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輔導班的老師很優秀很負責,卻無法去公辦學校當老師?
這個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到個人的遭遇及培訓班情況等。雖然我現在已經沒有在培訓機構,但我也以輔導班的老師來分析分析。
一、個人遭遇
當初畢業以後,本來有機會進入一所公辦學校教書,但因為已經籤約私立幼兒園,或許是支付不起毀約的代價,也或許是存在契約精神想堅持一下。當然說自己有契約精神吧,一年後又沒有堅持辭職了,一個月不到千把塊,在城市裡生活還是蠻艱難的。
輾轉下來,五年的時間過去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教過,卻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追求。在教學過程中,確實看到很多同學為學習發愁,甚至在一次監考中,因為學生的作弊發生衝突,互扇了幾耳光。如果是現在,估計被舉報失去了工作。不過最終,我還是離開了學校。我感覺自己在學校裡找不到一種恰當的方式幫助到學生成績的提升,想去尋找一下。
後來在一次書店中看到一種講述記憶方法的書籍,覺得眼前一亮。學生學習記不牢的問題似乎可以用這些來解決,然後自己鑽研、報名學習,後來也進入到記憶培訓行業,如今已有10年了。
利用了五年的時間尋找個人的發展方向,10年的時間在喜歡的領域裡深挖。如今在記憶教學上面,也能夠化繁為簡,以最簡單的方式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啟發學生去打開思維。此外,也參與到學生作文寫作困難的研究,同樣尋找到最簡單有效的作文訓練方法(堅持每天寫一篇作文,這真的很簡單)。
在整個過程中,尋找自己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這或許與很多老師們的情況不一樣,但確實每個人的人生觀在影響著我們,為孩子的成長尋找方向。
二、培訓班的包裝
最近這段時間跟一個機構談了合作,要求我提供一些個人資料介紹。將這十年所總結的一些教育教學經驗匯總在上面,我個人記憶法研究十年,寫作方法與書法研究快五年,但沒有榮譽,別人都是什麼什麼名師,我卻可能是什麼什麼教練,就是教同學們怎麼訓練自己的能力而已。
雖然如此,但也給交接老師說了,可以適當的包裝下,沒必要誇張就行。在我們培訓行業裡面,確實有很多老師是被包裝出來的,也就是找到這個老師的某個亮點,然後包裝成很厲害的樣子,這就像「輔導班老師有很多很優秀」的樣子。因為必須要有廣告效應才能招收到學員,培訓機構才能生存下來。
過去培訓機構會宣傳一線名師教學,也確實存在許多一線老師來培訓機構教學,但多是剛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利用空閒機會掙點外快,現在這種機會應該變少了。
我也接觸過一些優秀的老師,他們只做家教,是離開一些縣城地方,到達大城市裡做專職的老師,他們的教學能力非常強。這類老師不一定在培訓機構裡教學,他們甚至都可以自己開班招生的,做家教一對一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如果培訓機構與他們合作,同樣可以標榜一線名師。
所以,培訓班的包裝也不全是虛假的,有真實的地方,但家長哪有那麼多時間去辨識虛假信息呢?家長最關注的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學習有效果什麼都好說,沒有效果就不能輕易放過。而培訓班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不可能遇到的學生效果都差,只要大部分人有效果,少部分退費也不會影響培訓班的辦學。
培訓班涉及到生存,會使用各種經營手段,讓家長認為實惠、有效,並且還對無效有必要的應對策略。
三、公辦老師的招聘機制
輔導班老師雖然優秀,但要進入公辦學校當老師,還是需要考試才行的。只有考試、面試通過之後才能在公辦學校做老師。
所以,看似優秀的老師,不擅長考試的話,可能要進入公辦學校就會比較困難。似乎這個邏輯有問題,既然優秀,考試就應該能上,但是實際上參加考試的老師優秀者不在少數,競爭是進入公辦學校必須面對的事情。
結束語
無論是輔導班還是公辦學校,老師有優秀,也有不足者,家長需要關注的不是老師如何,而是孩子要儘快學會學習,進入快速成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