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期【語文學人·劉錫慶專輯】從大學新生透視 中學作文教學的問題

2021-03-01 張玉新導師工作室

近兩年我重操舊業,在北師大珠海分校文學院又教起了一年級的《基礎寫作》。多年不教本科生這門「費力而不討好」的課了,生疏、辛苦等自不待言,但「苦」中確有「樂」與收益。最大的收益就是我從這些大學新生所寫的作文裡,看出了現在相當一部分中學「作文教學」裡普遍存在、亟須改進的一些問題。當然,感到「問題」的存在可能還要稍早一些——那還是在我作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在上海「複賽」評選期間,從選手們的「當場作文」中就朦朦朧朧地感到了。確實有問題;問題還不少。簡而括之,主要的怕有這樣四點:

一是缺乏個性。

作文的本源之義,即寫作主體,我有話想說,有情要抒——且不說不行,不吐不快。故「我」在文章中不能不處於中心、主宰的地位。因此 ,寫我之見,抒我之情,一切皆「著我之色」,是極為重要的。無我無情之文,必朽必亡。汪曾祺有一句話說得很精彩:「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他認為一個人的文章想要有「風格」,就必須能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並且欣賞自己。莫言總結自己的寫作經驗時,也說是「從我出發寫生活」。作文無論是寫作者的所經所歷,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實質上是不能離開「我」半步的。不從「我」出發也是決然不行的。

不僅要寫「我」,而且還要寫出我的「獨至」來。所謂「獨至」,就是人皆所無、惟我獨有的那點行為或個性的 「獨特性」。有我、有個性,「文」也就自有其「創新性」了。

我感到大學新生的作文,還是普遍地缺乏個性———這不能不說是折射了中學作文教學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不敢從「我」出發寫生活:或徑直以「我」為主角,或一切皆著「我」之色,打上濃烈的「我」的烙印。

第二,即使是寫「我」,不認識或找不準「我」之所以為「我」的「獨至」之所在,還是顯得「一般化」 「普泛化」。

第三,特別是語言文字,空泛、老套,無色彩,使個性表現更加「稀釋」。

我覺得不敢寫個性,甚至不敢談個性——談 「自我」則膽怯,談「個性」則色變,這至今仍是不少中學師生的 「大忌」。這顯然是違反作文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寫作行為的「內在規律」的。這點「思想」如不解放,「認識」如不解決,我認為作文「個性化」的正確目標是絕難實現的。

二是「文體感」差。

近年來,語文教學界「淡化文體」還有 「淡化知識」。的提法相當流行。只是說「淡化」並沒說「不要」,好像很有分寸,並不偏頗。其實不然,因為「文體意識」是不宜「淡化」的。故對這種「提法」,我始終持質疑態度。

現代「文章聖手」魯迅曾這樣說道「凡有文章,倘若分類,都有類可歸」。別其「類」者,即「體」也。由此可見,魯迅是主張寫文章是要別 「體」歸「類」的。

體,也叫做「文體」 「體裁」或「體制」等。對此,我國古人是相當看重的。如說「才童學文,宜正體制」(劉勰)「文章以體制為先」(吳納);「文莫先於辨體,體正而後意以經之,氣以貫之,辭以飾之」(陳洪漠);「詩文各有體」(黃魯直);「定體則無,大體須有」(王若虛)。等,論述之多,不勝枚舉。現在,我們的作文教學卻提出了「淡化文體」,實際是不管文體的主張,這不能不說是對傳統作文教學的一大挑戰。

但這種「挑戰」對不對,好不好呢我看其「負面影響」很大,頗值得商榷。

辨「體」,不僅是「閱讀能力」高下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寫作能力」強弱的一個顯著標尺。沒有一點「文體感」,讀既稀裡糊塗、不明其「體」;寫亦下筆茫然、難符其「格」——那結果怕是很不美妙的。

這兩年我們第一學期都是散文寫作訓練(據說「訓練」這兩個字現在也犯忌,真有點莫名其妙),我發現學生對 「散文」諸種文體寫作的掌握是「一團亂麻」;下學期是文學評論寫作訓練,發現他們對詩評、劇評、影評及小說評論等「評論」文體寫作的了解似乎更差。這還不是「淡化文體」所結的「惡果」嗎?

要做到 「寫什麼,像什麼」,沒有點「文體感」是決然不行的!寫作先「守格」後「破格」,這合乎規律。根本不懂、不顧 「文格」,寫什麼不像什麼,信奉「只要寫出來就是勝利」這一把戲,這是降低要求,不負責任!現在如此多的文體「四不像」,就是這樣造成的!把這美其名曰「創新」,我看這純粹是對「作文創新」的一種誤解!

同樣,「淡化知識」的提法也不十分嚴謹、科學。要警惕它走向事情的反面!

三是「基本功」不過硬。

作文的文字 「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多年來中學作文教學忽視 「基本功」的訓練,「高考」難辭其咎(解放前黎錦熙曾規定有1個錯字即不得及格;現在「高考」規定5個錯別字才扣1分,由此可見一斑!)而基本功若差,作文就不能說「真好」。

文字「基本功」包括這樣四項具體內容:(1)遣詞造語要順暢;(2)文字書寫要規範;(3)標點符號要正確;(4)行款格式要對頭。

從大學新生的作文來看,這四個方面都存有一定程度的問題:不能很好做到「文從字順」, 特別是佔不小比例的學生「錯、別字」比較嚴重;標點及符號使用不全,寫得模糊不清;行款格式即文面呈現不合通常體例、要求等。這看似「小事」,但真的是 「小事不小」。據學生們告訴我:他們的語文老師批改作文,從不管錯、別字問題——我真不知道這些該管也能管的 「大問題」他不去管,他到底在管些什麼?

四是跑題情況相當嚴重。

和作文「題目」有關的概念是:命題,自命題,標題,問題,主題,選題,審題,猜題,押題;切題,扣題,點題,離題,跑題等。其中分號前的九種概念以標題和主題為核心,審題最關鍵;而分號後的五個概念,關鍵是切題,扣題、點題最要緊,猜題、押題要遠離。總起來看,離題、跑題的錯誤最不該、也最要命。

從「新概念」作文的臨場筆試來看,「跑題」的情況又極為嚴重。這和事先有所準備(背熟了一篇別人或自己寫好的文章,硬往上連,一套了事)大有關係。這是最沒有出息的。抄襲剽竊,投機取巧,極不可取。「高考」的情況與此同。按說,平日的作文本不該再犯這樣的錯誤了,但不幸還有「跑題」者——這反映了整個高中階段「應試教育」的瀰漫和危害。

當然,問題可能還不止這些;這四條也不一定就抓住了主要之點,個人感受而已。如能引起大家應有的注意,則幸甚幸甚。

相關焦點

  • 第1373期【語文學人·鄭桂華專輯2】《愛蓮說》教學設計及反思
    《愛蓮說》教學設計及反思原載於《中學語文教學》2018.1【教學目標】1.感受文言的節奏之美,背誦全文。2.在整體感受的基礎上體會文言經典之作的精緻,如句式的整散、句序錯落、層次的豐富和文氣的縝密等。3.感受君子對自我品性操守的堅守,體會潔身自好、崇尚獨立的人格。
  • 第1393期【語文學人·耿紅衛專輯2】我國近現代漢字識字問題實驗研究述評
    隨著近現代中國語文學科的誕生與發展,我國語文教育中對識字問題的研究基於對傳統識字問題研究的突破,在實驗方式、識字量多少的相關性研究、漢字排列次序與出現頻率的影響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使我國的識字問題研究面貌煥然一新,成為當時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其成果對於以後識字教學的開展和語文教材的編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1年第1期封面及目錄
    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回望與反思4群文閱讀教學的學理審視  徐 鵬   4群文閱讀教學亟須解決兩極搖擺問題  褚樹榮  8群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三大保障  段增勇 11  理念·觀點說文論語語文深度學習的實現路徑  魏本亞 16「中國語文人」的教學智慧與追求  周 偉 21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0年第10期封面及目錄
    年《中學語文教學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 《初中文言文起始課》教學實錄  孫麗莉 27 寫作實驗室基於理解的人物描寫層級評價表應用策略 劉川江 33 《寫出人物的特點》教學實錄  渠敬雷 33 作文指要淺談課本素材的化用 ——以《孔子世家》為例  丁 磊 39 作文隨筆小作文可以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7期封面及目錄
    《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                            2019年4月11日光碟徵訂啟事第六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光碟已製作完成,初中組定價90元,高中組定價90元;同時郵購初中組和高中組光碟的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4期封面及目錄
    年7月7日卷首語鄭振鐸《文學大綱》:不一樣的文學史  侯 會       中語視點聚焦語文真問題寫作教學內容研究四十年:進展與挑戰4寫作思維教學的進展、問題與啟示  王從華   李雯欣      4在嬗變中進化:寫作策略教學研究述評 張廣錄     9
  • 《中學語文教學》2016年第5期目錄
    《課堂觀察》欄目刊發《兩間各具特色的書齋——海峽兩岸散文同課異構評述之三》,探討的是臺灣苗慄高中黃琇苓和寧波鄞州高級中學張全民老師對鍾理和《我的書齋》的教學。臺灣高雄市旗山初中、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丁美雪博士和臺灣戲曲學院通識中心孫劍秋教授、臺北藝術大學林劭仁教授、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宋怡慧老師、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易理玉老師、新北市立清水高中陳榮德老師,寧波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語文特級教師褚樹榮分別對黃琇苓、張全民二位老師的教學進行了對比評價。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0年第11期封面及目錄
    年《中學語文教學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邊城》教學實錄(節選)  王瑜珈 28 寫作實驗室「故事情節」評價量表的構建與運用策略  孫素英 36 《故事中的情節設計》教學實錄  劉智清 36 作文隨筆情境和任務也應當真實  王棟生 43
  • 新刊目錄│《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10期目錄及封面
    諮詢電話:010-68980051歡迎訂閱2020年《中學語文教學》本刊2020年徵訂工作已經開始,請廣大讀者朋友抓緊訂閱,不要錯過訂閱時間。卷首語為有源頭活水來  趙敏俐       中語視點聚焦語文真問題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時代語境下的多重對話4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文本解讀  王 南 4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中審美鑑賞力的培養  趙憲宇 10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策略例談  曹勇軍 14
  • 基於核心素養理念透析初中生英語作文問題及產生原因|教學創新·英語第1期
    ——廣西柳州市第十九中學 蔣嬋老師張老師從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學生的作文中的實例,給我們展示了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建議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於今後的課堂教學實踐中。 ——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北肖樓中學 馬曉楠老師非常感謝張老師精彩且非常接地氣的講座!聽後收穫頗多,受益匪淺。
  • 第339期【語文學人· 王榮生專輯】教什麼:文本的教學解讀
    來選擇教學內容,來設計教學環節,來運用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大致有三個路徑:(1)聯繫生活經驗,提供學生理解、感受課文所需要的百科知識。(2)師生交流,幫助學生增進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3)指導學生形成所需要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是上面那第三條路徑,就像老師們通常說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前面說過,閱讀能力大致可分為「閱讀取向」與「閱讀方法」這兩個方面。
  • 第1146期【語文學人·詹丹專輯1】在小說中理解小說—— 以《勞山道士》為例再論教學內容的深化
    問題的提出在解讀《黃生借書說》一文中,我提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把文本解讀引向深入的問題。一些中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小說的閱讀教學時,十分重視以第一人稱為敘述者和敘述視角的小說,並常常會有意識地提醒學生這一敘述者身份與作者的差異。就如同與《勞山道士》同屬一單元的馬克吐溫的小說《競選州長》,因為小說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所以文後的教學建議有這樣的提問:「小說的主要人物是誰?是馬克·吐溫嗎?說說你判斷的理由。」
  • 揚州大學吳錫平教授蒞臨蔣王中學指導作文教學
    0月19日下午,揚州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教授,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吳錫平先生蒞臨蔣王中學,指導師生作文教學工作。吳教授從本次江蘇省作文大賽初賽作文《線上線下》、《書裡書外》導入,從自身的閱讀實踐過程和寫作感悟出發,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通過細緻觀察與感悟,細化作文的語言,升華作文的內涵。吳教授淵博的學識、生動風趣的講授給現場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一新生入學教育大會
    開學了,校長親自迎接高一新生!在這烈日炎炎,萬木蔥蘢的日子裡,西北大學附屬中學迎來了西大附中2023屆高一新生。為了讓學生快速融入新生活,2020年8月29日早上,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隆重召開了2023屆高一新生入學教育大會。
  •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作文」教學研究
    民國時期,在武漢大學擔任過「作文」課程或與作文教學相關的課程的教員主要有:譚戒甫(1887—1974),湖南湘鄉人,上海南洋大學畢業,1928年9月到武漢大學。朱世溱(1896—1988),即朱東潤,江蘇泰興人,歷任廣西省立第二中學、江蘇省立第七中學教員,1924年4月到武漢大學。
  • 臘梅花【冬韻】詩詞專輯(20首)II青湖文苑2021年第4期(總第169期)
    1978年從教,曾任過中小學許多科目教師,最後十多年在六師101糰子校任中學語文教師。由於愛好古詩詞,退休後2016年加入「國學與書法"群,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寫格律詩詞,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滿足自己的業餘愛好,達到陶情養生的目的,寫的詩詞曾在《五家渠文藝》刋物上發表過、在《兵團詩詞楹聯》微刊發表專輯。現為六師五家渠市詩詞楹聯家協會理事。
  • 素養培育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向改革——通錦中學第4期通達講壇
    素養培育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向改革——通錦中學2019年第4期通達講壇7月12日,由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承辦的成都市通錦中學校通達講壇2019年第4期「素養培育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向」主題活動在通錦學校學術報告廳開展,此次主題活動由四川師大教科院課程與教學論教研室主任
  • 第872期:「詩意語文•悅讀經典」欄目第十六期海報
    李萍,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李萍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鍾情於教育科研,服務於教學實踐。堅持在研究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上都追求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新刊目錄│《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9期目錄及封面
    《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                            2019年4月11日光碟徵訂啟事第六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光碟已製作完成,初中組定價90元,高中組定價90元;同時郵購初中組和高中組光碟的
  • 2019年南京農業大學新生錄取新生,淮陰中學列榜首
    2019年南京農業大學新生錄取新生4395人,其中江蘇省人數最多,超400人,河南省300-400人列第2,200-300人的省份有安徽、河北、山東,這幾大省份既是高考大省,又是農業大省。 2019年南京農業大學錄取高中人數排名:江蘇省淮陰中學27人列第1,淮陰中學在省內幾所211高校錄取人數較多,錄取人數最多的除南京農業大學外,還有河海大學,蘇州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