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一個省的督軍,到底能擁有多少軍隊?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2020-12-22 三旬讀文化

督軍原是中國古代的軍政長官,指的是監督將軍與部隊的官員,朝代不同,地位不同。而在民國期間,也出現了督軍這一官職,那它的權力究竟有多大,又擁有多少軍隊呢?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辛亥革命時期,各省行政軍事長官被稱為都督,主要管理的是軍事。而袁世凱當上總統之後,為了更好地管理整個國家,他將行政與軍事進行了分離處理,掌管行政的被稱為省長,而掌管軍事的依舊是都督。直到1916年,袁世凱去世之後,督軍一詞才正式浮出水面。後來,督軍的稱號幾經變動,但意思不變,權力越來越大,導致了省長淪為虛職。

隨著北洋政府的衰落,政治體系的穩定性被打破,軍閥混戰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潮流。為了把控權力,各位督軍牢牢把控住手中的力量,並在所處地盤慢慢壯大自己的力量,因而後期的努力不同,一個省的督軍手中的軍隊力量也截然不同。

1917年,奉天巡防營馮德麟參與復闢,張作霖趁機將他手中權力奪取過來,奉天省的軍政從此牢牢把控在他手上,力量有所壯大後,他將黑龍江省也把握在手中。短短的時間,他將力量擴大了幾倍,但是這時候他手中的兵力還不到3萬,並未達到張作霖的預期,也沒到一騎絕塵的地步。

張作霖苦思冥想,終於決定在金錢上下功夫,他通過加大貿易量賺得盆滿缽滿,因而迅速地改變了當地的情況,從而擴大了自己的軍隊力量。在武力與金錢的雙重作用下,他何恩快成為了「東北王」。

1924年,張作霖逐漸「鎮威軍」,打得吳佩孚到處逃竄,第二年又進入上海,達到了鼎盛時期,這時候他手中的軍隊已經有20萬人。由於與日本人關係複雜,張作霖最終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成重傷,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

1916年,閻錫山成為了山西督軍,為了把控權力,他排除異己,將省長作弄得離職,從此將陝西的軍政大權一手抓。由於先前事業的失敗,他在陝西時決定不隨意出兵,保護地方的治安,因而連續幾次拒絕參與軍閥混戰,導致了山西難得的安穩,也使得鄰省的災民大量湧進山西,由此壯大了勢力。

當山西的經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後,閻錫山蠢蠢欲動,他修建了大量兵工廠,用來製造槍枝彈藥和大炮,而他的軍隊規模則達到了17個師。在抗日戰爭爆發前,閻錫山的軍隊已經達到了20萬人,除去手下小軍閥的力量,也要10多萬人馬直接聽他差遣。

除此之外,民國還有其他督軍,比如說鼎鼎大名的馮玉祥、張勳、蔡鍔,有些相比而言,則沒那麼聲名遠播,他們手中也有大量的軍隊,只不過難以達到在某塊地方佔據為王的地步。

當然,這些人組成了民國重要的一部分,雖然他們的舉動或正或邪,對老百姓有利有弊,但是在歷史角度來看,他們依舊風雲變幻的民國璀璨的一環。

民國時期是一個亂世,但是亂世出英雄。除了今天講的張作霖、閻錫山等人,民國短短幾十年還出了不少攪動風雲的才子佳人。像譚嗣同、梁啓超、袁世凱、魯迅等人,你又知道多少他們的秘辛,這一切盡在《民國往事》中!多讀點書總是好的,更何況這本書現在這本書正在打折,市場原價78現在只需要38.8塊錢,真的非常便宜,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一個省的督軍,權力非常大,威風八面,到底能擁有多少軍隊?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歷史時期。雖說在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建立了一個初級民主政治政權,這就是中華民國。但是在中華民國建國後不久,作為小地主階級代表的袁世凱就成功篡取了當時的革命果實,成為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放現在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在春秋戰國時期,刀幣,布幣和其他貨幣很受歡迎。由於所有國家都鑄造自己的貨幣,因此貨幣形狀混亂,權重差距不利於管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來,該國也統一了本國貨幣,規定整個國家使用帶有圓方孔的秦半二元。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叫子出現在宋代。明代對外貿易發達。中國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大量出口到國外,這導致白銀湧入中國。明朝的貨幣開始使用白銀作為主流貨幣。銅幣。
  • 從掌旗小兵到北洋督軍,他自稱「白虎精投胎」,貪鄙殘暴卻得善終
    民國時期,兵荒馬亂社會動蕩,這方面軍閥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雖說生前耀武揚威,稱霸一方,可就結局來看,多數軍閥下場也不好。孫傳芳信了佛被仇家刺殺,張宗昌也在火車站被槍殺,張作霖也殞命皇姑屯……即使安然到了抗戰時期,一些軍閥墮落成為漢奸而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 一個日本軍隊控制的縣城,到底擁有多少偽軍,能四處活動?
    在不同類型的抗戰電視劇中,有一個角色是無論如何少不了的,那就是偽軍。在電視劇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偽軍部隊,例如治安軍、警備隊、偵緝隊、夜襲隊等等。那麼,一個日本軍隊控制的縣城裡,一般擁有多少偽軍呢?認真的說,在後方地區的縣城裡,日本軍隊的數量很有限,日本軍隊基本上依靠偽軍協助管理。一個普通的縣城,都擁有大量的偽軍。首先講一下普通縣城裡的日本軍隊,日本起初只有17個常備師團,一個師團有2萬多兵力。也就是說,在戰爭爆發之前,日本總計只有幾十萬部隊。
  • 民國時期省制的探討和實踐:中國設多少個省比較合適?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國土遼闊的大國,平均省區面積28.24萬平方公裡,平均人口4104.0萬人,一個省區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省級行政區面積過大,人口過多是現行行政區劃最明顯的問題之一。民國時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就曾對省制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改革,例如北洋政府時期的省-道-縣三級區劃,和南京政府時期新設置的熱河、察哈爾、綏遠、西康四省。
  • 山西省人民政府從省文保單位「督軍府」摘牌遷址
    新華社太原9月2日電(記者王學濤)2日上午,在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督軍府舊址掛牌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摘牌遷址。至此,這處歷經千年風雨的山西「政治中心」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座遺址博物館。  督軍府舊址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北宋以前,這裡是晉文公重耳廟。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一個旅到底多少人?
    我們在看像亮劍等抗日劇的時候,經常會感到疑惑,分不太清楚那些旅長、師長、團長等的等級,也不知道到底他們手下統領著多少人,一個團有多大?一個戰鬥旅又有多大?這是很多觀眾都不明白是什麼概念,這是軍隊中的編制問題,世界各國的軍隊編制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
  • 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經常能在歷史紀錄片中聽到「一萬大洋」這樣的字眼,甚至有些人家裡也會收藏過去時期的大洋,不少人都會好奇,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到底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有了統一的貨幣,百姓開始安居樂業,積累財富,大洋的購買力在開始民國初期處於穩健狀態,但放眼整個民國時期來看,動亂時期的大洋影響力遠超過穩定時期的影響力,錢貴民輕的現象也緩緩拉開歷史的帷幕。大洋同時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記錄著一個時代的興衰,反映著一個時代領導人的統領思想,承接著一個時代人民的辛勤汗水,是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 閻錫山:民國時期的不倒翁山西王,竟是中國義務教育第一人
    閻錫山閻錫山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民國時期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國防部長等職務。他從1911年出任山西督軍,到1949年離開,主政山西38年之久,一度把山西建設成了民國時期全國的模範省。從當時全國看,「同儕之中鮮有出其右者」。1925年,陶行知在考察義務教育時說:「自民國七年(1918年)試辦,山西現在70%多的兒童已經在國民小學做學生了,而山西之下的第二個省份,江蘇的入學率僅20%多。」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四:走進督軍府
    關於督軍府的前世今生,總的來看主要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說其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後為州治,府治。金朝為河東路治。元代為行中書省治。明、清兩代統治者又將此院作為山西的巡撫衙門。辛亥革命後為閻錫山的督軍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抗戰初為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 臺灣島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清朝兩代皇帝?
    其中依靠臺灣島與清朝對抗了20多年,那麼,鄭氏家族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強大的清朝呢。其實鄭氏家族控制臺灣之後,根本沒有多少軍隊,其最大的依靠就是大海。如果沒有大海的阻隔,鄭氏集團根本無力對抗清朝。
  • 民國「紙牌屋」(六)鬥法
    湖南位於中國中南部,北通江漢,南接兩廣,西鄰川黔,是北洋軍隊攻取西南諸省的咽喉要地。1917年8月6日,段祺瑞以國務總理的名義下令免去湖南督軍兼署省長譚延闓的職務,委任自己的心腹愛將傅良佐督軍湖南,與此同時段祺瑞還增兵川、閩、浙、贛等地,抽調軍隊合攻廣東,以其策應湖南戰場作戰。
  • 民國時期永遠不能翻案的人
    而作為整個民國時期第一批的革命者,最早跟隨孫中山先生拯救中華民族的革命志士,最後落了個屍骨無存,這個結果固然讓人唏噓。如果說汪精衛的一生還能給後人留下什麼積極作用的話,那就應該是當能力配不上的野心的時候,需要向下紮根,而不是拔苗助長。
  • 正六品的武官千總,與七品知縣對抗,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首先,我們聊一下明清時期的武官排名。每個省都會設立一位從一品的提督,提督負責管理全省的綠營軍。按照當時的規定,提督可以管理全省幾萬綠營軍。每個省劃分為好幾個鎮,例如高州鎮、太原鎮等等。每個鎮的最高長官為總兵,總兵為正二品的武官,負責管理八九千駐軍。總兵的助手是從二品的副將,至於正三品的參將,則負責管理一個營的一兩千軍隊。
  • 民國四大公子中,此人地位最低,但做事卻最囂張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關於「民國四公子」,其實有很多版本,比如張學良、袁克文、溥侗、張伯駒,還有孫科、張學良、段宏業(段祺瑞之子)、盧小嘉,或是張學良、袁克文、盧小嘉、張伯駒。 在這些人當中,名氣最小、地位最低的,應該算是盧小嘉了。
  • 忘不了的太原府東街,那裡只留下了一座督軍府
    不知道從何時起,每當我路過太原府東街,相信很多人滿心的好奇,一副莊嚴肅穆之貌,很多人期待著什麼時候能進去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樣?這座歷經滄桑的督軍府即將變為晉商博物館,督軍府舊址坐北朝南,主建築以中軸線自南而北布局,背靠梅山,布局精巧,形成北高南低的格局,呈現出古代建築莊重渾厚之美。
  • 魯迅每月工資300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
    根據民國政府制定的《文官官等官俸表》來看,最高的老蔣一個月工資為800銀元,同屬於這一收入階梯的還有立法院院長、行政院院長等國軍內部的絕對高層;而最低的公務員工資也有55元,就當時社會整體收入來看,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當時社會其他普通職工的工資是多少?
  • 準噶爾部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與清朝鏖戰70多年?
    從康熙皇帝在位的中期就已經開始和清朝軍隊作戰,一直延續到了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那麼,準噶爾部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清朝那麼多年,其實,準噶爾部有兩個很大的優勢,而清朝軍隊沒有。明朝建立之後,蒙古勢力被趕回來北方草原。在明朝統治的後期,蒙古部落逐漸分裂成了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
  • 中國保存較完整,省級文物,山西太原督軍府舊址
    山西督軍府舊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始建於北宋初期,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後為州治,府治。金朝為河東路治。元代為行中書省治。明、清兩代統治者又將此院作為山西的巡撫衙門。至1911年辛亥革命時,這裡為都督府,1916年以後稱督軍府。1986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