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設音樂情境 塑造美好心靈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為何音樂好聽音樂欣賞課難上

音樂新課標發布以後,近年來小學音樂課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但是真正有效的課堂創新並不容易。作為音樂課類型之一的音樂欣賞課,是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它有助於擴大學生的視野,能提升學生的鑑賞力,但對於一般音樂教師來說,音樂欣賞課卻有著更大的難度,在賽課、公開課等場合,選擇上音樂欣賞課的教師少而又少。箇中原因或許與當今少兒音樂教育面臨的難題直接相關。下面我從三個方面進行一下具體分析。

其一,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設計容易出現偏差,缺少音樂特質。有些欣賞課從頭到尾都是教師在講述音樂知識,學生被動聆聽,在這樣的欣賞課上,學生很難真正聽到、欣賞到音樂。

其二,沒有有效處理好音樂難易程度與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關係。高低年級音樂欣賞課各有不同,在一些學校中,低年級的音樂欣賞課,教師怕學生聽不懂、不願聽,往往都略過;高年級的音樂欣賞課,教師怕學生沒興趣,往往也就放棄了。

其三,沒有找到音樂教育的恰當方式。音樂欣賞課看似「無章法」,實則暗藏著非常多的「套路」。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讓學生既能欣賞音樂,又能在賞樂中創新。

一節好的音樂欣賞課,需要讓學生在情境中賞樂,在賞樂中創新。我的音樂欣賞課,以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問三個特點為基礎,來設計每一個課堂環節,試圖由此打造學生能夠「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三美」音樂課堂。

利用學生好奇心創設鮮活情境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好奇心需要教師想方設法激發出來,才能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展現自己的個性。首先,我覺得應當讓學生感到「聲臨其境」。以《動物狂歡節》中之《引子和獅王進行曲》的欣賞課為例,這首西洋交響樂樂曲比較長,其音樂開端很有個性,學生很感興趣,但是往往聽到中間旋律時,有的人就開始「坐不住」了。所以我上課時,一開始就注意引導學生進入精心設計的場景:播放音樂後,用PPT(幻燈片)把森林的畫面展現出來,讓學生們戴著專門設計的手偶和頭飾,扮成各種動物,隨著音樂的律動進入教室。這時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美麗、神奇的大森林,許多動物在迎接他們,還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高唱著歡迎歌……

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聽辨和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嘗試用不同的聲線來表示獅子的吼聲,用不同的動作模仿獅子的形態。這時,學生很容易走進創設的情境中,耐心而又充滿興趣地聽完全曲。

所以,想要讓孩子們聽完音樂,欣賞一段音樂,教師必須要學會利用音樂來製造場景,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來改造一些比較平淡的環節。為讓他們不失去興趣,可以利用多媒體、遊戲、服裝頭飾設計、室內燈光變化等手段來幫助他們進入情境,欣賞音樂有了好的開頭,才能讓一節音樂欣賞課接下來的環節順利進行。

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表演

音樂欣賞課的主體是學生。如果學生不能主動地動起來,那麼這節欣賞課的設計就是失敗的。在課堂中我喜歡設立小舞臺,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使其增強對作品的理解、感知。

低年級的音樂欣賞課堂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三個和尚》一課。《三個和尚》是20世紀80年代初的動畫片,它巧妙地借用「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民間諺語,在配樂中運用樂器音色變化刻畫出「自私的高個子,純純的小個子,懶惰的大胖子」三個不同人物形象。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開始時我讓學生聽完音樂,直接表演三個和尚,每一次都是一大群孩子在胡亂比畫,課堂變得鬧哄哄的。

後來,我吸取教訓,在欣賞音樂之前,設計了「三個和尚比一比」的小舞臺活動,首先讓一組學生一邊聆聽小和尚的主題旋律,一邊用自己設計的動作來表演小和尚,另外兩組學生聆聽胖、瘦兩個和尚的主題旋律,來表演胖瘦兩個和尚,我作為評委,評判誰演得最像。有了小舞臺和評比,低年級的孩子更加有了興趣,開始各種模仿和表演,他們憨態可掬的樣子,十分可愛。這時有些孩子完全忽視了聆聽和感受音樂中的形象,只是為了好玩而毫無章法地自行表演。針對這些現象,我及時分析誰表演得好,好在哪裡,學生聽完分析再次表演時,明顯能感受到他們對音樂旋律的體會加深了。

在音樂欣賞課中,如果需要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的內涵,就需要不斷加深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音樂小舞臺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讓學生在感受、表現音樂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大膽想像、即興表演。這樣的音樂欣賞課,就不會停留在學生只是坐著聽的教學陳規中。課堂上多設立一些可以參與表演的環節,非常受學生歡迎。儘管他們的舞蹈動作有時看起來笨拙稚嫩,隊形也不是特別完美,但都真實地表達了他們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課堂對話激發學生思考力與創造力

在傳統的音樂欣賞課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主題曲,作為教學素材出現在音樂欣賞課的教材裡,這類作品如果還是按部就班地採用你問我答的方式,課堂難以取得最佳效果。

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和講電影故事等形式,給學生創設與樂曲故事對話的情境。

蘇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的交響樂童話《彼得與狼》,用各種樂器來演繹不同的動物與人物角色,栩栩如生。2006年,《彼得與狼》動畫片誕生,也深受孩子喜愛。在執教這一欣賞課的時候,我把這首交響樂分成了幾個片段,結合動畫,給孩子們展示,每個片段都像「懸疑片」,沒有結果。當音樂一停止,學生都按捺不住好奇心,想要知道結果是如何的,就開始發問:「老師,鴨子最後到底有沒有被大灰狼吃了呢?」這時,我就會引導學生根據描述鴨子片段的旋律去想像結局,然後把結果說出來。表現鴨子旋律的器樂是雙簧管,雙簧管的音色低沉,這一段旋律節奏慢,有很多不和諧音出現,孩子們明顯聽到這段音樂就開始皺起眉頭,旋律聽起來並不歡快,看來鴨子的結局讓人擔憂。

在這節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學生的提問。大多數學生聽《彼得與狼》時,都批判餓狼的狡猾,讚揚彼得的勇敢和他保護小動物的行為。但是,音樂可以讓每一個聽眾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一名學生在上課快結束時,問道:「老師,我想問問大灰狼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呢?」我有些詫異,此前從沒有學生提過這個問題,因為在樂曲中有描述獵人的樂段,還用定音鼓特意製造了槍聲的效果,隨著「砰砰」的槍聲,大灰狼的結局可想而知了。這時,一名學生緊接著回答上面學生的提問:「大灰狼肯定被獵人打死了,它吃了彼得的鴨子。」提問的學生眉頭一皺,說道:「老師,我覺得大灰狼不應該死,吃鴨子是它的天性,人類因為它的天性打死它,也是殘忍的表現!」這個孩子的天真無邪、純真善良瞬間感動了我!沒想到一首交響樂,能帶給學生如此不同的心靈感受。這時下課的鈴聲已經響起,我依然鼓勵這名學生說:「如果請你來做一次作曲家,你會如何處理這首交響曲的結局呢?」這名學生想了想說,可以用鋼琴來表現最後的結尾,因為鋼琴的音色清脆,他希望有一個歡快的結局。我接著追問:「你心目中的旋律大致是什麼樣的?」這名學生居然唱起了《小紅帽》的旋律,但是歌詞已經完全改編了,改成了大灰狼被放生的結尾。

雖然這個旋律與這首交響樂不太匹配,但是我還是感動良久!因為這是學生對這首童話交響樂發自內心的真實詮釋——這種再「創造」,不僅改寫了結尾,也重塑了心靈。我覺得,這就是音樂欣賞課的初心,讓孩子們全身心地融入音樂當中,學會欣賞音樂、理解音樂,進而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音樂能促進兒童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發展,少兒音樂教育是審美的過程,也是育人的過程,有助於使學生成為人格完善的人。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2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把握美育內涵 塑造美好心靈(美育)
    審美教育利用審美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陶冶人的特點塑造美好心靈,使人和諧、均衡、健康發展美育是一種愛美的教育,它鼓舞人們去愛美、欣賞美、追求美,提高生活情趣,培養崇高生活目標,這是美育的獨特功能,是單純德育所不能達到的美育的目的決不單純是為造就一批藝術家,不能把美育降低為培養學生某些藝術技藝和手段的方式
  • 【西山路•精彩課堂】巧設情境,增效英語課堂 —————西山路小學精彩課堂「一二一」模式系列教研活動(七)
    高老師講授的是六年級上冊Unit4 《Lesson22 Christmas Gifts》,開篇以一段孩子向聖誕老人說出自己願望的視頻迅速將孩子們帶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生動的畫面,形象的語言,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識, 體驗知識
  • 塑造「美麗心靈」的追夢人
    誠於內者,方形於外,只有具備高素質、美麗心靈的寧夏人,才能建成美麗新寧夏。而美麗心靈的塑造既要堅持不懈的教育和培養,也需要政策層面的引導和規範。 注重文化軟實力建設。
  • 「巧設真實情境 增效英語課堂」活動
    英語情境課是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和交際能力。2018年3月30日下午,暢家巷小學和英可瑞國際英語學校,聯手舉行了全外教英語情境課堂教學。此項活動旨在提高是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英語學習,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可以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英語。
  • 美是一種心靈的幸福,造就了生活的美好
    唐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當這些詩句落入我們眼帘的同時,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則進入了我們的心靈,將我們帶入美的情境。美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學會了撲捉,學會在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用心去發現和感受生活的點滴美好,讓它駐留在心靈的深處,定格在生命的每個瞬間。
  • Lava店鋪音樂教你巧用BGM讓咖啡廳獨具魅力
    當人們閉上眼睛,一切雜念都暫時被拋在腦後,只有輕柔的旋律在撫慰心靈,此時此刻品味一曲合人心意的曲子如同相遇知己,這便是咖啡店背景音樂的魅力所在。在制定咖啡廳背景音樂歌單方面,Lava店鋪音樂有著豐富的經驗。每一類店鋪都有它的獨特風格,Lava店鋪音樂會根據這些風格標籤為店鋪匹配契合的背景音樂。
  •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為積極推進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們歸納提煉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為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和實踐路徑。它是依據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以情境建構為手段,以情境教學為方法,以情境活動為載體,在情境中滋養、激活和生發兒童的創造性活動,進而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一種創造教育模式(見圖)。
  • 李吉林——情境教學法
    2.實物演示情境  即以實物為中心,略設必要背景,構成一個整體,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實物演示情境時,應考慮到相應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鯨」、「藍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蘆」等,都可通過背景,激起學生廣遠的聯想。  3.圖畫再現情境  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
  • 《心靈奇旅》:究竟什麼塑造了真正的你?
    演奏音樂只是為了引出真正的你。「 ——喬伊·高納,《心靈奇旅》 《心靈奇旅》內地定檔海報 究竟是什麼塑造了真正的你?
  • 大咖談丨董海麗:巧設情境,解決讀寫結合難的困境!​
    ■ 摘要:本文基於教學實例,探討如何通過設置情境,促進高中生英語讀寫能力協同發展,具體教學策略包括:為「讀寫對接」巧設情境,以讀助寫;為「寫中回讀」巧設情境,以寫促讀;為「遷移創新」巧設情境,讀寫協同,促思維發展。
  • 用音樂化解仇恨,讓歌聲串起美好《音樂之聲》
    天真爛漫的瑪利亞,用歌聲表示了她的愛,對美好事物的愛。她愛著這個世界 ,愛著孩子們。影片的主題愛與自由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影片的伯爵夫人的人物塑造,小時候對她的印象就只有壞女人,最多也就是長得漂亮的壞女人。
  • 情境教學法分享
    相信大家通過此教學法的名稱也能略知一二,即在特定的情境中教授知識的教學法,接下來Jessica帶大家一起走進「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情境教學法的基本途徑: 1、  用生活展現情境即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並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
  • 哲學家的音樂密碼:柏拉圖告訴你,什麼樣的音樂能夠淨化心靈
    柏拉圖也許從來沒有專門談論過音樂,但與音樂有關的話題卻在他的許多重要作品裡一再出現。在柏拉圖的思想體系中,音樂可謂無處不在,並完全融入到了他的城邦建設計劃中。他對音樂的相關探討不僅是後人了解古希臘音樂文化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樣也是研究其哲學思想和治國理念的重要參照。
  • 構建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
    正如王國維所言「一切境界無不為詩人所設」。而我深感「一切境界無不為我、為兒童所設」,它使兒童情境學習實踐與研究一步步走上民族文化引領的道路,蘊含著本土文化的神韻,更覺民族文化經典之珍貴。1.情感驅動原理兒童情境學習利用移情作用,形成學習者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總是激蕩在兒童純真的心靈間。情境學習正是利用兒童心靈上這最可寶貴的特質,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情感的紐帶作用和驅動作用。
  • 【開思】教育的重點是對人的心靈滋養
    關於這點,李澤厚在和我的對話當中曾用哲學語言表述,說我們應該是以培育人的情感本體與倫理本體為第一目的,以塑造工具本體為第二目的。我們培養學生,當然也要培養某些技能,比如當醫生、當律師的職業技能,但這是第二目的;第一目的應是培育倫理、情感,讓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完整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 俄木木果:音樂是「心靈的藥物」
    俄木木果:音樂是「心靈的藥物」 俄木木果。剛到而立之年的俄木木果,3歲時因疾病永久失明,然而對音樂的熱愛給了他生活的信心。  2011年,俄木木果從涼山來到成都闖蕩,先後在朋友的幫助下發行了兩張專輯。如今第三張專輯也即將面世。對於俄木木果而言,音樂是「心靈的藥物」,他用音樂的方式參與公益活動,力所能及地回饋社會。
  • 情境教學法&TPR全身反應法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簡而言之就是,情境教學法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核心也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其理論依據之一也就是情感和認知的相互作用,眾所周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往往是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情緒高漲之時也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的重要時刻。
  • 圍繞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選擇生活中的原始素材進行試題情境創設
    一、巧設新奇情境,讓思維飛入物理境界高爾基說:「驚奇是了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呈現給學生的情境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發生矛盾,就會打破學生知識體系和智能體系的平衡,引起「意外驚奇」的效果.當學生進入這種驚奇的情緒場景時,
  • 感受音樂薰陶,享受世界美好
    音樂確實很奇妙,他不僅能陶冶人的氣質,修養,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能撫慰人的心靈。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以對待音樂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會截然不同。即使同一首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情等等,音樂都會帶你不一樣的感受。
  • 《最好的療愈》: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音樂,不僅能治癒破碎的心靈,也能治癒病危身體。它給了病人新生的希望,也給了他們死亡之前最後的安詳。如今,作為一名音樂治療師的安德魯把自己所經歷的這一切寫成了一本書《最好的療愈:當靈魂遇見音樂》。所以,音樂療愈可以治癒每一個心靈或者身體受傷的人。02.音樂治療相對來說還是一門很年輕的學科,尤其在我國還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根據歷史查證,音樂治療在世界的起源卻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