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流傳著這樣一首詩,「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大家知道,這首詩描寫的主角是什麼嗎?沒錯,就是黃瓜!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河北地區有名的特產美食——黃瓜宴。
「胡瓜」、「黃瓜」傻傻分不清楚?
黃瓜宴的主要材料就是黃瓜啦!但黃瓜在歷史上最早是叫做「胡瓜」的,這是什麼情況呢?「胡瓜」,也就是黃瓜,是在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帶回來的蔬菜。當到了後趙王朝時,「胡瓜」被當時的建立者石勒更名成了「黃瓜」。因為石勒是羯族人,他對當時的人們稱羯族人為胡人而感到非常惱怒,並且「胡」字在當時帶有一定的貶義,於是石勒下令,以後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斬。
有一次,石勒因為襄國郡守樊穿著補丁衣服來見他,十分不滿。於是他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中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他剛說完,便意識到自己錯了,急忙謝罪。等到「御賜午膳」時,石勒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知道這是故意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餚,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罷,滿意大笑。
黃瓜的名字啊,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河北黃瓜宴
胡瓜自張騫從西域引進後,率先種植的是河北地區一帶,黃瓜這種蔬菜登上宮廷菜,河北為最。所謂黃瓜宴,就是以黃瓜為原材料,製作一大桌子的美食,一般有12個熱炒,8個冷菜。天啦嚕,聽起來是不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啊?對於一個有著「黑暗料理」稱號的小編,就是撓破腦皮,也想不出如何用黃瓜做出這麼多道美食的。真滴好佩服咱們河北的廚師師傅呀!
石家莊燕春飯店的黃瓜宴,造型多樣、美味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黃瓜宴在冷菜中,最有名的頭菜叫做「青龍臥雪」,兩條小「青龍」盤旋在「雪」(白糖)之中,靈動有趣。其它七道冷菜,風味都不相同,有香甜、麻辣、清香、鹹香、酸甜、蔥油、酥脆等各種口味。雖說都是黃瓜做的,但一道菜就是一個口味,吃起來也是滿滿的新鮮感,帶著一種「我就能看他能整出什麼花兒來」的感覺吃下去,收穫的是入口的驚喜和愉悅。
剩下的12 個熱炒造型各異,異彩豐呈,十分考驗廚師精巧的刀工。這十二道菜分別是,珍珠海參、龍鬚瓜條、瓜絲魚、燴黃瓜雞託、金鉤翡翠、炸瓜棗、二龍戲珠、鳳尾瓜條、金錢瓜盅、雪山銀瓜、瓤汁錦瓜和金盅瓜衣。小編莫名覺得有點兒報菜名的感覺。光是聽著一個個的名字,就讓人覺得很好奇了,再一看成品食物也真的超級感嘆廚師的構思和腦洞了!
一盤盤由黃瓜做成的美食,構成了一席舌尖上的美食盛宴,味道鮮美,造型奇特。在這幾年儼然成為了河北石家莊地區非常有名的美食特產。
在河北館陶翟莊村,不僅有黃瓜宴,而且還有黃瓜酒,黃瓜博物館,這裡是一個正在打造中的「黃瓜小鎮」,每年都會有黃瓜採摘節,並且還有留學生慕名前去參加採摘。可謂是將黃瓜的優勢發揮到底了!
河北,作為一個最早種植黃瓜的地區,獨闢蹊徑開發出了黃瓜宴這道特產美食,並且還將繼續打造特色黃瓜小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享譽全國!厲害了,我的大河北!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