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35歲為何會成為職場一道大檻!是什麼原因讓這一年齡段不...

2020-12-16 中國日報中文網

近幾年關於35歲是職場人一道大檻的討論,一直非常熱烈。去年就有消息稱,華為正在「清理34歲員工」。一時間,這個消息激起了人們的憤慨。或許,這也與人們本身就有的年齡危機感有著直接聯繫。畢竟如果華為真的要清理34歲員工,其他企業是不是會紛紛效仿?不過在後來任正非間接回應了這一消息,表示員工要以勝不勝任工作為評價標準,勝任就繼續幹,經驗也是寶貴財富。而且經驗對華為的系統是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年青化。

而就大環境來看,35歲已經成為了眾多企業招聘的一道門檻。很多企業都有著硬性規定,不招聘35歲以上的人。出現這樣的規定,其實有著很多原因。比如從政府層面來看,就規定基層幹部年齡在35歲左右,此外國考公務員規定年齡不超過35歲。這樣的規定,也被很多企業所跟隨。不過現在公務員的年齡限制正在逐步放開,未來有望不再將年齡作為限制標準。

從另一個角度看,此前一二十年中國都處於人口紅利爆發階段。因此很多企業都秉持著年輕優先聘用的原則,畢竟35歲以下的人才能夠完全滿足企業的需求。而35歲及以上的人,其實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段首先是精力已經逐漸跟不上,不會再像20出頭的年輕人那樣打雞血似地熬夜奮戰,價值好像突然就降低了許多。

 更重要的是,這個年齡段還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員工的重心不會全部投入到工作上,必然會分心。而年輕人則一往無前,只會為了彰顯自身的價值去努力拼搏,這對於企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相比之下,35歲及以上的員工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開始顯現出自身的劣勢。

此外,35歲及以上的員工已經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薪水自然也水漲船高。這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綜合上述原因,35歲就成為企業招聘的年齡限制。但是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這一限制也將被迅速打破。中國已經加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退休年齡正在被大幅延長。而35歲正處於黃金期,依然是當下職場的中堅力量,其重要性將被持續放大。而且隨著年輕勞動力的減少,35歲的招聘限制將成為歷史雲煙。因此,到了這一年齡段的人也不用自怨自艾。

35歲,絕不是職場的終點!只要掌握應有的技能並彰顯自身的價值,肯定能將人生走向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相關焦點

  • 睡前侃|35歲真是一道職場「生死線」嗎?
    最近有個詞上了熱搜,叫做「35歲焦慮症」。不知大家是否有所耳聞?作為「明明我們25歲群體才焦慮」的一員,初入職場的小白看到這個話題覺得很是好奇,35歲正是職業上升期,大多數人經驗豐富、事業穩定,焦慮什麼呢?
  • 年齡漸成職場歧視問題之最 國內職場35歲是一道坎
    年齡漸成職場歧視問題之最 國內職場35歲是一道坎   國內職場「35歲」成一道坎  搵工遭年齡歧視實為世界性議題  近日,廣州一位陳女士向記者投訴稱,自己是佛山一所民辦初中的教師,近日想換工作時卻發現,自己投了簡歷的學校,幾乎無一例外地告訴她,超過35歲的不要。
  • 35歲職場中年人危機,主要說的是這類人,看看自己是否身處其中
    職場中年危機,很多人都會害怕遇到這個階段,尤其到了35歲後,這個感覺更加強烈。因此,在職場上,有一個叫「35歲危機」的詞衍生出來,讓人恐慌。 但是,凡事都不能以偏概全,有些35歲甚至40歲的職場人越來越搶手,工資有增沒減。那為什麼會有「35歲危機」的說法呢?
  • 32歲當總監,35歲送外賣,「職場35歲現象」比想像中更心酸
    01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搞笑圖瘋傳:碼農28歲是高級工程師,35歲就是外賣小哥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無論是碼農、產品經理,還是市場、運營、HR,無一例外都是25歲成為工程師或專員,28歲成為高級工程師或經理,32歲成為該崗位的總監
  • 職場「35歲現象」: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如果不能花時間來專注當下,不如花點時間來規劃未來吧。無論你有沒有畢業,無論你有沒有過30歲,都建議讀下這篇史上最好的職業規劃文章。 不可忽視的職場「35歲現象」 在最近的職業規劃觀察中,我明顯感覺到35歲以上人群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迫切性。
  • 35歲是一場職場瓶頸,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多少月薪才算正常呢?
    35歲就相當是一場職場瓶頸,在35歲的中年男子當中,他們常常會被自己的工資所迷茫。在工資的待遇上常常要豎著去對比,實際上對於工資待遇的事情,我們更應該要橫向看待。只有保持一個向前奮鬥之心,才能夠創造出一個嶄新又有價值性的自我。
  • 35歲的職場人,正在逐漸失去職場自由,很現實也很殘酷
    35歲的職場人,正在逐漸失去職場自由,很現實也很殘酷35歲好像成為了一個門檻,在這個門檻裡面,有35歲的人正在努力攀登。成功渡過的,現在又能緩下來鬆一口氣。而那些沒有辦法成功渡過的,現在可能在嘗試新的跑道。
  • 35歲成職場生死線,35歲是找工作的坎,如何面對職場生死線?
    而在找工作的時候,大多數公司招聘要求裡都有低於35歲這條,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讓人特別難受。為什麼會有35歲職場「生死線」這種現象呢?35歲現象其實非常普遍,很多公司到35都會開始裁減一部分上升空間不足的員工,這是一個在職場上特別普遍的坎,過去了,會越過越好,過不去,就很難受,所以也叫「職場生死線」。1.體力開始衰退。
  • 35歲職場危機,中年人的職場焦慮
    ,但社會大環境對35歲的求職者確實不太友善。招聘網站上,可看到不少招聘條件都明確寫著「年齡在35周歲以下」。造成35歲職場危機的原因,網上有許多分析文章,分析結果大多為:後浪的工資要求低、願意加班、體力好、沒有太多生活顧慮等因「年輕」而佔有的優勢。
  • 為何35歲男人寧可娶二婚女人,也不娶30歲剩女,原因在這
    導讀:為何35歲男人寧可娶二婚女人,也不娶30歲剩女,原因在這咖啡店裡,已經30歲的劉寧小口品嘗著一杯卡布奇諾看著窗外的大街上的人來人往,已經30歲的劉寧如今已是一家企業高管,多年事業的打拼,讓劉寧很難有什麼精力去談戀愛組建家庭,所以在父母多次的催婚親戚朋友的指指點點中
  • 35歲真的是職場的分水嶺嗎?如何才能做好職場「下半場」
    在職場中最尷尬、最糾結的莫過於35歲的年齡,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職場危機。畢竟在很多公司和企業的招聘要求上,就明確的要求: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因為很多人,一到35歲,比精力比不過年輕人,比時間也是比不過年輕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年輕人,可能會沒結婚、沒對象,更沒有像35歲的中年人一樣有家庭分散了其精力和時間。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 為什麼好多企業招聘都有個35歲的年齡限制?這是什麼原因?
    有位在求職的小夥子諮詢,是不是現在單位不招聘超過35歲的員工了?的的確確許多單位的招聘啟事都要求應聘者必須35歲以下。為什麼單位會這麼規定呢?是不是單位認為35歲以下精力旺盛,甚至可以實行「996」的工作時間(一周工作6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同時年紀輕,潛力更大。
  • 35歲的職場女性,這幾件衣服一定要有,看看你柜子有沒有!
    35歲的女人,雖然已經過了青春活潑的年紀,但是卻有著長期在職場上拼殺生存的堅韌力和成熟魅力,所以說,每一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會散發出屬於她們那個階段的美。而35歲的女性,穿衣風格需要更偏向優雅、知性一些。35歲的女人,雖然已經過了青春活潑的年紀,但是卻有著長期在職場上拼殺生存的堅韌力和成熟魅力,所以說,每一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會散發出屬於她們那個階段的美。而35歲的女性,穿衣風格需要更偏向優雅、知性一些,兔醬建議你們,這幾個款式的單品,看到趕緊買下來。
  • 中年職場逃不開35歲定律,不滿於現狀,儘早避開副業創收的誤區
    大部分人,不在體制內的,職業生涯都是無法善終的。這話怎麼說呢,人到中年,35歲是一個門檻,跨過了成就輝煌,跨不過一擼到底。最近看到很多有關職場的文章,宣揚中年危機感,其實也對也不對。有說職場中成為有專業能力的人,成為業內領頭人或者如何學到職場的求生之道等等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
  • 職場35歲現象,未雨綢繆會比臨時抱佛腳有用得多
    從30歲到35歲,這其中有5年的時間。假如給你足夠犯錯的時間,那麼,為了不讓你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變得一塌糊塗,你至少應該在30歲就確立明確的目標,並利用5年的時間去追趕。這可能是你成長的最後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時機,你已不再年輕,社會也不會再以包容的心態去原諒你的年少輕狂。否則,你多走一步錯路,就必定要在以後以十倍的代價補回來。
  • 35歲職場的生存透視:無比尷尬的年齡,可能連你自己都不敢相信
    25歲參加同學聚會,聊的都是事業和憧憬;35歲,聊的都是房貸和生活瑣事。一到35歲,一種對職場的焦慮油然而生。總而言之,步入這個年齡,人生的軌跡已經變了樣。就連網上統計數據時也被欺負,往往都是18歲-34歲。也就是說,35歲儘管只差了一歲,但對不起,你屬於另外的一個範疇。「老人」的範疇!現如今的社會,尤其是職場裡,年輕就是優勢,年輕就代表著激情和夢想,意味著敢闖敢拼。
  • 35歲以後將面臨職場危機?比危機更可怕的,是缺乏持續成長的心!
    最近,身邊的朋友談的最多的就是「中年危機」,人到中年跳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工作斷檔,一家老小都指望著你的收入來轉動生活,失業成為了職場中年人心中隱藏在最深處的痛。35歲,人生的分水嶺。35歲以前你可能還沒有成家,沒有小孩,沒有房子,沒有車子,老人也還健康,你的生活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和追求。
  • 「35歲月入1萬,不敢辭職」中年職場不可言語的痛
    【故事一:好友葉子的自白】我今年已經35歲了,雖然在我們這三線城市有著還不錯的收入,但我過得並不舒心,年齡越大,越沒有安全感。先生是公務員,每月扣除稅收雜費等,到手工資4800元。我的月收入是10000元,與很多同齡人相比相差甚遠,但我不敢輕易換工作,我怕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工資待遇。
  • 35歲前的積累,決定了你的職場高度
    很多朋友在這個年齡已經升級為父母了,即使不考慮買房,至少每月也要準備足夠的奶粉錢。如果自己來自農村,很有可能父母還需要你定期寄點錢回家。職場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到了35歲這個年齡,你的上司還沒有對你說準備給你升職,你的未來很有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貶值。隨著你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未來的你會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 女性35歲以後就註定是職場的淘汰品嗎,如何破局?
    35歲的你,是什麼的一種境地?二胎時代的到來,80後反倒成了生二胎的主力軍,所以,對於很多35歲的人,負擔很重。但這僅僅是家庭的壓力,職場的壓力可能更大。35歲沒有了年齡的優勢,歲月在臉上留下了無情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