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的驕傲!這群孩子為海安爭光,未來可期!

2021-01-10 老林林看社會

喜報

2020年北京青少年武術超級聯賽在北京石景山體育館圓滿落幕。來自各地千名中小學武術選手參加。此次我館報名參賽選手14人,共33個參賽項目,其中包括31個單項和2個對練項目,個人單項累計獲得15金2銀16銅的好成績!恭喜各位參賽選手獲得以上優異成績,每一次站在賽場上都是身心錘鍊的過程,孩子們繼續加油,爭創佳績

獲獎名單:

海安實驗小學西校區一(5)班錢雨佳

三路長拳第一名、傳統拳第一名、傳統器械第一名

海安實驗小學西校區二(16)班姜智棋

三路長拳第一名、初級槍第一名

海安曲塘小學 一(1)班桑雷均

少林拳第一名

海安城南實驗小學三(5)班李昱辰

少林拳第一名、傳統器械第四名

海安實驗小學西校區 一(20)班季煜軒

連環拳第三名

海安明道幼兒園大四班沈戴逸

一路長拳第三名

海安康乃爾幼兒園太陽班楊程皓

一路長拳第五名、少林拳第四名

海安隆政幼兒園大班劉鐵睿

傳統拳第七名

周芯潔

少林拳第一名、傳統器械第一名、規定拳第一名

海安城南實驗小學西校區五(16)班朱柳默

傳統拳第四名、少林拳第三名

海安明道幼兒園恆源分園大四班成堇鈺

少林拳第四名

施芊名

自選長拳第三名、對練第三名、

自選劍第一名、32式太極劍第一名

柳世慧

24式太極拳第一名

董嘉誠

自選槍第一名、自選長拳第一名、對練第三名

武無止境,我們還需全力奔跑,也再次感謝家長們對龍騰武術一如既往的支持與鼓勵。

比賽現場

獎牌展示

師兄弟合影

經過此次比賽,孩子們開拓了眼界,增加了自信心,也起到了錘鍊意志的目的。孩子們你們是最棒的,再接再厲!繼續加油吧

相關焦點

  • 海安支教老師原型創作電影《海安舅舅》正式上映!
    9月8日,以江蘇海安支教老師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海安舅舅》正式上映。為什麼這些支教老師會被稱為"海安舅舅"?這裡面有著怎樣的故事?在第三十五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的記者特意趕赴故事的發生地,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去尋找答案。【31年286名老師 前赴後繼3000公裡外支教】2019年9月4日,清晨6:00,雲南省寧蒗民族中學,高三海安2班。
  • 海安的房子怎麼樣?海安的房子值得投資麼?
    [導讀]此次碧桂園的入駐為海安城東區域樓市注入新鮮血液,未來開售後必將被購房者追捧   海安作為長三角北翼交通樞紐城市先進位造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 心,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一直以「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為發展目標在城北和城西受制於物流園及工業園的背景下城東區域或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區域
  • 海南自貿港前港——徐聞海安
    一個站在國家意志上的發展鴻篇 一個衍生在南中國的時代驕傲 一個與海洋共生的土地崛起傳奇 這一次,輪到海南,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亮 …… 今年是改革開放的
  • 山裡的孩子考上了清華!「海安舅舅」們樂開了花
    「第一年去的時候,大家都是拼死拼活幹,用我們海安有一句話叫拼命幹!我們要為寧蒗人民造福,為海安人民爭光。」江蘇海安第一批寧蒗支教老師楊傳進說。從1994年開始,這所中學連續8年穩居麗江高考升學率榜首。最讓楊國忠難忘的是,在寧蒗支教十年,景老師經常為貧困學生墊付學費、書本費、生活費。10元、15元、20元,純樸的孩子們給景老師打下一張張欠條。事實上,當時的景寶明月收入也只有400多元。
  • 31年286名「海安舅舅」前赴後繼3000公裡外支教 一天工作17小時...
    據江蘇衛視《新聞眼》報導:9月8日,以江蘇海安支教老師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海安舅舅》正式上映。為什麼這些支教老師會被稱為"海安舅舅"?這裡面有著怎樣的故事?在第三十五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的記者特意趕赴故事的發生地,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去尋找答案。
  • 民生銀行海安支行:紮根海安七載 貢獻民生力量
    民生銀行南通分行參加海安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園區行活動中國江蘇網1月13日南通訊 2014年1月10日,中國民生銀行海安支行隆重開業。開業以來,植根海安這片創業興業的沃土,民生銀行海安支行聚焦重要節點、支持地方建設、服務實體經濟、注重品質增長,譜寫出一曲金融生力軍與海安當地共同轉型升級、強勁發展的壯麗華章。
  • > 外媒看海安
    截至目前,海安共創建省級文明校園2所、南通市級文明校園18所、海安市級文明校園66所,學校創建知曉率、創建申報率100%,各級文明校園總數佔海安現有學校數量的88%。「我們將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繼續加大創建力度,全面打造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品牌,不斷彰顯校園文化內涵,促進校園文化百花齊放、校風學風春風化雨、師生文明素養顯著提升。」
  • 海安這所全國名校的「5個沒有」
    今年高考中,海安中學總成績400分以上的131人,全省前1000名達到71人。」這組數據是支撐。有家省級媒體,曾以《「牛」校背後有「牛」人》為題報導海安中學。上周,日報君走進海安高級中學尋找「牛」人。學生正在出操,個個虎虎生威。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呂建正與副校長準備一個參加全國級座談會的發言。
  • 海安中學呂建校長受邀參加中國礦大開學典禮並和校友座談
    我是新生的「家長」代表,代表所有新生的「家長」說一聲:礦大的領導和老師們,孩子拜託你們啦!「海中」是礦大生源的一座「富礦」,海安中學是礦大的優質生源基地,希望兩校加強合作,將海安中學真正打造成為一座「富礦」,為礦大等高校輸送更多更好的生源。
  • 江蘇海安支教教師群體32載接力支教小涼山
    「我剛入學時數學成績只有70多分,經過海安唐義凱老師反覆輔導,這才補上了短板。」盧磊說,海安老師們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他們滾燙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精神。寧蒗四面環山,資源匱乏,是個深度貧困縣。早年間,當地不少人幾乎一輩子都「窩」在山溝溝裡。「寧蒗的優勢是滿山木材,劣勢是缺乏人才。」為改變困境,1987年9月,時任寧蒗縣委書記阿蘇大嶺慕名到「教育強縣」海安考察。
  • 文化海安丨海安博物館(十三)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靈人傑的海安,在歷史的長河中群星璀璨,文人墨客的奪目風採,都源於故鄉土地的滋養與孕育。
  • 宜居宜遊,海安風景獨好
    海安旅遊列車,跑出「動車」速度。   在海安,你會看到「金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海安新高度、城市新地標「金磚酒店」。在海安,你能感受到四季「美」的風光。春日裡的大公梨花隨風搖曳,河豚盛筵美味飄香;夏雨中的葡萄晶瑩剔透,七星湖畔荷花舒捲;秋風裡的老壩港歌歡魚躍;冬日中的海陵大地白雪蒼茫。
  • 600年古城海安的穿越之旅
    一位手持長槍身穿明軍鎧甲的士兵上前打躬作揖,說:「大人,小的王舒玄,奉命在此駐守,海安所乃兵家重點,決不可被倭寇攻陷,小的帶您去參觀一下海安所,順道講一講海安的歷史。」  湯和督築海安古城  「信國公雄韜偉略,選擇在此築建衛所城。」
  • 鳳山書院與海安教育
    相傳,北宋理學家、教育家胡安定先生,曾在海安鳳山書院講學,對當時海安的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據此說來,海安的教育至少北宋時期就已風氣初成。 據史書記載,海安鳳山書院不僅講學授課之地,也是文人聚會,交流文章之所。清乾隆辛酉歲貢章士錦《鳳山書院會文賦》曰:「蘭有香兮菊有英,握管為文兮同其菁菁。鳳山之陽兮景物昌,群賢畢至兮,頌古聖而詠先王。
  • 海安上海!即將開售!通滬鐵路海安直達上海
    海安人可以坐上動車 直接抵達上海 海安上海 僅需一個多小時左右 就能前往令人嚮往的魔都
  • 「海安舅舅」登上《光明日報》頭版頭條
    這是一件看似很平凡的事情。32年前,一群江蘇海安人來到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創辦一所學校,當上了成千上萬少數民族兒女的「舅舅」,由此開啟東西部教育合作的先河。32年間,10批次、281名海安支教老師不僅為當地培養了許多大學生,更帶動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富有示範性的「寧海效應」。今天出版的《光明日報》在頭版以《大山深處奏響教育合作凱歌——江蘇海安和雲南寧蒗的32年教育結對之路》為題,聚焦赴雲南寧蒗支教的海安優秀教師群體。
  • 281名海安「舅舅」:同唱一首歌,激蕩小涼山!
    當時,海安急需用於教育硬體建設的木材,雙方於是一拍即合,達成了「木材換人才」的「寧海之約」:海安派優秀師資力量全權接管一所學校,寧蒗則以優惠價格為海安提供緊缺木材。在妻子丁林秀心中,寧蒗不僅僅早已成為丈夫的心靈歸屬,也成了她的第二個家,寧蒗的山裡娃,就是他們的孩子。她不斷催促趕快返回寧蒗。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景寶明踏上「回鄉」之路。而這一別,成了他和妻子的永別。
  • 【海安中學】來自我校學生家長的一份感謝信
    自我校學生家長的一份感謝信感 謝 信尊敬的海安中學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我們是貴校學生蔡沅廷的家長,在今年的普通高校招生體育單招中,蔡沅廷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北京體育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素有「體育界的清華」的美譽,蔡沅廷將在這裡,與國家級高水平桌球運動員一道,共同學習,切磋球技,共同進步,度過未來的大學生涯。
  • 海安「一張藍圖」建設農村人居環境
    □ 本報記者 丁亞鵬 海安人居環境工作捷報頻傳:繼2018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2019年度省級評估列第一等次後,2020年9月又率先通過省調度銷號,11月被表彰為「全國文明城市」,12月躋身「全國衛生城市」公示名單。
  • 海安歷史文化悠久,海安是個蘇南的縣級市,既有江南的水潤翠綠
    海安是個蘇南的縣級市,既有江南的水潤翠綠,又在這城市化進程中的高樓聳立。只不過人口只有80萬左右,城市裡人群寥寥,很多樓盤罕有人跡。這個標語特色海安最有名學校樓盤人跡罕至這些房子有人買嗎海安是個蘇南的縣級市,既有江南的水潤翠綠,又在這城市化進程中的高樓聳立。只不過人口只有80萬左右,城市裡人群寥寥,很多樓盤罕有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