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記者 馬常豔)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第二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改革行至深水區,面對時不我待的改革重任,必須敲鐘問響、提升改革效率,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改革落實;改革開放紅利的釋放需要過程,這要求精心設計改革方案,尤其把落地機製做深做細,嚴防出現改革「空轉」或者「合成謬誤」的現象。
鄭建邦在演講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民生顯著改善,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社會結構不斷變遷。歷史深刻啟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要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就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鄭建邦說,當前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能否繼續把握好戰略機遇期適應變化、駕馭變化,關鍵在於繼續推進改革開放。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要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創造更好條件;要堅定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以此贏得加快自身發展的動力。同時,繼續推進改革開放,要注重回應民意訴求,提升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鄭建邦還指出,必須看到,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大量問題,特別是一些改革已經縱深推進到「無人區」領域的問題,是國際經驗和歷史經驗都沒有給出現成答案的,需要不斷地解放思想,探索理論和實踐創新。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