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有話說」南水北調工程將有力促進中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2020-12-12 國際在線

作者:安德烈·蓋什(Ondej Gerl) ,捷克24小時資訊網(ac24.cz)資深評論員

編譯:潘佳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上古時代的灌溉水渠文明息息相關,與其他歷史悠久的文明形態相似,先民們首先把乾旱的沙漠成功的變成了帶有水利結構的花園。傳統的中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描述關於水的智慧的,例如,古代哲學家老子的思想就證明了這一點,他作為樂水的智者,從自然水性中體悟到了充滿智慧的處世之方。他認為「上善若水」,最好的處世方法是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

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別的國家能像中國這樣,具有如此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當然,也出現了個別國家。比如,在工業繁榮時期,美國等一些國家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項目建設者之一。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當前正面臨著嚴重的飲用水危機。

下面我要重點提及一下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在某些國家看來,這項工程比中國的太空計劃和其他顯著的成就更令人矚目,因為這項工程有可能極大地增強中國的經濟實力,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這項耗資640億美元的項目始於2001年,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改造計劃。最重要的是,它的目的是將灌溉水從水源豐富但人口相對少地區,跨過中國文明的傳統生命之源——黃河,帶到人口稠密的地區。這些地區是拉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但其經濟增長長期以來受到缺水的困擾。本著傳統灌溉文明和哲學精神的延續,中國把水利工程視作民生之本。

當前,每年有448億立方米的水從南方流向北方地區。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遊揚州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每年從長江到天津的供水量為126億立方米,路線長1200公裡。上面有23個泵站,水流本身也可以帶來很多收益,例如它可以提供45.4兆瓦的電力。事實證明,東線工程有效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另一項使北京及鄰近工業區發展迅猛的工程是2004-2014年建成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從長江中上遊的丹江口水庫延伸到北京,距離1230公裡,其中兩條巨大的隧道貫穿黃河底。

事實上,這些水利項目使發達地區受益,而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長期以來同樣飽受缺水的困擾,制約了這些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國政府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改善這些地區的狀況。

當然,並非中國所有的區域都能被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覆蓋,例如中國的西部地區,就不在其中。以西藏為例,為幫助藏民更好生活的有效方法是在這裡建立供水。因此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應運而生。西線工程將把黃河及其支流的水帶到中國西部地區,改善這些地區由於缺水而無法充分發展的狀況。預計西線工程將於2050年完工。

南水北調工程不僅有助於供水,更有利於洪水災害的治理。也許有人認為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是龐大的項目,因為該工程需要搬遷33萬人,但是,這項工程無疑將為3.3億多人帶來發展和繁榮的新機會。毫無疑問,他們將創造更多價值,並以此撬動更多機會,為33萬搬遷居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四橫三縱,中國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之南水北調
    西氣東輸工程主要是解決我國天然氣能源生產和消費,東西部不均衡的狀況,輸送西部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給東部經濟發達天然氣短缺地區使用,促進兩地共同發展。今天我們來聊聊另一種對於我們人類來講更不可或缺的資源,就是水資源的調配工程。
  •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蔣旭光來蘇調研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工作...
    蔣旭光一行先後深入現場檢查了南水北調藺家壩泵站、邳州站、泗陽站、洪澤站、金寶航道、寶應站以及管理設施專項工程等。他指出,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南水北調工作,在沿線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工作紮實有序、細緻規範,建設起點高、管理理念新、發展謀劃全、政策執行細、工程效益好,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南水北調其他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鑑和啟發。
  • 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如今,通過這一世界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長江之水源源不斷匯入淮河、黃河和海河流域,在中國版圖上勾畫出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  清泉奔流,南北情長。南水北調惠澤京津冀魯豫,甘甜的長江水滋潤著黃淮海流域40多座大中城市、超過1.2億群眾。這兩條綠色水路所到之處,一度乾涸的河湖重煥生機,綠色發展的實踐光彩奪目。
  • 江門長優實業:南水北調4周年
    江門長優獲悉,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東中線工程已全面通水四周年。截至2018年12月12日,累計調水222億立方米,供水量持續快速增加,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撐了受水區和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 李克強:推進南水北調工程建設 優化水資源配置
    李克強指出,乾旱缺水是我國很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制約,特別是近年來北方乾旱頻率加大,去年入冬至今年三月中,京津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以上,地下水得不到補充,問題十分突出,而且這會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要從根本上破解缺水的困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在大力節水和治汙的同時,加快推進南水北調這樣的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工程。
  • 促進人口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他強調,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更好地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口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國家人口計生委正在舉辦中國人口計劃生育成就展。李克強來到現場,仔細觀看展覽圖表,詢問有關情況,充分肯定了30多年來我國人口計生工作取得的成就。他說,人口多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計生事業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 基建狂魔中國未來的五大超級工程,將再次顛覆世界
    說到基建狂魔,中國自古以來便嶄露了「魔之本色」。秦並六國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先後修建了震驚世界的兩大超級工程——萬裡長城與靈渠大運河。用巨型公共建設項目展示了非凡的工程技能和經濟實力。中國築造巨型超級工程的傳統承襲至今,當代超級工程就有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復興號列車、京新高速……那麼,未來中國還將會有哪些超級工程呢?
  •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橫空出世,註冊資本超8大建築央企,西線工程呼之欲...
    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的名稱及註冊信息不難看出,該集團將負責舉世矚目的超級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運營管理和工程建設等業務。熟悉南水北調工程的朋友一定知道,南水北調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戰略性基礎設施。目前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已超過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也是世界距離最長的調水工程。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 探訪水源涵養地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建成通水已有五個年頭。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五年來,北京累計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超過52億立方米,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作為水源地,河南省南陽市區位特殊,生態富集敏感,是國家生態戰略安全要地。對南陽來說,實現水質保護和經濟發展互融互促,助推綠色發展保民生是永恆主題。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南水北調工程。水利部供圖「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年供水量逐年遞增,中線一期工程運行六年實現達效。」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多厲害?清華大學的這項研究結果讓人吃驚
    5年,輸水52億立方米,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的直接補水量,這一工程對北京地下水位恢復有何影響?近日,清華大學水利系師生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發文證實,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置換地下水開採對地下水恢復的貢獻為40%,科學模型還預測,未來10年,北京地下水位將進一步回升。
  • 水利系研究成果揭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地下水位的穩定和恢復...
    為滿足城市的大量用水需求,地下水被過度開採,地下水埋深從2000年的15米下降到2014年的26米,由此造成城市用水短缺、地面沉降加劇等問題,制約了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區的農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有效緩解我國北方的用水短缺問題,我國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線從長江向北方計劃每年調水448億立方米。
  • 50年的規劃時間,至今耗費2500億,南水北調工程到底多偉大?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國土面積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中國「地大物博」,但是唯獨在水資源方面令人十分頭疼,南方水資源可謂是比較充沛,在潮溼的環境中不用擔心乾旱的情況,但是中國北方過去時常面臨乾旱的危機,為了解決水資源,1952年毛澤東提出一個重大決策——南水北調!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6周年 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資料圖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六年來,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其中,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重器的中國驕傲!在南水北調綿延千裡的輸水線上有一段工程值得大書特書——穿黃工程即「讓長江水穿越黃河的工程」這需要的不只是豐富的想像力
  • 【重點建設項目巡禮】河北省南水北調工程(一)
    南水北調工程示意圖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促進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2002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並要求根據前期工作的深度,先期實施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提出的三條調水線路、調水規模和實施方案為∶ 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
  • 李克強對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作出重要批示強調 著力提升...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10月23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組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是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完善工程體系、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的重大舉措。對集團公司成立表示祝賀!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超過《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提出的中線一期工程口門多年平均規劃供水量85.4億立方米,標誌著工程運行六年即達效。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 助力綠色發展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碧水來。
  • 英語熱詞: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將南方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水資源缺乏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
  • 「老外有話說」中國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範例
    儘管10月和11月以及第三季度捷克經濟略微增長,目前預計,捷克經濟將在2020年下降7%至8%。這種比較悲觀的情緒籠罩了捷克業界,低迷的動蕩狀態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社會的未來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經濟復甦將非常緩慢,我們基本上可以說停滯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預計到2022年才會有較顯著的改觀。