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生產對女性來說無疑是生命中的一件大事,產前也好,產後也罷,孕婦的身體健康情況更是重中之重。
產前為了孩子需要調理身體,產後為了恢復元氣,也為了更好地哺乳,寶媽的身體都要格外呵護。
除去一些現代常見的各種營養補品,也得益於老祖宗傳承千年的智慧,流傳下來的食補亦是國人調理補養身體的首選。
事實也證明,食補不僅有效,也更安全,成本也更低。
不過,這其中也是大有講究的。根據體質不同,產婦坐月子的飲食也要有所不同,「吃對了」恢復得才會更快。
不同體質的月子食補
1)體質偏熱的寶媽
這類產婦多數表現為面熱潮紅、手腳心發熱、經常口乾口苦、舌苔黃、易便秘等,適合食用一些去火降燥的食物。
比如魚湯、排骨湯等,蔬菜方面可以選擇蓮藕、冬瓜等。
2)寒性體質的寶媽
這類產婦多半手腳冰涼、面色較白、舌苔白、尿頻、體虛易感冒。同理,其腸胃也多半虛寒。
因而,這類產婦通常需要食用一些溫補的食物,比如麻油雞,雞湯等。
小島有話說:切忌過於油膩,否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最主要的是避免生冷食物、涼性水果蔬菜等。
3)中性體質的寶媽
相對來說,這類產婦就飲食方面要簡單得多,只要是適宜產後食用的食物,多半不需要特意區分寒熱,均可食用,只要注意適量,營養均衡即可。
產後進食的注意事項:
★最需要補充的是熱量
生產後想要身體快速恢復如初,最需要補充的就是熱量,不僅可以讓身體恢復氣力,還可以恢復精神。
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營養均衡。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物質也是這階段必須補充的,尤其是鈣質,是哺乳期的寶寶的剛需。
★第二重要的營養——鐵元素
女性產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貧血的症狀,不僅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威脅,對哺乳期的寶寶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含鐵食材也非常需要,比如菠菜、牛肉、豬肝等。貧血嚴重的還可以選擇補貼劑。
此外,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也要注意食用,比如紅豆。地瓜、山藥等,可以很好地防止產後便秘,對消化系統有好處。
★產後補水
這裡的補水不是單指飲用水,包括了大部分飲用液體,比如湯類,奶製品等。補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①寶媽產後本身需要水分
②分秘足夠的乳汁也需要很大水分
③寶寶初期每天的水分補充多數都來自母乳
小島有話說:在此期間,含糖飲料一定要儘量避免,弊大於利。
★飲食要遵循低鹽少油、營養均衡的原則
哺乳期的寶媽食物選擇除了種類繁多外,食量也多半會增大,為了保證營養均衡,同時消化系統負擔也不過重,低鹽低油是原則。
否則,不光體重飆升,寶媽可能還會出現水腫的問題。
小島有話說:另外兩點需要注意的是,月子餐要食材新鮮,杜絕加工食品;儘量避免生冷食物,以免造成體寒。
★水果的選擇
產後的寶媽都比較體虛,可以選擇一些中性的水果,比如蘋果、草莓、香蕉等。
另外,西瓜屬涼性水果,一般不建議食用。但西瓜又存在利尿去火的特點,炎熱夏季時可以適當食用,但千萬保證常溫,不要吃冰鎮過的。
★剖腹產適當吃一些排氣食物,少吃產氣食物
排氣類的食物可以很好地增加腸胃蠕動,保證寶媽順利排氣,同時有利於排便順暢,減少便秘機率。
寶媽順利排氣後,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半流質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麵條,粥等。
小島有話說:術後10天內不要急著吃下奶的食物,這時消化系統還未完全恢復,適應不了太過油膩的食物,過早食用往往適得其反。
產氣的食物非常不建議食用,比如黃豆、澱粉、糖類等。
最後,希望產後寶媽都能科學飲食,為己為娃,儘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