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這樣科學的運動,才能讓心臟更強大!標準就是心率!

2020-12-22 心血管王醫生

我是心血管醫生,在醫院遇到最多的是心臟病患者,對於已經明確心臟病的患者,很難簡單說去鍛鍊心臟,因為有很多心臟病已經不適合鍛鍊了。

所以,心臟最好的保養就是,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鍛鍊。

那麼鍛鍊對於心臟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我們先看一個研究:2018年1月8日,發表於《Circulation》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運動是可以逆轉久坐心臟老化所帶來的危害,並且還能夠預防心臟病的發生。不運動會導致心臟肌肉變得僵硬,當心肌肉變僵硬了,你的血壓就會升高,心室也就不能有效泵血,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發生了心力衰竭。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運動是可以鍛鍊我們的心臟,讓我們的心臟更加強壯,同時,能預防心衰,預防心臟病。

如果不運動會有什麼不好呢?會不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 14.9萬人近10年隨訪得出結論:久坐不動的人比運動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80%!久坐的人比運動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07%!

這個研究肯定了,不運動會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那麼到底做哪些運動才好呢?

英國做了一個8萬人研究,觀察10年,研究顯示: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等團隊運動,降低全因死亡率水平最強,能降低47%;是遊泳,能降低死亡率41%。有氧運動,更多的是指有氧體操,能降低死亡率36%。

這些運動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屬於以有氧運動為主。所以,並不是鼓勵大家必須做上述三種運動,只要能堅持有氧運動,就能鍛鍊我們的心臟病,預防心血管疾病。

因為堅持長期的有氧運動,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動脈硬化,利於三高控制,能夠提高心肺功能,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

常見的有氧運動,除了上述說的打羽毛球、遊泳、跳操,還包括快走、跑步、爬山、騎車等等運動形式。

判斷有氧運動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心率,最大心率:

運動最大心率=最大心率0.6至0.8(為了獲得心血管益處,應該把運動心率定在60%~80%的最大心率範圍,這個區域叫做靶區域)。

舉個例子,您今年40歲,您的最大心率就是22040=180,您的靶心率是1800.6至0.8=108144次/分,也就是說,您在運動時的心率應該保持在102136次/分鐘。或者說不應該超過這個心率,但也不宜過低。

另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運動時可以保持正常的談話速度,但不能唱歌,這時屬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因人而異:

因為每個人的基礎體力不一樣,所以,運動因人而異,每周進行3-5次運動,每次運動30-40分鐘,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夠耐受的運動,以及自己喜歡也願意堅持下來的運動,只有這樣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

總之,鍛鍊要趁早,不能等到已經得了心臟病,到時候進退兩難。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但貴在堅持!

#發現美好時光#

相關焦點

  • 心率過緩不一定是壞事!這類人群心率低於正常值,說明心臟很強大
    心率又被稱之為靜息心率,指的就是當我們相對來說處於比較清醒或者是不活動的狀態下,心臟每分鐘所跳動的次數。既然是不活動時候心臟所跳動的次數,那麼建議大家最好的檢測時間應該是在晚上休息的時候,或者是早晨剛剛起床的時候。
  • 有什麼科學依據?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那麼我們的心臟跳動到底是快好,還是慢好?我說:我們的心臟在一定範圍內,該快則快,該慢則慢,這樣的心臟才能長壽。就好比一個發動機,在城裡跑,車多人多,那麼跑個40邁就行;上了高速,這個車跑120才行;回到地下車庫幾邁就行。這才是正常的一個汽車發動機。
  • 科學運動這樣做 5種運動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科學運動這樣做 5種運動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2020-12-13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什麼科學依據?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心跳與壽命長短是否有關係,這個問題也是多次討論過的,公認的更科學的說法是,心跳的快慢不等同於壽命的長短。很多科學家善於拿某種動物(比如說烏龜,心跳慢,壽命長)來做比對,但也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人畢竟不能去和動物或小昆蟲去比的,所有生物的生命壽限它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的規律的。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
  • 運動時達到多少心率,才能有效減肥?
    首先什麼是心率,不就是心跳嗎?是的差不多,看看專業表述是怎樣,用來描述心動周期的專業術語,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以第一聲音為準。我們不是醫生,就不用過多的糾結於細節了,看到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就夠了。成年人每分鐘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100次之間都屬正常。
  • 壽命長短與心率有關?專家:心率處於此範圍,或許容易長壽
    很多年前有人對兔子和烏龜的壽命進行調查發現,小型哺乳類的生物,它們的心跳速度非常的快,但是它們的生存期只有3年,但是像鯨魚、烏龜這樣大型的動物,心跳速度非常的緩慢,但是卻能夠活上幾十年或者更久。於是就有一種結論產生,那就是心率越快的壽命越短,心率越慢,壽命越長,但是這個結論只是建立在動物的身上,並不能代表人。那麼人的心率和壽命有關嗎?專家:心率處於這個範圍之類,或許能夠長壽。
  • 壽命長短,心率先知?專家告訴你,什麼樣的心率水平,利於長壽?
    有人將心率和壽命的長短聯繫到了一起,有人認為心跳速度越慢,人越容易長壽,是這樣嗎?今天專家就來告訴你,保持怎樣的心率水平更有利於長壽。壽命長短和心率有關係嗎?>容易受到破壞,心臟會擴大,會有心力衰竭等症狀。
  • 科學運動,請記住這個公式
    運動時要不要戴口罩?如何防範運動猝死等意外?針對這些熱點問題,武漢市體育局全民健身專家團隊成員、運動康復專家、武漢體院教授楊翼開出了「運動處方」。運動時戴不戴口罩?不同類型口罩到底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楊翼教授認為,運動時,人體氧氣攝入量激增,心臟血液加速運行。而戴口罩明顯會影響呼吸,造成人體氧氣需求和供給失衡。
  • 心率超過這「1數」,或有猝死危險!堅持做「4事」,心率慢壽命長
    因此,可以通過測量脈搏來獲得心率的數值。 如何測量我們心率?測量前避免運動,測量時不要說話,放鬆全身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雙腿平放不要交叉,通過觸摸脈搏計算心率次數時間不能少於30秒。 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輕輕地按在橈動脈上(手腕側,橈骨莖突的前內方,也就是中醫把脈的地方)計數1分鐘就會得到我們的心率數值。
  • 心率低的人更易長壽?提醒:若心率低於這個數,或許會危及生命
    心率是醫生常說的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一分鐘內人體的心跳次數,不少朋友都覺得,心臟跳動的越慢越好,說明身體更加健康。因此不少人認為,心率低的人更容易長壽,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心率低的人更容易長壽嗎?心率在多少範圍是正常的?
  • 心率多少才正常?提醒:若心率超過這個數,心血管可能會有危險
    生活中很多人重視測量血壓值、血糖值、體重等等關於健康的數值,很少有人關心過心率。其實心率這個數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從心率值我們可以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心臟能夠跳動的次數是有限的,據統計每個人一生中心臟會跳動約25億次。這意味著,在正常的範圍內,心率越慢越好。
  • 心率與健康有著什麼關係?4個方法降低心率,身體更健康
    心率是指我們心態平和,處於安靜狀態時每分鐘心跳的次數。雖然它只是一個簡單的數據,但是它可以反映出我們身體的很多狀況。那麼心率與健康有哪些關係呢?怎樣才能幫助我們降低心率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心率與健康有哪些關係?
  • 減肥必備心率表 合理運動才能效率最高
    當然在戶外運動的話,大家也不妨考慮一下GPS腕錶,功能更貼合大家。4運動效果高了 減肥就更有希望    筆者嘗試在健身的過程中帶著這款心率表,整體體驗還是比較不錯的,首先腕錶時採用無線連接的,所以只需要佩戴心率帶在身上即可。而腕錶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捆綁在手把上,這樣隨時都可以很方便的查看。
  • 大屏幕+十項運動全能+24小時心率檢測,全面屏榮耀手環6使用體驗
    健康監測分為科學睡眠、久坐提醒、連續測量心率、壓力自動檢測等功能,這些功能也能在手環上實時查看。科學睡眠是監測睡眠狀態,8小時最佳,低於這個標準就是缺少睡眠。當然,多了也不好,昨晚竟然睡了9個小時……記得當時鬧鐘響了多次,聽見了就是不想起。可不要小看這個功能,榮耀手環6還可以檢測睡眠呼吸暫停,這是華為聯合 301 醫院一同的研究項目。
  • 經常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教你一招計算運動心率
    本期第一健康就邀請到沈城多位運動醫學及健康科普專家,為大家講解冬季如何更加科學地進行運動鍛鍊,避免損傷。25歲小夥打球反覆傷膝蓋醫生提醒運動前務必做好「預熱」小軍今年25歲,平日裡就很喜歡運動、打球。兩年前,他在一次打球時不慎摔倒,右膝關節當時就腫了起來,十分疼痛。到附近醫院檢查後,小軍進行了簡單治療,回家休養了一段時間,覺得不腫不疼了,於是重新開始運動。
  • 血壓要降下來,心率更要降!醫生提醒:別讓心率「毀」了自己
    然而還有一小部分患者血壓倒是控制得比較好,每次量血壓時總是冒出來一個心率快的問題。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僅要血壓要降下來,心率更要降!可別讓心率「毀」了自己。什麼心率?1、心率,顧名思義也就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我們健康人的心率一般都在60-100次,平均是75次左右,超過不行,低了也不行。
  • 當你運動時 心率表與心率帶是如何測量心率的?
    但是,很多人在跑步時忽視了對心率的管理。心率是反映人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運動的過程中實時了解心率狀態,並選擇一個合適的心率區間運動,可以更好地把握運動強度、提高運動效果。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多款運動手錶、運動手環都帶有心率測量功能,心率胸帶與臂帶也是常見的心率測量工具。那麼,心率手錶和心率帶在原理上有什麼不同呢?
  • 運動手環竟然測出衛生紙的心率?這還能有科學依據?
    不過,最近有網友說了一件關於運動手環的「靈異事件」。圖片來源:Pixabay知乎網站有個問題:「什麼事情讓你覺得智商被侮辱?」有網友回答:「用我的**手環3測了一下一卷衛生紙的心率,86次每分鐘,比我的心率還高。」
  • 60歲以上的人,標準的血壓和心率是多少?自測一下,你達標了嗎?
    完全是免費      在臨床醫學上常見的生理指標當中,血壓和心率是很重要的兩個指標,在我們每次體檢時都會涉及到這兩個生理指標,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壓和心率可能跟年輕人不一樣,那麼應該達到哪個標準呢?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自測一下,看看你達標了嗎?
  • 醫生:心率在這一範圍內,越低越好!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心率,心率或者脈搏是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動物的心率越慢越長壽,網上也出現了不少文章指出「人的心率越慢活的越久」的文章,這到底是真的嗎?今天讓心內科醫生告訴我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