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每個班總會出現那麼幾個學霸,同樣的聽課,同樣的複習,但是他們總能拿到比別人的高的成績。
上課時候,老師講的例題他們一聽就懂,再做同類型的題目更是來一題殺一題,學習在他們看來顯得毫不費力。
一到考試,許多同學都恨不得把所有的課本、習題重新再做一遍,但是這些學霸簡單翻了一下,就已經成竹在胸了。
更可氣的是,他們還有很多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周六,我們在做題,他們在學鋼琴,周日,我們在做題,他們出去野外寫生。
這著實讓人羨慕不已。
學霸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和常人不同的大腦呢?還是他們有獨特的「學習秘籍」呢?
其實,大家的大腦開發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他們擅長將知識歸納成一個體系。
而這個令他們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東西,就是歸納總結的能力。
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同學小學、初中成績特別好,但是一到高中就跟不上了。是上高中以後鬆懈了嗎?
其實不是的,許多同學都是很用功的,甚至更加努力,那為什麼更加認真以後反而看不見成果了呢?
主要是因為小學初中學的大多是基礎,憑藉踏實的學習態度就能取得好成績。
但是隨著學科增多,難度增大,沒有系統性的學習思維是很難在眾多學科裡披荊斬棘的,因此歸納總結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學到數列時,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和數列求和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每一個方法都離不開數列的性質。
比如數列中常用的中項求和法就是利用了與首末兩端等距離的項之和相等的性質。
在後面,我們看到中項或者等距離的兩項時,總能很快地完成解題。這其實就是歸納總結的結果。
學習中的總結歸納即是用自己的語言把知識重新組織並表達出來,本質上是對大腦中已攝入知識進行再加工的過程。
想要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還得有足夠的攝入。
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社會實踐,就沒有思考的源泉,訓練歸納總結就會變得舉步維艱。
大腦中積累知識越多,大腦在知識間進行聯繫和區辨的能力就越強,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也就更輕鬆。
今天,全民學習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學習當中,但是效率往往十分低。
每天熱衷於各類知識的收集,在知乎上看到精彩的言論就想點收藏,在抖音上看到有用的學習方法馬上就想保存。
但是在收藏和保存後又沒有多看一眼,潛意識裡不願花較多的時間在消化上。
最終知識的採集量越來越大,卻感覺毫無收穫,由此產生焦慮,常常覺得自己花費了大量時間學習,但又在知識的海洋裡迷失了自我。
這還只是在學習上,工作中缺少歸納總結能力,當你想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滔滔不絕,半天說不到重點,自己說不清,別人也聽不懂。
當老闆讓你簡單的介紹一個項目時,你照著PPT把整個流程一字不漏的重新講一遍,老闆只會感到厭煩。
而一個能力強的員工,他會在對項目足夠了解後,用自己的話將老闆想聽的重點表述清楚,省時省力而且高效。
由此可見,歸納總結的能力不僅能讓我們在學習上事半功倍,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的完成任務。
總結,即在知識體系中劃分出重點和要點,通過重點和要點把知識的主旨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
歸納,即是把知識進行歸類,在知識間建立各種聯繫,使整個知識體系組織得更有條理。
知識通過總結歸納之後,無論是記憶、理解還是應用,都要輕鬆方便許多。
在進行歸納總結後,我們的思維會更加系統化,體系裡的知識更容易產生聯繫,有利於發現新的東西,產生深刻的洞見。
知識的更新速度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如果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很快會被淘汰,因此我們需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想知道更多更多關於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嗎?趕緊關注胖虎吧,說不定下期就有你想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