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了解在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中自己屬於哪一類?

2020-08-28 大學小喇叭

傳統的智力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是一元的、個體的智能是單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結構》一書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不存在單純的某種智力和達到目標的唯一方法,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發覺各自的大腦資源,這種為達到目的所發揮的各種個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與人之間對待世間萬物不一樣的能力。

舉例來說,比如如果有人問你:愛因斯坦、莫扎特、喬丹他們三個人到底誰最聰明?估計你也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因為這三個人都很「牛逼」,只不過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愛因斯坦攻科研,莫扎特玩音樂,喬丹熱愛體育。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每個學生擅長的領域或學科也是不同的,這就是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實際教學中的體現。

傳統上,學校一直只強調學生在邏輯─數學和語文(主要是讀和寫)兩方面的發展。但這並不是人類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例如:建築師及雕塑家的空間感(空間智能)比較強、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體力(肢體運作智能)較強、公關的人際智能較強、作家的內省智能較強等。

所以了解自己的智能結構,對於發展自己的長處,補充自己的短處非常重要。


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至少存在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⑧自然智力。每種智力都有其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每個人身上的組合方式不同,從而造就了每個人不一樣的對待世間萬物的能力。

那對於這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它們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一、語言智力

指聽、說、讀、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並與人交流的能力。這種智力在記者、編輯、作家、演講家和政治領袖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口才能力,但是和知識面無關。

二、邏輯——數學智力

指運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現為對事物間各種關係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等進行思維的能力。這種智力在偵探、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和數學家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三、視覺——空間智力

指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係並藉此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它們表現出來的能力。這種智力在畫家、雕刻家、建築師、航海家、博物學家和軍事戰略家的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四、音樂智力

指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包括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這種智力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演奏家、樂器製造者和樂器調音師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五、身體——動覺智力

指運用四肢和軀幹的能力,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這種智力在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賽車手和發明家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六、人際智力

指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表現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並據此作出適宜反應的能力。這種智力在教師、律師、推銷員、公關人員、談話節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七、自我認知智力

指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現為能夠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欲望、個性、意志,並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這種智力在哲學家、小說家、律師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八、自然智力

是指認識世界、適應世界的能力,是一種在自然世界裡辨別差異的能力,如植物區系和動物區系、地質特徵和氣候。對我們自己身處的這個大自然環境的規律認知,如歷史,人體構造,季節變化,方向的確立,磁極的存在,感知靈性空間的超自然科學能力,能適應不同環境的生存能力。這種智力在動物學家,植物學家等人的身上比較突出。

主體不同,智能類型不同,特長不同,其選擇的職業也不相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能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起來考教師編」是「一起考教師」旗下的考編資訊平臺,不僅致力於提供最新的招考信息、資料和考編故事,更為每一個在考編路上的你加油打氣。

相關焦點

  •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以下最後兩項是屬於人際關係的能力。人際智力:指的是一個人能夠了解別人的動機、意圖、欲望,並能以此為基礎與別人有效共事的能力。內省能力:這是指一個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欲望、恐懼和能力並能有意義地運用這些信息去調適自己生活的能力。
  • 淺析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多元智力(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世界著名的發展和認知心理學家,「多元智力(智能)理論」的創始人加德納在1983年出版《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第一次作了詳細闡述。該理論在以往的教師招聘類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加德納有一句名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形式。」
  •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中,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的題目考試頻率很高,很多考生在拿到題目之後總會感覺無從下手。為了讓廣大考生能夠又快又準的去攻破各種題型,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講師對此知識點進行梳理,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高頻考點】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 【教綜理論】考點11: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傳統的智力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是一元的、個體的智能是單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結構》一書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
  •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與新課改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但也有表述為八個範疇的,多個⑧自然智力。
  •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教育意義
    關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中更多是考察智力分類。但是有些時候也可能會遇見一些考察其相應教育意義的試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相對獨立的至少九種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聽覺——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進行組合,從而使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各不一樣。基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對我們教育由幫助的知識。
  • 必備知識點: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在教師招考中多元智能理論同樣是重點,也可以考的很難。今天在這篇文章中,對多元智能理論可能考到的知識點全部進行講解。這項智能能夠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意識到自己的內在愛好、情緒、意向、脾氣和自尊,喜歡獨立思考的能力。哲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學家等自然認知智能善於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對物體進行辨認和分類的能力。這項智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能了解各種事物的細微差別。
  • 2018山東教師招聘備考: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與新課改
    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但也有表述為八個範疇的,多個⑧自然智力。
  • 加德納及其多元智能理論
    霍華德·加德納作為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最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論」,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20世紀80年代曾應教育部、文化部的邀請,四次來華訪問講學,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也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認為過去對智力的定義過於狹窄,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他認為,人的智力應該是一個量度他的解題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標。
  • 【名家名言】多元智力理論
    多元智力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於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
  •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一、理論來源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高頻考點:如何理解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高頻考點:如何理解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每個學生擅長的領域或學科也是不同的,這就是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實際教學中的體現。 作為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新課改「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與支持。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教育意義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教育意義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幼兒教師資格證|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內省智力);⑧自然智力。
  • 多元智力理論
  •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詳解
    考情分析:關於心理學部分的多元智能理論常見的考察形式是單選題多選題為主,主要會涉及一些理解性的反選,偶爾會涉及一些案例分析題,所以同學們在備考的過程中要能夠通過一些案例去理解並區分不同的多元智能理論類型。下面是關於多元智能理論的詳細介紹:一.由來: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
  • 中小學教資考試重要知識——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在加德納教授看來是以能否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創造出社會所需要的有效的產品的能力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為衡量智力高低的標準的。因此,智力是個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生產出或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有效的產品的能力。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當前美國教育教學改革中產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已經成為許多西方國家90年代以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
  • 霍華德·加德納 Howard Gardner :多元智能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