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高度重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將文明校園創建納入海安精神文明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總體規劃,構建了一套創建機制,打造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湧現出一批校園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了校內、校外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截至目前,海安共創建省級文明校園2所、南通市級文明校園18所、海安市級文明校園66所,學校創建知曉率、創建申報率100%,各級文明校園總數佔海安現有學校數量的88%。「我們將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繼續加大創建力度,全面打造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品牌,不斷彰顯校園文化內涵,促進校園文化百花齊放、校風學風春風化雨、師生文明素養顯著提升。」海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榮貴表示。價值引領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近年來,海安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活動,多形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多舉措推進「八禮四儀」融入未成年人日常學習生活,多頻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讓廣大未成年人樹立文化自信。
提起《共生娃,在行動》成長手冊,不少海安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都是嘖嘖稱讚。據了解,該手冊是繼「家長義工聯,情系共生園」「項目學習,促進育人」「小銀杏:弘揚共生文化的有力抓手」等品牌之後,該校著力打造的新亮點。手冊從「好習慣」「樂成長」兩大方面進行記錄,每學期期中、期末時匯總出「成長積分」,用以換取相應獎勵,並作為參評學校「單項優秀生」「三好生」的重要依據。
「我愛實踐」——展現自己成長曆程中的幸福瞬間,「我樂公益」——記錄自己服務中隊、他人、社會的體會和收穫,「我最自豪」——展示參加藝術考級、發表作品、參加比賽等所取得的成績……在它的陪伴、鞭策下,孩子們自信、活潑、果敢等性格特質不斷增強,樂於助人、勇於探索、敢於擔當等精神品性不斷弘揚。
「成長手冊打破了傳統單一的評價模式,改為綜合性評價和多元性評價。通過各項不同的模塊式評價進行推進,以老師、隊員、家長等多人互動的評價方式為載體,可以更科學全面地衡量隊員綜合素養的發展。」學校老師徐麗新說。
陣地建設 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豐富的活動陣地建設,能讓學生在「興趣中成長、活動中受益、探索中提高」。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以三年為一周期,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形成了以大課間跑操、江蘇風景名勝等一批學生歡迎的優質課程。學校圖書館是「省中學先進圖書館」「市優秀圖書館」,校方通過閱覽課、「圖書館進教室」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並邀請知名院校教授開設講座,積極推進傳統文化藝術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如今,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學生社團紅紅火火,民樂團、舞蹈團、合唱團在江蘇省、南通市比賽中頻頻獲獎;話劇節好戲連臺,學生自編自導的元旦文藝晚會精彩紛呈;志願服務活動有聲有色……
紫石中學充分利用宣傳展板、教室走廊、牆壁、校園文化牆等載體,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學生心靈、啟迪學生智慧。發揮「紫雲風鈴」廣播電視臺、「紫石花開」校刊和團隊教室、榮譽室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間。辦學以來,千餘人獲得各類表彰和獎項。3年來,近50名學生獲得省海中特長生資格。
海安市實驗中學建成全省唯一法治課程基地——市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中心,交通安全體驗館、法治圖書室、法治雲教室等場館相繼投入使用;海師附小充分發揮「鄉村少年宮」「童心禮儀館」「四季花德育團隊」、志願者服務崗等系列活動陣地作用,於無聲處以德化人、潤澤童心;明道小學組織利用校園網、紅領巾電視臺、電子顯示屏、黑板報、班級展板、校刊等宣傳陣地,積極拓展育人空間……海安各校不斷開闢活動新陣地,創新育人新載體,滿足了各層次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的需要,拓展了學生發展空間,豐富了校園文化底蘊。
立德樹人 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海安大力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建設名師工作室,湧現出省海中董裕華、紫石中學崔益林、城南實驗小學許衛兵等名師工作室,有序開展校園長讀書活動、「校長論壇」、骨幹教師研修班等活動,確保教師師德、學歷、能力「三提升」。
自辦學以來,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一直致力於打造「道德優美,學術純粹」的教師隊伍。2017年初,為拓寬師德師風建設途徑,學校成立「成長加油站」教育諮詢公益志願服務隊,用老師們的專業知識為家長及學生提供學科學習、習慣培養、藝術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課外興趣培養等方面的問題諮詢服務,深入開展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與引路活動。
「老師,我的孩子寫作總不好,怎麼辦?」「老師,我家孩子有些怕學語文」……學校老師周麗娟說:「在諮詢服務的現場,越發覺得肩上責任沉甸甸的。一雙雙真誠的眼睛注視著我們,目光裡是滿滿的期待。每次,我都竭盡所能幫他們解答疑惑,為他們提供學習語文的小竅門。」
活動中,老師們心頭種下的是一份熱愛,一絲奉獻,一種情懷,是「溫暖他人,幸福自己」的生活體驗,是「道德優美,學術純粹」城南群像的樹立,更是學校「幸福教育」辦學思想的不斷延伸。迄今為止,「成長加油站」教育諮詢公益服務活動共舉辦了32期,160多位老師參與了服務活動,受到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好評。該項目還被確認為海安市婦女兒童家庭教育公益服務項目,被多家媒體宣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