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這個問題數學家研究了兩千多年!

2020-12-11 艾伯史密斯

三角形內角和為180°,這其實是平面幾何的必然結果,也是《幾何原本》中第五公設的推論;如果離開了平面幾何,比如在一些曲面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可以不等於180°的。

我們有很多方法,來證明平面內三角形內角和為180°,也就是一個平角的角度,但是無論我們用到什麼方法,本質上都用到了歐幾裡得第五公設或者是第五公設的等價原理。

這其中隱含的原理,數學家們探索了兩千多年,如果你不使用第五公設(或者等價原理),你是不可能證明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

公元前300年前後,著名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創作了《幾何原本》,書中以23條定義、五個公理和五個公設為基礎,以嚴密的數學邏輯推導出467個定理,奠定了平面幾何的基礎。

公理是指人類根據現實經驗得出,無需自證的基本事實,《幾何原本》中的五個公理包括:

1.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3.等量減等量,差相等。

4.彼此重合的圖形是全等的。

5.整體大於部分。

公設也是指無需自證的基本事實,但是相比於公理來說,公設更有深度一些,近代數學中公設等價於公理,《幾何原本》中的五個公設包括:

1.過兩點能作且只能作一條直線。

2.線段可以無限延長。

3.以任一點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可作一圓。

4.直角都相等。

5.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兩條直線相交,若在直線同側的兩個內角之和小於180°,則這兩條直線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一定相交。

五個公設中的前四個很容易理解,基本上也不會有爭議,但是大名鼎鼎的第五公設可折騰了數學家兩千多年,因為第五公設看起來怎麼也不像不證自明,雖然歐幾裡得極盡減少第五公設的語言描述,但是第五公設比前面四個公設加起來還長。

由於第五公設本質上與「平行線不相交」等價,所以第五公設也叫做平行公設,歷史上有很多人試圖用前面四個公設來證明第五公設,但都失敗了。雖然有一些人宣稱完成了證明,但是在證明過程中,都不經意地引入了第五公設的等價命題,比如平行線不相交、三角形內角和為兩個直角等等。

歐幾裡得在著作《幾何原本》時,肯定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相信他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以至於第五公設在《幾何原本》中直到命題29才首先被使用,而且這個命題必須得使用第五公設才能完成證明。

命題29:一條直線與兩條平行直線相交,則所成的內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內角之和等於180°。

在1795年,英國數學家普萊費爾提出了一條和第五公設等價的描述,既「過直線外一點,能且只能做一條平行線」,該描述比《幾何原本》中的描述簡單很多,被稱作普萊費爾公理。

直到1868年,義大利數學家貝爾特拉米,才首先證明第五公設獨立於前面四條公設,而且第五公設的否定描述也是自洽的,也就是說歐氏幾何與非歐幾何是兩個不同的幾何系統。

其實早在貝爾特拉米之前,俄羅斯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就已經發現了第五公設不可證,現在我們把非歐幾何中的雙曲幾何,也稱作羅巴切夫斯基幾何。

在同一時期,德國數學家黎曼從第五公設的另外一個反面出發,創立了橢圓幾何,也稱作黎曼幾何,於是黎曼幾何與羅巴切夫斯基幾何共同稱作非歐幾何,它們的區別在於:

1、歐氏幾何,也稱作平面幾何,第五公設成立,平面內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過直線外一點可以做一條平行線。

2、黎曼幾何,也稱作橢圓幾何,第五公設不成立,平面內三角形內角和大於180°,過直線外一點找不到任何一條與之平行的直線。

3、羅巴切夫斯基幾何,也稱作雙曲幾何,第五公設不成立,平面內三角形內角和小於180°,過直線外一點至少可以做兩條平行線。

現在我們知道,數學家爭論了上千年的第五公設,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公理,而這個獨立公理的反面也是一個公理,從不同的公理出發可以得到不同的數學系統,這也是第五公設不可證的本質原因,從第五公設反面建立起來的非歐幾何,也是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

這其中隱含的數學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數學中還存在很多類似的原理,比如在1900年,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了23個數學問題,排第一的是連續統假設,直到幾十年後,數學家才證明連續統假設也是獨立的,而連續統假設的反面,則是另外一個自洽的數學系統。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這個問題數學家研究了兩千多年
    我們有很多方法,來證明平面內三角形內角和為180°,也就是一個平角的角度,但是無論我們用到什麼方法,本質上都用到了歐幾裡得第五公設或者是第五公設的等價原理。這其中隱含的原理,數學家們探索了兩千多年,如果你不使用第五公設(或者等價原理),你是不可能證明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
  • 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這是不對的!
    》早在2000多年前,歐幾裡德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到了19世紀,德國數學家、被稱為「數學之王」的高斯,在對大地測量的研究中,找到了球面上由大圓弧構成的三角形內角和的公式。又經過幾代數學家的努力,直到1944年,陳省身教授找到了一般曲面上封閉曲線方向改變量總和的公式(高斯—比內—陳公式),把幾何學引入了新的天地。
  • 三角形內角和為多少度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25日答案
    8月25日,今天是周日,也就是本周的最後一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在8月25日也開啟了新問題,今天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三角形內角和為多少度?」這個還是比較簡單的,大家在小學中學的時候應該都有學過,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答案。
  • 說三角形 內角和為180度 是不對的
    ■王宇喬(18歲)先前的我以為這就是數學:兒時,能數出糖糖的個數;上學了,會背出小九九;閒暇的時光,以記憶π的小數點後400位在小朋友中稱霸取樂;當我發現了錯綜複雜的電路板,靠的僅僅是0和1這兩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數字和簡單的四則運算時,我試圖伸手去抓住那個叫數學的它,而它就像是眼前閃過的那對蝴蝶的翅膀……我以為,這就是數學的神奇
  • 8月25小課堂:小雞寶寶考考你三角形內角和為多少度?
    今天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三角形內角和為多少度是一道數學領域的題,也還是比較簡單,但是題目答案具有迷惑性,很容易選錯,針對這道題,小編特意給大家整理正確的答案,感興趣就一起來看看吧。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三角形內角和為多少度?
  • 從三角形內角和不等於180度說起……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接觸歐式幾何的人,那麼你一定會覺得本文的標題很奇怪:三角形的內角和怎麼可能不是180度呢?你會覺得:如果三角形內角和不是180度的話,幾何題還怎麼做?而實際上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只是歐式幾何論證,如果我們跳出平面的範疇,比如我們在地球上選三個點連線構成一個三角形,因為地球的表面是球面的,所以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就多半不是180度了。
  • 吳國平:你會幾種三角形內角和證明方法?
    學會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我們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有助於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這樣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且解法容易理解和消化。今天我們通過多種方法來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使大家在一題多解中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
  • 三角形內角和一定是180度嗎?
    「羅氏公理」.由羅氏公理很容易推出以下結論:過一條直線外一點可以引無數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羅巴切夫斯基羅巴切夫斯基保留了除平行公理以外的歐幾裡得幾何(簡稱歐氏幾何)的全部公理.如果不涉及與平行有關內容,羅巴切夫斯基的新幾何和歐氏幾何沒有任何不同.但是只要與平行有關,那麼結果就相差甚遠.例如,在歐氏幾何中,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而在羅巴切夫斯基幾何(簡稱羅氏幾何)中
  • 一課研究之《三角形內角和》數學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師:「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生1:我們是量出來的;生2:我們是折出來的,把三角形的三個角折在同一條邊上,就成一個平角了;生3:把3個角撕下來拼起來就是一個平角,所以三角形內角和180°。2.
  • 三角形內角和一定是180°嗎?絕世傳奇,怪誕的非歐幾何
    這「虛幾何學」就是非歐幾何,這一天後來被公認為非歐幾何的誕生之日。  在推演過程中,羅巴切夫斯基得到一連串古怪、非常不合乎常理的命題。這些命題和我們所習慣的直觀有矛盾。所以羅氏幾何中的一些幾何事實沒有像歐氏幾何那樣容易被接受。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小於180度。凡是涉及平行公理的結論,羅氏幾何的結論都是不成立的。
  • 三角形內角和一定是 180°嗎?絕世傳奇,怪誕的非歐幾何
    這「虛幾何學」就是非歐幾何,這一天後來被公認為非歐幾何的誕生之日。在推演過程中,羅巴切夫斯基得到一連串古怪、非常不合乎常理的命題。這些命題和我們所習慣的直觀有矛盾。所以羅氏幾何中的一些幾何事實沒有像歐氏幾何那樣容易被接受。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小於180度。凡是涉及平行公理的結論,羅氏幾何的結論都是不成立的。
  • 北師大版八上數學7.5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知識點精講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推論: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導學複習提綱1.理解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方法;2.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質;3.能夠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質進行相關的計算,證明問題.【要點梳理】要點一、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 7.5.1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第1課時)說課稿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前面是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以及與平行線相關的簡單幾何證明,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旨在利用平行線的相關知識來推導出新的定理以及靈活運用新的定理解決相關問題,又是今後學習多邊形內角和、外角和、圓等知識的基礎,故本節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反正我信了——人教版四下第五單元:三角形內角和(微課+習題講解)
    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課本裡學過了。        可是,有沒有人對這個結論感到懷疑呢?有的請舉手!是:折、量、拼,得到內角和180°這個結論。        可是這些過程得到的結論真的讓你這麼相信?        慢著,似乎有點問題?你對什麼起了點疑心呢。        對了,就是老師說的誤差這個詞!        量角度存在誤差,那麼折的、拼的就沒有誤差嗎?        對,我懷疑得有理!
  • 初一《三角形》題型全解讀: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定理
    【知識梳理】1.三角形內角和定理①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0。②證明過程---解題思路:把三角形三個內角,通過平行線性質,轉化成一個平角。例2.當三角形中一個內角α是另一個內角β的兩倍時,我們稱此三角形為「特徵三角形」,其中α稱為「特徵角」,如果一個「特徵三角形」的「特徵角」為100°,則這個「特徵三角形」的最小內角的度數為____.【解析】:定義新運算題型,考查數學閱讀理解能力,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 看老教師對三角形內角與外角的總結
    三角形內角和與外角和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它們可以解決有關角的很多問題,一般可用於直接計算角度、三角尺或直尺中求角度、與平行線的性質綜合求角度、截角或摺疊問題中求角度等。已知三角形的兩個內角,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可求出∠ACB的度數,再根據對頂角相等即可得到∠DEE的度數。
  • 這位天才發現了素數、完美數和親和數,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畢達哥拉斯乘船返回故鄉至他背井離鄉已有19年的時間,回到愛琴海後,他仰慕泰勒斯,就到了米利都學習,他異常聰明,在泰勒斯的指導下,解決了許多數學問題。畢達哥拉斯本人創造了「哲學」和「數學」這兩個詞,前者的意思是「愛好智慧的人」,後者的意思是「學習知識」。其中,他證明了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等於180°;他證明了,如果用磚鋪地面,則只能使用三種規則的多邊形磚(即規則的三角形,規則的四邊形和規則的六邊形)才能精確地覆蓋地面,他甚至發現了黃金分割。
  • 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居然不是180°!
    如果這個命題是真命題,那麼它又是假命題;如果這個命題是假命題,那麼它又是真命題。那麼它到底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有些我們堅信不疑的崩塌也只是在一瞬間,有些甚至我們並不能解釋明白到底是對還是錯,這是數學的魅力之處,也是數學的活力源泉。所以如果有人說,存在一個三角形,它的內角和不是180°,也不用太過驚訝,淡化固有的認知,才會有新知。
  • 一課研究之「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你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嗎?(大部分同學都認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師:三角形的內角和真的是180°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評析】開門見山,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拋出需要研究的問題,明確學習目標。1.【活動一】量一量(1)獨立研究師:你們準備怎麼研究?
  • 兩千多年了,數學家為何仍痴迷於質數研究?
    Weissman翻譯 | 佐佑來源 | 原理(ID:principle1687)3月20日,數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阿貝爾獎頒發給了數學家羅伯特·朗蘭茲,以表彰他對數學作出的終生成就。朗蘭茲提出的綱領探討了數論和調和分析之間的深層聯繫,這種聯繫被數學家用來解答與質數性質相關的問題。2300多年以來,數學家一直都在試圖更好的理解質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