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拉攏日本,美國對俄羅斯出狠招了,這對中國或是利大於弊

2020-12-19 志宏教授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俄羅斯於月初宣布,在南千島群島部署了防空飛彈系統。顯然,俄羅斯此舉是為了對付駐日美軍。

作為報復,美國對俄羅斯出招了。

據俄塔社報導,近日,美國國務院在一個綠卡申請文件中,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的出生地,認定為"日本"。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於12月6日向美國表示抗議,稱美方此舉是"煽動領土復仇主義"。此外,俄方還列舉了部分歷史文件,再次強調南千島群島是"俄羅斯領土"。

俄日有關南千島群島歸屬的爭端,可以說是曠日持久。

從1760年代開始,俄羅斯漁船開始更加頻繁地出沒於千島群島。從18世紀起,日本也在千島群島進行開發。1855年,日俄兩國籤署《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瓜分了千島群島。兩國約定劃海峽為界,海峽以南稱為南千島群島歸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島群島設置行政區劃。

二戰期間,根據《雅爾達協定》,日本放棄本土之外所有島嶼的主權。其中,南千島群島歸屬了蘇聯。日本投降後,蘇聯依據該協定宣布擁有南千島群島的主權。1951年,日本籤訂《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後,又放棄了南千島群島及庫頁島南部的所有權利和請求權。

如今,俄羅斯實際控制南千島群島,島上居民主要為俄羅斯人。

但是,日本政府依然不肯放棄收回南千島群島的主權,並堅稱其為北方四島,行政規劃上,日本將北方四島劃歸北海道根室振興局,並得到美國官方單方面的承認。因此,南千島群島的領土爭端一直是日俄兩國的重要外交問題。

安倍首相在任期間,沒少為解決"北方四島"問題操心。2013年2月13日,安倍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決心稱,會在任期內解決"北方四島"歸屬問題。

2018年11月14日,安倍在新加坡會見普京時,北方四島問題取得了初步進展,日俄雙方達成了俄方先歸還齒舞、色丹兩島的意見。

要知道,日本政府可是堅持了近60年的"四島同時歸還"態度,安倍這次為什麼會妥協呢?日本共同社指出,安倍或是為了"青史留名",不同外務省商量就直接同意了"先還兩島"的建議。

安倍甚至提出,可以將北方四島非軍事化,這要求安倍從法律上將北方四島排除出《日美安保條例》的適用範圍,安倍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

然而,安倍這點希望也破滅了,俄羅斯最終反悔,根本不提島嶼歸還問題了。

安倍辭職後,繼任者菅義偉延續了安倍路線,繼續向俄羅斯討要爭議島嶼。9月29日晚,菅義偉在與普京舉行首次電話會談時,再次確認了安倍晉三與普京達成的"歸還兩島"共識,要求與俄羅斯展開移交南千島群島中齒舞群島和色丹島兩島的談判。

但在同一天,俄軍立即宣布在另外兩島舉行軍事演習,軍演內容為防範敵軍登陸部隊的攻擊,這可以說是俄羅斯對日本的變相拒絕,甚至是示威。

日俄在領土爭端上升級,正好讓美國找到大做文章的契機。

美國不惜違背《雅爾達協定》和《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將南千島群島"劃歸"日本,既有對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部署S-300的報復,也有進一步拉攏日本的意向。

美國拉攏日本,對於遏制中國至關重要。美日同盟是美國在東亞乃至亞洲最重要的同盟關係,日本是遏制中國最重要的基地。

但在疫情期間,中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共同抗疫中拉近了關係。更重要的是,日本一改與印度共進退的態度,籤署了RCEP。自此,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成立,東亞經濟圈將得到整合。

如果RCEP最終由各國批准落地,中日之間的經貿關係就將進一步加強。此外,中日韓正再接再厲推動三國自貿區談判。中日韓經濟總量佔到RCEP80%以上,而且三國經濟發展水平更為接近。因此,中日韓自貿區將比RCEP更為高級。

此外,中國也在積極考慮加入日本主導的CPTPP。無論是中日韓自貿區談成,還是中國加入了CPTPP,中日兩國的經濟利益就將更加緊密地綁在一起。這意味著美日同盟的經濟基礎進一步被削弱,同盟關係也就自然鬆動了。

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因此美日同盟是遏制中國最重要的抓手。如果美日同盟鬆動了,美國構築的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就失去作用了。因此,美國才會不惜得罪俄羅斯而拉攏日本。

可以說,川普政府借俄日領土衝突對俄羅斯出手,其實正合拜登的意。拜登提出:"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威脅,中國是最大競爭對手。"拜登團隊在團結盟友對付中國上達成共識。因此,拜登上臺後也將繼續拉攏日本。

但美國此舉也將使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使基辛格希望的美俄聯手對付中國的大戰略泡湯。因此,美國此舉對中國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值得一提是,美國為了拉攏日本不惜與俄羅斯交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其中就有中國外交的功績。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日本很不服氣。但隨著中國綜合實力與日本拉開距離,日本也開始向中國靠攏了,日本加入籤署RCEP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拜登上臺之後想要加強同盟關係,同樣中國也會加強與美國盟國的關係。因此,美國要想加強與盟國的關係,並不是拜登政府一廂情願就能做到的,美國不得不與中國競爭。

美國本來就處於相對衰落的狀態,新冠疫情對美國的打擊再加上其內部撕裂,極大地削弱了美國的綜合實力和領導力。而中國則率先走出疫情,綜合實力急劇與美國接近。因此,拜登政府想要拉幫結夥對付中國並非易事。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兼職是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
    面對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做兼職是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兩方面探討一下~一、利大於弊凡事都有利弊,先看看大學生兼職有哪些好處:1.提早接觸到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大社會的環境,為以後進入社會做一些提前的心理準備。2.
  • 禁止釣魚,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平日工作,難得有休息時間放鬆下,花錢買回來的釣具,本想圖個快樂,一下子卻不讓釣了,遍地禁釣,這手中的釣具只好當二手釣具轉手。此外,禁止釣魚可能引發釣魚人產生牴觸情緒,容易引發社會矛盾。中國古代就有釣魚,但沒有發展出漁具產業。貧窮百事衰,過去生產力不夠,飯都吃不上,哪有人釣魚?沒有釣魚人,又怎麼會有生產漁具的產業出現?現在社會進步了,有何理由禁止釣魚呢?
  • 網絡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成都小學生這樣回答
    「網絡帶給我們的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19日上午,一場輕鬆活躍的網絡安全主題活動在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開講,來自學校六年級四班的40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苟利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同學們則在辯論中各自闡述著各自對於網絡安全的理解。
  • 極力拉攏日本,美國突然對俄祭出狠招!對我們來說,或許更為有利
    近期,俄羅斯和美國關於南千島群島歸屬的問題再次起了爭執。12月月初,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部署多架防空飛彈,面對俄羅斯的強勢,美國也不甘示弱,美國國務院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的2萬餘名俄羅斯居民認定成日本國籍且即將擁有美國綠卡的合法公民。
  • 中學生拿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曾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張校長,中學生帶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的回答是:弊大於利!
  • 出臺「離婚冷靜期」引發紛爭,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這句話很有道理,兩人結婚之後,生活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會被放大,如生活瑣事,柴米油鹽,身心問題等等!只要這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問題,往往都會導致許多人分道揚鑣,特別是身心問題,如性格不合,出軌等,這是導致離婚的最大原因!還有就是如今快節奏生活,許多人閃婚,閃離!
  • 歐盟對歐洲各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英國脫歐有哪些好處?
    歐盟內部窮國、小國在經濟上可以得到扶持,利大於弊那麼,歐盟的存在對歐洲各國而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當歐盟成立時,無數的歐洲國家做夢都想加入歐盟,因為一旦加入歐盟後,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將得到歐盟組織大量的資金補貼。
  • 洪江區一中舉行 「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主題辯論賽
    懷化新聞網訊 4月15日下午,洪江區一中在多媒體報告廳舉行了高一年級「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主題辯論賽決賽。本次辯論賽8名經過層層遴選出的優秀辯手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整個決賽過程精彩紛呈。
  • 快生了長輩來家裡照顧寶寶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快生了婆婆來家裡照顧寶寶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必須親身經歷過才能明白,就說我自己生了雙胞胎之後長輩帶娃,以及我周圍所見和在一些媽媽群所見的情況,婆婆帶娃弊大於利。這或許只是小部分數據代表不了什麼,但如果說利大於弊,就需要滿足幾個條件:01.婆婆懂科學的育兒知識不要以為婆婆生過自己的老公就認為會帶孩子,事實上,婆婆生娃那個年代,思想觀念比較落後,哪裡有幾個人懂得科學育兒,孩子給吃給喝就行了。
  • 發展農村養豬業,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如果能夠走生態循環之路,以小規模方式來發展農村養豬業,我認為是利大於弊。鄉村要振興,農村產業發展是基礎和支撐。沒有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農民收入增長就是一句空話,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是,現在如果要進一步發展農村養豬業,可不能再走以汙染環境為代價的老路。否則美麗鄉村或將消失。把農村環境再次搞得髒亂差、臭氣燻天,蒼蠅蚊子滿天飛,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農村人可不答應了。因此,必須走環境保護與養豬業協調平衡發展的模式。
  • 網際網路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網際網路,可能聽到這個詞,你們更多的會想到購物狂歡節,這正是與網際網路有關?也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和生產便出現了這一系列的消費模式,很多人認為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很多傷害。
  • D站觀點: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本期議題: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公開資料顯示,衡水中學2017年清北錄取數為176人。而在當年,清北在河北省的招生人數約為300人(北京大學137人 清華大學錄取數據未知),一所學校佔了全省名額約60%。
  • 日本調查高考改革制度利弊 3成大學認為弊大於利
    中國網1月19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1月17日報導,關於不斷進行研討的高考改革制度的利弊,NHK以日本全國主要大學共170所學校作為調查對象,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其中半數以上大學稱高考改革有明顯效果,但另一方面,30%的學校稱弊大於利,數據結果處於兩邊倒的局面。
  • 網際網路時代催生「網紅經濟」,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當然,這不是吹噓「網絡經濟」的好辦法,是事實。在現在的名人中,李佳琦被認為是更好的。2019年,李佳琦通過直播賺了不少錢。至於他賺了多少錢,目前還沒有權威數據顯示李佳琦在2019年賺了多少錢?網上很多人說,李佳琦的銷售影響了數億人。顯然,這是誇張的。每個人都使用微信。微信是一個社交軟體,目前用戶約為12億。
  • 教育部嚴禁有償補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聽聽家長怎麼說!
    教育部嚴禁有償補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聽聽家長怎麼說!不知不覺中小學生們的暑假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學校裡的作業就要做上兩三個小時,如果再額外學習的話,沒有個十點十一點是不能休息了,更不要說在暑假這個漫長的假期裡,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到處亂跑,乾脆一股腦的打包進補習班裡讓老師們好好管教按理來說中學以下都算做基礎教育,只是為學生進入高校學習所做準備。然而現在的教育情況本末倒置,基礎教育越來越難,過去許多放在大學裡解決的問題,現在在中小學中常能看見。
  • 寬鬆式管理對大學生利大於弊
    對於大學生寬鬆式管理利大於弊這個問題,我認為寬鬆式的管理更有利於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所以大學生寬鬆式管理利大於弊。所謂的寬鬆式管理,是相對於嚴格管理來說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的意思,而是強調「如何為」。這種管理理念就是能不幹涉的時候儘量不幹涉,當為則為,不當為則不為。這就要求學生有更多的自覺性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堅決認為寬鬆式管理對大學生利大於弊。一. 寬鬆式的管理更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 留學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淺談留學利與弊留學,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詞彙。之前,總覺得留學家庭非富即貴,海歸總是高人一等。但是隨著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眼界越來越開闊,突然發現,原來留學並不是一間距離普通大眾很遙遠的事情。為了能讓學生和各位家長更了解留學的「本來面目」,我將通過這篇文章淺談關於留學的利與弊。對於留學,很多家長都懷著這樣或那樣的擔心,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花費高很多家庭聽到留學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花好多好多錢,家裡負擔不起。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加裝的難度在哪裡?
    「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是目前整個社會上熱議度很高的一個話題,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參加舊改的小區將會達到3.9萬個,涉及到700萬住戶,那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呢?從整體上看如果說從整體上來看,顯然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
  • 中考題目越來越簡單,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但是,這僅僅是對一部分同學而然,對基礎知識本來掌握牢固學生,就是粗心造成。否則,怎麼可能在難度比較大的校考拿到T 等。其實考試,試卷按難易階梯度,一般簡單題佔60%,中檔題佔25%,高檔題佔15%。可今年這種階梯度明顯弱化。
  • 高中按學生成績分重點班,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就讀高中的時候,學生們的壓力會比較大,大概到了高二的時候,很多學校都會分出「普通班」跟「重點班」,當年小編讀的就是重點班,其實所謂的重點班,不過就是一些成績好的人聚集在一起。那麼今天的話題是:高中按學生成績分重點班,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