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祥一家:「乾淨是我們這個小家的永恆追求」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我們只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馬志祥聽到有人說到自己家是「全國文明家庭」時,總是這樣回答。

  今年56歲的馬志祥是西寧市委黨校的副校長,妻子劉景華是青海省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結婚33年來,他們相濡以沫、互愛互敬,是大家眼中夫妻恩愛、敬老愛幼、愛崗敬業、團結鄰裡、家庭和睦的典範。

  營造家庭氛圍

  引領綠色新理念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地地道道的山裡娃,許多良好的衛生習慣、環保理念都是在中央民族大學上學時養成的。」馬志祥說,4年的大學生活讓他養成了按時睡覺、不抽菸、不喝酒、勤洗澡的習慣。

  自結婚以來,馬志祥夫妻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晚上吃完飯收拾碗筷,還得把家裡再整理一遍。「乾淨是我們這個小家的永恆追求。」馬志祥笑著說,家裡的每個人都養成了好習慣。

  多年來,馬志祥家裡已養成諸多良好的綠色環保的習慣,且早已經成為家裡人的生活準則:比如洗菜水澆花、洗澡水衝廁所,絕不使用塑料筷子、一次性筷子;電視機是防靜電的,冰箱是無氟綠色環保冰箱,洗衣服時必須選用無磷洗衣粉。馬志祥說:「家裡除了客廳的大燈以外,剩餘的燈全是LED燈,這不僅省電省錢,更重要的是環保。」

  小兒子馬文宸一次在超市購物時,用了塑膠袋,結果回家被他媽媽訓了一頓,馬文宸說:「就這麼一次沒什麼吧!」劉景華說:「我們已經是全國文明家庭了,更要注意細節,要起到帶頭作用。」

  融入工作環節

  勇作綠色傳播者

  馬志祥在單位裡有個人人皆知的習慣,就是下班前總要在教學樓轉一圈,檢查一下走廊燈是否關了,衛生間水龍頭是否擰緊。

  「這是我多年講衛生、講綠色、講環保的一個習慣。」馬志祥笑著說,十幾年來,自己對愛國衛生運動的認識也有了升華。這是一件需要每個人都積極參與的事,他把推廣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理念當成了自己的事。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幹的,特別是在西寧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的期間,馬志祥全力以赴帶頭在單位、在社區積極踐行這種理念。

  「那陣子,每天都要派人上街執勤,一天三班倒,幾公裡的路段最多時一天能跑十幾個來回。」有一次馬志祥連續三天值班,每天12小時累得夠嗆,可他沒有一句怨言。

  從上街執勤做文明勸導員,到社區開展文明志願服務,從清理垃圾,到撿拾菸頭,每次活動馬志祥都身體力行。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全體教職員工踴躍參與到創建工作中。

  馬志祥的單位2015年被評為西寧節能降耗先進單位,2016年節水示範性單位和西寧市第一批海綿工程單位。

  「到現在為止,愛國衛生運動在我們這兒已經形成政府號召、社會組織、個人參與、全民宣傳、典型引路的良好局面,愛衛意識早已深入人心。」馬志祥說。

  傳導環保理念

  倡導綠色消費

  「出門戴口罩,進門勤洗手,親友不聚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馬志祥家裡有了新規矩。

  「這次疫情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觀念,我們也更加確信過去自己堅持的習慣和理念了。」劉景華說,環保理念、綠色消費、低碳出行一直是他們家生活的準則。

  「我們家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外出三站以內必走路,三站以上才乘公交。現在有了私家車,但公交依然是我們出行的首選。」馬志祥說,家裡有輛開了近10年的1.6排量的車,但自己很少動它。

  劉景華1984年參加工作就在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單位離家三公裡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36年間她一直是低碳出行走路上班。

  「勤儉節約是我們家庭的傳統,我們家大兒子的衣服小了給小兒子穿,玩具也一樣,現在我孫子的玩具中還能找到兒子當年的玩具。」馬志祥說,物盡其用,從不浪費是家風,也是對孩子的要求。

  「崇尚節儉、勤奮工作、誠實友善、文明禮貌」是馬志祥一家的家訓。大兒子馬文軒說,父母是這樣做的,他們也是這樣學的,這成了他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做人做事的標準,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在他身邊無處不在。

  (記者 萬瑪加)

相關焦點

  • 碑林馬志祥赴中臺世界博物館講學交流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書法家馬志祥赴中臺世界博物館參加了該館建館三周年館慶活動,作了「文化勝地,書法寶庫西安碑林——兼談碑刻、書法的相關問題」的學術講座,揮毫館慶書法筆會,受到館方肯定和觀眾歡迎。
  •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2016年06月07日 11: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凱 字號 內容摘要: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 今天我們說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的永恆的話題
    人活著最終是為了追求什麼,這個問題從人類存在開始就在思考,無數哲學家也一直在討論,似乎它早已成了一個永恆的人類話題。但是,它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想,這個問題永遠沒有一個最統一的完美的解答,因為生命的存在如萬花筒般千姿百態,生命的最終追求也一定千差萬別。
  • 追求永恆的秘密
    如何判斷一件事情的價值是不值得做的,我們通常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強度,第二個是耐久性。力量是它具有很高的樂趣,很大的收入,並且可以帶給您極大的幸福。持久性是這樣做後為您帶來的好處的持續時間。使用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將一件事劃分為4個象限。高強度和高耐久性,高強度和低耐久性,低強度和高耐久性以及低強度和低耐久性。玩遊戲,看短片和吃一頓大餐可以帶給您極大的幸福,但是過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耐用性很低。
  • 習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
  • 地墊放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家會幹淨好多,一起來學一下吧!
    地墊放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家會幹淨好多,一起來學一下吧!特別是我們在購置房產後,我們的生活壓力就更大了,我們需要繳納房貸,還需要養活基礎的生活保障!這是都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面對的壓力!而我們的父母總是想著能夠給我們節約一些錢,所以家裡的清潔衛生更多的就是自己做,這樣就會很辛苦的,畢竟我們的父母都50-60歲左右了。今天小編開篇說這些,其實就是想表達下面這個小技巧的重要性。
  • 三江學院:質量提升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我們要辦對學生最負責任的民辦大學,就要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可以說,質量提升是我們永恆的追求。這是一個不斷積澱、長期積累和探索的過程。」學校「掌門人」、 哲學科班背景出身的董新華校長總能一語中的。去年我們新生進校人數5490人,本專科平均報到率為95.95%,創歷年新高。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7.97%,就業工作在省教育廳就業工作檢查中綜合成績達全省第七名。在升學考研方面,2012年共有124名畢業生被省內外重點大學錄取研究生;2013年研究生考試中共有179名學生達國家線,過線率為全體本科學生人數5.1%。」
  • 火影忍者:追求永恆藝術的赤砂之蠍其實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赤砂之蠍是火影忍者中最有人氣的反派組織曉組織中的一員,代號是玉女,和追求一瞬間的爆炸藝術的迪達拉是隊友,被粉絲們稱之為藝術二人組。不過蠍雖然和迪達拉是隊友,但是蠍追求的卻是和迪達拉截然相反的藝術,也就是永恆之美的藝術。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總是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喜歡,劍客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今天劍客就和大家聊一聊赤砂之蠍這個人吧。
  • 日本太太的家,治癒了強迫症!全屋乾淨清爽,一家四口超有愛!
    每個人的居住環境,都是這個人內心的折射。因此,一個人的居住環境乾淨與否,直接就決定了人們對這個家的第一印象。這位日本主婦堅持一天一收拾,定期給家做減法,堅決不讓不必要的雜物佔據家中的空間。全屋乾淨清爽,每一處都井然有序,一家四口超有愛。
  • 《熱氣球飛行家》:永恆的女性,引領我們上升
    1862年9月5日,飛行家James Glaisher和Henry Coxwell乘坐熱氣球,飛到了11000米的高空,成為當時飛得最高的人,轟動世界:不飛到最高我會後悔:《熱氣球飛行家》記錄了人類的這次壯舉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如果我們重新愛過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最近有點沉溺在經典的舊電影裡。哪怕是之前看過的、甚至是寫過的,只要不能清楚複述出劇情主線,就會願意再看一遍。今天被翻出來再看一遍的《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曾在 05 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導演米歇爾·岡瑞的有趣腦洞風格也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 「同等重要」是職業教育的永恆追求
    長久以來,職業教育似乎總是「低人一等」,普職之間「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職業教育現實的、也是永恆的追求。「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的觀點自古就有,並形成了教育「二元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是教育「二元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全部生活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鄙俗的,一類是高尚的。鄙俗的生活是以謀生為目的的勞作生活;高尚的生活是以深思為目的的閒暇生活。
  • 木乃伊 | 象徵古埃及對永恆來生的追求
    他們讓屍體變幹,就像我們處理一塊肉那樣,他們將內臟取出,用泡鹼幹貯屍體,然後再次使用泡鹼,樹脂及其它天然物質,使屍體永久保存。今天,古埃及人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但從文明的層面來說,古埃及人對於死亡來世等信仰的追求,體現在極其複雜的喪葬儀式過程中,他們把聖潔的沙漠留給尊敬的死者,自己卻生活在尼羅河的黑土旁,他們對於永恆來世的追求,象徵這古埃及的文明。
  • 漳州82歲老翻譯家:將《我心永恆》譯成閩南語
    經典愛情電影《鐵達尼號》主題曲《我心永恆》的中英文版本,想必大家已耳熟能詳。但誰知道,漳州有位82歲高齡的修鎖匠,將這首經典情歌,譯成閩南語並試著翻唱出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瘦小老頭在20世紀70年代,是我國第一代知名歌曲翻譯家。老人年輕時,翻譯引進了許多知名的國外民歌。膾炙人口、流傳了幾十年的印尼民歌《哎喲,媽媽》、《划船歌》等歌曲,就是他譯配引進的。林蔡冰老人一生風風雨雨,命途坎坷,晚年為了生計,背起工具包為人修鎖。但對音樂藝術的執著和追求,卻從來沒有因生活窘迫而放棄。
  • 賀陸軍:「同等重要」是職業教育的永恆追求
    長久以來,職業教育似乎總是「低人一等」,普職之間「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職業教育現實的、也是永恆的追求。「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的觀點自古就有,並形成了教育「二元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是教育「二元論」的代表人物。
  • 羨慕這個家,女屋主每天收拾乾淨,越住越喜歡,越住越溫馨!
    ,我們基本每個人都會很喜歡。一個乾淨的家,乾淨的生活環境,家人生活更幸福,生活品質才會高。親戚朋友到家裡看到如此乾淨的房子,都會比較願意到家裡做客。從小家裡也學會了愛乾淨的好習慣,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有的人家裡打掃乾乾淨淨,即使家裡有孩子也能保持全屋整潔。而有的人家裡愛怎麼愛惜家裡,剛入住的房子也秒變髒,亂的現象!  說實在話的,羨慕這個家!
  • 健康快樂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怎樣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快樂呢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才讓我們認識到,人生無常,活著真好!怎樣才能活好?什麼是永恆的話題?毋庸置疑是健康。健康才能快樂,快樂才能美好。所以健康快樂和美好的生活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那麼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呢?
  • 人生長路,物慾追求不能永恆,唯有心靈,才能陪伴長久
    自己的情緒卻掌握在他人手裡,別人想讓我們歡喜,幾句好話就搞定,別人想讓我們煩惱,幾句壞話就能達到目的。我們真是可憐啊!我們一直有很多情緒,恐懼、焦慮、不安、煩躁。一直以來,我們在社會上努力、拼了命的滿足自己,用更高的工資、職位來討好自己。
  • 一家被我們錯過的紙巾品牌-柚家
    上海柚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柚家「),成立於2017年3月10日,是小米、順為、鼎翔等著名公司投資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也是小米旗下唯一的一家從事衛生紙巾類耗材的企業。柚家崇尚品質至上,高效運營;全渠道的銷售,立志成長為國內著名的紙巾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