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郭威老師指出了網紅李永樂老師在物理上的很多錯誤,可能大家都知道。
還有一位老師又指出了李永樂老師在數學上的很多錯誤,可能大家不知道,我也是今天中午才知道的。這位指出李永樂老師在數學上犯錯誤的老師,在頭條上的網名叫思齊程良偉。
也許是因為中國人馬馬虎虎習慣了吧,啥都馬馬虎虎稀裡糊塗的。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所展現出的就是這種很不好的習慣,這種習慣能搞得李永樂老師經常出錯,這種習慣能搞得我們的教授們搞翻譯也都「不求甚解」.
對於概念的理解,我們不能含糊其辭,不清不楚。
我在英文版的《幾何原本》中,找出了質數,及合數的概念,我覺得英文的闡述很容易讓人理解透徹。這兩個概念的核心是用一個東西去「測量」(measure)另外一個東西,簡述為用甲去測量乙吧,然後看看用於測量的這個「工具甲」與被測量的這個「物品乙」它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個啥情況。
對於各種概念的解釋,我感覺還是英文說的清晰,容易讓人明白,所以中國人必須學英語才是對的。網上大喊不要學英語的都是腦子不會轉的,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就是:他們長了個腦袋只是一種誤會,他們有脊髓就夠用了。
素數(質數):A prime number is that which is measured by an unit alone.
合數:A composite number is that which is measured by some number.
【BOOK VII.DEFINITIONS.希斯(Thomas Little Heath,1861~1940)從希臘拉丁文對照本翻譯過來的注釋本The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 Elements (歐幾裡得原本十三卷,1956年出版)。)】
在蘭紀正和朱恩寬翻譯的《原本》裡,some number被翻譯為「某數」;
在張卜天翻譯的《原本》裡,some number被翻譯為「某個數」。
他們的翻譯都是不對的,這裡的some number應當被翻譯為「一些數字」才對,才準確。
還有,prime翻譯為「素數」比較準,有乾淨的意思,只能被自己這個單位和「1」這個單位完整測量嘛,與合數對比起來比較乾淨嘛。蘭紀正和朱恩寬,以及張卜天在這個翻譯上幹得挺好。我不明白為啥我們現在的小學教材要把它翻譯成「質數」。
張卜天是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的弟子,以前吳國盛翻譯的書被方舟子博士批評過,那不會也是吳國盛的弟子們翻譯的書吧,一流大學太厲害了
還有,其他中譯版本的《原本》,我沒時間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