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血管醫生,在醫院遇到最多的是心臟病患者,對於已經明確心臟病的患者,很難簡單說去鍛鍊心臟,因為有很多心臟病已經不適合鍛鍊了。
所以,心臟最好的保養就是,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鍛鍊。
那麼鍛鍊對於心臟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我們先看一個研究:2018年1月8日,發表於《Circulation》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運動是可以逆轉久坐心臟老化所帶來的危害,並且還能夠預防心臟病的發生。不運動會導致心臟肌肉變得僵硬,當心肌肉變僵硬了,你的血壓就會升高,心室也就不能有效泵血,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發生了心力衰竭。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運動是可以鍛鍊我們的心臟,讓我們的心臟更加強壯,同時,能預防心衰,預防心臟病。
如果不運動會有什麼不好呢?會不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 14.9萬人近10年隨訪得出結論:久坐不動的人比運動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80%!久坐的人比運動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07%!
這個研究肯定了,不運動會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那麼到底做哪些運動才好呢?
英國做了一個8萬人研究,觀察10年,研究顯示: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等團隊運動,降低全因死亡率水平最強,能降低47%;是遊泳,能降低死亡率41%。有氧運動,更多的是指有氧體操,能降低死亡率36%。
這些運動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屬於以有氧運動為主。所以,並不是鼓勵大家必須做上述三種運動,只要能堅持有氧運動,就能鍛鍊我們的心臟病,預防心血管疾病。
因為堅持長期的有氧運動,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動脈硬化,利於三高控制,能夠提高心肺功能,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
常見的有氧運動,除了上述說的打羽毛球、遊泳、跳操,還包括快走、跑步、爬山、騎車等等運動形式。
判斷有氧運動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心率,最大心率:
運動最大心率=最大心率0.6至0.8(為了獲得心血管益處,應該把運動心率定在60%~80%的最大心率範圍,這個區域叫做靶區域)。
舉個例子,您今年40歲,您的最大心率就是22040=180,您的靶心率是1800.6至0.8=108144次/分,也就是說,您在運動時的心率應該保持在102136次/分鐘。或者說不應該超過這個心率,但也不宜過低。
另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運動時可以保持正常的談話速度,但不能唱歌,這時屬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因人而異:
因為每個人的基礎體力不一樣,所以,運動因人而異,每周進行3-5次運動,每次運動30-40分鐘,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夠耐受的運動,以及自己喜歡也願意堅持下來的運動,只有這樣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
總之,鍛鍊要趁早,不能等到已經得了心臟病,到時候進退兩難。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但貴在堅持!
#發現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