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什麼?看看郭沫若先生是怎麼說的

2020-12-16 挖史人

郭沫若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他的詩歌理論在中國新詩理論史上具有裡程碑性的意義。就內容而言,郭沫若的詩歌理論大體上可以分為詩歌本體論、詩歌創作論、詩歌欣賞與批評論等幾個部分。郭沫若詩論最主要的成功之處在於徹底地打破了以往格律詩對詩歌的限制,指出詩歌的本質專在抒情

從發展階段來說,郭沫若的詩論大體上可以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文壇風向、自身文藝觀的改變和外國詩人的影響是形成其不同時期詩論的主要原因,郭沫若自身的個性也促使他的詩論發生變化,而這個原因是常常被人們忽略的。情感和激情是郭沫若詩論一直不變的內核。郭沫若的詩歌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徹底地打破了舊詩的束縛,創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自由體新詩,為詩歌的發展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助了新詩的散文化傾向。他的詩歌理論也曾引起過爭議,例如功利性、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標語人」、「口號人」的含義、早期詩論的定性等,這些問題都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關於什麼是詩歌,郭沫若認為:

詩於一切文學之中發生最早。便從民族方面以及個體方面考察,都可得 其端倪。原始人與幼兒的言語,都是些詩的表示。原始人與幼兒對於一切的 環境,只有些新鮮的感覺,從那種感覺發生出一種不可抵抗的情緒,從那種 情緒表現成一種旋律的言語、這種言語的生成與詩的生成是同一的。

在這裡,郭沫若認為,詩歌是人對新環境產生的一種不能抗拒的情緒的語言表現,並且是一切文學之中發生最早的文學形式,後來在 1943 年又說,「文學起源於口頭傳誦,故爾古代文學率為詩歌,富於音樂性,在其本質上實近於動的時間藝術,而遠於靜的空間的藝術。」既然起源於口頭傳誦,那麼利於傳誦的東西必然具有一定的音樂性,表現出來便是詩歌的最早的形式。

詩歌又是具有情緒與音樂性的,在 1925 年郭沫若說:「音樂、詩歌、舞蹈,這三者是稱為運動的藝術或者時間的藝術的,便從心理學上考察,是同出於一源,從人類學或者社會學上考察,也是一體的表現。……音樂、詩歌、舞蹈都是情緒的翻譯,只是翻譯的工具不同,一是翻譯於聲音,一是翻譯於文字,一是翻譯於表情運動。而這翻譯工具卻是執行於不識不知或半意識的狀態裡。」這樣就把詩歌的起源與特徵表現了一個大概,即:詩歌起源於口頭傳誦,是一種不可抗拒的情緒的言語的表現,富於動感和音樂性。

郭沫若一貫主張:「詩的本職專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採詩形,也不失其詩。」這是他的詩學觀最基本的體現,無論是中國古代詩歌,還是近現代詩歌,都要以抒情為第一要義。「五四」作家主觀情感噴發的來勢之猛是空前的,郭沫若特別強調說:「新詩便是不假修飾,隨情緒之純真的表現而表現以文字」,「要有純真的感觸,情動於中令自己不能不『寫』。」在詩歌的藝術中,抒情詩總是以抒發詩人的內心情感為主,在藝術的形象性與情感性這兩者之間,郭沫若的詩歌理論更加偏重於藝術的情感性。「感情的因素,是構成美感諸因素(如表象、想像、思想等)中最活躍的因素。」

郭沫若用「情感」和「理智」把「同以宇宙為全體對象」的詩人和哲學家區別開,他說:「詩人是感情的寵兒,哲學家是理智的幹家子。詩人是『美』底化身,哲學家是『真』底具體。」這裡更加彰顯情感的重要性。不只是郭沫若、鬱達夫等具有濃厚浪漫主義傾向的作品以情感為本質,即使最冷靜、最持重的作家的作品也熔鑄著濃烈而執著的生命激情。魯迅作品的生命激情在力度上並不亞於有「狂飆突進」之喻的郭沫若,只不過這種熾烈的情感,在物化機制上不是郭沫若、鬱達夫式的外在直瀉,而是以不同的情感筆調凝聚在作品之中。這種「冷靜」不是一種止水般的均衡、和諧,而是一種巨大激情的凝聚,平衡下有著一個深的動蕩的感情的海。

因此,情感是詩歌的主要元素,沒有情感的作品,只能空有華麗的外表,甚至空洞的說理。所以情緒的言語表現,這是郭沫若關於詩歌本質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郭沫若早期翻譯的浪漫主義風格
    翻譯詩歌翻譯浪漫郭沫若不僅詩歌創作成就斐然,詩歌翻譯也是其翻譯成就中最突出的部分。翻譯「茵夢」翻譯維特郭沫若早期對《茵夢湖》的改譯也值得一提。翻譯轉向告別浪漫縱觀郭沫若的翻譯生涯, 1924年似乎是一個轉折之年:1924年前他譯介的作品以浪漫主義為主,而1924年後他開始轉向現實主義作品和馬恩著作。
  • 原創|文化泰鬥(郭沫若)精製兩聯頌先生(魯迅)
    先生故裡耀千秋。郭沫若為魯迅先生精製對聯,可謂現代文壇佳話。魯迅先生於1936年19日逝世,郭沫若在日本驚聞此噩耗,連夜寫成《民族的傑作——紀念魯迅先生》的悼文。該文說先生之逝,是「不可測量的重大損失」。
  • 郭世英之死-重估郭沫若
    當青年藝術劇院派人來郭老家催稿時,郭沫若先生還未完稿,於是郭沫若就對來人說:「我的劇本還未脫稿,那麼你們就先把我兒子世英寫的《鄭成功》的劇本拿去看看。」在哲學系學習期間,郭世英只用三個月的時間就把黑格爾的經典著作通讀了一遍,然後,告訴他的同伴們說,我已研究了三年的黑格爾哲學體系。
  • 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選入課本,學生:這首詩講個什麼鬼?
    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很多學生,甚至有很多老師,看到這首詩,腦袋上飄起大大的問號:這首詩是個什麼鬼?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這麼一個排行:魯郭茅巴老曹……,魯迅先生當之無愧地坐上第1把交椅,而「郭」就是上面這首詩的作者郭沫若。而對於郭沫若排在第2位,文學界其實爭議不少,有否定他文學、學術貢獻的,也有質疑他人品、道德的……這首《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乍看,語言倒是通俗易懂,也很有氣勢,通篇似乎是在通過想像,強調了太平洋「洪濤」的氣勢與力量。
  • 郭沫若寫了2個字拍出1610萬,憑什麼?專家:這可不僅僅是字
    (郭沫若)開一代詩風,成為我國新詩歌運動的奠基者。他創作的歷史劇,是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鄧小平郭沫若,原名郭開貞,是我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語言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等。
  • 郭沫若最振聾發聵的一首詩,現在讀來依舊盪氣迴腸!
    有人討厭郭沫若,認為他的詩歌算不上詩歌,只是情緒的反覆叫囂,有人喜歡郭沫若,認為他是那個時代最炙熱的光。在我看來他就是魯迅先生所說青年:「願中國青年都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有一份光發一份熱。」我很欣賞郭沫若的勇氣和才氣!
  • 郭沫若:毀譽參半的文學大家,其女兒曾評價:我不覺得他有多偉大
    政治界是很微妙的存在,是需要有一定謀略,他女兒回憶道,他父親沒有什麼突出的謀略。這也為他以後在政治界的發展窺見一二。 他在政治界有著潮流的前衛思想,對政治的講話不像其他政治家嚴謹,總是激情高漲,所以有許多的人並不喜歡他的講話方式。他的女兒郭庶英曾評價父親道:「關於我的父親,我不覺得他有多偉大。
  • 郭沫若贈給陳毅的七言詩,通篇氣勢磅礴,是對陳毅一生最好的詮釋
    郭沫若詩歌的水平,一直被不少人質疑,就連非詩人出身的馬未都稱公開表示:他是小學生水平,水平還不如我! 個人認為馬未都先生這個話,還是說得有點兒過了。對於郭沫若的詩,咱們其實應該整體來評價。不可否認,他的白話詩裡確實有一些略顯稚嫩的作品,但作為白話詩先行者,這都是他做的嘗試。
  • 郭沫若成名詩《天狗》到底是什麼水平?網友:狗屁不通的相當有名
    郭沫若成名詩《天狗》到底是什麼水平?網友:狗屁不通的相當有名我們常說,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無論是在亂世還是盛世,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引領時代風騷的人。而在他的眾多著作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在《女神》中的名篇《天狗》了,在詩中,郭沫若將自己比喻一隻天狗,喊出了吞天吞地吞月亮的豪爽氣魄,更是通過《天狗》將自己對於「五四」新人的無限期待以及對新世界的渴望表現的淋淋盡致。
  • 黨史|郭沫若的讀書學習之法
    讀書治學須不畏困苦郭沫若讀書,常將書中內容熟讀成誦,爛熟於心。據松枝茂夫回憶:「我在中國文學研究會時,曾拜請郭先生來做演講。郭先生沒用演講稿,講的是關於『易』的內容。他熟練地在黑板上寫出《左傳》《禮記》中的句子。十三經的內容郭先生已經全部記住了。」
  • 郭沫若做了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瞧不起他
    文|愛看書的夜貓子談到郭沫若,一邊倒都是批評的聲音;在筆者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們就像躲瘟神一樣躲著郭沫若的大作;教材中涉及到郭沫若的文,老師們都是一句「大家自學」。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歷史人物離我們太過遙遠,有郭沫若這樣一個典型,會有更多的人對他做出評價。其二,和郭沫若同時代的文人,對他的評價,給了後人借鑑。脫離歷史環境評價歷史人物的行為是在耍流氓。和郭沫若同時代的文人比如魯迅先生,用了「流氓文人」四個字評價郭沫若,可謂十分恰當了。
  • 郭沫若贈給陳毅的七言詩,通篇氣勢磅礴,開篇7個字霸氣十足
    郭沫若詩歌的水平,一直被不少人質疑,就連非詩人出身的馬未都稱公開表示:他是小學生水平,水平還不如我!個人認為馬未都先生這個話,還是說得有點兒過了。對於郭沫若的詩,咱們其實應該整體來評價。不可否認,他的白話詩裡確實有一些略顯稚嫩的作品,但作為白話詩先行者,這都是他做的嘗試。
  • 因字跡潦草,網友常常惡搞郭沫若給山東博物館的題名,專家:換匾
    大學者郭沫若曾經給山東博物館寫過一首詩,博物館的領導打起了這方面的主意。郭沫若是何人呢?為何郭沫若會受到如此青睞呢?書法與于右任旗鼓相當郭沫若是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是近代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是新詩的開創者,開一代詩風,是新詩歌運動的奠基者;他崇尚歷史,是近代史學界無法迴避的一個人;他國學基礎雄厚,對中國甲骨文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 郭沫若的詩水準到底怎樣?馬未都表示:說句實在話,還不如我呢
    不過大家公認的是,乾隆皇帝的詩並沒有什麼藝術價值,只是數量多而已。 進入到近代以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白話文逐漸興起,詩作就變得更加的無用了。不過,此時卻還是有不少人在做詩,他們做的詩是經過改良以後的新式詩。 其中,著名的文學大師郭沫若先生也曾經做過不少的詩,那麼郭沫若作詩的水平究竟如何呢?
  • 郭沫若題寫的「中國銀行」4個字,詮釋了什麼叫做「書如其人」!
    郭沫若題寫的「中國銀行」4個字,詮釋了什麼叫做「書如其人」!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郭沫若先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20世紀我國著名的學者,他在詩劇、歷史、書法、考古等方面都是當時的佼佼者,是很多學者羨慕的對象之一。就算是現在隨便拿出郭沫若先生的一項學習成果都是能讓許多專家學習終生的,其中他的書法在20年代也是十分突出的,和康有為先生為「板書法」注入了活力,在當時也引領了別具一格的書法風格。
  • 文豪對峙半輩子,郭沫若在魯迅逝後總結2句話,道出其思想的觀念!
    郭沫若在詩歌創作,文物考古和話劇劇本歷史甲骨文,書法等方面建樹頗多!也是一代文化巨匠,開創了一條大眾形式與精英創作結合!這些年,特別是近幾年來對郭沫若的批評,有的符合事實,有的是歪曲事實的。出現批評和新的看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從總體上說,它會推動學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魯迅在散文方面展現了自己異於常人的天賦。而郭沫若則更多的是對戲劇有天分。
  • 郭沫若著作《天狗》,通篇瘋言瘋語中英摻雜,為何能選入教科書?
    ——郭沫若詩歌發展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詩歌一直源遠流長,成就了中華獨特的詩歌文化。乃至在整個世界上,中國的詩歌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其輝煌成就都是獨一無二、無人匹敵的。從唐詩宋詞到近現代詩歌,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詩歌思潮對於我們今天的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 尋蹤|詩人郭沫若與江山姑娘徐亦定的一段情緣
    詩人蒲風1936年4月在日本拜訪郭沫若時,特意問他:「《瓶》的組詩是如何創作出來的?」郭沫若回答說:「全是寫實,並無多少想像成分。」筆者認為這是事實。另據上海文史館沈飛德先生曾採訪鬱達夫先生夫人王映霞時,王女士向他介紹郭沫若詩中的「梅花」就是與筆者同鄉同宗的徐亦定。
  • 郭沫若最有價值的文章是與高二適先生就《蘭亭集序》真偽辨的幾篇
    __=3VnhnFW @QQ音樂郭沫若手書的毛澤東三十七首詩詞,這線裝書是珂羅版的,由中華書局出版,1973年第二次印刷,原價是9元,現在古舊書店買1200元,45年漲了130多倍,漲幅堪比房子了。郭沫若的文章,隨著時間的淘洗,會發現並沒有多少可圈可點的,他的新詩《女神》,如今讀來,實不敢恭維;他風靡一時的歷史劇,也沒什麼文學藝術而言,只是應運而生了吧。
  • 困在大秦賦裡的郭沫若
    不錯,郭沫若吹捧過江青,歌頌過大躍進,罵過劉「工賊」,說過鄧「翻案不得人心」等等。這當然和他的《女神》、《天狗》、《屈原》、《虎符》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凡是過來人都明白,諸如此類的事大家都做過,只不過因為名望、地位和性情,郭沫若的行事顯得更誇大、更荒唐,如此而已。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的年青一代很少再崇拜郭沫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