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詩就是他寫的經文,愛人就是他的佛,他是王也是騷話連篇的情郎

2020-12-12 溫酒濁風塵

壹|

雪域最大的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

這是個一如往常的普通日子。

在剛剛重建竣工的布達拉宮裡,作為五世達賴洛桑嘉措一手栽培的「親兒子」,大總管桑結嘉措宣布:達賴喇嘛已「入定」,進行無限期的修行,靜居高閣,不見來人。

信徒們也好,當時的朝廷也罷,都沒有察覺到這一個消息背後的貓膩。

洛桑嘉措為什麼要閉關不見人?

因為,他已經圓寂了。

桑結在西域中是作為達賴之下最有權勢的人,

但是他的權力是那個坐床的「活佛」賦予的,

誰是達賴,誰就是雪域真正的王。

恩師走了,他看似強大的實力,頃刻間便將覆滅。

所以,達賴洛桑不可以死,起碼不可以讓世人知道他死了。

可,紙終有一天會包不住火。

他需要尋找新的轉世達賴,被自己牢牢掌控。

1683年,也就是五世達賴圓寂的第二年,在山南門隅的宇松地方,一顆菩提落入凡塵,在這個普通的紅椒喇嘛家庭,誕生了一個天資聰明的神童。

他叫計美多吉協加袞欽,不過大家更熟悉他後來的名字,倉央嘉措。

坊間傳聞,倉央的父親扎西敦贊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情歌高手,智慧而又浪漫,母親才仁拉茂正是被他的這份才情吸引,才與他結婚的。

女人嫁給了愛情,男人多才多藝,他們在廣袤的草原上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可是,這份美好並沒有維持太久。

因為,倉央的父親走了。

失去了快樂的源泉,母親臉上漸漸沒有了笑容,只剩下苦澀。

更糟糕的是,倉央的舅舅、姑姑也都是黑心的惡人,他們非但沒有幫助這個不幸的親人,反而霸佔了他們的牛羊、錢財。

但是,生活即便如此悲慘了,年幼的倉央臉上卻看不到任何痛苦。

落日的餘暉下,坐在破敗的房屋前,倉央也許看到的是和母親完全不同的場景:

父親還在那裡為他和母親唱歌,遠方升起的嫋嫋炊煙,是他們一家人幸福團聚的味道。

這也許就是浪漫的父親教給他的,去看到一切事物的美好。

什麼是佛的智慧?

可以斬斷三千煩惱絲。

所以,這個樂觀到腦子缺根弦的孩子就被認為是佛的轉世。

或許,真有人聽了他的故事,把他拜作佛,向著一個孩子訴說他的不幸、困難和煩惱。

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1685年,一個年長的喇嘛來了,他見到了這個傳說中穎悟、智慧的神童,確定了這是自己要找的人。

他告訴孩子的母親,希望帶走孩子,送他去學習、讀書。

對於失去了丈夫的才仁拉茂而言,倉央就是她的全部,但是她深知孩子的天分,如果非要留在身邊,多半是會廢掉。

在老喇嘛的苦苦懇求下,才仁拉茂最終選擇了妥協。

只不過她沒想到的是,倉央之所以會被重視、培養,並非只是因為聰慧,還有桑結的陰謀。

於理,桑結要儘快落實「轉世靈童」的身份,加強培養以備不時之需。於情,桑結覺的這個在恩師圓寂後的第二年出生的孩子,或許真是恩師的轉世,畢竟他是那樣的生而天才、智慧。

那年,五歲的倉央被秘密送往錯那的巴桑寺裡正式學習佛法。

第一天的學習中,他就掌握了三十個字母,並能上下加字,逐一拼讀,令他的老師大為震驚,也讓所有人更加堅信了他是轉世靈童的身份。

歲月如同白駒過隙,轉瞬來到了倉央14歲的那一年。

康熙在平定準噶爾之亂中,從一個俘虜口中偶然得知了五世達賴圓寂的事實。

震怒的大皇帝致書問責桑結嘉措,令他惶恐不安。

桑結一方面向康熙坦白認錯,另一方面開始落實把倉央變成「六世達賴」的計劃。

1697年10月25日,燃燈節。

倉央被迎接到布達拉宮,完成了坐床典禮。

這一天,他成了雪域最大的王。

只是,所有的政治家和陰謀者們都清楚,這個達賴是第巴桑結嘉措一手導演成功的,作為第巴手中重要的政治法碼,用以加強自己的政治斤量。

貳|

世間最美的情郎

坐在布達拉宮的金床上,倉央寶相莊嚴、肅穆。

他望著向自己朝拜的信徒們,腦海中有點恍惚、空白。

從他突然被宣布為轉世靈童到成為六世達賴,不過短短三個月。

有人問過他要當這個活佛麼?

他的思緒沿著記憶爬到了過去,梳理起從前的一點一滴。

也許,他曾經確實生而是佛,但研習著佛未成佛時的經文,仿佛又在把他拉回煩惱的無盡深淵。

肆意滋生的濃密青絲,開始逐漸扎滿他的心間。

有了苦惱的佛,還有智慧麼?

那些晦澀、深邃的內容,逐漸在他眼中逐漸變成了一團不知所云的迷霧。

迷惘與困頓中,他好似看到了父親給母親唱情詩的場景,羞澀的母親臉上泛起的羞澀與快樂,那是倉央熟悉卻又很陌生的回憶。

世俗的庸人們總愛自尋煩惱啊!我若是佛,佛用得著讀俗人寫的經文,可我若不是佛,讀再多的假經文又有何用?

放下了《吐古拉》,他拾起了《詩鏡注釋》。

詩歌中那婉轉、曼妙得意境和韻律,讓倉央的心飛渡到了自己的理想國,佛文也開始變得生動、靈性起來。

佛是什麼?

佛是不可名狀的終極。不曾踏出一步修行的草木,和修行萬裡的高僧,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迷惘流浪而不知方向。

所以走得越遠,不代表與佛越近。

如何才能成為佛?首先,你得看到佛。

感知到佛的溫度,觸碰到佛的細膩,嗅到佛的芬芳,嘗到佛的甘露......

當然,最後要一定要禮貌地問上一句:「佛啊,你叫什麼名字呢?」

(以體現我們是負責任的。)

倉央得到的答案是仁珍旺姆。

在西域的草原上,他與情人開始終日相伴,度過了一段牧牛放馬、縱情聲色的人生。倉央為其舞、為其歌、為其排解人世苦惱......

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詩文為誰學,佛是為誰而禮。

「我左眼皮上竟然跳著你,到處都是被稱為我的你。你右眼皮上依舊跳著佛,互相用眼睛煮著對方。……」

但是情詩,亦有佛理。

這一時期的倉央,開啟了自己「騷話連篇」的佛文創作。世間似乎從此少了一位高僧,多了一位撬動無數姑娘們心房的情郎。

然而,很快倉央就失去了他剛遇見的佛。

成為六世達賴後,教義不許他再與情人相處。

浩渺的梵音伴隨著縈繞著的氤氳香氣,這本該是淨化人心的物,卻勾得倉央心亂如麻。

他也許曾用達賴的身份,要求下屬把自己的情人借來,藏在宮中可以與己幽會。

然而狡猾的桑結嘉措告訴倉央,他的情人已經失落地回到故鄉,與牧民結婚生子了。

倉央顯然是不信的,但是他也沒有去反駁桑結。

只是,從那時起,布達拉宮中心城區的八廓街,夜晚喧鬧的勾欄酒肆、風花雪月的男女情場中,忽然闖入了一位華貴俊秀的男人。

他叫宕桑汪波。

談論起對這個男人的印象時,人們總是不吝於使用自己最優美的詞彙。

他一頭青絲、瞪著牛皮靴、帶著璀璨的戒指、身著華麗的服飾。

當他一躍而出時,便奪走了所有人的風採。

少女的芳心,也因為他風騷露骨的情詩而泛起漣漪。

他激情洋溢、活力無限,他夜夜與人們熱舞狂歡,卻不見他對哪家的姑娘動心。

直到那晚,酒肆裡來了一位叫做瑪吉阿米的姑娘。

宕桑旺波只看了她一眼,便覺得兩人的世界從此水乳交融了。

「那個女子,滿身都是洗也洗不盡的春色。眸子閃處,花花草草,笑口開時,山山水水。」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王小波筆觸下的情人相見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雲海開始翻湧,江潮開始澎湃,昆蟲的小觸鬚撓著全世界的癢。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從此,兩人過上了不知廉恥的幸福夜生活。

我有世間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化身宕桑的倉央嘉措,終於又在遇見了他的佛。

寫到這裡,其實老鹿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有的記錄中,倉央的第一位情人叫瑪吉阿米,第二位才叫仁珍旺姆。

這和給大家陳述的順序正好相反。

後來,幾乎在瑪吉阿米消失的同時,倉央的身邊又出現了第三位情人。

只是這第三個情人的姓名,卻在不同人的故事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

不過,我倒是覺得倉央愛的從始至終都是一個人。

畢竟,名字無非是個符號。

她過去可以叫仁珍旺姆,現在叫瑪吉阿米,未來也可以叫任何名字。

但是,倉央和他的佛相伴快樂的日子太短暫了。

那是一個雪夜,銀裝素裹的布達拉宮中,倉央看著這樣美麗的夜景,他迫切地思念著情人,於是頂著風雪他就出發了。

也許,上天感動於他的至誠,沒一會兒雪停了,在地面上留下了一排足跡。

追蹤其中,以為宮中進賊的僧侶們,撞破了倉央偷情的事實。

叄|

悲戚落幕

最近幾天,桑結的心情特別焦慮煩躁。

因為,倉央嘉措每天晚上偷偷溜出去和人約炮的事情,被曝光了。

現在,這個八卦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熱議。

這事兒,他一直都知道,畢竟他才是實際掌握權力的那個人,宮中到處都有自己的眼線。

對於倉央,桑結的情感是複雜的。

一方面,他認為有這樣缺陷的倉央更容易被控制,所以縱容他。另一方面也許有來自最初的情感誤判,自我腦補久了,他可能真的相信倉央是恩師的轉世了。

結果,現在因為自己的疏忽妥協,六世達賴搞外遇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

雖然,通過一番公關發言,信徒們被安撫了,但是有一個人卻揪著這事兒不放,想致桑結於死地。

這人就是藏王,拉藏汗。

名義上藏王才是西藏的統治者,達賴是宗教領袖,桑結相當於是攝政王。

桑結和拉藏汗的矛盾由來已久了,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一輩。

誰都想幹掉對方,獲得西藏的完全統治權。

拉藏汗對外宣稱倉央嘉措是假的達賴,並且大量收集證據,上報給康熙。

對於這兩方勢力的互撕,深諳摸魚之道的康熙一個勁地在裡面和稀泥。

他派出一名喇嘛去檢驗這個六世的真偽。

結果喇嘛給出了一個意味深刻的結論:倉央嘉措有聖體的法相,但未能找到五世達賴的身影。

看似乾隆在做老好人,實則是抽身乾淨,讓自己隔岸觀火。

他如果站在桑結的一邊,直接說倉央就是轉世達拉好了,如此一來拉藏汗也就不敢動兵了。亦或者,他想幫助拉藏汗,也只需說倉央是假的,這樣桑結失去了信徒和權力,瞬間就會被拉藏汗幹得土崩瓦解。

一直想用陰謀玩挎桑結的拉藏汗,眼見事態進入了拉鋸戰中,終於忍不住先動手了。

他聲稱桑結曾毒死了自己的父親,現在又買通自己身邊的人意欲故技重施,所幸被自己發現了,所以他現在要出兵幹桑結。

窗外的紛紛擾擾、廟堂上的唇槍舌戰、沙場上的刀光劍影,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倉央所關心的。

此時的他,已然沒有了生的慾念。

因為,亡羊補牢的桑結把倉央的愛人流放了。當然,還有一種更悲慘的說法,是被殺了。

或許,倉央現在最大的想法就是找桑結報仇,只是桑結根本沒有精力來管他了。

1705年,桑結嘉措和拉藏汗的矛盾最終演化成了戰爭,桑結兵敗生死,倉央被俘準備押送到京城,交給康熙料理。

然而,得到這一消息的民眾們不樂意了。

押送的軍隊在經過哲蚌寺時,被信徒和喇嘛們襲擊並劫走了倉央嘉措。

憤怒的拉藏汗立馬派出重兵圍住寺廟,並發出通牒,如若三日之內不交出倉央嘉措必血洗寺廟。

愛人的消失,令倉央的塵心早已枯寂麻木。

眼前的信徒們卻激發了他佛心的慈悲。

想要自由翱翔於天際的浪子,寫下了生平的最後一首詩:

白色的野鶴啊,請將飛的本領借我一用我不到遠處去耽擱,到理塘去一遭就回來

他和拉藏汗的士兵們走了,作為俘虜被押往北京。

寫在最後

倉央最後並沒有活著到北京,在被押送的途中,在青海湖旁,他圓寂了。

關於倉央嘉措之死眾說紛紜

有人說,他是被政敵拉藏汗找人暗殺的。

也有人說,是押送的士兵中有信徒放走了他。

當然更加廣為流傳的版本,是蒙古喇嘛阿旺多吉所著《倉央嘉措秘史》和「密傳」《琵琶音》中的記載:

「於火豬年當法王(即倉央嘉措)25歲時,被請往內地。」「次第行至東如措納時,皇帝詔諭嚴厲,眾人聞旨,惶恐已極。擔心性命難保,無有良策以對。於是異口同聲對我(倉央嘉措)懇求道:『您已獲自主,能現仙逝狀或將形體隱去。若不如此,則我等勢必被斬首。』求告再三。倉央嘉措無限悲傷,話別之後,遽然上路,朝東南方向而去……

從情感上來說,人們更願意接受這個說法。

相傳,後來的後來,倉央嘉措經打箭爐至內地的峨眉山等地去登山拜佛。

然後又去了後藏,印度、尼泊爾、甘肅、蒙古、青海等地雲遊,講經說法、虔心禮佛。

最後晚年的倉央嘉措,從北京返回蒙古阿拉善,在此圓寂,終年六十四歲。

在這個故事裡,倉央嘉措得到了善終,也活成了人們期盼的樣子,他不再縱情聲色,他的生命中再也沒有了一個情人。

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作者:扎西拉姆·多多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 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 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 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 不棄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 相愛寂靜 歡喜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白天青燈古佛,晚上「縱情聲色」
    你可能不熟悉倉央嘉措這個名字,但是你要一定聽說過他的情詩,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讓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本該青燈古佛常伴一生的僧人的情詩。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只是需要倉央嘉措一個靈童轉世的身份來維護自己的政權根本不在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潛心修佛,所以在白天倉央嘉措是青燈古佛的僧人,而晚上就是「縱情聲色」的貴族子弟。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
  • 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 倉央嘉措的一首著名情詩,感動無數痴男怨女,不愧是世間最美情郎
    倉央嘉措,這位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同時也是最為有情有義的活佛與情郎。在那個清規戒律無比森嚴的時代,他是在青燈與古佛間一遍遍誦讀經文的活佛達賴,無法想正常男子一樣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他只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心愛之人祈禱,這無疑犯了大忌。
  • 他是晚唐出名的情詩達人,寫盡詩詞無數,卻終不得與愛人相守
    不惑之年的李商隱孑然一身,獨上高樓,在瑟瑟的秋風中懷念起了往日時光,有感而發地寫下這首千古絕響《錦瑟》,他的愁思裡,不止有青春年華裡不可追的記憶,還有他生命中重要的三個女人。李商隱是晚唐最出名的情詩高手,用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情詩,表達對愛人無比的深情。
  • 不會說騷話的主播不是好段子手,說騷話我就服他
    除了精彩的遊戲集錦之外,遊戲主播還盛產各種各樣的段子騷話,而在看直播的時候往往是這些段子更能打動觀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騷話頻出的主播,你都認識幾個吧!馬氏三角定理、正方形打野、不解釋連招等梗軍師出自於大司馬,而大司馬最騷的一句騷話莫過於他的李時珍的皮以及基地爆炸問題不大。
  • 倉央嘉措最美十句情詩:這一生,我只想在你心裡流浪
    文:喬木這世間情詩寫得最好的,倉央嘉措一定是榜上有名,他的詩,他的感情,他的傳奇,都讓喜歡他的人津津樂道和著迷。他這一生,身上肩負著壓力,肩負著千千萬萬人的頂禮膜拜,其實,他的內心深處,只想做那個普通女孩的男孩。
  • 阿水直播被粉絲嘲笑單身沒女朋友,阿水騷話連篇:你們有錘子女人
    阿水直播被粉絲嘲笑單身沒女朋友,阿水騷話連篇:你們有錘子女人!不管是世界賽還是德瑪西亞杯,雙冠軍的IG都還是給人一副歡快,輕鬆的氛圍,尤其是阿水,這個17歲的小夥子每每直播的時候更是騷話連篇,估計他就是IG的騷話王了,不知道他爸媽在看直播,看到這樣的阿水會有什麼感想。近日在阿水直播的時候,和粉絲彈幕互動,看到阿水元旦一個人在基地排位上分,紛紛問我們的寶藍哥去哪了?
  • 斑爺不愧是騷話不斷的強大反派,他的語錄句句經典
    雖然岸本將大筒木輝夜設定成為了火影的最終BOSS,但是觀眾顯然更加認可斑爺成為最終BOSS,因為他的氣場實在是太強大了,他不僅是一位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反派,還是一位騷話不斷的騷話王。聽到這話之後斑爺也是很不舒服,他直呼藥師兜實在是太陰險了,緊接著斑爺就又說出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那就是「別誤會,這力量不是你創造的」,斑爺用霸氣的話語明確警告了藥師兜,告訴他自己的實力根本不是他所創造了,自己本人就是強者。
  • 男主騷話連篇系列甜文《燃盡浪漫》《洞房前還有遺言嗎》《難哄》
    今天給大家推薦六本男主騷話連篇系列文,大家應該都知道「大明湖畔」的桑頭牌吧——騷話連篇男主的光榮代表。這六本小說質量都很高,文筆和劇情都很棒!值得大家收藏和二刷哦!個人推薦《燃盡浪漫》《洞房前還有遺言嗎》《難哄》!
  • 清朝康熙年間倉央嘉措是最美情郎
    倉央嘉措是一位詩人,感情豐富,善寫情詩,同時,他又是一位活佛,這種無奈,在他身上得到完美體現,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充分展示了倉央嘉措的無奈心情。這也造成了倉央嘉措的悲劇人生,活佛與最美的情郎不可能統一,也不能被世俗所接受,只能以悲劇收場。
  • 自爆,冷酷,節能還是騷話連篇呢
    相信大家也瀏覽過不少的動漫,對於現在動漫圈裡的舊梗新梗也比較熟悉,那麼動漫的四大校霸為近年來比較耳熟人詳的,隨著最近春物第三季的通知,今天就來再說一說這四大校霸吧折木奉太郎(冰菓)將節能主義貫徹到底,偵探頭腦,懶癌晚期患者,可惜碰上了喜歡說「我比較好奇」的千反田愛瑠,因此生活一下子就改變了,為人低調的折木在小編看來就是碰上了剋星
  • 他捨棄愛人,一心向佛,愛人:你能度化世人,為何唯獨不願度化我
    他捨棄愛人,一心向佛,愛人:你能度化世人,為何唯獨不願度化我「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網上盛傳的倉央嘉措的一首詩,倉央嘉措是西藏的喇嘛,但由於14歲之前都在俗世中長大,與世間許多青年男子一樣,也有自己一心愛戀的姑娘,只不過14歲那年,突然被告知是靈童轉世,不得不剃度出家,但是卻仍然割捨不下心中的愛人,遊走在佛家和俗世之間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關於這個人,有人說他是活佛,有人說他是詩人,更有人因他的詩,而將其稱呼為人世間最美的情郎。(沒寫過情詩的情詩王子)一句情郎道出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情意,可這真是倉央嘉措所寫嗎?這些閒談和傳言,最後成了標籤,讓倉央嘉措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活在了後世無數人祭奠的筆墨間,也讓他活成了傳奇。
  • 這個僧人白天念經,晚上會情人,寫下的情詩卻驚豔世人三百多年
    藏人念最多的六字真言,唱最多的倉央嘉措情歌從他的情詩來看,他是一個有靈氣的詩人,一個真誠的愛人,一個不守規矩的小和尚。他的一生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傳奇,300多年來吸引了無數人的探索和追求。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了深宮單調而刻板生活,總是懷念多彩的民俗和美麗的情人。他經常晚上出去,遇見他的愛人,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放浪形骸並沒有讓倉央嘉措真正感到快樂。畢竟,他永遠無法回到他童年的自由世界,也永遠無法和任何愛人在一起。「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雪域之巔步生蓮的王,六塵境界「言歸正傳」的「情郎」:倉央嘉措
    他是人造的「神」,他的愛情卻驚豔了世間的俗人!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佛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可世人與倉央嘉措的「緣」從來都深,情願在他的「傷口」上「幽居」,在他的「情詩」裡沉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半世流離,半世哀傷。「命運」為你靜心打造了蓮座,「生死」便成了你的「閒事」。皮相肉身於你,就此成了枷鎖,但困不住你的「心」。
  • 全人類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他是他就是他
    ▼米開朗基羅在詩稿右邊,畫下了自己繪製天頂畫的場景這個姿勢一般人恐怕半小時都堅持不了,但他一畫就是完成了藝術史上最宏偉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 ,《創造亞當》就是其中一部分。在《聖經》中,這一幕原本是「上帝將生氣吹入他的鼻孔裡」。
  • 每一個90後,從小就是騷話連篇的Rapper
    (雖然後來聽說是《鬥牛》歌詞的亂入,周董即興加的)像這樣前言不搭後語的填詞,讓我想起從前聽過的一個說法,很多時候歌手在作詞的時候,為了押韻會使用一些意義不明的詞語,有時連他自己都解釋不清。再想想90後兒時說過的那些順口溜,未嘗不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 佛學文化:整部《佛說阿彌陀經》的核心就是四句話
    這一段經文學佛同修都很熟悉,尤其是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這一段,這也困擾了自古以來不少的念佛人,就是為了一心不亂的問題很多人產生困惑。那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段經文呢,可以把這一大段經文分成四句話一點一點分析。第一句,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 劉禹錫的兩首情詩:一首寫了初戀的喜悅,另一首卻是失戀的痛苦
    劉禹錫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唐代文學家,他的《陋室銘》和《烏衣巷》這兩篇作品都被選入中學課本,除了這兩篇作品外,他還有兩首情詩也流傳甚廣,這兩首詩一首寫了初戀的喜悅,另一首卻是失戀的痛苦。這是一首情詩,它運用雙關的手法,描寫了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一系列的內心活動,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