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美麗營銷的背後,新氧的醫美生意能「美」多久?

2020-12-20 江湖老劉

長得好看有用嗎?長得好看真的有用。尤其是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長得漂亮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給你帶來種種好處,而且還為你成為網紅吸引流量賺取眼球,提供了更多機會。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明星,都在「變美」這個領域投入時間和金錢,也正是因為這種追求,催生了「顏值經濟」的誕生。新氧科技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坐擁「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的美稱。

然而在繁榮背後,卻是「整容失敗」或「製造假的整容日記」案件的頻生。近期,新氧還被曝出「涉售違禁藥事件」,再次把「第一股」推向風口浪尖。人們不僅對內容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甚至對整個醫美行業發出質問。

做著「變美」的生意,卻幹著「不美」的行徑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8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已經超過美國等成為整形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中國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並且每年以40%的速度在增長。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5月2日,新氧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目前來看,新氧成為國內最大的消費網際網路、消費醫療的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在線查詢、挑選和在線預約的功能。據相關數據表明,該平臺已有近6000個機構,包括醫美、齒科等,累計用戶約3500萬,覆蓋全國300多座城市。

看似蓬勃發展的新氧,背後卻隱藏著致命的隱患。做著讓人變美的生意,卻幹著「不美」的行徑。

據微博爆料,24歲愛美姑娘因為信任醫美平臺「新氧」,在平臺上找到一家整形醫院,前後花費3萬5千元實施了這一「變美計劃」,可迎接小美的不是另一個嶄新的自己,而是嘴巴變歪,一個完全不敢認的自己。小美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人生規劃會因為這次選擇而打亂,甚至擔心自己以後能否嫁出去。小美屢次找到平臺新氧投訴,卻也屢遭封號,最基本的話語權都沒給小美。

在筆者看來,當初平臺給所有求美者帶來的美好願景和假象,終究會在眾多「小美事件」爆發後露出真正的面孔,卸妝後,是「天使」還是「屠夫」還不定。

「美麗日記」不「美麗」,蒙著用戶眼睛造夢

在一片蓬勃發展的背後,新氧被敲響警鐘。

7月15日,新京報發布題為《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美麗日記」造假刷評2000元一套》的文章,披露新氧入駐機構在線上低價引流,拒絕客戶驗藥,線下私售違禁藥,且APP內虛假日記泛濫,線上代寫「醫生問答」等問題,幾乎涵蓋了新氧APP所提供服務的方方面面。

不僅被披露「假日記」,就連真實日記都「難逃其手」。

據工人日報的報導,北京一名消費者小蕾,因在新氧上花費1556元預約了北京某醫療機構的大腿環吸項目,整個項目下來總共花費1.5萬元,但是小蕾在做完後發現完全沒有效果,反而還留下了一大推疤痕。於是在新氧平臺上如實發表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隨後,小蕾在發表完日記後向美容機構進行索賠,但得到的答覆竟是必須刪除日記才能退款。然後就在小蕾向新氧申請賠付時,卻遭到了拒絕。

此次媒體披露的內幕,直指醫美行業痛點及新氧的核心競爭力。儘管新氧回應稱下架所有涉事機構,但對整個行業而言,無疑是又一波社會質疑。

在筆者看來,「美麗日記」也確實造就了新氧的繁榮,姑娘們在「美麗日記」中只能看到「美麗」,而看不到整容手術暗藏的「毀容危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終究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未來,新氧該如何重拾「初心」和用戶大眾的信任,我想「真實」二字尤為重要,把決定權交給用戶,而不是蒙著用戶的眼睛造一場夢。

噬血美麗營銷背後,「莆田故事」能講多久

新氧身上潛藏的「灰色基因」從來不少,此次「售假」事件,再次揭開了新氧背後的行業大幕。

在微博上搜索「新氧」「毀容」,就能找到不少被新氧「坑過」的顧客和新聞報導。

不僅在微博上,就連發布在新氧平臺上的「日記」也會因為「言語不當」被新氧「剝奪」話語權。就有網友爆料過,在平臺上發布整容失敗就被封號。「新氧」只想讓你看到聽到他們想讓你看到的,也正是因為這種信息不對稱,蒙蔽了不少「愛美者」的眼睛,盲目作出決策,致使後來毀容後悔莫及,身體和心理上受到的傷害不可逆轉。

新氧平臺把「顏值經濟」當作一門生意來做,鼓吹醫美產業多麼的繁榮,這種噬血美麗營銷背後的手術失敗率卻很少提及,我就想知道美麗的「莆田故事」能講多久?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社交電商行業分析師,知名IT評論員。

相關焦點

  • 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
    來源:商界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導讀:為何被網際網路「賦能」的醫美服務平臺總遭受外界的質疑?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35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多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於2019年5月2日在美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新氧成立於2013年,起初僅為社區運營,2014年上線電商業務,進而發展為「社區+電商+點評」的商業架構。
  • 新氧醫美的「七宗罪」
    近期,有坊間傳言說在失去了胡冠中之後,「中概股泡沫代表」瑞幸咖啡前CMO楊飛同時也兼任醫美平臺新氧的營銷顧問角色,因此,瑞幸咖啡出事後的一段時間裡,新氧在分眾傳媒上的投放也減少了許多。
  • 醫美App新氧上市傳言背後 「整形上癮」是秘籍?
    電影中,金星試圖給醫美正名,電影《燃點》拍攝的2017年恰巧是新氧發展的關鍵時期,當時有包括新氧在內的3家醫美APP完成了C輪融資 ,而今僅過了一年,新氧已經完成E輪融資,投資人中包括騰訊。如今,又傳出了赴美上市的消息,為何新氧App如此獲資本青睞?女人的錢最好賺?不僅是馬雲爸爸的堅強後盾,更是醫美行業的半邊天。
  • 新氧:灰色的醫美,灰色的廣告
    2016年至今,新氧營收構成(數據來源:新氧招股書、財報)   由此可見,此前,新氧主要將為醫美服務提供機構導入訂單視為主要營收來源,但2017年之後,則將主要盈利模式轉為醫美服務機構提供營銷曝光   從消費者端來看,機構低價導流,求美者到診後再推銷項目升單,導致網上售價和實際消費情況產生出入,這也往往成為消費者與機構糾紛的誘因。   以賣廣告為主要盈利模式的新氧,為提升品牌知名度、進行市場推廣等,自身的營銷費用也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新氧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1.27億元、3.06億元,佔總收入近一半。
  • 新氧科技金星:醫美、生美、家美融合是大勢所趨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申珅)近年來,醫美的受眾從小眾人群逐漸轉為主流人群,在最近舉行的時尚芭莎「美好峰會」上,新氧CEO金星表示,新氧上市一年來,進行了全方位的系統升級,由醫美社交電商平臺升級為醫美內容生態的產業平臺。順應醫美、生美、家美的三美融合趨勢,未來將不斷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美麗解決方案。
  • 新氧「11.11醫美狂歡節」:美麗新物種的「網際網路×」進化
    預判未來,與其著眼全局,不如從一個垂類行業入手更能看清楚一個多邊協同的生態的運行邏輯、規則、模式。比如醫美行業,很難想像,醫美這樣一個高客單價、務實理性的消費市場也會因為「雙11」而瘋狂,但新氧「11.11醫美狂歡節」就是瘋狂了,還瘋狂得不行。
  • 新氧受邀參加亞布力論壇,金星:醫美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後,表明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通過新氧追求美麗。另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8-30歲的中國醫美消費者佔比高達82%。也就是說,新氧平臺用戶中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一代。而與傳統商業形態相比,年輕商業越來越以邊緣姿態成為主流能力模型。對於企業來說,進入並把握年輕人話語體系,是實現商業價值增長的關鍵,但「俘獲一顆年輕的心」卻非易事。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基於信任經濟的醫美產業,並不適宜通過無差別的傳統營銷方式推廣,MGM(Member et member老帶新)有著最為顯著的轉化效果。 新氧社區沉澱的350萬篇真實(平臺已整頓過虛假日記及黑產)美麗日記——KOL和普通消費者分享醫美治療效果和經驗的帖子——是老帶新的線上化,且比線下的老帶新更具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 據華安證券調研,目前約80%的醫美機構逐步減少對搜尋引擎的投入,其中30%的機構表示醫美APP正在成為主要獲客渠道。
  • 新氧醫美難言美:違規銷售藥品、刷單代寫問題大量存在
    科技自媒體 / 財經三劍客「新氧醫美,美美美美,女人美了才完美,做女人美好。」咆哮式的廣告語,搭配著音樂無限重複,在狹小的電梯間裡,不知道你有沒有被新氧醫美的廣告「洗過腦」。醫美行業頭部平臺新氧被曝出銷售違禁藥品後,最近幾天又出事了!這家「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又能走多遠呢?
  • ...金星的BOSS直銷又一次「爆破」,但新氧上的醫美投訴不見減少
    「先生存」的路數,也讓新氧遭到質疑和批判聲不斷:營銷手段、黑醫療機構、患者糾紛等問題。金星將醫美搬到線上,並沒有解決行業痛點,卻暴露了新氧瘋狂擴張的野心。所以新氧雖標榜是醫美領域的網際網路信息中介平臺,實質上是入駐在新氧平臺千千萬萬機構的代言人。這樣的供給側綜合體,又如何能解決「黑醫美」的問題?當2019年7月新京報曝出,新氧入駐商家售賣違禁藥物、醫美日記造假等網絡黑產問題時,新氧第一步的反應就是告訴大眾自己是一家「醫美領域的網際網路信息中介平臺」,甚至會封殺用戶點評的帳號。
  • 醫美向善力量受肯定 新氧APP獲ELLE75周年「安全醫美指導」特別獎
    近日,2020年度ELLE美妝之星榜單重磅發布,集合全球美妝好物,被譽為「年度購物必備指南」,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
  • 美團的醫美生意:高增長背後難掩隱憂?
    雙11期間,新氧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213%,天貓第一波售賣期醫美醫療訂單量環比增長近7倍。與此同時,美團醫美也頻現於梯媒廣告中,並在美團與大眾點評APP開屏、信息流第一位等位置加大推廣力度,急欲增加在C端的滲透率。事實上,美團已經布局醫美3年,且取得了較高的增長。今年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元,是新氧上半年5.11億元營收的4倍多。
  • 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 CEO探討深耕與拓展
    「一橫一縱」深耕醫美行業醫美行業白皮書是基於新氧平臺大數據和機構、用戶調查,展現中國醫美市場、行業發展趨勢和用戶消費習慣變遷。如今,每年定期發布的新氧《醫美行業白皮書》已成為政府監管機構、學界、媒體、投資人等各界人士了解中國醫美市場的重要參考。
  • 背靠千億顏值生意 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爆發
    來源:中國經營報背靠千億顏值生意 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爆發本報記者/劉媛媛/上海報導當下,「顏值經濟」迅速崛起,進而助推了行業內頭部玩家規模和利潤的進一步提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進入常態化預防,醫美和健康行業逐漸恢復,三季度我們取得了穩健的業績。」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新氧將不斷提升用戶履約體驗和整體用戶體驗,進一步強化新氧的行業地位。
  • 醫美界「奧斯卡」: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順利舉行
    為行業專家、產業夥伴、大咖醫生、醫美達人搭建交流平臺,分享行業前沿趨勢,表彰行業優秀實踐案例。每年12月定期舉辦的醫美盛典因其行業影響力而被稱為醫美界的「奧斯卡」。今年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醫美行業這麼賺錢,新氧為什麼還要急著IPO美股上市?
    作為一個成立於2013年的網際網路企業,新氧的成功主要靠著市場規模的增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8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根據《新氧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過去3年中國醫美市場平均年增速達到31.83%。新氧預計,未來5年,中國醫美市場平均年增速預計將達到25.67%。
  • 在線醫美第一股新氧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哪?
    [3]圖片來源:中信證券而新氧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塊:專業化內容(PGC)和社區用戶創作內容(UGC)。前者由平臺入駐的上萬名醫生與近4000家醫美機構分享的高質量內容為主;後者則是以普通用戶為基礎,以「美麗日記」為依託,為醫美機構做評價。醫美是一個重決策的生意,用戶的信任度極其重要。
  • 醫美行業告別「跟風」之後,如何漂亮營銷?
    去年,新氧的一支洗腦廣告出街,廣告片中的一句「女人美了,才完整」引發熱議,有人說,這種價值觀輸出太惡劣了!無底線、毀三觀!各種吐槽與差評撲面而來,不知道新氧品牌部怎麼看待這次危機公關,但新氧在醫美行業的形象確實因此大打折扣。
  • 新氧APP醫美電商市佔率70%,平臺發展5大關口,如何闖過?
    醫美電商平臺中,新氧宣告一家獨大,是真是假?筆者分別從獲客、留客、變現、復購和生態建設5重關口,檢測新氧的市佔率含金量。平臺發展第一關,獲客用戶獲取成本高,一直是醫美領域的頑疾。眾所周知的就是莆田系醫院,在百度上的營銷成本能佔到70%以上。
  • 「你的第一張輕醫美護膚卡」 新氧美次卡正式上線!
    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對醫美消費接受度的提高,95後群體已成為醫美市場最重要的增量用戶群之一。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新氧平臺上95後醫美消費者佔比超54%。95後群體的「少年感」更強,使其在醫美消費過程更希望在皮膚護理、美白嫩膚、牙齒矯正等方面得到滿足。醫美消費觀念在不斷進化,但相關需求卻未能得到全面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