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中更多是考察智力分類。但是有些時候也可能會遇見一些考察其相應教育意義的試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相對獨立的至少九種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聽覺——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進行組合,從而使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各不一樣。
基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對我們教育由幫助的知識。
一、倡飛彈性的、多因素組合的智力觀
各種智力都是相對獨立的,各自有著不同的發展規律,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樹立起這樣的學生觀:我們的學生不應該被區分為「好生」、「差生」。他們只是智力的組合方式不一樣而已。
二、提倡全面的、多樣化的人才觀
社會的發展需要多樣化層次化和結構化的人才群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優勢的智力結構,我們在教學中需要發展學生的優勢領域,促進學生成為各自領域的人才。就能培養出各種各樣的人才,而不是一模一樣的人才。
三、倡導積極的、平等的學生觀
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智力組合,那麼學生與學生直接就不能進行直接的對比,學生與學生直接也都是平等的。並不能拿這個學生的優勢領域和另一個學生劣勢領域進行對比。我們在教學中要樹立平等積極的學生觀。
四、倡導個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學觀
既然每個學生的智力組合方式不一樣,那在教學中,學生就肯定是存在個體差異性的。有的學生數學智力優勢,有些學生空間智力優勢等等。學生存在差異,那麼教學中就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因材施教觀。
五、倡導多種多樣的、以評價促發展的評價觀
學生的智力構成不一樣,我們的教學就不能用一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就需要採用多樣的方式教學。同時要促進學生各自優勢領域的發展。以促進發展的評價觀進行教學。
六、未來學校觀
未來的學校走向是向「以個人為中心的學校」方向發展。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這種學校教育最符合多元化、個人化合作化的社會價值觀。
最後,祝大家考試順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