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通水六年來新高 今年河北利用引江水量超36億立方米

2020-12-20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 通訊員任樹春、趙佳林)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今年以來,河北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用足用好引江水作為解決地下水超採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切實強化責任,紮實開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到12月中旬,全省利用引江水量超過36億立方米,創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年來新高,在工程沿線四省市中位居榜首。全省已有7個設區市、92個縣(市、區)的2500多萬城鄉居民喝上了優質的引江水,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加。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正式通水。六年來,河北攻堅克難完成了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總投資近600億元,建設水廠以上輸水管線達2056公裡,新建、改建城鎮供水管網約7500公裡,在南水北調受水區建設了128座地表水廠,構築起有效利用引江水的龐大供水網絡體系。

圖為武邑縣地表水廠。

圍繞用足用好引江水,省委、省政府先後出臺了《推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和江水利用實施方案》《關於用足用好南水北調引江水的意見》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動了引江水利用量的大幅增長。

六年來,全省累計利用南水北調水量達到96億立方米。2018年到2020年,河北創造了引江水利用量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提升——2018年22.4億立方米,2019年25.6億立方米,2020年36.5億立方米。2020年,我省引江水利用量首次突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給河北的分水指標30.4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的六年,也是河北地下水、地表水環境得到有效修復的六年。2018年以來,我省利用南水北調引江水,為白洋澱和25條河實施了生態補水,一批重要河湖實現了常年有水,對改善河湖水質和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補水河道恢復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勃勃生機。補水河道沿線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相關焦點

  • 1.2億人受益 調水394億立方米...南水北調通水六年取得了這些成就
    水利部今天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北方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採現象初步得到有效遏制,沿線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惠及超1.2億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水利部今天(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 六年惠及超1.2億人
    近期在鄭州拍攝的南水北調穿黃隧洞進口南岸明渠(無人機照片)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水利部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北方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採現象初步得到有效遏制,沿線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水利部發布:截止到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過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工程累計向北調水394億立方米,沿線京津冀魯豫江皖七省市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通水六年,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通水七年,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6周年 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資料圖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六年來,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其中,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南水北調工程自通水以來至今年12月初,河北省始終堅持「多引調、能調蓄、高效用」的工作目標,引好江水,用足江水。
  •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從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獲悉,22日9時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入山東省水量達到30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6周年效益顯著 近60億立方米江水潤澤津門大地
    內容提要: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連續2000多天不間斷向天津安全供水,累計水量近6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天津北方網訊: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連續2000多天不間斷向天津安全供水,累計水量近6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通水6年來,引江水源源不斷地保障著城市用水需求,同時還向城市重要河湖補水以及替代地下水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和「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顯現出巨大的綜合效益。
  •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六周年 多重效益顯著——近60億江水潤澤津門大地
    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連續2000多天不間斷向天津安全供水,累計水量近6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我市在建成中心城區供水工程、濱海新區供水工程、曹莊泵站、西河樞紐泵站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基礎上,自2014年以來又建成了王慶坨水庫、武清、寧漢供水工程和引灤引江連通爾王莊段明渠複線應急工程,今年又加快實施寶坻供水工程,進一步增強引江供水調蓄能力和覆蓋範圍。去年還實施了引江東線一期北延應急通水,加快推動引江東線二期我市相關工程前期工作,為「十四五」時期實現引江東線向我市供水奠定了基礎。
  • 丹江口庫區蓄水167米創歷史新高 催生大批新美景
    原標題:蓄水167米創歷史新高 記者為您呈現全新丹江口庫區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何利 圖/記者 張建波):凡大山大水,必能孕育出一方的人傑地靈。受持續降雨影響,漢江發生2011年以來最大洪水;丹江口水庫連續出現了8次漲水過程,其中3次入庫洪峰量級超過17000立方米/秒;9月以來累計來水量高達235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5倍,最大30天洪量175億立方米,重現期約為10年。而在上遊來勢洶洶的入庫水量面前,丹江口水庫所承擔的南水北調調水任務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2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 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中線一期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全程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於2013年11月、2014年12月通水。  在陶岔渠首大壩,清澈的江水滔滔奔流。長期奮戰在工程一線的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渠首分局局長尹延飛難掩激動與自豪。  「那一年,河南省遭遇了63年來最嚴重的夏旱,平頂山市則是建市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城區百萬居民用水困難。
  •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東線,自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沿京杭大運河及平行河道逐級翻水北送,以世界最大規模泵站群實現「水往高處流」,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中線,南水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鑽暗涵,跋涉1432公裡潤澤京津冀豫,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394億立方米,記錄著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的點滴。
  • 建成年產超300億立方米大氣區! 四川盆地誕生我國油氣行業多個第一
    今天上午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年產天然氣達300.0016億立方米,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個年產超過300億立方米的大氣區。今年以來,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提質增效、保障武漢用氣,鑽獲氣井328口,新增配套產能115.98億立方米,日均產氣量較去年增加1282萬方。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調度中心值班工程師 劉巍:西南油氣田日產天然氣達到1.02億方,創歷史新高。
  • 計劃調水6.74億立方!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啟動新年度省界調水
    根據水利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及山東省水利廳工作安排部署、東線總公司調度指令要求,山東幹線正式啟動省界調水,計劃從省界抽江水量為6.74億立方米,向山東省棗莊、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青島、煙臺、威海12城市淨供水量4.00億立方米。
  • 中國2018年用電量增速創最近六年新高
    我國2018年用電量增速創最近六年新高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記者姜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
  • —透視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周年四個社會關注點
    22億方南水北上  3800萬人受益來自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1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分水水量22.2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市輸水8.4億立方米,天津市3.8億立方米,河北省1.3億立方米,河南省8.7億立方米。根據規劃,南水北調中線項目年均調水量為95億立方米,通水第一年的調水量約為規劃量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