動、注意力轉移及自制力方面對孩子進行訓練。
對於孩子不恰當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趙老師通過心理認知訓練幫助他糾正和轉變,讓學員自主制定學習計劃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態度更為積極主動、並有明確的目標!
剛開始訓練的時候芃芃的防備心理比較強,不會主動和其他學員互動,因此在芃芃完成相關輔助訓練後,都會給他安排一定的遊戲互動環節,讓他與小夥伴有更多的接觸機會,提升他的人際交往能力。
目前孩子已經在競思中心上了29次訓練課程,孩子也認識到注意力對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效率提升了很多,學校布置的課後作業全部可以在學校完成。
家長也反饋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作業的質量提高了不少,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完成的作業內容更多,正確率還很高,寫字態度也端正了很多。
孩子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學習能力能有這麼大的提升,是我們和家長有目共睹的,希望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芃芃能有更大的進步和提升。
玉不琢不成器,讓大腦動起來!
我們也說到,電子產品之所以會給孩子的創造力、聯想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造成危害,很大一個原因是孩子在看電視玩手機時,大腦很多部位功能是得不到鍛鍊的,只是在被動接受信息的輸入。
那麼競思的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鍛鍊大腦、開發功能,多點位的訓練方式可以讓大腦整體的神經元網絡得到全面的發展。
通過這樣的科學訓練,孩子大腦對於注意力、自控力、記憶力、反應力等都能得到磨練和提升!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競思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