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莊子智慧 】

2021-02-09 國學生活

點上方綠標收聽【莊子智慧】主講:逍遙子

當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微信公號:國學生活】一隻天鵝看到一隻懶蛤蟆趴在臭水裡,它認為這樣太髒了,於是伸過去一樹枝,想把蛤蟆救出來。癩蛤蟆卻不領情,它生氣地跳起來,質問天鵝是不是想搶走這個的臭水溝。
當一個人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他會給自己的所有行為都找個理由,哪怕是你想幫你,也別指望他會感激。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他會讓你覺得清醒才是錯的。

懂得理解別人,才是真的偉大


莊子曾說:「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

大多數人都喜歡和自己相同的人,喜歡別人順著自己的心意說話做事,而討厭和自己有不同的人。這種心態導致世人喜歡排斥異己,只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共處,無法體諒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總是感覺自己就是世界中心,其實他們行為很難得到尊重。一個富豪對新請來的女傭說:「如果你不介意,我以後就叫你阿芳,這是我前任女傭的名字,我不想改變自己的習慣。」女傭回答他:「我很喜歡這個習慣,如果您不介意,我以後會叫您你牛二先生,因為這是我前主人的名字。」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意願,就算是身份地位懸殊,也不能因此踐踏別人的內心。一個人不能總是沉迷自我,面對別人的意願,我們也要酌情給予理解。

擺脫頑固迂腐,才是真的聰明


莊子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井裡的青蛙,我們永遠無法和它談論大海,因為他眼前只有一個井口;夏天的蟲子,我們永遠無法和它討論賓雪,因為他的一生只有三季;迂腐的人,我們永遠不能和他坐而論道,因為他的目光太短淺,教養太有限。願意勸說他人,也是善良的表現,自己關心的人誤入歧途,誰不想規勸幾句,提醒一下呢?然而,勸說有時候更像開門做生意,我們吆喝叫賣,不代表對方願意買帳。人家本來想朝南走,我們非要勸他向北看。忤逆了對方的心意,難免產生誤會。
如果此時我們繼續嘮叨個沒完,說了不少真心話,對方卻表現的很不難煩,這次勸說也就失去意義了。
自己出於好心,結果鬧了一肚子委屈,何必呢?何苦呢?說服一個思維擰成死疙瘩的老頑固,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守好自己的本分,才是真的善良

鷦鷯在森林裡築巢,也只需要一根樹枝,鼴鼠喝黃河裡的水,也不過是喝飽小小的肚子,我要這天下有何用呢?莊子曾說:「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廚師即使不願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理祭祀的人也不該失了本分,代替他下廚做飯。無論是對打親人,還是對待朋友,關心都是要講究適度原則的。就算是我們心懷善意,也不能逼迫他人按照我們的想法生活。真正成熟的人,從不逼迫一個人改變主張,而是等待他自我醒悟。關心不能越位,愛護不能強求,出發點再好,也不能強行改變他人的選擇。
本分地做好自己,不去越俎代庖替他人決定人生,這才是善。

順應自然規律,才是真的智慧

莊子說:「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不要用人的意願改變自然規律,也不要用人力去改變天命。人類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面對充滿神秘和未知的大自然的時候,需要尊重自然法則。
從前有一個宋國人,他發現自己國家的男人有戴帽子的風氣,於是覺得買帽子這種生意很有市場。於是他開始買帽子,並且想要把自己的生意做到越國去。此人本來充滿了細心,但是真的到了越國的時候,完全傻眼了。越國的風氣和宋國完全不同,可是越國地處沿海邊疆,當地人早已習慣了烈日海風,習俗和宋國不同。為了適應延邊生活,當地男性都是剃著小平頭,把紋身當成時尚,根本沒有人戴帽子。古代的交通不比如今,需要更多時間和物力才能穿越國界。這個宋國商人費盡心思來到越國,結果發現沒有生意可做,最終賠光了家底病死在異鄉。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同樣無法知曉地外文明是否存在。順其自然,才是最頂級的智慧。請您轉發分享,弘揚道家傳統文化!【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今年新生入學,我見到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例如上課不認真聽,不寫作業,你一檢查學生的背景,就會發現他們的父母當年上學就是這樣,他們的哥哥姐姐也是如此,到了他們也絲毫沒有改變。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很多在學習上「裝睡」的學生,他的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們想當年就是一個裝睡高手。話雖如此,卻也絲毫沒有辦法。只要符合政策法規,我們學校就沒有將這些人拒之門外的權力。
  •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朱露莎是什麼梗 是啥意思出處
    抖音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朱露莎是什麼梗?抖音又出新梗了,最近的抖音評論區裡都是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朱露莎,很多網友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朱露莎含義出處介紹吧。
  • 川普取關喊話「醒醒吧」老友,網友: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美國人堅守著所謂的自由,在總統川普的忽悠下,一意反對封城,反對居家令,看到失業率上升,又喊放鬆居家令,倡導復工……一系列神操作,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逼近100萬大關。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川普老友皮爾斯·摩根喊話川普:美國人的生命比你的選舉更重要,醒醒吧,別玩弄愚蠢的政治了。目前,川普已「取關」了這位老友。看來川普是不想醒,還想繼續裝睡,網友:你永遠叫不醒一位裝睡的人。
  • 小s: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男人
    但也不知道為啥,這兩天她突然又「強行秀恩愛」衝上了熱搜。說是秀恩愛,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則聲明,內容是:「不了解我人生的人,我平常懶得解釋!但我老公是世界上最愛我、最疼我、心中只有我的男人!我愛他,從20年前到現在,我只有越來越愛他!
  • 【國學智慧】莊子智慧:立乎不測之地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響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是姓,「居」是人名,「陽子居」去見老子,他說有一個人,這是什麼人,不去管他,這個人「響疾強梁」,「疾」不是生病,是腦筋反應快,第一等聰明人,某一個地方一動,他聞一而知十,馬上就反應出來,馬上就曉得。譬如你畫一個圈圈,他說這是數學上的零。「強梁」,精神身體非常地健康強壯。「響疾強梁」,這樣的人很難得。聰明人與笨人的差別在哪裡?反應快叫聰明人,反應慢叫笨人。
  • 莊子《逍遙遊》的人生智慧啟示
    莊子《逍遙遊》作為《莊子》這本書的開篇,一直以來為人論道,廣為傳誦,它既有著鮮明的語言文學藝術特色,生動、活潑、豐富、立體,也充滿了思想思辨的智慧,同時其思想意境境界也高遠、飄渺、超然、自在,讓人充滿了遐思和期許。
  • 幼兒老師哭笑不得,你永遠叫不醒那個裝睡的孩子,愣睡了一下午
    幼兒老師哭笑不得,你永遠叫不醒那個裝睡的孩子結果這個時候出現了讓她哭笑不得的事,班裡的一位叫做德德的小朋友,怎麼叫都叫不醒,後來全班的小朋友也都圍了過來,一個一個上陣試圖叫醒這個小調皮。德德媽媽也忍不住調侃兒子「你永遠叫不醒這個裝睡的德德」。
  •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的負能量?還是莊子的大智慧?
    很多人從表面上理解,直接翻譯成:聖人不死完,有大惡的壞人們就不會消亡。似乎一個社會出現壞人,都是因為有聖人作怪呢。要是如此,我感覺這句話真是有滿滿負能量了,但它能流傳兩千多年,還是作為莊子的核心思想在被人討論,絕對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今天就稍微來掰扯掰扯這句話。這句話是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中。
  • 莊子:真正逍遙的人,都達到了人生的這三重境界【莊子智慧 】
    點上方綠標收聽【莊子智慧】主講:逍遙子小樹林裡的飛雀譏笑大鵬說:「『你將要飛到哪裡去啊?我跳躍起來向上飛,不過幾丈就落下來了,在野草之間飛來飛去不是也很好嘛。』」莊子在這個可笑的故事裡要說明的是「小」與「大」的分別。那些有了小小的成績就自以為是的人,正和這些這飛雀一樣,不知天高地厚。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人前賣弄炫耀,而他的實力卻從行動中為人所知曉。
  • 《莊子》十句經典格言,感悟人生智慧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1、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
  • 解說莊子《齊物論》
    這句話說明我們不能「隨成心師之」。要隨本心。本心為何?「代而自取者」。這個指的就是「真宰」。本心即是真宰。第五,未成乎心不產生是非。然而未成乎心產生情。故情不產生是非。前面那個假設,情能亂心,就是不對的。我們來想一想,中庸說什麼?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你該喜則喜,該怒則怒,該哀則哀,該樂則樂,這個叫和。
  • 莊子 | 減法人生
    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思想精髓之一。「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縱情獵物,能令人心情狂亂;難得財貨,能誘人行為不端。然而,無數次「剁手」後,我們才發現:物質永遠追求不完,焦慮無時無刻不在。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女主麻衣從「囤積狂魔」到「扔東西狂魔」,其間最觸動她的一件事,是在經歷一場大地震時,在滿屋雜物裡連瓶救命的水都找不到,麻衣感嘆:多餘的東西會斷送你的性命!
  • 孔子老子莊子之中,為什麼只有莊子才被稱作「真人」?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菜根譚》說,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汙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啟功說,立身若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明白了這些,你也就不端著,不裝了。
  • 蔡璧名 莊子救了我的命
    《正是時候讀莊子》內文這是莊子筆下的神人。外物傷害不了他,漫天洪水也淹不死他,即使旱災嚴重到讓金屬、石頭都熔化,焦灼了土地和丘陵,他也不覺煩熱。負責教授莊子乘御之道的工作,剛巧跟莊子筆下的「庖丁」一樣,已經十九年了。
  • 解讀丨莊子的智慧
    此外,在自然說方面,莊子更為深入地發揮了人的自由性與自在性。   但莊子在內涵上與老子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無為」,莊子「遊心」。「遊心」不只是精神自由的表現,還是一種審美式的人生態度,更是藝術人格的體現。《老子》五千言,主要是向當時的君主提的建議書,是救世之書,包含治身與治國。莊子重視生命的內涵,要保持內在精神狀態的自得自適,這與他所處的戰國中期有很大的關係。
  • 中年男人突然想初戀,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沈騰和馬麗過著清苦的日子,他完全無視馬麗含辛茹苦的付出,甚至把做生意的本錢都拿出來,為了給初戀校花王智包一個大紅包。馬麗追到婚禮現場,滿眼都是心酸淚。「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電影中,馬麗親自見識到了夏洛對初戀女神的這種執著。
  • 莊子:普通人逃避問題,聰明人解決問題,智慧的人消除問題
    莊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很膽小的人,他在無意間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為是什麼妖魔在作祟,就害怕地跑了起來。奈何影子時刻跟隨在他身邊,他跑得越快,影子也就追得越緊,此人倍感慌張,也就只能跑得更快些。最終,他被自己活活累死了。
  • 莊子的世界與世界的莊子
    他寫過《東方美學》(1980)這本書,今道教授和貴國的李澤厚教授可能有互相的交流,他們同樣主張,莊子的美學在於「藝術之美使人類從自身的異化中解放出來」,因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主持人:非常感謝池田先生。畢來德先生您好!我能叫您畢先生嗎?
  •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之中,還是一個誇人的成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中,還是個誇人的詞語。很多人聽到「呆若木雞」這一個成語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一個人如木瓜一般遲鈍,笨拙和呆滯,覺得呆若木雞這個成語一定是貶低一個人的。但是當你真正了解「呆若木雞」這個成語的出處之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 【莊子】南師講《莊子》之生死死生
    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人類世界最初的文化,都是從宗教來的,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生下來都是哲學家,每個人都懷疑地我是怎麼生下來的?天地間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我的生命在沒有我之前是怎麼樣的?死之後又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凡是人都想過。是不是其它的一些眾生,例如動物有沒有想過?我們不敢判斷,因為我們不能斷定動物絕對沒有思想,你非動物,你怎麼知道動物沒有思想?你不是動物,你怎麼知道動物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